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515

  最后还是李治看到李休疲惫不堪,于是这才劝平阳公主与李休回去休息,不过他还是要留在这里为李世民守灵,另外还有一些皇族也都赶来这里,第二天他们也将一起护送李世民的遗体回长安。
  回到家中之后,李休也感觉疲惫不堪,毕竟这两三天他几乎都没怎么睡过,再加上他现在也已经不再年轻了,身体的恢复力也远比不上年轻人,之前在外面四处忙碌倒还不觉得什么,可是一回到家中,立刻感觉全身酸痛,月婵亲自服侍他泡了个澡,可是刚洗到一半,李休就在浴池里睡着了,等到再次醒来时,却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不过就算是经过一晚的休息,李休依然感觉身上的疲惫并没有消除,不过李世民的身后事还需要他去处理,所以在强撑着吃过早饭后,他也再次乘着马车去了翠微宫,然后主持将李世民的遗体运送到太极宫的停灵殿,三天后正式入殓。
  随着头七过去之后,各地的亲王也纷纷赶来长安,说起来当初李渊去世时,李世民并没有叫自己的兄弟来长安,主要是他得位不正,虽然后来坐稳了皇位,但毕竟还是有些心虚,但是李治却没有这个担心,毕竟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而且他也想为父亲办一个盛大的葬礼,所以各路亲王也被召回长安。
  其中李泰离的最近,也是第一个赶到长安的亲王,他本来因为争位失败被贬为庶人,但是没过几年,李世民还是心中不忍,于是再次加封李泰为濮王,封地就在河南,距离洛阳也不是很远,所以他也是第一个赶到长安。
  对于李泰这位兄长,李治并没有因为当年的事而心丰芥蒂,而且他还考虑到李泰和李休、长孙无忌的关系都不好,所以还亲自前去迎接,结果兄弟二人见面后也是抱头痛哭,随后李泰守在李世民的灵前一连三天不吃不喝,最后竟然体力不支而晕倒,如此孝心倒也不枉李世民当初那么疼爱他。
  另外李休也在灵前见了李泰几面,结果发现李泰比当初瘦多了,而且脸色也不是很健康,看样子他争位失败对他的打击很大,哪怕是李世民恢复了他的亲王爵位,也没能让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随后其它的亲王也纷纷赶到长安,最后一个来到长安的则是李承乾,他被贬到遥远的衢州,比李恪的扬州还要远上一倍,所以当他赶到长安时,李世民都快要下葬了,不过李承乾终于还是赶来了。
  李治并没有厚此薄彼,也同样亲自迎接了李承乾,这次李休则亲自陪同,结果当见到李承乾时,发现他比当初黑了也瘦了,但整个人的精神却十分的饱满,与之前的李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比李治,李承乾倒是十分克制自己的感情,虽然他也十分的悲痛,但却还是向李治行臣子之礼,随后又来见李休,师生两人也是多年不见,现在再相见时,发现对方的变化都是很大,特别是李休也老了,头上也出现了一些白发,这让李承乾也是一阵唏嘘。
  随后李治亲自将李承乾送到停灵殿,其它的兄弟姐妹看到李承乾时,也都纷纷上前行礼,唯独李泰还是有些放不下,最后反倒是李承乾主动和李泰打了个招呼,兄弟二人聊了几句后,也都有些黯然神伤。
  不过李承乾虽然能克制自己的感情,但是当来到李世民的灵前时,却还是忍不住痛哭起来,虽然他曾经恨过李世民,但往日的恩怨早已经随风消散了,现在他也只是一个为亡父痛哭的儿子,最后还是李休和李治亲自劝说,这才让李承乾止住了哭声。
  随着李承乾的到来,李世民的葬礼也终于到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隆重的一个步骤,那就是下葬,而下葬的日子也早就由钦天监选定,另外还有昭陵那边也同样做好了准备,因为李世民早有遗言,要与长孙皇后合葬,所以墓室的门也已经打开。
  不过就在下葬的前一天,宫中却又发生了一件十分严重的事,引得李休与长孙无忌等人纷纷侧目。
第1345章
痴情的徐惠
  徐惠,也就是历史上的徐贤妃,这个痴情的女子虽然与李世民的年纪相差很大,但并不妨碍她对李世民的感情,当然李世民也十分宠爱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在他人生的后半生中,徐惠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在翠微宫养病时,也是由徐惠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然而李世民的去世,对徐惠这个女子的打击也是十分巨大,甚至因为悲伤过度而病倒,更让人惊异的是,徐惠竟然做出一个十分不理智的决定,那就是拒绝服药,只求速死去陪李世民,无论别人怎么劝都没用。
