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98

  张老二一把拉住张大安,捂住了他的眼睛。
  逗弄张德不成,那些个小娘顿时无趣,有人便道:“那小郎骑了一匹好马儿。”
  “果是好马,乌云盖地,踢云乌骓,这是罕见的乌骓马。自古只有二人曾有。”
  “是哪二人?”
  “楚霸王和张桓侯。”
  那些个少女这才停了嬉笑,讶异地看着张德背影:“那小郎好大的来头。”
  忽地一个年轻郎君攥着酒杯,调笑着怀中美人说道:“当然好大的来头,那小黑马名叫黑风骝,是莱国公取的名字。牛车上的两个小子,乃是定远郡公的两位公子。”
  “咦?莫非那个小郎,是之前沸沸扬扬的‘小张飞’?”
  “就是那个和吴国公打赌,让吴国公输了光身遛街的张大郎?”
  “哈哈哈哈……”
  众人说的有趣,楼里也洋溢着欢快的气息。只是不少人看着张德,眼眸流露出了几分羡慕。
  老张进了红笺巷,四大保镖拨开人群,然后让公子们上。
  张大安小朋友一马当先:“我要肉的,肉的,娇耳肉的才好吃!”
  盘篮里,包好的饺子码放的整整齐齐。张大安两只手狂搂,顿时装了不少,然后抬头冲一小姑娘说道:“这些娇耳能拿多少?”
  “一人二十个。”小姑娘到底是有眼色的,方才见张大安扫货,也不敢呵斥,知道这小郎是大户人家。
  “啊?才二十个?那是我拿多了。”
  于是这小子老老实实地退了许多回去,又数了二十个,才扭头冲张德道:“哥哥,才二十个,我们白跑一趟。”
  张德本来就无所谓,他又不是为了吃饺子才来平康坊的,他是过来增长见识的啊。
  这可是学识先进知识的好地方啊。
  “我那二十个,都给三郎好了。”
  张德笑了笑,也点了二十个饺子,给了张大安,小家伙顿时高兴起来,眼睛放光道:“这能吃饱了,能吃饱了。”
  “若要多拿一些,可以赋诗一首,除了娇耳,还有莲子糕桂花糕糖霜各有一包。若是写的好,还能得一角银子。”
  听到这话,老张扭头扫了扫,这才发现,领娇耳的,都是他们这种熊孩子。那些个选人,怪不得都特么站后边儿做背景,原来是想一鸣惊人装个逼啊。
  这种机会,像张德这种掌握了先进装逼技术的人,可以轻松引人注目。
  然而他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他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背诵一首唐诗,来换一角银子外加三包零食。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才十一岁,还没有发育,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功能……
第十二章
小圆脸
  写诗这么高雅的事情,张德是不会的,光“平平仄仄平平仄”怎么颠来倒去地搞个韵脚出来,张德就已经大脑当机。
  他是工科狗!
  当然了,当初在海上修机器,某个领导好这口,本科读的是文学,后来吧……就来管理工程运作了。
  万幸没死人,这位领导从来不管事,随你们工科狗撒欢去。
  于是众多工科狗纷纷表示,领导这么看得起,怎么也得拍马屁吧?来个人去和领导讨论一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元杂曲。
  最后这光荣的使命,就落张德头上。
  海上那两年,光“海上生明月”这句子,他就念了八十回,简直就是折磨。
  但备不住老张穿越了啊,不会作诗没事儿,随便抄个李太白杜工部,立马儿让红笺巷的宫人们闭嘴。
  还有那些想当官想疯了的选人,一堆穷酸,浑身上下就剩那点儿不着调的墨水。特么砸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就能让他们全部羞愧的去跳漕渠。
  “哥哥,赋诗一首能有好多好吃的。”
  张大安眼巴巴地看着心目中的大英雄,渴望着大英雄赶紧化身曹子建,来把红笺巷的对手们全烧死。
  “别闹,一会儿请你吃醪糟冲蛋,西市董婆子那铺里的。”
  “好啊好啊好啊,哥哥我们赶紧去吧。去晚了董婆子要收摊了。”
  “急什么,你要是想吃,我让人走一遭先定下一锅。”
  张德冲四大保镖之一的张礼海道:“三郎胃口好,定下一锅,直接送回府上热着,和灶间说一声,留几个鸡子,回去吃。”
  “大郎,这儿人多,三个人怕看护不住。”
  张礼海有些担心地看着张大素和张大安,两位小公子可是很不靠谱的啊。
  “放心,有我在,二郎三郎不会乱走,他们不下牛车。”
  “那属下这就去了。”
  最终也没有赋诗一首,张德决定等自己有那功能之后,再来平康坊装逼。到时候,特么不让全长安只唱他张大郎的诗,他也学尉迟天王裸奔一回!
