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398

  老张还是很给老阴货面子的,至少前去见面的时候,没有带着李月。
  “蜗居”虎丘山别墅的长孙无忌邀着张德吃茶,茶叶是好茶叶,连一向对茶道一窍不通的张德也吃了出来,但结果下肚还是牛饮鲸吞,看的老阴货脸皮抽搐不止。
  “时隔二十年,你还是这般行事。”
  点了点刚刚胡乱灌了一气茶水的张德,长孙无忌手指又招了招,亲随顿时捧了一卷东西出来,然后在案桌上铺开。
  “地图?”
  扫了一眼,张德有点意外,接着又端倪了一番,“这是都水监和工部的新制测绘图吧。”
  “不错,还是从汉阳借的人手。”
  “这是扬子江口的测绘图,居然连润州、扬州都有……大手笔。”
  张德有点惊讶,之前是知道借人要搞测绘,但朝廷一般都是针对“中国”,也就是京畿核心区。结果长孙无忌现在让人掏出长江口的测绘图,这就有点牛叉了。
  都水监和工部的测绘图,严格地说不是测绘,而是水陆交通图。但是制图流程非常的科学,连标注都是制度化的,而不是在上面进行注释。
  仅仅是这一份水陆交通图,出去喊价五万贯,不管是不是江南的土豪,都是眉头不带皱一下的掏出来。
  “公欲何为?”
  很难得,让张德这么个天下第一大反贼问出这句话,长孙无忌也是相当的社会。
  “老夫能从京城要一笔钱过来休整江海大堤,除胡逗洲之外,江口沿岸皆可。”
  听老阴货这么一说,老张顿时一愣,这怕不是一两百万贯?
  一般人别说一两百万贯,能从中央要到一两万贯,就已经是“简在帝心”外加本身人面关系光,而且还得自身能力强。
  房玄龄为江西总督,从中央混来的主要资源还不是现金,而是政策。
  尉迟恭为安北大都护时,给“小弟”们的主要好处依旧是“战功”,怎么削北地野人的脑袋是个技术活儿,但没有中央的默许,也是自寻死路……
  四大天王各有各的风格,但总体而言……天王就是天王,爸爸就是爸爸。
  老阴货没说运作一笔钱,他直接说“要”一笔钱,口气很大,但看上去确实屌的没朋友。
  拿起茶杯,终于慢慢地喝了起来,品味着茶汤的滋味,回甘芳香,让老张也享受了一番好茶的滋味。
  半晌,张德伸了伸手,示意长孙无忌继续说,他一时间也找不到话接上去。
  “常熟和昆山之间再置一县,松江口上海镇升为上海县,上海和华亭之间,再置一县。华亭和嘉兴之间,亦置一县……”
  听老阴货每说“置一县”的时候,老张脸皮就抖一下,心中惊叹,这老王八的胃口,一如既往的牛逼!
  其实整饬松江之后,就已经能够布置两个县。苏州这里的土地很有特点,虽然由长江泥沙冲击而成的沙洲极多,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好田。但实际上,本地的沙洲进行改造非常便捷,而且因为土质特点,水稻产出极高,而且品质极佳。
  似江西的几种贡米,在苏州本地只能说中上,算不得上乘。
  苏州土豪吃的米,形似珍珠,口感软糯,而且“米油”渗出到位,是为数不多不需要小菜也能直接下肚的上等米。
  但偏偏这样的米,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是本地土豪们吃。至少虞世南活着的时候,老家伙的伙食远比老板李世民的要强……
  诸多特产不入贡,这也是汉末以来的江东世族特色。
  长孙无忌这次来江东,显然不纯粹是为了捞钱,当然了,主要还是为了捞钱。
  对老阴货来说,现在他贪污受贿是优点,是长孙氏能够存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听上去很扯淡,但现实一向扯淡。
  最重要的是,长孙无忌现在“除职”,理论上来说,他又“下岗”了。属于“在野”的“老才”,就算贪污受贿……也跟李唐王朝没有一根卵毛的关系。
  再说了,现在他是一校之长,读书人的灯塔。读书人的事……那能叫贪污,能叫受贿吗?
