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398

  “嗯,很好。”
  很是满意的长孙皇后于是又道,“史大忠年事已高,但毕竟是陛下旧人,传召他前来东都,陪陛下说说话也是好的。”
  “是。”
  “史大忠这一脉,可有族人?”
  “还是有的,不过大多不知道自己跟脚,素来鄙夷阿史那氏……”
  听到回报,长孙皇后明显愣了一下,不过很快更是满意了,史大忠这个奴婢,从来都是省心的。
  “酌情嘉奖史大忠,予本想授爵……只是如今不甚便利。”
  听到长孙皇后这话,左右内官都是纷纷侧目,一脸的震惊。只这一句话,连皇帝用了十多年的老人,都是对她更加谦卑恭敬。
  不过长孙皇后话尽于此,没有在这上面继续,只是等到长孙皇后离开之后,一群年纪小的小黄门都是嘀咕起来:“皇后陛下竟然要授爵于史公?”
  “康大监训过话,说是史公乃是秦王府旧人,非同一般。”
  “放屁!再如何是旧人,那可是授爵!如今坐镇一方的张江汉,当年也是因遍赏功臣,邹国公作保,才下来一个男爵!”
  “这……”
  这些小黄门是有些不同的,他们不仅仅读过书,还读过很多书。李婉顺在城外筹办的学堂,除了寻常教书先生之外。
  诸宗亲子弟,比如吴王、晋王、魏王的子嗣,都是集中在京城统一教育。这些教授宗亲子弟的先生,同样会教授这些小“太监”。
  而且教授宗亲子弟的先生非同一般,多是弘文阁学士,甚至是马周,也会抽空教授算学,虽说主要应用课程,都是算土方量。
  若非这些小黄门是内官,换作任何一个外朝跑腿的,能够拜在诸学士门下,可以说能够在京城横着走。
  官禄亨通只是等闲,平步青云轻轻松松。
  天底下能够凑到马周面前喊一声“老先生”的,那真是少之又少。
  于是外朝内廷就出现了相当奇葩的一幕,外朝的人羡慕内廷的阉人,毕竟,这些小阉奴跑马周跟前喊一声“老先生”,马周还真会“嗯”一声;而内廷的小黄门,又特别羡慕外朝的瘪三,毕竟,这群瘪三是真能升官发财啊。
  不但能升官发财,各种差遣一加,转头要是混个大功,直接就是爵位传家,在地方上,那真心算是立柱五百年。
  五百年开枝散叶冒个人才出来,那说不定就开始了“百年世家”的戏码。
  而阉人……哪有这样的机会。
  借着皇帝又一次病倒的机会,外朝内廷的年轻后辈们凑在了一起闲聊。南里的酒肆热闹了不少,有些亲王府上出来的弘文阁小吏,就专门找了宫内同学吃酒。
  作为亲王或者亲王子嗣的伴当,他们照样能够在“老先生”底下听讲,当然了,他们是没资格去喊“老先生”的。
  不过私底下跟着阉人攀交情,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哥儿,这光景,内中到底是个甚么动静?”
  弘文阁现在书办极多,大多数时候,充当的是秘书的秘书的秘书,但还别说,这样的岗位,没有国公级介绍,还真进不去受苦。
  从书办历练出来,然后跑去郊县做主薄的不在少数,而且流程上还是走的科举。
  因为行卷实在是太方便了,和地方土鳖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上回长安的消息传过来……便发了火,生了气。”
  年轻的内侍倒也没有忌讳什么,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但现在的行市,只要不是说的太直白,不说干什么?透露出去赚得多,不透露出去……别人难道不会抢着透露?
  一听这么个说法,请客吃饭的年轻书办一愣:“这都能气着?”
  “这几年多出来多少亲王公主……你不知道?将来尚这一批公主的人,总不能是糟老头子吧。这将来的驸马,大多还在吃奶呢。”
  言罢,内侍又道,“这些吃奶的驸马,将来辈分怎么算?”
  这些都是小节,不算什么。关键是养育嫡亲公主和亲王的成本,那是相当的高。如果说是自己生的,倒也罢了,掏钱就掏钱,李董当年还寻思过封建呢。
  现在嘛……你说他一个当皇帝的,怎么就开始养一群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妹妹呢?甚至有的弟弟妹妹,现在还就是一颗受精卵!
  这笔支出,最少要持续三到五代人,皇家内帑再怎么丰富,岂能这么糟践?
