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398

  “不逗江猪逗家猪不成?”老唐翻了翻眼皮,也没起身,问张德,“你来寻老夫怎地?”
  “今年乞巧,老世伯可要返转京城?”
  “如今京城过节,大多都是狗男女厮混,去或不去,都跟老夫这等无甚干系。”
  说着,唐俭将手中的筷子放下,左顾右盼,也不见江豚重新冒头,叹了口气,“小白大概是走了。”
  “……”
  养猪养出感情了这是?
  “老世伯这话,我可不能没听到。今年乞巧,皇后欲作大会,老世伯居然说是狗男女厮混之地,这是诽谤君上啊。”
  “她长孙无垢算个屁的君上,老夫怕她作甚?”
  “……”
  老唐在武汉地头霸气的很,直呼皇帝皇后名讳根本就是当饭吃。时不时还冒一句“李二郎亏待我”“想我唐氏三代侍奉李氏”……总之一个字:酸。
  真要是去京城吐槽李董,他是没胆子的,去李渊那里,也难得酸两句,也就是来了武汉,立刻浑身是胆,堪称杀蛟滩的张文远。
  可惜杀蛟滩不是逍遥津,对面也没有“孙十万”这样的败家子,本阵也没瞧见心黑手辣的人气爱好者曹孟德。
  名字里都有“德”,但张德和曹孟德,显然志趣差了十万八千里。
  “那老世伯去不去京城?”
  “去,如何不去?她长孙无垢要做事,老夫堂堂国公,累受皇恩,不去捧场怎么可以?再说,四郎还在殿中当差,亲家元氏也要谋个差事,厚着脸皮也要去啊。”
  说到这里,唐俭就有点羡慕张德了。没有太多的家世拖累,“轻装上阵”一路莽,羡煞人也。
  “原本我也是打算前去京城,只是叔父以湖北总督之身前往洛阳,我再去,也不过是多此一举。只是今时‘乞巧’另有他用,老世伯若是去了京城,还望帮忙吹捧一二。”
  “吹捧甚地?”
  老唐一时不解,他对武汉的一切都是一知半解,很多东西只是觉得稀奇,真要让他说个因为所以来,反而是无从下嘴。
  “女子啊。”
  老张找了个桩头就随便坐了下去,对唐俭说道,“去了京城,还望老世伯帮忙吹捧一番武汉女子。便说些好话,诸如武汉女子如何能干持家,如何月入丰厚,旬日得钱。”
  “你这是要骗外地人过来娶武汉女?”
  “娶甚么娶,就在武汉结婚,留在武汉不好么?”
  “……”
  一听老张这打算,唐俭顿时了然,这孙子竟然已经把歪念头打到了这个程度。
  可也不得不承认,武汉女子的收入真心算丰富的。只是日子苦也是真苦,不是假的苦。武汉女子是当男子用的,至于男子……那是当牲口用。
  “要说天下哪里的女子最合长孙无垢的意,大约还真是只有武汉。”
  政治家放的屁前后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长孙皇后当年吹的“女德”,就是疯狂打现在自己的脸。
  但自己上台之后,当年放的黑屁,肯定是当没放过。不但自己当没放过,谁敢提醒她放过,都得死!
  “我正是瞧着这个当口,真要拿皇后的威风用上一用。”
  “老夫还当你要拿皇后用上一用哩。”
  “……”
  要不是怕一拳就打死了这老东西,老张恨不得立刻给他一通老拳!
第七十五章
别致唐茂约
  唐氏跟张氏的关系说起来也的确有点复杂,整个唐朝,一流世家在贞观朝能够把张氏当人看的,严格地说,只有两家。一个是张德老师陆德明代表的陆氏,另外一个,就是唐氏。
  老唐吹牛逼说自家三代侍奉李氏,倒也不假,唐鉴之前就可以说跟李氏勾三搭四。老唐自己跟老董事长那也是一起玩过的,比不上裴寂、刘文静,但比别人那是强了不少。
  贞观寒门土鳖起来的巨头,往往家底都不咋样,像侯君集这样的妖孽,其实也就那样。说到底,还是跟李世民、李建成的基本盘有点关系。
  在张德真正“发迹”起来之前,老唐就跟张氏有了交情,张公谨这个土鳖能够在文臣武将中站稳脚跟,除了兄弟多之外,老唐也算是个助力。虽说老唐也谈不上多大的助力,但老唐的资历是相当丰厚的。
  灭突厥可圈可点的人物就那么几个,而老唐是为数不多不靠杀人却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一个。
  自老董事长彻底没指望之后,老唐整个家族也算是走进了低谷。固然李董也没亏待了老唐全家,该给的高官厚禄都不缺少,但要想和侯君集、程知节那样瞎鸡儿浪,那是万万不能的。
  只说一个,当年程处弼一把火烧了“千金一笑楼”,这馆子可不是寻常货色,乃是官营大牌,三朝积累的院房,哪怕是一根房梁,搞不好皇帝要盖个大房子,还得问它来借。
  这么个地界,烧了之后,老张掏了几万贯出来,程家后来一系列冲抵的物件,就是京城附近的地。
  能在当时的长安城随随便便就甩个万儿八千亩良田出来的,真心不多。偏偏程咬金当时还真有这个财力,和尉迟恭这个吃李元吉全家尸体的老魔头不同,程咬金看似粗鲁莽夫,实际上是个和长孙无忌一模一样的老阴逼。
  谁都知道尉迟恭有钱混账,但又有几个人知道程咬金也是富可敌国?
