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515

  听到李休的话,李治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站起来向李休行了一礼道:“多谢先生的指点,我明白日后该如何做了!”
  不过说到这里时,只见李治忽然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凑到李休近前小声地问道:“先生,有件事我想向您打听一下!”
  “什么事?”李休看到李治神神秘秘的样子,当下也有些好奇的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我听说父皇本来是准备把太子之位传给四哥的,结果四哥因为说了一句话而丢掉了太子之位,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李治虽然得到了太子之位,但对李泰的事也只是道听途说,因为李世民也并没有告诉他。
  “不错,你四哥的确是因为一句话而丢掉了本来到手的太子之位。”李休这时也沉吟了一下回答道,他觉得这件事不应该瞒着李治,因为他迟早都会知道。
  “那父皇会不会处罚四哥,我听说前几天四哥在父皇的寝宫前跪了一天一夜,但父皇却都没有见四哥,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李治这时立刻关心的问道,同时脸上也露出不安的表情,毕竟连一向受宠的李泰都因为一句话而丢掉了太子之位,这让他也十分的没有安全感。
第1289章
秦琼也走了
  李治依然还是以前的那个李治,哪怕李世民已经决定封他为太子,但他的性子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甚至还在为李泰的命运而担心,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才会让李世民下定决心将他立为太子,因为只有李治登基,才不会对李承乾和李泰这些人下手。
  “雉奴你放心吧,你父皇虽然对你四哥十分的失望,但也不会真的对他怎么样,不过你四哥的亲王爵位可能保不住了,日后也会常驻外地,很难再回长安了!”面对李治的担心,李休这时笑着开口道。
  “为什么四哥会丢掉爵位,哪怕父皇没有立四哥为太子,也没必要剥夺他的爵位啊?”李治听到李休的回答却不由得惊讶的追问道。
  “这个……”李休这时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他知道随着李治被封为太子,李泰肯定会被贬,这倒不是对李泰的惩罚,反而是对李泰的保护,因为若是不贬李泰,只会让李治感受到威胁,现在李治年纪还小,但若是等到他长大后,很可能会因此而除掉李泰,所以现在把李泰贬到外地反而是在保护他。
  “雉奴你的年纪还是太小了,有些事情你还不懂,等你再年长几岁,自然也就明白了!”李休最后苦笑一声对李治道,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有些事情能说不能做,这个道理李治显然还不明白,不过没关系,等他真正的登上太子之位,再经李世民调教几年,很快就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看到李休不说,李治脸上也露出失望的表情,不过他也知道朝堂上的事情实在太复杂了,有些的确不是现在的他能够理解的,所以也没有再追问,而是又请教李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太子,对此李休并没有什么可教他的,反而让他日后多向李世民请教,毕竟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最适合教导他的,自然是现在的皇帝。
  几天之后,李治被册封为太子的旨意就传达了下来,而除了这道圣旨,另外还有李泰被降爵为东莱郡王的圣旨一同下达,如此一来,也就从实了李泰因一句话而丢掉太子之位的传言,结果一时间李泰被传为整个大唐的笑柄。
  不过李世民对李泰虽然失望,但是在降爵的圣旨上,却再次忍不住流露出对李泰的关怀,而且他的这道圣旨更像是给李泰的一封书信,先是说了李泰是他最喜爱的儿子,而且还回忆了不少以前与李泰相处的情形,用词也是情真意切,让人观之都忍不住想要流泪,而最后李泰降爵的理由则写的十分模糊,只是说为了不让后世的子孙觉得皇位是可以靠谋划得来的,所以才降罪李泰。
  当然不管怎么说,李泰的亲王爵位还是没有了,而且还要被贬到外地,估计以后没有李世民的许可,他一辈子都别想再加长安了。当然李休却知道,以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估计没几年就会恢复他的爵位。
  随着李治被立为太子,以及李泰被贬出长安,大唐第二次的夺嫡之争也终于落下了帷幕,相比第一次在玄武门的残酷,这次的太子之位争夺虽然也十分的激烈,但是在李世民的克制下,总算是没有发生流血事件,甚至连本该赐死的李佑也因为狗屎运捡了一条命,最后被李世民贬为庶人流放到郴州,比李承乾的衢州还要远,不但这辈子回不来,估计他的儿孙辈都得呆在那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上又有新的一年要到来了,李休本以为这个多灾多难的一年终于要过去了,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快要过年时,秦琼也终于没能熬过这个冬天,紧随着马爷也离开了人世,这让李休也为之悲痛无比。
