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515

  “先生,房间里的那个人就是当初姐姐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吗?”玄奘的病房外,从军校赶回来的王方翼脸色凝重的看着玄奘的房间问道,有人在他姐姐的墓前坐了三天三夜,自然很快被他知晓,不过当知道这个人是李休带来的,所以他这才跑来见李休。
  “不错,不过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件事的?”李休这时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好奇的看着王方翼问道,当初浅娘去世时,王方翼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而且浅娘和玄奘的事又十分隐秘,甚至连王方翼的父母当时都不知道。
  “先生怎么忘了,当初姐姐身边的侍女抚琴,后来成了我的贴身侍女,现在更成为我的侍妾,有次我从她那里找到一些书信,这才明白了姐姐去世的原因。”王方翼这时神情冷漠地说道,他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早就已经成年了,而且明年他就要从军校毕业,到时就可以直接的撑起王家的家门了。
  “抚琴?”听到王方翼提到这个已经有些遥远的名字,李休这才想起了当初那个经常跑来自己府上打听玄奘消息的小侍女,当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抚琴她还好吗,有没有生育?”
  贵族男子一般都会有贴身的侍女,等到男子成年,这些侍女大都会成为他们的侍妾,毕竟这些女子同他们一起长大,对他们的习惯也极为了解,所以像王方翼和抚琴这种情况也十分正常。
  “抚琴挺好的,已经为我生下一儿一女。”王方翼先是回答了李休的话,不过随即他又扭头看了一眼玄奘的房间,眼神也变得十分复杂,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道,“先生,我能不能见见这个玄奘?”
  “可以,等他醒了你就能去见他,不过他也是个痴情人,哪怕十几年过去了,在得知你姐姐已经去世的消息时,还是因伤心而两次吐血,后来更是在你姐姐墓前枯坐三日,希望你能看在他的这份情谊上,不要太为难他。”李休这时叹了口气答应道,他也没办法拒绝王方翼要见玄奘的要求。
  “先生放心吧,我不会和一个病人计较太多的!”王方翼当即开口道。
  李休也知道王方翼十分的成熟稳重,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所以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开始担心起玄奘的病情,毕竟玄奘这次病的可不轻。
  万幸的是,玄奘能够九死一生的从取经路上回来,他的身体也远比一般人要强壮的多,在经过几天的昏迷后,他也终于醒了过来,只不过身体还十分的虚弱,为了方便照顾他,孙思邈就让他住到自己的药观,这样平时也方便给他治疗。
  而在玄奘醒后,王方翼也来单独见了玄奘一面,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不过从那之后,玄奘再也没有去过浅娘的墓地,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一个和尚去一个早逝女子的墓前,哪怕这个女子去世了,也会对她的名誉和家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几个月后,玄奘的身体终于恢复的差不多了,李休亲自做了几样素菜,然后来到孙思邈的药观探望,三人就在药观的后山摆好桌子边吃边聊。
  “玄奘,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李休这时向玄奘打听道,他已经取经回来了,本来在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在听说玄奘的事曾经召见过他,甚至还对玄奘十分重视,希望他能还俗做官,玄奘不答应,结果被李世民留在长安不得离开。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朝廷对佛道两教进行了管制,李世民也不可能再召见玄奘,否则只会增强佛门的影响力,所以玄奘现在应该是自由的。
  “我准备回去洛州去,那里是我的老家,而且这次我带来了许多部的佛经,只是这些佛经都是以梵文写成,所以我打算在老家那边找座寺庙,然后安心的翻译佛经。”玄奘这时开口回答道,这也是他在路上就已经打算好的。
  “这样也好,你能把带来的佛经翻译出来,也能让你们佛门多一些经典,现在朝廷虽然打压佛道两教,但也只是在世俗势力上打压,只要不碰触到朝廷的这条底线,朝廷就不会管咱们!”孙思邈这时也笑着开口道,经过这些年的打压,他们这些佛道两教的人也都明白了朝廷的用意和底线,现在他也是在向玄奘传授经验。
  “孙道长说的不错,皇权是容不得任何威胁的,哪怕你没有野心,但只要有实力威胁到皇权,就会受到朝廷的打击,这一点以前佛道两教就做得不好,以后只要你们只注重教化百姓向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积蓄财富和土地,那么朝廷非但不会打压你们,反而还会支持你们。”李休这时淡笑着开口道,以大唐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的。