  结果也就在李世民将工下葬的前一天,徐惠终于因为病重不治而去世,而在她死之前,写下一首七言诀别诗,希望可以能够与李世民同葬一室,结果这个消息一出,也引起很大的反响,甚至连李治也惊动了。
  “先生、舅舅,徐充容以死明志,朕心中也十分的敬佩,而且她遗言说想与父皇同葬一室,可是礼部那边却说不合礼制,毕竟只有皇后才能与父皇合葬一室,至于陪葬的棺椁则需要放在陪葬的墓室之中。”两仪殿内,李治皱着眉头对李休和长孙无忌道。
  徐惠现在还不是历史上的徐贤妃,她的封号为充容,只是九嫔之一,虽然地位也很尊贵,但却比贵妃要差一级,更不要说与皇后相比了,而能够与李世民合葬的只有皇后,至于徐惠只能陪葬,虽然合葬与陪葬只是一字之差,但规格却是天差地别,比如合葬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遗体同葬一室,而陪葬却要放在旁边的陪葬墓室内。
  “陛下,丧葬礼仪也并非一成不变,陪葬也并非一定要将棺椁放在陪葬的墓室内,而且徐充容定可早死以陪侍在先皇身边,所以臣觉得倒是可以通容一二!”李休这时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道,虽然他并不赞同这种激烈的陪葬方式,但却也不得不为徐惠对感情的忠贞而感动。
  “臣觉得驸马所言极是,徐充容此举足以记录在《烈女传》之中,陛下不妨追加她的封号为贵妃,到时以贵妃的身份陪葬在陛下与皇后身边,也就不显得特别突兀了!”长孙无忌这时也站出来道,并且还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先生和舅舅此言也是深得朕心,既然如此,那就追封徐充容为贤妃,陪葬在父皇与母后的棺椁旁边!”李治听到这里也终于做了出决定道,他其实对徐惠也十分的敬佩,心中也早有了这样的打算,只是担心礼部反对,所以才希望得到李休和长孙无忌的支持。
  商量完徐惠的事,李治又询问了一下李休和长孙无忌关于明天下葬的事,两人也一一做了回答,只不过想到明天父亲就要下葬,日后再也无法见到父亲的面容时,李治也不由得再次涌出两行热泪。
  议事结束,李休先一步告辞离开,至于长孙无忌则留下来与李治商讨一些政务,毕竟长孙无忌可不像李休那样无官一身轻,他身上还担任着数个要职,再加上李世民的临终嘱托,所以长孙无忌这段时间除了忙李世民的葬礼外,还要帮助李治处理政务。
  明天就要下葬了,主管葬礼的李休今天反而轻闲下来了,因为需要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完了,所以他也难得清闲下来了。
  不过就算是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事,李休还是来到停灵殿,打算趁着最后的一点时间再陪陪李世民这个老朋友,毕竟明天他就要走了,日后再无相见之日了。
  “先生!”就在李休刚来到停灵殿外,却没想到李承乾刚好从殿中出来,当下他也急忙向李休行礼道。
  “不必多礼!”李休这时也将李承乾扶起来道,这段时间李承乾也天天守在李世民的灵前,整个人比以前更瘦了,不过精神却还好。
  “这段时间先生忙着处理父皇的葬礼,我也没敢打搅先生,不知今天先生可有空,咱们边走边聊如何?”李承乾这时间站直身子再次开口道,他来长安的时间并不长,也的确没有机会和李休单独的聊一聊。
  “好,我听说你在衢州做的不错,当地的官员也数次在奏折上提到你,甚至听说你还帮当地修建了河堤,使得万亩沼泽变成了良田,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啊!”李休听到李承乾的请求当即点头道,随后又开口夸奖道。
  李承乾被贬到衢州后,并没有像李泰那样自暴自弃,反而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做一些实事,他虽然被贬,但毕竟身份特殊,而且他还是李休的学生,对天文、地理、水利等方面都有一些了解,所以这几年他在衢州也做了不少事,比如修建河堤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他还将土豆推广到衢州,甚至帮助当地改良稻种等等,这也使得他在衢州也树立起不小的威望。