  这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白丁没钱啊。
  “长孙公,一次置县恁多,怕是洛阳不会……唔……”
  原本想着洛阳肯定不会答应,但仔细一想,洛阳怕不是立刻答应。新置多少个县,就有多少机会掺沙子。掌握官帽子的,终究是朝廷。
  看着长孙无忌一副淡定的模样,老张心中顿时了然,想必这老王八蛋来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怎么大捞特捞。江东一个县……抵得上别处一个州。
  尤其是苏州比较特殊,在籍人口连实际人口的零头都没有。
  以陆氏为例,陆德明临死之前分家,整个苏州城当时就增加“合法人口”三万有余。
  一个陆氏,就是一个上县雄州。
  而陆氏在江东还不是独孤求败的豪门。
  从长孙无忌的操作上来讲,就冲陆氏分家,为了分流陆氏分支的人口,长孙无忌随便扔一个县令位子出去,陆飞白的族兄弟们就能跟狗一样冲长孙无忌摇尾巴。
  这是本能的,天然的!
  只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苏州常州的“平地”是谁?
  以前是老世族,但现在却未必。
  谁掌握资源最多,谁就是“平地”!
  长孙无忌看问题是相当简单粗暴的,到了他这样的江湖地位,很多时候也只能简单粗暴,想要面面俱到,只能一样不得。
  不仅仅是他,不管是杜如晦还是房玄龄,甚至是尉迟恭,都是尽量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而不是想着一炮干死两千三……那是皇帝要做的事情。
  他跟亲随说长孙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倒也不是危言耸听。按照他对妹夫皇帝的了解,万一真到了快要死的地步,一定会留下后手弄死“权臣”。
  要不是张德这条恶狗横空出世,这个“权臣”非他长孙无忌莫属。不仅仅是贞观元谋功臣,还是顶级外戚,更是当朝宰辅……怎么都像是给接班人刷成就的精英怪。
  万幸李承乾是个暖男,望之不似人君,多少让长孙无忌有点欣慰。但万万没想到已经不是“望之不似人君”的地步,而是“望之好似农夫”……
  农夫,山泉,有点田。
  这他妈是大唐帝国的太子。
  长孙无忌好慌的,一个暖男上位还好说,一个农夫上位,鬼知道会不会拿他去肥田?万一农夫的妈来一句“看你舅舅年老胖大,定是个好肥料”,农夫这么孝顺,一定会听的。
  所以,哪怕是将来跑路,怎么地也得先有退路,或者说,自己得有砸锅的本钱。
  人在中央是无解的,武汉又不可能染指,看上去也就苏州人好欺负的样子……
  于是乎,看到老张欲言又止之后,老阴货淡然一笑:“操之,老夫知你是国之忠臣,此间新县官吏,不若操之推举一二?”
  嗯?!
  这么好说话的吗?
  老张一愣,心中转过七八个念头,可也没寻思出来这老家伙到底打什么主意。
  怎么看自己都不亏啊。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劲,这关他屁事?他又从来不关心武汉之外的事情,哪怕是江阴老家,李芷儿弄好最好,弄不好拉倒,老家死绝了也无所谓。
  于是老张便道:“长孙公有甚布置,不若明说。”
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
  老阴货很直白,他赌皇帝寿数有限,即便能续命,也不可能跟太上皇比。而皇帝一旦升天,他妹妹只要活着,搞不好就要弄死他……
  虽说正常的朝代来说,皇后老姐肯定是要拉拢娘家人,好给儿子铺路啥的。
  可问题来了,贞观朝是正常的朝代吗?
  问题又来了,皇后老姐的儿子需要铺路吗?
  最后问题依旧来了,老阴货表示老夫能骂人吗?不能?那老夫没什么好说的。
  外戚大臣活着的时候固然风光,但临死之前,大多都是“借汝项上人头一用”。和张德这个正牌反贼比起来,长孙无忌显然要容易弄死的多。
  而且按照长孙氏现在的牌面,全面垮台的话,外朝内廷全部吃饱完全没问题。这就是一头肥的不能再肥的猪,而且还没牙齿。
  老阴货是趋利避害的达人,他寻思着还能弄十好几个子女出来,肯定不想就这么死了。可天下能够他长孙氏避难的地方,真心不多。
  实际上,长孙无忌这时候跟张德交底,也颇有一种“与虎谋皮”的感觉。张德这个王八蛋是典型的吃人不吐骨头,而且胃口极好什么都不挑,真要是机会到了,他相信张德头一个弄死他长孙无忌,然后卖给朝廷……
  归根究底,如果不是张德和武汉的出现,长孙氏的实力是不错的。但是,在“九鼎”面前……神马都是浮云。
  别说“九鼎”了,就是那些精钢奶罩还有铁皮罐头,就足够让属于“传统势力”的长孙氏靠边站。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自己的儿子还算给力,长孙冲至少也算是走出了另外的一条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