  只说子孙数量,能跟长孙无忌一较高下的不多,但程咬金算一个。而国公级的大牛,只要是能够亮出大名的儿孙,国朝都是要给一份体面的。程咬金除了妻妾生的,在外野种比现在的张德还要多得多。
  想要这样任性地敛聚财富,没有权力支撑,想也别想。
  当然大概是混账杂碎总归有物极必反的一天,谁能想到反了一辈子的程知节,他儿子程小三也跟着反了。
  时人大多知晓程三郎跟张大郎交情莫逆,但时人不知道的是,程家上下,也就一个程三郎算他张大郎的兄弟,其余诸子,哪有资格跟他攀这份交情。
  至于唐氏却是不同,不管是因为帅到掉渣的张叔叔,还是张德自己,老唐在唐氏失势前后,既没有程咬金的阴险尖酸,也没有长孙无忌的肆无忌惮。
  因此老唐膝下七子,不管长幼,跟张德关系都很亲近。当年唐五郎要镀金,别人唐俭瞧不上,张德这里,直接就放到了东海。不管是灭国之功还是财帛之利,都没有少了唐善识。
  不但功劳够够的,老张还把多年之前的黑齿部关系拿了出来,黑齿秀带着唐五郎发财,那是真没少发。
  唐俭能够卖了长安宅子直接南下,也不是光棍之举,北都那点基业,守是没什么好守的了。
  贞观朝版图之大实属罕见,功业在外不在内,再者,老唐纵横天下几十年,眼光还是独到的。他不认为李世民还有几年好火的,皇帝的富态不是因为吃得好,而是因为生病,老江湖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武汉又是天然的“反贼”窝,老唐凭什么不南下?
  再者,“九鼎”一出,谁与争锋?
  没来武汉之前,老唐也就是认为武汉狗王能成个顶级权臣。
  来了之后,老唐寻思着就算调集二十万大军围攻,只要一时半刻没屠光百几十万武汉丁口,整合三五千人,就能一路反杀到洛阳宫。哪怕到时候可能洛阳宫前写诗感慨的人可能都不是张德,但结果是不会变的。
  心态发生剧变之后,在老唐眼里,洛阳宫那对夫妇,就是个笑话。
  于老唐而言,看洛阳上上下下文武百官在那里折腾,还不如逗一头白鳍豚的。
  都是看猴戏,他何必看洛阳版本的?
  作为一个顶级外交官,老唐不是纯粹的“唯实力论”,但不管哪个年头出去浪,没实力就没有外交。
  而武汉不需要“外交”,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是因为武汉实力不济吗?显然不是,而是武汉的实力,已经成为碾压的态势,天下无一合之众。
  谁来都是一招秒,任你什么“民心在我”还是“天命加身”,武汉现如今两百万人口,以及受武汉牵连的扬子江两岸千几百万苍头黔首世家豪强,那是民心踩碎、打破天命。
  看似大江南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天下诸多“贞观后”的青少年,可以没有洛阳,但不能没有武汉。
  洛阳宫之主雄才大略,老唐能看懂的,他怎么可能看不懂?真因为看懂了,这才无比的憋屈,却又不得不捏着鼻子认账。
  到如今,唐俭甚至认为,洛阳宫的主人,怕不是只求存续,死后功业煌煌,其余的,大抵是跟他无关,也不想去琢磨了。
  于是乎,中原的一切,在唐俭眼中,也就更加的像是一场戏。
  你方唱罢我登场,老唐远远地看着心中暗笑。
  “沐猴而冠”,这就是唐俭内心对贞观朝的现行定论,只是太过惊世骇俗,也就只能在张德面前说说,倘使让他出去张狂一番,他还是没那个胆子。
  临老了怕死,很正常。
  长孙皇后搞东搞西,可能洛阳城中各方看得惊心动魄,但在唐俭这里,大概又是另外一场猴戏。
  整个武汉官场中,能够有他这点道行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便是老张亲手教育出来的学生,对皇帝皇后,依旧是畏惧的,依旧是心惊胆颤的。哪里及得上唐俭这般轻蔑小觑,甚至颇有点视之如猪狗。
  只是有趣的是,唐俭固然心态奇特,当老张准备在长孙皇后那里“碰瓷”的时候,老唐毫不犹豫地也寻思着给在京城的儿子谋个好差事……
第七十六章
自重
  “大人,这次去京城,就是过乞巧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