  偏偏这是皇帝的“义务”,问朝廷要钱,可以啊,但是要钱就得有说道。有道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到时候皇亲国戚的江湖地位一落千丈,也怪不得别人。
  至于掏钱部门的威权水涨船高,那都算是细枝末节。
  “也是……”
  书办愣神之余,也是将心比心。别说皇帝家了,就是乡野农户,壮年长子帮着养襁褓小弟的,也是少数中的少数。但凡能出这么一个,那都是地方美谈,是要被州级衙门大肆宣扬的。
  真因为稀少稀罕,才显珍贵。
  “对了,我这里也有一桩事体,想要老哥帮忙参谋。”
  “甚地事体?”
  “圣人说是要召史公来京,还说本想要授爵奖赏来着,此间可有深意?”
  “嗯?”
  有些讶异的书办沉吟了一会儿,对小黄门道,“怕是女圣陛下要重用你们了。”
第五十七章
千金买马骨
  殿内省其实在史大忠退休之后就已经名存实亡,完成迁都之后,整个省内体系直接因为康德的上位而崩坏。
  自改元以来宫闱中保持的“大清洗”,也是以康德的上位而宣告结束。
  康德代表全新的宦官体系,不但跟武德朝进行了割裂,甚至跟秦汉以来的所有宦官体系进行了切割。
  阉人阉掉的,不仅仅是裤裆里的一坨肉。
  武德贞观两朝的宦官组成,大抵上还是以二代蛮族为主,其中前隋就投降的阿史那氏又是比较特殊的一支,史大忠理论上来说,跟史大奈还是比较亲的亲戚。
  这些年伴随着贞观朝的正统性越来越结实,宦官组成也就越来越复杂多样性,当然他们依旧具备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离开了皇权,他们一钱不值。
  倭奴、高丽奴、契丹奴、奚奴、獠奴、羌奴、鲜卑奴、杂胡小奴……这些既没有祖国,又没有家乡的二代奴婢,为了求存求活甚至是为了改善社会地位,对皇帝的忠诚是经得起考验的。
  这无关精神道德,纯粹是利益使然。
  只是带给他们利益的主人,并非是长生不死的,他会生病,会受伤,会昏厥,会奄奄一息……毫无疑问,也会死亡。
  “史公早已痴呆,偶有昏厥,前来京城又有何用?”
  “你懂个甚么。”
  内官自有内官的办公衙门,哪怕是阉人,在办公室里也会八卦也会闲聊。身上有了品级的阉人,就不仅仅是奴婢,还是官员。
  “千金买马骨,屡试不爽。”
  “明知如此,然则老朽亦是心动啊。”
  封爵这个事情是要好好掰扯掰扯的,即便二代继承会降等。但只要封爵,就等于站住了脚。史大忠可以没有子嗣,但史大忠可以有假子,假子自然不会是随便就混一个,可以是原先阿史那氏中挑选一个,也可以是史大忠“黄昏恋”带来的拖油瓶。
  国朝法律或许不那么严整,但国朝的制度,却从来都是灵活的。
  长孙皇后命李婉顺筹办学堂之后,几年下来,新式宦官已经逐渐走向岗位。人和人是有区别的,阉人和阉人自然也是有区别的。
  熟读孔祭酒《五年模拟三年高考》那一套的阉人,和掐指一算治理淮河需要土方量若干的阉人,同样是有区别的。
  务虚上的官场内部追求,和具体事务中的务实追求,自然会催生两种不同的群体。
  后者目前的巅峰,就是把洛阳宫收拾好的康德。
  现在,他是所有阉人的大头目,尽管依旧是皇家奴婢,但天底下又有几个人不是君王的奴婢呢?
  皇帝的身体大不如前,贞观八年之后又丧失了生育能力,身材越来越像魏王这个儿子,别说外朝在担心,内廷同样是关注着,尽管他们并没有能力去左右。
  “如今史大忠连贞观二十年后的人都不认识,来京城就是给人看看?”
  “皇后手中无人可用,也不能说是无人可用,只是内官行事,但凡遭遇帝后嘱托相左,试问是听圣上的,还是听女圣的?”
  “这自然是听……”
  六部嘴碎的小官僚同样也在议论纷纷,不仅仅是他们,御史台最近的监察业务也落下来不少,反倒是盯着阉人,看他们怎么搞事。
  实际上阉人要是搞事,御史台是相当兴奋的,能够喷内廷,等于是跟老板对着干。平时哪有这么好的机会,现在上去就是俩耳光,爽的很。
  当然了,御史台是兴奋,弘文阁就是激动。有道是趁你病要你命,不逮着皇帝生病不能理政搞点花样,弘文阁岂不是真成了摆设?眼下虽然是摆设,好歹诸学士还有在各部的本官,说话还是有人听的。
  一旦彻底把这制度定死,搞不好将来的弘文阁学士,就真的是“孤家寡人”。
  这光景皇帝既然身体不好,要是能把触手深入宫闱,跟妃嫔偷情不至于,但悄悄摸摸留个后门,倒也不是不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