  自从灭掉了高句丽后,秦琼的身体就开始一天天的衰老,不过以前倒也算健康,可是在马爷去世后,秦琼因为悲痛过度,身体却一下子垮了下来,李休也曾经多次去探望,孙思邈也同样帮他调理过,可是秦琼的年纪大了,年轻时又受过太多的伤,如果不是李休的话,恐怕他早在几年前就该去世了,现在旧伤复发,也一下子摧毁了秦琼的身体,最后在病发十天后去世身亡。
  对于秦琼的离开,李世民也同样十分的悲痛,不但亲自前去吊唁,而且在秦琼死后也将他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
  马爷与秦琼的离开,同时也标志着大唐开国功臣们已经开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哪怕现在还在世的人中,比如房玄龄、李靖、程咬金等人,他们也都已经步入了老年,当初像房玄龄这种文臣还好一点,但是像李靖和程咬金这样的武将却影响巨大,这也使得大唐的军队也面临着一个更新换代的局面。
  万幸的是之前李世民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苏定方、薛仁贵等人就是最好的接替人选,另外军校也在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军队需要的人才,虽然这些人才现在大都只能担任军队的中层将领,但已经有一些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估计用不了多久,大唐就会出现新的一批名将。
  秦琼的葬礼一直等到过了年才完成,而因为去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使得今年的上元节都显得不是很热闹,甚至李世民都没有来到宫门上与群臣同乐,而在过了年后,李治也开始每日陪在李世民的身边学习处理朝政,每次上朝之时,也会将李治带在身边,因为李世民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让李治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帝王。
  李治忙着学习政务,来李休这里的时间自然也少了,不过兕子和丽质却还是天天来,特别是丽质,她和平安郎订婚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而且两人的年纪也到了,所以是时候讨论婚礼的事宜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他们两个就可以完婚。
  不过就在李休为儿子准备婚礼之时,却忽然接到一个好消息,去天竺多年的玄奘终于取经回来了!
第1290章
玄奘归来(上)
  玄奘回来了,李休得知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惊喜万分,玄奘这一去十几年,而且自从他进入西域离开高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的消息,这让李休也十分的担心,虽然历史上的玄奘成功的取经归来,但这一路凶险之极,稍一点差池就可能倒在半路上。
  事实上玄奘不是第一个去天竺取经的僧人,历史上有不少僧人也曾经想要西行取经,但绝大部分都失败了,而玄奘之所以成功,除了他本身的毅力外,运气也占了极大部分的原因。
  不过无论如何,玄奘总算是回来了,而且带携带了大量的经书马上就要回到长安了,这让李休也立刻跑去孙思邈那里,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后,两人也开始准备迎接玄奘的事宜。
  就在李休接到消息的三天之后,玄奘也终于回到长安,李休与孙思邈这两个故友也一同来到长安的西门,并且前行了十里迎接,长安的西门靠近西市,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只要是从西域过来的人,几乎都必须经过这里。
  也正是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道路上也十分的繁忙,时不时就能看到一支又一支的商队经过,每支商队的车马、骆驼上都装着满满的货物,甚至连人身上都背着沉重的包袱,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尽量的多携带一些货物,因为每一趟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危险,多带一点货物就多一份收益。
  等到了快中午时,眼尖的李休终于看到远方的道路上有十几匹骆驼缓缓走来,前面有一个头戴斗笠的僧人引路,虽然十几年没见,但李休依然感觉对方的身形十分眼熟,等到对方走近之时,他和孙思邈也终于认出对方正是玄奘。
  相比十几年前,玄奘黑了也瘦了,自然也老了许多,刚刚年过四十的他现在看起来足足像是年过五十,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天竺那边的天气炎热,生活条件也不怎么好,再加上这一路上的辛苦,使得玄奘比实际年龄苍老也很正常。
  “有朋自远方来,玄奘你终于回来了!”李休看到玄奘前来,当下也大步上前迎接道,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玄奘是他为数不多的同龄朋友,而且又是十几年未见,李休自然也十分的想念。
