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10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398

  “哎呀,李公这句‘但愿海波平’着实境界高远,我等万万不及啊。”
  “此句立意极高,不知李公可有周全?”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李奉诫面带微笑,看着众人,“这是老夫少年时买……听来的佳句,非是老夫所作,不过却愿以此为志向。想来,诸君亦是如此的。”
  “岂敢岂敢……”
  “也不知是何人所作,竟是有如此气概。”
  李奉诫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表演,心中暗道:妖僧智障大师肆虐曲江池之时,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这海波平,难啊。故而海上男儿,再是不信邪,多少也要求神拜佛,图个心安。前几年,有船上挂个青龙的,到东海就沉了;还有摆佛像的,还没下水呢,船就起火少了,当时涅槃。”
  “……”
  “……”
  到这时候,围观李奉诫吃早点的老铁们哪里还反应不过来,原来这就是李奉诫给支的招数。
  “天津”跟天子有关,拿来给皇后拍马屁,那不是恰到好处吗?
  “哎呀,我等唐突,叨扰李公用餐,着实罪过。此来李公这里,也带了一些土特产,还望李公不要嫌弃,就是些许咸鱼,用来佐餐,也算开胃。”
  言罢,很有灵醒的这位老铁就笑呵呵地抱拳,“我等就不叨扰了,李公慢用,慢用……”
  反应慢的这时候也领会了精神,顿时连连告别,陆续离开之后,整个庭院中,多的是土特产。
  也的确都是一些咸鱼,不过咸鱼黄澄澄金灿灿,瞧着份量就不轻。
  李奉诫身上又没有差事,别人来送礼,他凭什么不收?
  凭本事收的礼,难不成还要充公罚没?
  “女中尧舜,百姓无不敬仰。出海以求保平安……很正常嘛。”
  “人之常情,言之有理。”
  “天津还是远了些,这要是近一点,那该多好。”
  “愚昧,此事起头,必是天津。换做淮扬,不过是死路一条。”
  “天津还得换个‘解’。”
  “作何解?”
  “天帝津渡。”
  “哥哥高明,当真是提醒了我等。”
  “这挑拣的舟船,我看还要仔细琢磨,不可轻用河北道的。”
  “噢?依老兄的意思,用哪里的?”
  事情不能太简单了,太简单,反而会恶心人。
  “效仿斛薛部故智,得让蛮子来干。蛮子们信了,上头肯定高兴。四夷归附嘛,如此也算有理有据。”
  “可有甚门路?”
  “有倒是有,还不少,不过挑拣起来,得细细琢磨。”
  “且说几个来听听。”
  “一是契丹大贺氏,如今改姓的多,也有在河北道跑船的,还有在辽东的;二是靺鞨杂种,黑水三星洞旧年有个索尼,只是脑子不灵光,被人整了,但底子还是有的;三是朝鲜道黑齿部,少主黑齿秀关系很硬,不说华润号,就是跟唐五郎,也有袍泽情谊。”
  三个选择各有各的好,大贺氏主要是半个自己人,沟通起来方便;靺鞨人势力小,容易控制;黑齿秀门路广,还能卖一个人情出去,但想要硬吃黑齿秀,基本门也没有。黑齿部又不是今天才给华润号带路的,眼下某条“狗王”的助手就在朝鲜道办事,陪同的就是黑齿秀。
  “想个屁,找些船货,直接去朝鲜道,找黑齿秀。”
  “不错,莫要想着通吃,还想琢磨,敢抗这件事的人,也得有那胆量。大贺窟哥那群丧家犬,岂能成事?靺鞨杂种更不消多说,扶不上台面的玩意儿,将来若是此事返转,惹恼了天家,怕不是反咬一口。”
  拍马屁不是没有拍错拍马腿上的,万一长孙皇后不鸟你,治你一个大罪,这他妈上哪儿说理去?
  所以哪怕是演戏的“蛮夷”,也必须也有底气和实力面对这个问题。
  几经讨论过后,定了黑齿秀,只是也不是说他们自己自说自话就成了,还得派人前去朝鲜道。
  而去朝鲜道,想要跟黑齿秀说上话,还得用张氏的人才靠谱。
  一事不烦二主,李奉诫在扬州没少接待江阴来的张氏子弟,这光景张利又在朝鲜道,江阴去个人帮忙带个话,反而是最合适的。
  李奉诫收了钱也是办事的,当下写了封信到江阴,江阴那边,立刻出了两条船,带着货物就奔朝鲜道“劳军”去了。
  过了几日,天津那地界又多了一支工程队,有人一打听,说是朝鲜道跑船的黑齿部土鳖,准备在天津修个神宫,为了纪念他们海上无事故安全航行五百天……
第四十一章
天后宫
  “会玩。”
  抖了抖手中的信纸,是李奉诫给他的来信。详细地描述了一下某些“高风亮节”之辈是如何“为民请命”的,一个震天响的马屁,直接在天津炸开。
  黑齿部那土鳖地方,能琢磨着给皇后陛下修个“天后宫”?关键是水泥用料如此之多,都够盖十好几座学校的。
  还能想到去京城请阎立本的门生去帮忙涂个颜料,怎么不说是要画“飞天”呢?