  “我这一路上也见到许多的国家,发现这些国家很多都是国王并不是王国最有权势的人,真正的掌权者反而是那些掌握着宗教的祭祀,无论是佛教还是别的宗教,只要一沾上权力,就会变得十分的残酷,完全违背了宗教的本意,现在像我们大唐的这种情况倒也不错。”玄奘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道,李休的话虽然有些尖锐,但却是实情,只要是在大唐境内,就要遵守大唐的规则。
  也许是感觉现在的话题有些沉重,李休当即又问起玄奘这些年在天竺的情形,以及他在路上的见闻,对此玄奘也是兴致勃勃,从自己偷偷的潜出玉门关开始讲起这一路的见闻,不过他这十几年的经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讲完了,等到天快黑时,玄奘也没能讲到他到达天竺。
  不过李休也不心急,接下来他几乎每天都去找玄奘,一来听他讲路上的见闻,二来也是陪着玄奘多聊聊天,免得他又想起浅娘的事,只不过据孙思邈说,玄奘偶尔还是看着浅娘墓地的方向发呆,看来就算是他取回真经,磨砺了自己的一颗求佛之心,但想要过去这一关,却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这天一早,李休本来还想去听玄奘讲故事,昨天他已经建议玄奘将他一路上的见闻写下来,对此玄奘也觉得可行,估计在几年之后,名闻后世的《大唐西域记》就能面世了。
  不过就在李休刚准备动身,却没想到宫中的使节前来,李世民要召他入宫议事,这让李休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只得放弃去药观的打算,乘着马车去了太极宫。
  “李休,朕听说当初那个曾经求朕要去天竺取经的玄奘从天竺取经回来了?”两仪殿内,李世民看到李休进来时,也不由得开口笑道。
  听到李世民竟然问起玄奘的事,这让李休有些惊讶,不过随后也回答道:“启禀陛下,玄奘的确是从天竺取经回来了,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孙道长的药观之中。”
  “一个僧人竟然穿越万里到达天竺,这一路上到处都是强盗土匪,环境也十分的恶劣,朕真的好奇他是怎么活下来的?”李世民这时也放下手中的笔再次笑道。
  玄奘回来这件事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有些佛门中人却还是注意到了,甚至这段时间已经有佛门的人与玄奘接触,而僧道录司一直关注着佛道两教的情况,所以就将这件事上报了李世民,本来李世民都忘了玄奘这个人,后来经人提醒才想起来,当初玄奘曾经求自己想去天竺取经,但却被自己拒绝了,却没想到他竟然偷偷的潜出了玉门关,而且还活着回来了。
  “玄奘是臣当初的故友,他是个有大毅力的人,当初就决心要去天竺取经,以完善佛法,这次回来也的确带回了不少佛经,朕这几天一直听他讲在路上的见闻,倒是对西域的情况又多了一些了解,至于他能回来,除了他的毅力外,运气也占了很大的原因。”李休这时也笑着开口道。
  “如此有毅力的人,倒也十分少见,可惜朕现在不方便召见他,你就代朕问候一下他吧!”李世民这时也开口赞道,对于有毅力的人,他也十分的欣赏,只可惜对方是个僧人,如果是个普通人的话,他肯定会赏赐给对方官职,以为自己所用。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休也代玄奘向他道谢,不过这时只见李世民犹豫了一下,随后再次开口道:“朕今天召你前来,是有一件和雉奴有关的事情要和你商量!”
第1293章
选妃
  “王家的女子?”当李世民讲出今天召来李休的原因时,李休也不由得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因为李世民终于要为李治选太子妃了。
  “不错,前段时间姑母提到王家有个女子不错,不但相貌端庄,而且性情温顺善良,年龄和雉奴也相当,朕也派人去查过了,觉得这个女子十分适合雉奴,你觉得怎么样?”李世民说到这里时,也将手中的一份奏折递到李休的手中,他口中的姑母也就是指同安大长公主。
  李休将这份奏折打开,结果发现里面是王家那个女子的资料,包括年龄、外貌、性格,以及她的出身和家世等等,各方各面都查的十分详细,估计是李世民动用了飞奴司的力量。
  “王仁祐的女儿,我记得他应该是王仁表的堂弟吧?”李休看到这个王家女子的资料,当下也不由得抬头问道。
  “不错,王仁表去世的早,朕记得他的儿子还是你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王家女子的堂兄。”李世民这时也笑着开口道。
  “原来如此,若是这个王家女子能成为太子妃,方翼倒是可以沾上他堂妹的一点光!”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笑道,同时他心中也在感慨历史的惯性,哪怕他改变了那么多的历史,但是有些事情依然会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这个王氏应该就是历史上那个命运悲惨的王皇后。
  说起这位王皇后的家世也十分的显赫,她出身于太原王氏,祖父名叫王思政,是同安大长公主的丈夫王裕的弟弟,所以她也就是同安大长公主的侄孙女,不但长的漂亮,而且性格也十分的温柔善良,可惜后来历史上的武则天想要她的皇后之位,结果就诬陷王皇后与其母魏国夫人柳氏挟媚道蛊惑唐高宗,最后不但皇后之位被废,而且自己也被武则天砍掉手脚装到坛子里,最后惨死在宫中。
  不过这位王家女子虽然并没有改变成为皇后的命运,不过现在武则天已经变成了武明空,而且还嫁给了李晋,以后也不可能再进宫了,只要后宫中不再出现一个像历史上武则天那样的女子,她应该不会再被砍掉手脚装进坛子里了。
