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398

  打量着武媚娘,盯了好一会儿,武二娘子脸大一红:“怎地这般眼神看我。”
  “好看啊。”
  老张随口应着,心中却道:我要是让武媚娘去修个“天后宫”,会不会太恶趣味了一点?
  想到这里,脸上邪邪一笑,虎躯略微一震,虎目盯着武二娘子:“媚娘……”
  见他笑的淫贱,武媚娘眉目羞臊娇躯温热,只觉得这死鬼在办公室里竟也敢如此放浪形骸,却没想“死鬼”接着道,“要不,你去修个‘天后宫’?”
  “啊?”
  武二娘子一愣,眼睛眨了眨:“你便是要说这个?”
  “嗯?”老张眼睛也眨了眨,“不然呢?”
  “……”
  “……”
  正在整理文件的萧姝原本偷偷地打量着这里,听了他们对白之后,跟一旁萧妍对视了一下,顿时跟武顺一样,低头窃笑起来。
  拍马屁这种事情,只要起了头,而且老板没反对,那必须是“全员拍马”,一个都不能少!
  武汉这里搞一个“天后宫”,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只不过府内是“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选址先选好,工程项目先立起来,但是不是叫“天后宫”,看风向。
  这万一皇后不爽了,不还是“全员扑街”?到时候武汉这里,把“神像”也立了起来,也不用叫啥“天后”,改叫“湘妃”又不是不可以,不落人口实不是?至于“湘妃”到底怎么就保佑出行平安了……这不就是改个设定的事情么。
  要啥“神力”,武汉的笔杆子随便就给加,别说保佑出行平安,保佑一窝能生十几个都可以。设定加好之后,后续就是砸钱狂吹的事情。
  吹的久了,风口上就是一头猪,也能飞……
  老张的那点恶趣味,也是为了顺便应付一下将来可能遇到的情况。大家要拍马屁,他应个景,不给人添堵,其乐融融,很美好,毕竟,“天后”还是表妹的亲妈,还是李雍的亲祖母。
  不过老张寻思着,就皇后现在的状态,有人拍马屁,她肯定都得接着,“立威”得有名声,甭管是什么名声,只要镇得住,就是好名声。
  果不其然,长孙皇后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一听“蛮夷”都这么爱戴她,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赏。
  “天后宫”还没建好呢,正在朝鲜道帮张利搞“统战”工作的黑齿秀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说是要给他加官进爵,还能混个赐姓。
  这光景在朝鲜道东南的“统战”工作是很好做的,所谓“统战”,就是“统统战死”,然后张三哥就骑着自行车跑去打扫一下战场,跟“俘虏”们讲一讲自己这里的政策:优待俘虏啊,给饭吃。
  于是两人的工作,配合的相当不错。
  一听说黑齿秀居然捞了这么大一当口,张三哥喝了点酒对黑齿秀说道:“如今传说的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老弟,这封侯你是没指望了,可这封个开国县伯,十拿九稳。”
  合作这么久,少族长自然晓得张三哥的“功力”无比深厚,封爵这种事情,他是从来不抱希望的,别说公侯了,能混个开国县男,那就已经美滋滋了。
  这光景一听张三哥说他能混个伯爵,当时嘴巴笑的咧到脑袋后头,连干三大碗之后冲张利道:“承三哥吉言!多谢三哥!”
  “谢我作甚?我就是那么一说。”
  “应该的,应该的……”
  黑齿秀笑的眉飞色舞,前所未有的痛快。
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
  天津一通热闹,便传到了京城。洛阳内外都是议论纷纷,老百姓也听个响,真要说能编排个花儿来……还得看说书先生。
  南市北市新南市,又或者南城几十个街坊,鼓吹“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本子多得要死。俨然江湖市井里头,个个都是忠臣,人人都是良民。
  朝廷就差印发“良民证”再捞上一笔。
  都是说好话,还能塞抹布到人嘴里不成?
  “这‘天后宫’说的是个甚?”
  “说是东海有个黑齿国,那国主治下有个海妖,专食往来舟船。国主本是要来天朝进献白鹿皮,是个皇后陛下的。海妖听说是给上国女圣的物事,有感女圣德行,这便收了妖风,罢了恶浪,受了德行感化,弃恶扬善去了。”
  “呸!这世上哪有这般……好听的故事!”
  茶肆里的食客眼见着几个“城管”路过,当即嘴一歪,“听一段着实不够!”
