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98

  于是,一个义薄云天敬老爱幼谦恭有礼知错能改的好孩子形象,就特么莫名其妙地诞生啦。
  目前他的主要身份有以下几个。
  一是全长安唯一一个击败过尉迟恭的生物。
  二是务本坊全体十二岁以下熊孩子总扛把子。
  三是大唐第一嘴炮人形书库陆德明的小老乡。
  四是为了兄弟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的好孩子。
  五是梁丰县男。
  尤其是第五点,也不知道哪个混蛋到处散布这消息,反正半拉长安人都特么在吐槽。十岁的男爵,虽然档次低了点,可也是男爵啊。因功封爵这破事儿只有没背景的人才会去做。
  想老张这种家里有金大腿的,只需要一个背影,你看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不是立刻就把好处送来了?
  反正这年头,十岁的小东西能成大新闻,也算是封建帝国主义的精神文明匮乏具体体现。
  因为陆德明全程跟踪报道,老张不得不亲自给程处弼那帮熊孩子擦屁股,务本坊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人家,都特么认识张德了。
  最糟糕的是,他每上一个人家赔礼道歉赔偿给钱,人家那叫一个高兴,那叫一个愉悦。连后头上百号围观群众都是连连称赞,说这是大唐帝国皇帝陛下教化有功啊。
  操,干这破事儿的是老子好不?
  而且这些钱都是老子收上来的保护费,现在散出去九成,剩下的也就够买馒头度日!老子的平康坊一日游,就是被你们这群八卦群众给毁了的!
  务本坊的事情在画上圆满句号之后,张德在熊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再度拔高。已经从义薄云天上升到了及时雨的地步。
  反正原本应该死了的程处弼,又特么叫人过来带一句话:哥哥仁义,小弟铭记五内……
  张德真想冲到宿国公府上,然后砸门大喊:你有种装逼,你有种开门啊。
  而这几天上班回来的张公谨叔叔,也是满面春光,简直跟平康坊过了夜一样的舒爽。就是看老张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终于等张德把务本坊事件终结之后,定远郡公才用赞赏的眼神看着张德:“大郎,做得不错。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连一向风轻云淡的张公谨,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以至于在小孩子面前如此失态,可见他是多么的高兴。
  这几天,皇帝陛下一直在夸定远郡公,说他家教好,孩子教的好,有本事啊有前途,有能力啊有家风。
  皇帝陛下为什么会夸张公谨叔叔呢?因为那些闲的没事干的御史们纷纷上奏,说是务本坊辣么一件事情,忒特么彰显皇帝陛下您的教化功德,功德无量啊。
  连十岁的小朋友都因为陛下您伟岸的身躯坚挺的肌肉纯洁的思想,变得如此的知书达理知错能改知行合一。
  反正一句话,不管那个小朋友多么的令人满意,都是陛下您的功德。
  这特么是祥瑞啊陛下!
  于是成了祥瑞的张德,让李世民很满意,李皇帝一满意,心说这小朋友是弘慎家里养着的,弘慎这个人朕是知道的,忠心耿耿有能力,赏!
  于是还是在太液池,还是在蓬莱山,太宗皇帝说了:弘慎,只要突厥灭了,邹国公就是你的。
  张公谨叔叔这么正直的人,怎么可能因为老板要发奖金就高兴的找不着北?当然是因为他要为公司创收加班加点,感觉到了劳动的快乐,所以才这么愉快的。
  于是他就为了表达喜悦,夸奖了张德,并且给张德配了四个保镖,保护他在长安地区活动时候的安全。当然,保镖费全部定远郡公府上包了。
  虽说坦叔一个人就能让四大保镖全部打出GG思密达,但张德心想坦叔年纪也不小了,日子清闲愉快点好,所以就把四大保镖给留了下来。
  因此他虽然二次发誓不再走出小院子,但因为人身安全得到加强,同时张大安小朋友这些天哭的眼泪鼻涕横飞,张德良心发现也得带小弟出去爽一把。
  毕竟,当时辣么多的钱在牛车上放着,张大安小朋友趴上面没乐几秒钟呢,就被陆德明那老头儿一句话,全特么散了出去。
  现在长安城又有消息啦,说是为了迎冬至,平康坊的各位漂亮姐姐们,都准备亲手包个娇耳搓个汤圆打个米糕,给进奏院的各地青年才俊送温暖。
  一听说有免费的便宜可以沾,而且还是平康坊的便宜,定远郡公府上,四只年龄各异的小朋友,立刻打了鸡血一样地联络好友。
  找个良辰吉日,特么的杀向平康坊!
