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515

  最后好不容易等到李治哭累了,这才在李休和长孙无忌的搀扶下站起来,只是当看到李世民安详的面孔时,他却还是禁不住泪如泉涌。
  “先生、舅舅,我现在悲痛欲绝,实在没办法处理事情,父皇的葬礼就交给你们了!”李治这时强忍着悲痛对李休和长孙无忌道,李世民的葬礼需要重臣来处理,而李休和长孙无忌则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子放心,葬礼的事情就交给我和驸马吧,不过当务之急却不是陛下的葬礼,而是太子要举行登基大典,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啊!”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开口劝道,按照大唐的礼仪,皇帝去世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处理葬礼,而是让新皇登基,这样才能稳定人心,也避免因皇位再生出什么乱子。
  “父皇去世,我哪还有什么心思登基啊?”李治这时却是流着眼泪道,他说的也是真心话,现在的他满心悲痛,的确没有什么登基的心思。
  “太子,一切都要双局为重,只有你登基了,大唐的江山才能稳固下来,陛下也能走的更安心!”李休这时也开口劝说道,现在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哪怕再怎么悲痛,也要把正事先做完。
  看到连李休也这么说,李治这时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召礼部尚书进来,商量一下明天举行登基大典的事情,另外葬礼的事也不能耽搁,还请先生和舅舅你们多费心了!”
  李治说到最后时,眼泪也禁不住再次流了出来,他是个重感情的人,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而且相比李世民,他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从而会感情用事,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放心,陛下的葬礼有我们来处理就行了,您还是先准备登基的事宜!”长孙无忌当下再次开口道,他这时其实也十分的悲痛,不过他却是个十分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这点他倒是和李世民十分相像。
  当下李治点了点头,随后就让人召来礼部尚书商议登基的事,而李休和长孙无忌则开始处理李世民的身后事,其实早在李世民重病之时,这些事情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比如棺椁就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倒也不显得慌乱。
  “陛下走的时候面带笑容,应该走的十分安详吧!”长孙无忌在给李世民清洗身体,并且穿上帝王冠冕之时,忽然向李休开口问道。
  按照礼仪,死者去世后必须尽快的给他换上衣物,这是因为死者去世后很快会身体僵直,根本无法穿衣,而且能够为死者穿衣的必须是族中长辈或亲友,因此这件事就由李休和长孙无忌亲自来做,至于其它人则被赶了出去。
  “陛下是大笑着离开的!”李休当下点了点头道。
  “陛下的笑声我们在殿外也听到了,只是让我很好奇的是,你和陛下最后说了什么,竟然让陛下那么高兴?”长孙无忌这时一边为李世民系上玉带一边向李休再次问道。
第1342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下)
  李休正在给去世的李世民更换衣服,却没想到长孙无忌竟然问起刚才自己和李世民临终前的谈话,这让他也是愣了一下,当着李世民的遗体,他也没办法撒谎,所以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怎么?难道说陛下在临终前有什么吩咐?”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好奇的追问道,李世民在临终前单独留下李休而不是留下他,这让他心中也有些不舒服。
  李休对长孙无忌也十分的了解,看到他的样子也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这让他只得无奈的回答道:“陛下并没有什么吩咐,只不过问起一些和我有关的事情,本来有些事情我打算带到棺材里也不说的,可是面对陛下的逼问,我也不得不坦白了。”
  “噢?关于李兄你的事情?”长孙无忌听到李休的回答先是一愣,随后就露出了然的表情道,“我明白了,我和陛下一样,都对你有着太多的疑惑,只是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在临终前还放不下。”
  对于长孙无忌的话,李休并不感到意外,毕竟李世民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心,精明无比的长孙无忌自然也会有同样的疑心,不过只要对方不问,他也乐于装糊涂。
  只是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只见长孙无忌这时犹豫了一下忽然又道:“李兄,我不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只不过对于你我真的很好奇,说起来我比你大几岁,而且很可能也会像陛下一样走到你前面,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的话,不知李兄你可否为我解惑?”