  “以前我不懂事,结果做了那么多的错事,更连累了不少人为我而送命,现在我还活着,自然要多做一些事,也算是为了弥补我当初犯下的错误吧!”李承乾这时叹了口气道,他虽然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生活,但对当年因他而死的杜荷等人还是心怀愧疚。
  “你能这样想最好,不过你心中也不要有太大的包袱,衢州那里地处偏远,各方面也都十分的落后,你能为衢州带去那么大的改变,先皇在生前也对你十分的满意,甚至还一直想将他召回来,只不过他担心陛下心中会有想法,所以才一直没有叫你回来。”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感慨的道,他虽然没能改变李承乾造反的命运,但至少改变了李承乾造反后的命运。
  “父皇对我的恩情我都记在心里,另外九弟也的确做的很好,他这次能将和我四弟都召回来,足见他的心胸。”李承乾这时抬头看着天际道,不过说到这里时,只见他这时却是犹豫了一下,随后终于再次开口道,“只是我有一件事想要和九弟商量,但却不知道是否合适,所以想听一下先生的意见。”
第1346章
送葬
  “你想好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休听完李承乾要和李治商量的事后,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道,他没想到李承乾去了衢州几年后,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想好了,几年前我失去了太子的身份,然后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拖家带口的去了衢州,相比长安,那里的生活条件极其落后,甚至连土豆、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都还没有推广到那边,而我也正是在那里发现,原来自己可以用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做那么多利国利民的事,所以现在我想用自己的办法为大唐做些事!”李承乾这时语气清淡的道,但是说话时的神情却无比的坚定。
  看到李承乾脸上坚定的表情,李休也欣慰的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担心的道:“不过你的想法虽好,但陛下是否会同意我也不敢肯定,毕竟这件事牵涉很深,一切都要看陛下的心胸了。”
  “是啊,我也是担心陛下是否会同意这件事,不过前几天陛下和我私谈时,说是想要加封我为国公,但我却愧不敢受,估计等到葬礼过后,他肯定还会和我谈一下,到时我再和他详谈这件事吧。”李承乾这时再次开口道。
  “也好,这件事我不好出面帮你,不过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是否会答应你应该在五五之数,到时就看你是否能说动他了?”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
  “九弟虽然比我小得多,但是胸中的格局却很大,我也相信自己能够打动他!”李承乾再次坚定的道,看到他如此有信心,李休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又询问了一下他在衢州的情况。
  李承乾在衢州不但做了许多的实事,而且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他到了衢州之后,竟然生了许多的孩子,毕竟他身为前太子,妻妾数量并不在少数,而且哪怕被贬为庶人,衣食住行也十分的优越,结果他在短短几年里,就有了十几个子女,照这个势头生下去,估计很快就会超过他的父亲李世民。
  不过李承乾生这么多的孩子可不是因为他贪恋床第之欢,而是他发现衢州那里人烟稀少,朝廷对那里的统治之所以比较薄弱,关键的原因就是人数太少,所以当地也是大力鼓励女子生育,只不过因为生活所限,穷人养不起孩子,富人虽然养得起,但因为医疗落后,女子生育时也要冒很大的风险,为此李承乾不但自己生,而且还自学了接生的技术,并且将一些基本的卫生观念传播出去,使得衢州的婴儿存活率大增。