第十一章
绝不装逼
  “你就别苦着脸了,我把剩下的三贯钱全给你还不行吗?这得买多少胡饼和馄饨了?”
  张大安小朋友立刻抬起头,露出萌萌哒的眼神:“真的?”
  “比真金还真。”
  张德简直快崩溃了,这小家伙一想起自己的“损失”,当时哭的那叫一个撕心裂肺,然而他爹却半文钱也没多给他。
  务本坊的保护费在赔了一圈《极品飞马1》造成的苦主后,还剩下三贯多,也算是不菲的一笔资产。
  然而因为无限胡饼梦破灭的张大安,张德最终还是把这剩下的开元通宝全给了他。
  毕竟,江水张家,有的是钱!
  忍痛闭眼,艰难地把这钱让给了张大安之后,张德内心不由得苦逼起来:这破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但是,终于有了光明正大去平康坊溜一圈的好日子啦!
  再有半个月,皇帝陛下就该正式下诏,封他老张为梁丰县男,到时候,他怎么地也能混个万金赏赐吧?
  有了这笔钱,个人财政上说,那肯定要宽裕不少。
  “这就是平康坊么?”
  骑着黑风骝,兄弟三人过了漕渠,自北门而入,就看见扎堆的青衫选人在进奏院门口发呆。
  就这么个地界儿,北边隔着一条街的崇仁坊明明有二十五个进奏院,结果反而只有十五个的平康坊人多如狗。
  这些个选人明明想做官想的要死,偏偏在勾栏里装逼,写什么无心仕途不如归去的酸诗。
  想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可特么南山离得又不远,你倒是去呀。
  还有一些来长安活动的地方官,出门在外那是真金白银带着,那些个家当,让烟花巷的姑娘们瞧见了,一身软肉当场就燃烧的跟木炭似的,恨不得直接揉进那些地方官的嘴里去。
  “哥哥,为什么那些姐姐穿的那么少?”
  已经抓了一把铜钱换了不少胡饼的张大安小朋友十分好奇,一旁跃跃欲试的张老二无比兴奋:“三郎,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张德斜眼看着张大素。
  这小子叫屈道:“哥哥,我马上十岁了!”
  操,老子马上十一岁了,但特么也还是没那功能啊。你叫什么叫!
  派发娇耳汤圆的地方在红笺巷,大多都是民营企业,技工的水平久经考验,深受广大父母官喜爱。
  而且七月份的时候,李大亮从交州回来,还专门请了李靖和尉迟恭。当然,李靖没来,尉迟恭是来了,一开口就是俺要十个,李大亮这个穷鬼哪来那么多钱?若是请几个过来陪酒,倒也不是支应不起。
  这特么一口气就是要十个,而且直接往楼里面走,你这是要作甚?!
  后来还是程知节视察民情,来了个江湖救急,这才让李大亮松了口气。
  其实也不能说李世民不喜欢李大亮,实在是他的出身不好。他爹李充节当年就是朔州总管武阳郡公,地位上来说,绝对算前朝遗老。
  而李大亮倒霉催的还在庞玉手下当过兵,又是被李密俘获过。这其实也不算大问题,可特么他跟李密的大将成了好朋友,这是什么鬼?
  所以后来他虽然降了李渊,也做了土门县令,但李世民绝对不放心他,不是自己人啊。
  就算李大亮说自个儿降了唐朝绝无二心,可他怎么算都是太上皇的人……
  所以喽,命不好。
  说白了,李世民要用李大亮,是因为他的确文武双全有才能。但绝不当心腹,也不重赏,口头上的表扬另算。
  做人比较有原则的李大亮,混的无比苦逼的原因之一,就是被人当君子来欺负。
  从张公谨那里听说过一鳞半爪的张德,看了一眼红笺巷打头的怡红院,心中暗道:李大亮可真是够胆色,没钱也敢请尉迟恭来这地方消费。
  他正打量着,忽地听到一阵银铃轻笑。
  “哪儿来的小郎,竟是这般俊俏。”
  “小郎君,来早了些吧?”
  便是一阵哄笑,临道的二三楼上,那些个云髻未盘的小娘也在调戏着路上的张家兄弟。
  老张坦然的很,就这个水平,比厚码都不如。
  就这么催着黑风骝,往前边人头攒动领免费娇耳汤圆的地方去了。
  倒是张大素面红耳赤,在牛车上讷讷不敢言,张大安小朋友睁大了眼珠子,好奇地看着楼阁之间的灯红酒绿,眼睛都看直了。
  “三郎别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