  “无忌兄你……”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哭笑不得,他没想到长孙无忌对自己竟然也这么感兴趣,而且还提出这样的要求。
  “李兄,我和陛下一样,都将你当做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之一,你不会厚此薄彼吧?”长孙无忌看到李休的样子,当下再次反问道。
  “好吧,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定然也会像对陛下那样对你坦白自己最大的秘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休也退无可退,最后只得苦笑一声答应道,当然这只是个口头上的约定,到时说不定长孙无忌比李休活的还长,或者长孙无忌去世时,李休无法赶到,到时自然也都无法完成这个约定。
  看到李休答应,长孙无忌当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两人专心的为李世民整理衣冠,不过等到为李世民穿好衣冠后,这时却还不能入棺,因为按照礼制需要等到三天后才入棺,到时还需要李治这个亲儿子抱着李世民入棺,之所要等候三天,据说是古人为了防止死者复生,当然这种事极少发生,但规矩却留了下来。
  等到为李世民整理好衣冠,李休和长孙无忌也开始分商量李世民的葬礼,长孙无忌对礼仪这方面十分熟悉,所以他会与礼部商量关于葬礼的流程等事,而李休负责去昭陵,这座昭陵虽然已经建好了,但在安葬李世民之前,也需要做许多的准备事宜。
  不过在正式准备葬礼之前,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参加李治的登基大典,李休和长孙无忌在忙了一夜后,第二天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就要立刻赶往长安太极宫参加李治的登基大典,而李休也只是在马车上小憩了片刻,等到睁开眼睛时,马车就已经来到了太极宫。
  登基大典是在太极宫的太极殿举行,昨天李世民驾崩的消息早已经钟楼的名声传递给了全城百姓,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已经戒严,而文武百官也全都赶到太极殿,另外还有驻留在长安的各国使节前来观礼,见证大唐这个最强大的帝国皇位的更替。
  李休站在台下看着李治按照礼节一步步的完成登基仪式,最后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与各国使节的祝贺,而这也代表着大唐皇帝的正式交接,虽然李治这时脸上依然带着几分悲痛,但这时也强打精神完成了整个仪式。
  登基大典完成后,李治却立刻在两仪殿召见了李休和长孙无忌,先是询问了一下葬礼的准备事宜,随后犹豫了一下这才又道:“父皇去世了,我想为父皇办一个隆重的葬礼,按照礼制,在外的亲王也要回京奔丧,其它的兄弟倒是不用我操心,不过我想将大哥也召回来,不知道先生和舅舅你们意下如何?”
  本来在原来的历史上,李承乾谋反失败后很快就抑郁而终,但现在历史却已经改变,李承乾不但活着,而且据说在衢州生活的还不错,只不过衢州距离长安太过遥远,恐怕他现在还不知道李世民去世的消息。
  听到李治竟然想要召回李承乾,李休和长孙无忌这时也不由得对视一眼,随后只见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陛下,这件事关系重大,还请陛下三思啊!”
  李承乾谋反失败后被贬为庶人,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依然是前太子,身份十分的敏感,哪怕现在李治已经登基了,李承乾也不宜出现在长安,所以长孙无忌才会劝说李治慎重。
  “我已经考虑清楚了,而且父皇在离世之前也曾经叮嘱过我,让我善待大哥和四哥,四哥并没有大错,现在已经恢复了王爵,但是大哥却还是庶人,没有圣旨不得回京,可是大哥毕竟是父皇的长子,若是他能够参加父皇的葬礼,我相信父皇的在天之灵肯定也会十分高兴的。”李治这时再次开口道。
  听到李世民在临终前竟然还放不下李承乾,这让李休和长孙无忌都是叹了口气,随后李休上前道:“既然如此,那陛下将承乾召回长安也并无不可,毕竟父子天伦,骨肉亲情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的!”
  李休同意,长孙无忌这时也不再反对,于是李治立刻让人拟旨,火速召李承乾回长安奔丧,随后三人又商量一下葬礼的事,而李治考虑到李休和长孙无忌也是一连两天都没有休息了,于是就叮嘱他们回去好好的休息一下,免得累坏了身体。
  于是李休和长孙无忌向李治告辞离开,不过两人在离开两仪殿时,却忽然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然后扭头打量了一下背后这座巍峨的两仪殿,以前都是李世民召集他们在这里议事,而今天这座宫殿依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殿内的主人却已经换成了李治,这让两人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走吧,回去休息一下,然后陛下的尸骨也要从翠微宫运到停灵殿!”李休在两仪殿外站了许久,最后终于对旁边的长孙无忌道。
  “是啊,该回去休息了一下,否则咱们这两把两骨头说不定就要累垮了。”长孙无忌这时也开口道,随后两人转过身,缓缓的离开了这里,而他们身后的两仪殿这时也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显得更加的高大辉煌。
  出了宫门之后,李休与长孙无忌告别后坐上马车,虽然他这时又累又倦,但却怎么也睡不着,李世民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是另外一个时代的开始,接下来就要看李治能否让这个新时代更加伟大与辉煌了?