  “对了,陛下要为太子选妃,那太子知道这件事吗?”李休这时忽然想到这件事的另一个当事人李治,于是再次开口问道,以前李治没封太子时,他叫李治的小名倒也没什么,不过现在李治成为太子,再叫小名就有些不合适了。
  “朕还没有告诉雉奴,你也知道,上次承乾……承乾他立太子妃时,就与朕闹的有些不愉快,所以朕现在也有些担心雉奴,说起来雉奴虽然是朕的儿子,但朕却没有多少时间陪他,反而你这个做先生的与他更亲近一些,所以我想让你告诉他这件事,这也是今天来找你的原因。”李世民在话中提到李承乾时,脸上也露出几分难过的神色。
  李休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过来,李世民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害怕李治也会走上李承乾的老路,所以只要是和李治有关的事,就会变得十分的小心谨慎,毕竟李治已经是他最后的一个选择,至于其它的那些儿子,则根本没有被他看在眼里。
  明白了李世民现在的心理,李休当下沉吟了片刻后,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既然陛下信任臣,那臣就接下这件事,不过臣以为在完婚之前,是不是可以让太子与王氏接触一下,这样也方便培养感情,比如平安郎和丽质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自然也十分的深厚。”
  “让他们私下里接触一下虽然不合礼制,但的确也有好处,而且朕既然把雉奴的婚事交给你,那你就去安排这些事吧,另外还有丽质的婚事,如果时间来的及的话,朕真的想让他们姐弟二人一起办婚礼。”李世民略一思考就点头答应道。
  “多谢陛下!”看到李世民答应,李休也立刻高兴的道。
  事不宜迟,李休在接下了这个任务后,当即就向李世民告辞,然后来到东宫去见李治,这段时间李治每天都需要学习处理大量的政务,所以很少有时间去李休那里,而自从李治担任太子后,李休也是第一次来东宫看他。
  “先生您怎么来了?”李治听说李休来了,当下也亲自跑出来迎接道,一段时间不见,他脸上多了一些疲惫,但也多了几分成熟,看来这段时间他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你父皇召我入宫议事,顺便就来看看你。”李休看到李治也是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随后又开口问道,“怎么样,这段时间还适应吗,看你的样子好像没怎么休息好?”
  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是苦笑一声道:“以前我只是觉得处理政务很累,却没想到远比我想像的还要累,而且每一桩政务后面,都牵扯到无数人的生活,有时为了一些人考虑,就必须要放弃另一些人,这让我更加感到心累。”
  听到李治向自己诉苦,李休却是呵呵一笑道:“政务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所以你父皇才让你这么早就接触政务,平时多向你父皇和朝中的大臣学习一下,等到你处理的多了,也就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轻松。”
  “话是这么说,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父皇的那种程度?”李治这时再次苦笑一声道。
  “哈哈~你父皇做了十几年皇帝,才能达到现在举重若轻的境界,你想要和你父皇比还需要努力的去学,不过今天我来可不是和你说这件事,而是有一件与你私人有关的事情想和你聊!”李休看到李治的样子也不由得大笑一声,少年人都是急性子,恨不得一口就吃成大胖子,不过再心急也没用,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比如现在李治的婚事就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和我私人有关的事?”李治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追问道,看来他对李世民为他挑选太子妃的事的确一无所知。
第1294章
婚后的矛盾
  “父皇要为我选妃!”当李治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震惊站起来道,他本来已经被政务搞的焦头烂额了,却没想到忽然又听到这个消息,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无法接受。
  “不要太过惊讶,你也的确到了成亲的年纪了,特别是你现在身为太子,早点成亲生下孩子,也能稳定朝堂上下的人心!”李休这时却是微笑着开口道,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只要坐上这两个位子,那么他们的家事也就变成了国事。
  说起来因为受李休的影响,李承乾和李治这些皇子在成亲的时间上都比原来历史上晚两年,比如在原来的历史上,王氏嫁给李治时,他还只是晋王,后来李治成为太子,王氏才由晋王妃晋升为太子妃,而现在却省略了晋王妃这一步。
  “可是……可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李治这时却是苦着脸再次坐下来道。
  “我知道这件事对你来说有些太突然了,所以我已经帮你争取了一点时间,现在你父皇已经把这件事交给我,我建议让你和那位未来的太子妃先接触一下,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我就可以给你们安排一下。”李休这时再次笑道。