  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玄奘在看到他时,却忽然叹了口气道:“驸马真是好算计,本以为贫僧走了这么多年,佛道两教会更加的繁盛,却没想到现在却日渐凋零。”
  听到玄奘刚一见到就提起这件事,李休也不由得面现尴尬,其实当初在限制佛道两教发展时,他就担心再见玄奘,不过之前听到对方回来的消息实在太高兴,一时间竟然把这件事给抛之脑后了。
  “玄奘,当年佛道两教的情形你又不是不知道,许多佛道之中的败类借着自己的身份敛财,使得佛教两教的清誉受损,现在朝廷设立了僧道录司,虽然限制了佛道两教的发展,但却让佛道两教变得更加的纯粹了,我倒是觉得比以前要强得多。”正在这时,只见孙思邈上前一步替李休解围道。
  “玄奘,我尊重你打算以佛法教化天下百姓的想法,但是对于我来说,佛法虽然有教化的作用,但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国法必须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当初佛道两教借着传教,到处都有不法之事,而且还吞并了大量的土地、收敛了大批的钱财,若是不加管束,日后定然会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所以希望你能谅解。”李休这时也深吸了口气道。
  作为朋友,李休尊重玄奘的想法,但是身为大唐的重臣,他也要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任何威胁到大唐统治的人或事,都将受到他的打击。
  看到李休严肃的模样,只见玄奘黑瘦的脸上却忽然展颜一笑道:“驸马不必解释,其实我并没有怪你,当初我之所以西行求经,除了想要教化世人外,同时也是看到佛门虽然繁盛,但内部却已经滋生出不少的蛀虫,甚至危害到佛门的声誉,所以我想取回真经以佛法化解,却没想到驸马以雷霆手段扫除了这些人,虽然手段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
  李休听到玄奘的话也是一愣,随后脸上也露出轻松的表情,他还真怕因为这件事而失去了玄奘这个朋友,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以玄奘悲天悯人的性格,对于佛门内部的那些腌臜事肯定也看不顺眼。
  “玄奘你能这样想就好,说实话,我还真担心你会因此而怪罪我。”李休这时神情郑重的再次开口道。
  看到李休的表情,玄奘这时也叹了口气郑重的道:“我在西域时,曾经遇到一些被流放到那里僧人,他们每个人都向我痛诉驸马你的恶行,当时我也的确对驸马有些不满,但是后来我仔细的想了一想,以当时佛门的情况,若是任由他们发展下去,恐怕迟早有一天会再次引来灭佛的惨剧,现在虽然受到了打击,但毕竟在朝廷的管制之下,只要按照朝廷的法令行事,反而比以前安全了许多。”
  “正是这个道理!”旁边的孙思邈听到玄奘的话,当下也是击掌大笑道,他和玄奘也是同样的想法,所以也从来没有怪罪过李休。
  听到玄奘的这些话,李休总算是完全的放下心来,当下也十分热情的请玄奘上了马车,至于玄奘带来的骆驼本来有他雇来的胡人照顾,这时自然有李休带来的下人接管,不过玄奘却还是再三叮嘱,骆驼背上有他带来的经书,千万不能损毁,对此李休也直接吩咐下人将这些佛经送到自己家里去。
  上了马车之后,李休和孙思邈也询问了一下玄奘这十几年的情况,以及他一路上的见闻,对此玄奘也没有任何的隐瞒,将自己当初离开西域,然后到达天竺,并且在那里学习佛法的经过讲了一遍。
  不过在说到最后时,玄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事情,神情也变得有些犹豫起来。
第1291章
玄奘归来(下)
  “一别十数年,长安也愈加的繁华了!”玄奘看着车窗外繁忙的街道,神情却有些复杂的道,特别是当看到街道外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建筑时,更让他百味杂阵。
  听到玄奘的感慨,李休和孙思邈这时却对视一眼,彼此都没有说话,因为就在刚才,他们的马车刚好经过王方翼家的府门,而王方翼早逝的姐姐浅娘,也就是当初逼得玄奘不得不提前离开长安狼狈上路的那个女子,只可惜当时浅娘已经身患绝症,在玄奘离开不久后就香消玉殒。
  玄奘离开时,并不知道浅娘已经身患绝症,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无非就是希望在自己离开后,浅娘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忘掉自己,然后像个普通的女子那样嫁人生子,所以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浅娘已经去世的消息。
  不过刚才马车在经过王家的府门时,玄奘的神情明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刚才还兴致勃勃的讲着他在路上的见闻,可是现在却是面色复杂,嘴上虽然夸着长安的繁华,但眼睛却直勾勾的盯着窗外越来越远的王家府宅。
  李休和孙思邈这时也都不知道该不该告诉玄奘关于浅娘的事,所以他们两人十分的为难,当下也都是低头不语,一时间马车中的气氛也显得有些沉闷。
  好不容易等到王家府宅终于过去了,玄奘的目光也终于从窗外收了回来,直到这时他才发现李休和孙思邈的异样,这让他也不禁好奇地问道:“驸马、道长,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何低头不言?”