  马车回到家中,不过刚刚停好,李休还没有下车,却没想到家里的下人就向他禀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平阳公主知道了李世民驾崩的消息后,竟然独自去了翠微宫。
  李休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随后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当下再次吩咐车夫转向去翠微宫!
第1343章
姐弟
  翠微宫中一片素缟,平阳公主骑马来到宫门前,看着眼前的一片白色却不由得鼻子一酸,前几天她虽然就知道李世民生病的消息,但这段时间李世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她也没有在意,可是昨天晚上时,她忽然接到李世民重病垂危的消息,这让她也一下子慌了手脚。
  因为当初玄武门的事,平阳公主也一直没有原谅李世民这个亲弟弟,甚至姐弟二人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面了,哪怕李世民亲自去李休家中,她也是避而不见,这让李世民也十分的无奈,后来也渐渐的死了这条心了。
  不过平阳公主虽然没有原谅李世民,但她毕竟是李世民的亲姐姐,而且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也十分的浑厚,当然也正是感情太深,才使得后来李世民杀死他们的大哥李建成后,平阳公主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原谅他,使得姐弟二人将近三十年都没有什么来往。
  不过正所谓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平阳公主虽然恨李世民这个弟弟,但其实心中还是很在乎他的,所以在得知他病危时,整个人也是如遭雷击,甚至想要立刻前来再见李世民最后一面,可是刚想动身又想到了惨死在李世民手中的大哥李建成,这让她又有些犹豫,结果就在这种犹豫不定之中,一直耽误到李世民去世。
  而当平阳公主听到李世民去世的消息时,也终于再也忍不住,立刻让人备马飞奔到翠微宫,只是看到眼前已经一片素缟的翠微宫时,她的眼泪也禁不住的涌了出来。
  虽然知道李世民已经去世了,但平阳公主还是决定要见他一面,于是当下迈步就要进去,不过守门的禁卫却不认识她,于是立刻拦住她道:“宫中禁地,止步!”
  “让开,我要去探望我的弟弟!”平阳公主这时沉浸在悲痛之中,当下也是冷声命令道,她孤身一人前来,侍卫全都被她甩到了身后,这时也没有人跟着,自然也没有人能证明她的身份。
  守宫门的禁卫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心想这里是翠微宫,怎么会有人来这里找弟弟?不过他们虽然不认识平阳公主,但也看出这位夫人气度雍容,绝对不是普通的女子,所以他们也不敢放肆,刚想好言劝说对方离开。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宫门内有一个老内侍走出来,当看到平阳公主时,也立刻激动的飞奔上前行礼道:“奴婢参见公主殿下!”
  平阳公主看到这个老内侍先是一愣,感觉对方有点眼熟,但却又想不起来对方的名字,当下皱着眉头问道:“你是谁?”