  老张把信纸递给了女秘书们看,武二娘子掩嘴笑道:“这光景,想来皇后也是高兴,不会回绝。”
  “那是,四夷皆伏的架势,还不是顺水推舟?怎地黑齿部也是海东‘忠良’,这可是牛总管作保的。”
  换别人,还真没黑齿部好用。新罗王族想都不用想,没杀光就已经是“皇恩浩荡”,还想给个机会翻身?
  “倘使以前,皇后是要做‘贤后’的,定不会受了这个。”
  “你也说以前啊,老夫还说以前皇后未必能活到现在呢。”
  “……”
  女秘书们大脑小小地当机了一下,对“老公”这种口无遮拦,还是非常的不适应。理论上来说,也是“老公”的丈母娘吧,就这样编排诋毁?
  老张自己却是无所谓,袖袍一抖,往椅子里一坐,然后道:“我看啊,这些个赶趟子拍马屁的,也是眼见着皇帝身体不好。虽说上朝也是陪着皇后,不过却是个从旁协助,县官不如现管啊。”
  忠心耿耿的大臣哪儿那么多,全都是噼里啪啦打自家的小算盘。这要是王朝末年,保不齐一群朝臣就琢磨着改个铺面,换个老板,管你“千古一帝”还是“万古一帝”,为了自家兴旺发达,“千古一帝”弄成“千古一弟”的事情,这过去还没多少年呢。
  “阿郎可要回应则个?”
  “回个屁,老老实实干活,埋头发展才是硬道理。没瞧见皇帝那里也开始铸‘九鼎’吗?早晚是要干一场的,你死我活。”
  “……”
  直白,太直白。粗暴的让女秘书们有点不能接受,武二娘子脸蛋微红,略微提高了声音:“却也是未必的事情,将来如何能预料?”
  “小娘子,你在这府里锦衣玉食指点江山,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还不是工坊田地之间的苍头黔首苦出来的?倘使让你跟缫丝厂的倭女换个位子,你可愿意?你必是不愿意的。为何?”
  看也不看武媚娘,老张悠悠然道,“屁股决定脑袋,懂?”
  “你这都是说的甚么浑话!”
  “老夫说的是道理,历朝历代,根基在田地之上,这争的,便是田地里的产出。争来抢去,各种兼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没得吃了,不得活了,就要造反,就要杀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哪里不畏死了?都畏惧死亡的。只是没活路必死无疑的时候,就不畏了,因为一无所有,还怕个鸟?子曰: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
  “……”
  一旁帮忙誊录公文的武顺听了窃笑,俏脸憋的通红,见惯了张德编排圣人,只今日讲的最是让人觉得荒诞。
  不过老张话糙理不糙,武媚娘并不是没有听懂。贞观朝的土地兼并不过是套路更多更繁复,中央朝廷说是说要抑制土地兼并,什么“永业田”还搞得有模有样。可皇帝老子自己都带头搞“职业化”军队,“永业田”给谁看?新式皇庄悄悄摸摸地玩的比谁都凶残。
  但这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反而更加安稳了一些,更多的劳力被用在了产出更高的行业中去。
  至于这些行业是不是辛苦是不是残酷……大朝会里面念经的有一个算一个,肯定是肚子里念叨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
  没错,冠冕堂皇,就是这么的朴素。
  为数不多家庭成分比较“艰苦”的相公老大人马周,如今不也是两眼一闭就是天黑么?
  “莫要说些没用的,这‘天后宫’一事,将来武汉可要跟着建一个?”
  “怎地,府内有人起了头?”
  “扬州来了人,把这个事情说了出来,江夏汉阳,都有想在码头修一个的意思。毕竟,信则有,不信则无。兴许‘天后宫’里的‘天后’真能保佑出行平安呢?”
  “……”
  这种思维,老张是不具备的,贞观朝的人就很自然,他就很别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