  “……”
  京城里的“百姓”自然是不信的,可天下十道多的是愚夫愚妇。更何况海上男儿求神拜佛的,拜谁不是拜?谁给钱拜谁呗。
  这年头,龙王爷都受着皇帝老子的管教,想提高江湖地位,皇帝老子不御笔勾一下,你就是个虫儿。可稍微抬抬手,兴许还让你跟了国姓。
  市井里头热热闹闹,这洛阳城,泥腿子本就越发地少了。连续几年的淘汰,真正的苦逼要么远走他乡,要么为奴为婢,要么死了个干净。京城内的一砖一瓦,权贵们玩起花活来,管都没法管。
  城市是如此之大,人口是如此之多,关系是如此之复杂……
  皇城,应天门外卫士如林,旌旗招展。这些个日常拱卫皇城的卫士,举凡身披金甲的,大多都是仪仗兵。唯有套着银甲的,才是正经执戟士,高手中的高手。
  长孙皇后喜好金黄,青铜铠甲便做出了花样来,繁复瑰丽的花纹蚀刻其上,新制的青铜甲,便是好看到了极点,金灿灿的宛若黄金,阳光下一片绚烂。门内门外的大臣,只是扫一眼,便觉得这是天下间的“富贵”。
  太特么富了!
  满朝文武的印象中,“贤后”的品味应该是很超然脱俗的,但是万万没想到,“贤后”的品味,俗的简直让人无法直视,可又不得不承认,金灿灿的卫士杵在那里,不用问都知道,这当朝之人啊,实力雄厚。
  弘文阁大学士马周署理朝政多年,他跟幕僚属下在治国上的总结,一共有三点。
  第一,要有钱。
  第二,要很有钱。
  第三,要非常有钱。
  先贤说过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这小鲜不还是得买吗?不买就得自己捞,自己捞得有工具,工具也得买。真要是什么都自己干,那还要“国”干啥,做野人最爽快。自己也不能捞小鲜,那就只能抢,抢的话得有刀子,刀子得买……
  所以,马相公的总结很到位,幕僚下属们领会精神,在“钱”这个事情上,做的很坚决。
  皇后陛下把拱卫皇城的仪仗兵换了一身行头,马相公还没说什么呢,底下的人当时就准备投靠皇后娘娘了。
  没办法,这么有钱的老板……不多见呐。
  似李董那般扣扣搜搜假大方的,实在是受够了。
  而皇后娘娘也明里暗里说了,待遇不是问题,就算朕这里木有,还可以杀猪过年嘛。这话传了出去,中原老世族瑟瑟发抖。原本他们也不用瑟瑟发抖的,还琢磨着皇帝老子得拿一帮土狗做菜。
  可谁知道他娘的杜如晦这个死鬼居然玩喜剧葬礼,这下好了,坟头蹦迪一通炮响,直接把董事长的疯狂念头打消。
  不能杀狗,那肯定是只能杀别的牲口畜生。
  也不是没有朝廷老铁求情,说老板你也不能尽逮着一只羊薅啊,这薅的跟兴福寺的老法师似的,被人看出来,多没面子。
  李董一半憋屈一半忿怒就怼了回去,你们这帮老世族薅帝国主义羊毛还有理了?就不需老子反薅?
  一路薅到底!
  李董定了基调,后来么……生病了。然后皇后过来“垂帘”,表示治国什么的老娘不懂,不过我老公说要干啥,老娘肯定跟着干啊。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垂帘”的皇后再三强调,对付中原老世族,必须“锤脸”。
  只是长孙皇后之前的声望,主要是刷“贤良淑德”,这是对外刷的声望。对内,李董的后宫们没有省油的灯,不是前朝余孽,就是军头之后,要不哥哥是大户,要不舅舅是重臣……好不容易长孙皇后选秀了一批小娘,结果被某条土狗截胡了三四五六个。
  于是乎,李董的后宫主力,依然是贵族“含金量”相当高的。
  这反过来更加衬托出长孙皇后对内刷声望的难度是何等的高,关键是,她还刷成功了。
  后宫诸妃见了她没有哪个不是服服帖帖和和气气的,便是家庭聚会的时候,诸妃所生子女,见了长孙皇后,也是喊“阿娘”。
  什么是霸气?这就是霸气!
  但这些声望于国朝而言,还不够,“立威”得有声望度,名声传的越响亮,被人认可越高,镇压朝臣的效果也就越好。
  裹挟民意么……老娘就是“民意”,老娘的老公是“民主”!
  有朝臣心说这贞观2.0到底是啥狗屁游戏,怎么尽出bug,长孙皇后表示不服不要玩!
  在长孙皇后想着如何刷天下声望的时候,渤海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出了一只名叫黑齿秀的人才,那是真的秀啊。
  “‘天后宫’……”
  暖阁内,没有继续“垂帘”的长孙皇后含笑念叨着,一旁身材发福的李世民也是笑着咳嗽了一声道:“倒是会选地方,也是很有想法。还十分婉转地吹捧了一下朕。”
  对面坐在团凳上的马周同样微微点头,这一手看似拍皇后马屁,何尝不是更加抬高了李皇帝的地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7/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