  “这个……”李休这时终于头起头来,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只能求助的看向孙思邈,孙思邈虽然年纪大,但对这种事也真的没什么经验,所以他这时也同样求助的看向李休,结果两人大眼对小眼,谁也帮不了谁。
  “罢了!”最后还是李休一狠心,毕竟浅娘的事迟早都要告诉玄奘,早说晚说都一样,而且看玄奘刚才的表现,显然就算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忘记浅娘,既然如此,他也应该知道当初他离开后的事情。
  “玄奘,浅娘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也不必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休当下一狠心终于把话题挑明道。
  听到李休主动提起浅娘的事,玄奘也不由得脸上一红,不过他似乎对李休知道浅娘的事并不怎么意外,毕竟孙思邈知道了这件事,那么李休知道这件事也都是迟早的事。
  “她……现在还好吗?”只见玄奘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终于抬起头问道,西行路上,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无数次都是险死还生,而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之时,除了心中取回真经教化天下万民的信念外,最重要的就是与浅娘有关的回忆,而只要有这些回忆在,玄奘心中那缕情丝就无论如何也斩不断。
  听到玄奘问起浅娘的情况,李休和孙思邈也都不由得再次对视,彼此的脸上都露出几分不忍的神色,不过最后还是孙思邈长叹一声道:“玄奘,有件事浅娘一直在瞒着你,那就是在你们相识之时,她就已经身患绝症,本来也没几年好活了,而在你离开之后,她因为相思过度,没多久就去世了!”
  “哇~”孙思邈的话一出口,玄奘却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整个人也立刻委顿在地,这让李休和孙思邈也都是吓了一跳,急忙上前抢救。
  “没事,只是气急伤身,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元气!”孙思邈在给玄奘诊治后,一边将随身携带的药箱打开取出药丸给他服下一边说道,玄奘的身体十分健壮,吐口血倒也伤不到他的性命。
  孙思邈无论走到哪都会随身携带着一支药箱,里面放着各种常用的药丸,玄奘在服下后效果也十分明显,不一会的功夫,本来因吐血而变得惨白的脸上就恢复了几分血色,不过嘴唇却还是白中带青,一看就知道伤了元气,需要细心的调养,否则会给身体留下隐疾。
  “带我……带我去浅娘的坟茔!”玄奘在恢复了一点力气后,第一句话就要去浅娘的坟茔看一看,这让李休和孙思邈都露出为难的神色,毕竟以玄奘现在的身体情况,最好是回去好好休养。
  “驸马,当初我西行路过高昌,高昌王盛宴款待,甚至以国师之礼希望我留下,我没有动心,后来我在天竺那烂陀寺求学五年,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戒贤法师希望我可以留在寺中继承代他主持寺中事务,我没有动心,我在天竺游历多年,戒日王对我十分礼遇,以我为论主开了佛学辩论大会,五千多人与辩论,无人能诘难到我,戒日王为我修建庙宇希望我能留下,但我依然没有动心,除了我想将佛经带回大唐的信念外,最重要的还是想要再见浅娘一面,哪怕远远的看她一眼,我也就心安了,却没想到归来之时,却已经天人两隔……”
  玄奘说到最后时,整个也已经是热泪盈眶,如果他早知道浅娘身患绝症,恐怕当初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只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李休听到玄奘的这些话,当下也不由得叹息一声,随后抬头看了孙思邈一样,两人最终还是心软了,当下答应一声道:“好吧,我们可以带你去,不过你也要保重身体!”
  当下李休命令车夫调转马头,赶往浅娘的墓地而去,当初王方翼的父亲王仁表对浅娘这个女儿也十分的疼爱,在她去世后也选的最好的墓地,只可惜王仁表没两年也去世了,现在只剩下王方翼和母亲相依为命,不过现在王方翼已经快从军校毕业了,以他的能力,只要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日后封侯拜将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一会的功夫,马车来到浅娘的墓地,前面是一片安静的竹林,穿过竹林就是浅娘的坟茔,而当玄奘看到浅娘的墓碑之时,却忽然再次一口鲜血喷出,精神也变得更加的萎靡。
第1292章
李世民的召见
  玄奘在见到浅娘的墓碑时再次吐血,李休和孙思邈本想将他带回去好好休养,但是玄奘却拼死不从,反而盘坐在浅娘的墓前不肯离开,这让李休和孙思邈也没有办法,最好只好由孙思邈给玄奘开了药,熬好了带来让他服下。
  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玄奘在浅娘的墓前一坐就是三天三夜,期间除了服药外,几乎是水米未进,最后因为体力不支晕倒在地,这才被李休抬了回来,不过玄奘却在昏迷中发起了高烧,一连几天都没有清醒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