  “对方是哪家的女子?”听到李休的话,李治也终于冷静下来问道。
  “这次是同安大长公主提的亲,对方出身于太原王氏,是大长公主的侄孙女,算起来还是王方翼的堂妹。”李休笑呵呵地说道。
  “堂妹,哪个堂妹,前年上元节时,我和方翼、晋哥他们一起出去游玩,结果就遇到方翼的几个堂妹,当时还聊了几句,不会是她们中的一个吧?”李治听到对方是王方翼的堂妹,当下也不由得精神一振道,如果对方真是自己认识的人,那可真是太巧了。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如果你们认识那可太好了,不过我也不知道方翼有几个堂妹,如果不是你认识的人你也不必失望。”李休听到李治的话也同样大为高兴的道,如果李治以前认识那个王氏,那么他也更容易接受王氏。
  “如果真是以前遇到的那几个女子,倒也真是有缘,而且这件事还是姑祖母亲自提出来的,估计父皇也没办法拒绝,所以先生你就帮我安排一下,到时我们见一见再说!”李治当下也是大笑一声道,既然躲不过去,那就勇敢的面对吧,这也是李休教给他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好!你安心的学习处理政务,王氏那边我会帮你安排的,不过你也要把握一个度,别到时搞出什么不好收拾的事情来!”李休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先生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自然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李治也已经不小了,自然明白李休的意思,当下也十分无奈的道。
  “正因为你不是小孩子了,所以我才叮嘱你!”李休却是再次开玩笑道,这让李治也不由得一愣,随后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几天之后,李休安排了李治和那个王家小娘子见了一面,结果还真是巧了,对方还真是上次李治见过的女子之一,虽然上次彼此都没有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但现在两人即将订婚,这让他们也都感觉缘分的奇妙,也正是有了这份缘分,所以李治对这桩婚事也并不排斥。
  李治的婚事在筹备之中,丽质和平安郎的婚礼也同样在准备,本来李世民还想让这两对新人的婚礼一起举行,但是后来遭到礼部的反对,因为这不合礼制,最后李世民也没办法,只得让平安郎和丽质的婚礼提前,而丽质下嫁的日子则定在六月份,现在也没几个月,为此李休一家也开始陷入忙碌的准备之中。
  几个月后,丽质与平安郎的大婚之日也终于到了,对于丽质这个从小身体就不太好的女儿,李世民也是宠爱之极,甚至诏令有司为丽质准备的嫁妆加倍,虽然这件事受到不少大臣的反对,但李世民却一意孤行,最后还是李休亲自劝说,这才让李世民收回了这道诏令,毕竟这种异常的宠爱并不合礼制,日后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婚礼那天,李世民也亲自送女儿出嫁,就在丽质乘着马车离开皇宫的那一刻,李世民也为之泪下,毕竟自从长孙皇后去世之后,丽质就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比如兕子和李治等人,都是丽质一手带大的,而李世民对丽质这个懂事却体弱的女儿也格外怜惜,现在她出嫁了,自己身边又少了一个亲人。
  就在丽质和平安郎完婚后没多久,李治也终于成婚,说起来王方翼一家虽然也属于太原王氏,但他们这一支却与李氏皇族走的很近,当初同安大长公主就与王裕联姻,现在王氏的女儿又成为太子妃,日后也将成为大唐的皇后,这也代表着他们这支太原王氏彻底的与皇家绑在了一起。
  太原王氏虽然也属于五姓七望之一,但论起影响力,王氏却排在倒数第一,这并不是说王氏不争气,事实上在五姓七望之中,以王氏一族的人数最多,传承也最为悠久,但也正是因为王氏传承的太久了,出现了太多的分支,这也导致王氏慢慢的失去了家族的凝聚力,用后世的话讲,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也正是王氏内部分裂,所以导致他们人数虽多,人才也不少,但影响力却在世家中排在倒数,甚至还有像王方翼这种彻底倒向皇族的分支,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王氏内部有皇族的联姻,而世家也被朝廷打压的苟延残喘,日后只要找到机会,就可以让这些世家彻底的陷入分裂之中。
  而更让人惊喜的是,就在王氏嫁给李治没多久,就传出怀孕的消息,这个消息一出,让不少人都彻底的放下心来,王氏一门更是惊喜若狂,随着这个孩子的出生,王氏也将彻底的坐稳太子妃的位置,日后顺利的成为皇后,而王氏的儿子也将成为大唐的第四位皇帝。
  有了孩子,李治整个人也变得成熟了许多,其实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真正的走向成熟除了自身的阅历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否则这个家庭就是不圆满。
  相比李治,平安郎和丽质虽然成婚早一点,但丽质却一直没有身孕,并不是丽质不想生,而是平安郎不想生,因为他精通医术,深知丽质的身体情况不宜要孩子,所以他也一直采取一些避孕的措施,不过丽质却一直想要一个孩子,为此夫妻两人还发生了一点矛盾,幸好有李休和平阳公主从中劝说,这才将这个矛盾暂时压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