  心中豪情万丈,竟然让张德有一种大丈夫当如是的快感。
  脑补着将来的美好生活,老张嘿嘿一笑,很是意味深长。
  而苦瓜脸的张大素还在嘟囔着自己十岁了,能做好多事情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毕竟现在张大素要在学校里装逼,全靠有个义薄云天及时雨的哥哥。
  他亲大哥张大象可没那凶残能力,现如今张二郎靠张脸就能混饭,这是多大的面子?亲大哥都做不到!
  缓缓地在平康坊内转悠着,当真是风流薮泽之地,整个世界都是粉红色的,到处都充满了香气。
  男人到了这地界,铁打的汉子还软三分啊。
  “这么个地方,啧啧,怪不得死这儿的好汉多如狗。温柔乡是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
  张德驾着黑风骝,在菩萨寺转角感慨万千。
  “这是哪个古人说的?温柔乡是英雄冢,是个好句。”
  小小的声音冒了出来,在那墙头挂着白绸,小脑袋扎着双丫髻,眉心一点红,眼睛大大的,望着张德。
  “哦,是汉朝时候一个胡人说的。”张德面不改色,冲小姑娘道。
  “还是个有见识的胡人,可是达摩一般的人物?”
  我擦,达摩你都知道?这让老子很难办啊。
  “不是,这个胡人来自天方国,叫默罕默德·完颜汤姆·巴普洛夫斯基,简称默完巴。听说是因为敬仰墨子,才前往东土取经。”
  这话有点儿耳熟啊。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精……
  墙头上的小圆脸眨了眨眼睛,然后瞪了张德一眼:“你骗人!”
  哼!
  她皱了皱鼻子:“适才你还说死这儿的好汉多如狗,可见是个粗鄙之徒,我竟寻你说什么温柔乡英雄冢。去去去,莫要碍着我做事!”
  “……”
  张德羞愧难当,被一最多九岁的小姑娘吐槽,简直丢人。
  坐黑风骝上,冲小姑娘拱了拱手:“是在下孟浪了,小娘莫要往心里去。告辞告辞,多有叨扰。”
  说罢,狼狈逃走。墙头上那小圆脸,顿时咯咯直笑,如银铃遇风一般的清爽。
  “郎君竟是个直人,倒也有担当。”
  抖了一下手中的白绸,小圆脸忙着挂晒,也没去理会张德那讶异的回望眼神。
  老张心中已经在狂日哈士奇了,这九岁的小姑娘不得了啊,很有水平嘛。一言一行都透射出一股子大气,虽说瞧着打扮,是个丫鬟奴婢,可这言谈举止,真心有点儿小高大上。
  本来想回过去搭讪,一看人家在忙着干活,张德也就作罢,骑着黑风骝好一会儿,才问四大保镖之一的张礼寿:“四郎,方才那个楼院,仿佛是官办?”
  “大郎没来过这里,不知晓这平康坊各家的根脚。能在菩萨寺边上置办的,都是长乐坊光宅坊提点教授的。教坊的一大进项,便在这里。方才那个楼院,名叫‘一笑楼’,那里的内人,都是教坊所出。虽都是两坊失了靠山的女子,但毕竟是有本领的,故而城西的一些豪客,多是喜欢来这里。”
  张德微微点头:“那院子里的白绸又是做什么的?”
  “多半是用做遮断的帷幔,偌大的院子,怕不是被教坊用来浆洗衣物的,刚才那小娘,只怕也是犯官子女,被发来平康坊做粗活。”
  张礼寿虽说只是个护卫,可到底也跟着张公谨混迹过一些娱乐场所,不说门儿清,知道个七七八八,还是没问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