  类似上面的事情李承乾还做了许多,比如推广李休发明的水车,方便当地的灌溉等等,这些事情使得衢州实打实的得到许多的好处,并且还吸引了不少周围的流民前去定居,一时间本来贫瘠的衢州竟然成为一个富饶之地。
  对于李承乾在衢州做的这些事,李休以前虽然也听说了一些,但毕竟不如亲卫听他讲述来的详细,而且越是听到最后,他也越是欣慰,现在的李承乾的确已经成熟了,而且活了自己的人生。
  第二天,也就是李世民的棺椁正式下葬的日子,同时也是葬礼的正日子,这天整个长安城一片素缟,当载着李世民棺椁的车辇出了皇城,进入朱雀大街时,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几乎都赶到这里为李世民送行,马车每走一步,都会有无数的人主跪下高呼“吾皇”,更有无数百姓为之恸哭。
  李世民帮助父亲李渊打下了整个天下,随后又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扑到治理天下上,虽然他得位不正为人所诟病,但却依然是历史上最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大唐走向一个鼎盛的巅峰,而在他之后的帝王中,再也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
  十里长的朱雀大街,送葬的队伍却足足走了半天,因为前来为李世民送行的百姓实在太多了,李治又不忍心让士卒驱赶,所以队伍前行的速度很慢,甚至在出了城门时,却外也聚集了大批为李世民送行的百姓,看到棺椁出城时,这些百姓也是跪倒一片,哭声响彻天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关心朝堂上的龙椅上坐的是哪位皇帝,而是关心平时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李世民正是将他们从隋末乱世,带到贞观盛世的伟大帝王,在李世民的治理下,他们不但生活富足,而且外灭强敌,使得唐人无论到了哪里都受到礼遇,可是现在这位伟大的帝王去世了,这让他即悲痛,又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心。
  “天下百姓感念陛下的恩德,终不负陛下励精图治三十余载!”长孙无忌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百姓,当下也是流着眼泪感叹道。
  “启行吧,在城中已经耽误了那么久,不能再耽误下去了!”李休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后也是叹息一声吩咐道,能将帝王做到这个份上,李世民也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随着李休的吩咐,送葬的队伍穿过送行的百姓,然后赶往昭陵,说起来昭陵虽然不远,但送葬的队伍太过庞大,而且速度也不快,所以今天肯定是到不了,李休也早在路上设了一个休息的地营地,可以让队伍休息一晚,所以他们必须在天黑前赶到那里。
  不过就算是出了长安城,路上依然有不少人为李世民送行,比如田间正在劳作的农夫,率领着商队的商人,修路搭桥的工匠等等,这些人在遇到送葬的队伍时,也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主动跪倒在路边为李世民送上最后一程。
  到了天黑的时候,送葬的队伍好不容易来到中间休息的营地,休息了一晚继续赶往昭陵,而在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时,队伍再也再次启程,到了下午时,他们也终于赶到了昭陵,不过因为下葬棺椁只能在上午,所以棺椁需要在昭陵停放一晚,等到第二天才会下葬。
第1347章
交州
  李世民在五月去世,停灵百日后,现在也已经进入到深秋时节,昭陵之中的银杏树也再次挂满了金黄的叶子,将整个昭陵渲染成一片金色的世界。
  不过说来也怪,就在送葬的队伍到达昭陵的前一晚,也就是李休他们在半路休息的那天晚上,忽然刮来一阵强烈的北风,结果将昭陵中的银杏树叶吹落无数,送葬的队伍就是踏着这些金黄的落叶进入到昭陵之中。
  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上午,李世民的棺椁正式被送到墓室之中,并且与长孙皇后合葬,而那位痴情的徐惠徐贤妃,则陪葬在李世民夫妇的棺椁旁边,也算是完成了她临终前的心愿。