  “奴婢赵勤,也算是天策府的老人,曾经跟着陛下见过公主,而在陛下去世之前,曾经吩咐过奴婢守在宫门前,说公主可能会来!”只见这个老内侍赵勤再次向平阳公主行礼道,说到最后时,他的眼眶也不由得有些微红。
  “他……他猜到我要来?”平阳公主听到赵勤的回答也不由得再次垂泪道,她本以为自己这三十年来拒绝与李世民见面,他也应该死心了,却没想到在最后时依然记得自己,甚至还猜到自己会来。
  “陛下在昨天下午时清醒了一会,但却没有召见任何人,而是强撑着身体给公主写了封信,然后告诉奴婢说,如果公主前来,就将这封信交给您,而且还让奴婢一直守在宫门处等候公主!”只见赵勤这时再次开口道。
  “引路,带我去见三弟!”平阳公主当下再次吩咐道,时隔这么多年,她终于再一次的叫出“三弟”这个称呼。
  赵勤当下也急忙答应一声,然后亲自引着平阳公主进到翠微宫,守门的禁卫这时也终于知道了平阳公主的身份,当下一个个也都是躬身施礼,神情也无比的恭敬,毕竟眼前这位夫人不但是大唐的长公主殿下,还曾经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女将军,哪怕经过这么多年,平阳公主的威名也依然在军中流传。
  当下平阳公主穿过前面的两重宫殿,最后来到李世民的寝宫含风殿,李世民昨天在这里去世,尸体还没有运送到太极宫的停灵殿,所以当平阳公主来到这里时,也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这时身穿帝王的冠冕,但却脸色灰败,两颊也深深的凹陷下去,头发与胡子虽然梳的十分整齐,但却是雪白一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者一般,可是李世民的真实年龄却还不到六十岁。
  “三弟~”看到李世民的遗容,平阳公主也终于忍不住痛哭出声,快走几步来到李世民的床前,伸手握住他冰凉的手掌大哭起来,毕竟姐弟情深,哪怕以前有再多的恩怨,也随着李世民的去世而烟消云散了。
  赵勤是李世民身边的老人,也是内宫中最有权势的几个大太监之一,不过就算是这样,他其实也没有权力靠近李世民的遗体,只不过他事先得到了李世民的吩咐,这才能带平阳公主进来,这时看到平阳公主痛哭,他也不敢相劝,而是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平阳公主这才好不容易止住哭声,当下扭头对赵勤道:“三弟给我的信在哪?”
  “就在陛下枕头旁边的玉匣中!”赵勤这时指了指李世民的床头道。
  平阳公主扭头看去,果然看到了一个玉匣,当下伸手拿过来打开,结果露出里面的一封书信,上面写着“三姐亲启”这四个大字,不过看字迹虽然是李世民的亲笔手书,但是字体却有些变形,这让精通书法的平阳公主也一眼看出,李世民在写这几个字时,身体也是虚弱到极点,甚至连握笔都变得十分困难。
  看着信封上熟悉的笔迹,平阳公主的眼睛再一次变得模糊,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擦干了眼泪,当下刚想把书信打开,却忽然只见李休快步从殿外走进来,原来他回到家中知道平阳公主来到这里,于是也立刻赶来,却刚好见到平阳公主正要打开书信。
第1344章
李承乾也回来了
  “夫君~”正要打开书信的平阳公主看到李休时,也不由得眼睛一红,眼泪也是流个不停,李世民去世之后,她身边的至亲之人又少了一个。
  李休也明白妻子心中的痛苦,当下快步走上轻轻的扶住她轻声道:“陛下走的很安详,你也不必太过伤心,而且还我和晋儿、洛儿他们陪着你,你也千万要保重身体!”
  面对丈夫的安慰,平阳公主也是点了点头,刚才她已经哭了那么长时间,心中的悲痛也发泄的差不多了,再加上她不是个喜欢哭哭啼啼的女子,所以这次也很快止住了眼泪。
  “这是陛下留给你的书信吗?”这时李休也发现了平阳公主手中的书信,当下也不由得开口问道。
  “嗯,我还没有看,刚好夫君来了,咱们一起看吧!”平阳公主当下点了点头道,说完伸手将信封打开,然后抽出里面的信纸,结果当看到信上的内容时,平阳公主却是鼻子一酸,眼泪再次止不住的流出来。
  李休看到信上的内容同样暗叹了一声,只见信纸上只写了“对不起”这三个字,也许别人可能不懂这三个字的含义,但是李休和平阳公主却都十分的明白,这是李世民在为三十年前的玄武门事变道歉。
  说起来当初玄武门事变,李世民虽然一直觉得最对不起的人是平阳公主,但是他们姐弟二人的性格都十分的倔强,平阳公主不肯原谅他,李世民也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姐姐说过一句“对不起”,结果这一僵持就是将近三十年,却没想到李世民在最后时刻却向平阳公主低头道歉。
  看着信上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平阳公主又流了好一会的眼泪,最后才在李休的劝说下止住了哭声,不过平阳公主刚止住眼泪,李治却从太极宫回来了,原来是他是想为李世民守灵,结果姑侄相见,又是一阵痛哭,这让李休也没有任何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