  安放好李世民的棺椁后,这座昭陵主墓也落下了断龙石,整个墓室都被封死,日后虽然还会有其它的贵妃在死后陪葬在这里,不过她们都是在另外一个墓室之中,与主墓室并不相连,而随着墓室被封死,也象征着再也没有人可以打搅到李世民的安宁。
  不过在墓室被封死的那一瞬间,李治与李承乾等兄弟姐妹也都是痛哭成一片,文武百官也是高呼“吾皇”为李世民送上最后一程,等到墓室被封死后,李治又在昭陵中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典礼,等到典礼结束,整个葬礼这才算是告以段落。
  等到葬礼结束后,这时天色已晚,所以众人只能在昭陵中再休息一晚,昭陵占地规模极大,地表更是连绵不断的宫殿群,另外每年李治还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所以这里足以容纳送葬的队伍休息。
  不过就在这天晚上,李治却忽然前来拜访李休,这让他也是一愣,随后急忙出门迎接,结果只见李治竟然是孤身一人,除了几个侍卫外,并没有其它的人陪着,这让他也更感到惊讶。
  “陛下辛苦了两天了,怎么不早点休息?”李休当下上前行礼道,虽然李治是他的学生,但现在对方却已经登基为帝,因此君臣之间的礼节也不能马虎。
  “先生不必多礼,朕也是睡不着,所以想来找先生聊聊天!”只见李治说话时眉头紧锁,看样子是有什么心事。
  当下李休将李治请到自己的住处,随后李治也让自己身边的人退下,房间里也只剩下他们师生二人,随后只见李治这才开口道:“先生,今天葬礼结束后,我找大哥聊了几句,本来我想大哥被贬之后也吃了不少的苦,所以想加封他为国公,可是大哥却拒绝了我,反而还给我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因为他知道李承乾和李治谈的事情是什么,随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承乾是不是想要去交州?”
  “先生你知道这件事?”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瞪大眼睛问道。
  “不错,前两天我在停灵殿遇到你大哥,他询问了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不过虽然理解他,但却劝他要慎重考虑。”李休这时叹了口气坦白道。
  “先生理解大哥的想法?”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有些惊喜的道,“那可太好了,我就是不知道大哥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毕竟为何放着一个国公不做,偏偏要跑去交州那种荒蛮之地,哪怕我封他做交州刺史,可是交州虽然名义上归咱们大唐管辖,但实际上却受林邑国的影响更大,毕竟那里太靠南了,咱们大唐在那里的统治十分薄弱,再加上林邑国时常叛乱,交州那边也并不太平。”
  交州与广州、桂州、容州、邕州统称为岭南五管,属于大唐最南方的领土,而交州更是岭南的最南方,统治范围包括后世的广东、广西一部分,以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武德五年这五州设都督府,每州都以派驻都督管辖。
  前隋时,大将刘方曾经以交州为根基南侵林邑国,最终攻破林邑的国都而还,为此隋文帝还设置了一个林邑郡,不过刘方离开后,林邑国很快就复国。
  因为林邑与交州接壤,受林邑的影响很大,甚至交州内的汉人数量也不是很多,当地的土人与林邑人则是同出一源,因此大唐在交州的统治并不稳固,林邑早就觊觎交州想要吞并那里,只是畏于大唐的兵锋,不敢明面上动手,但是暗中的动作却是不断。
  “你大哥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大唐的北方边患已经被先皇彻底扫平,但是除了北方外,大唐在南方还有十分广阔的领土,但是因为这些土地距离长安太远,所以大唐在那里的统治并不稳固,别的不说,以你大哥所在的衢州为例,朝廷的政令有时候根本传达不到那里,比如红薯和玉米推广了这么多年,但是衢州那边竟然还没有种植,由此可知大唐对南方的统治是何等的薄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