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515

  “你也不看看我的年纪,哪有精力再跟着陛下去泰山?另外德言也要去高昌那边,日后飞奴司的重心也将向西域倾斜,而我则需要坐镇长安,根本没有时间去泰山。”马爷这时再次一笑道,到了他这种年纪,很多事情都看开了,去不去泰山他也不是很在意。
  听到赵德言要去高昌,这让李休也大为惊讶的追问道:“德言兄怎么忽然要离开,难道飞奴司这边已经整顿完毕了?”
第1229章
珠娘拜师(上)
  赵德言来到长安才没多久,就算他能力过人,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把飞奴司给整顿好吧?所以当李休听到对方要离开长安去高昌时,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
  “整顿飞奴司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段时间倒是从司中揪出几个大蛀虫,不过马将军离开飞奴司太久,地方上的飞奴司肯定还有更多的小蛀虫,这些都需要时间,不过这段时间陛下急着将目光投向西域,我们飞奴司现在也必须做出点成绩来,所以我决定亲自去西域一趟,不过不会去太久,顶多大半年也就会回来。”赵德言这时开口解释道。
  “这次也是辛苦德言了,我重新接管飞奴司,虽然陛下对我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但我也想在短时间内做出点功绩来,而西域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所以他才想亲自去西域一趟,把那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了再回来。”马爷这时也颇为感慨地说道,有时候人不服老是不行的,现在的他虽然还能把握飞奴司的大方向,但具体的事情却大都是由赵德言去做的。
  “原来是这样,既然德言兄你要去高昌,那我就给苏定方写封信,让他尽量的给你提供一些方便!”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就再次说道,高昌现在是苏定方说了算,有他帮助的话,赵德言做事也会更加顺利一些。
  “哈哈~我等的就是驸马的这句话,不过在我离开长安之前,还有件事想要求驸马帮个忙!”赵德言听到李休的话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就又开口道。
  “你还和我客气什么,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李休看到赵德言这么客气,当下也同样笑道,他和赵德言虽然多年未见,但交情却比一般的朋友要深,所以只要赵德言有什么事,他也一定会帮忙。
  “这个……”只见赵德言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后就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驸马你也知道我有一对儿女,最大的已经七岁,小的也三岁多了,都到了读书的年纪了,虽然家里也给他们请了先生,但我总感觉不放心,而要说到教育孩子,恐怕没有人能与驸马相比,所以我想请驸马收下我的两个孩子为弟子!”
  “哈哈哈哈~我还当什么事呢,原来只是想给我送学生,没问题,我也一直想见一见你的儿女们,可惜这段时间你太忙了,整天见不到人影,也没办法让你带他们来一趟。”李休当下也是大笑一声道,对于赵德言的儿女们,他的确很想见一见,因为以前通信时,赵德言经常用大篇的文字来介绍儿女们的事,由此可看得出来,他对儿女们的感情很深。
  看到李休答应,赵德言也不由得露出高兴的表情道:“多谢驸马,其实我也一直想带儿女们来府上一趟,只不过这段时间一来没有时间,二来我妻子她与祖母多年未见,这段时间也一直呆在那边,甚至我晚上有时都见不到孩子。”
  一提到儿女们,赵德言也是兴致高涨,当下与李休聊起了儿女们的事,马爷现在也是孙子孙女都有了,大点的也同样在李休这里求学,对此李休自然是不会推辞。
  第二天一早,赵德言就带着妻子儿女们亲自登门,而且还准备好了拜师礼,杨氏自然由平阳公主她们招待,而赵德言则带着儿女们来到大厅,准备向李休行拜师礼。
  不过还没等拜师礼开始,只见赵德言的长女珠娘却忽然向李休道:“李叔父,我听父亲经常提起您,而且还夸您是天下第一的聪明人,那我能不能向您请教几个问题?”
  “珠娘不要胡闹!”听到女儿的话,赵德言也不由得吓了一跳,当下急忙训斥道,不过这时他才忽然想起来,当初来的路上时,珠娘就说要考一考李休,如果李休达不到她的要求,她可不会拜师,本来他以为这只是女儿的一时戏言,并没有放在心上,却没想到她这时竟然真的要考李休。
  “哈哈~德言兄不必阻止,孩子有自己的疑问其实也是好事,这说明她喜欢思考,对于喜欢思考的孩子,咱们也要多多鼓励才对!”李休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随后扭头又对珠娘道,“珠娘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不过我也不敢保证能不能回答出来。”
  看到李休的态度这么和蔼,这让珠娘心中对李休的抵触也小了许多,当下看了看父亲,终于还是开口道:“启禀叔父,珠娘前段时间在学《女诫》,只不过越学越感觉不对劲,为什么女诫中处处都让女子居于下位,男子居于上位,难道说女子天生就不如男子吗?”
  “胡闹,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珠娘的话音刚落,只见赵德言就再次开口怒斥道,因为珠娘的问题已经触及到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哪怕是出于一个女童之口,也依然无法被世人所容。
  不过李休听到珠娘的话却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也没想到一个小女孩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因为正是因为珠娘的年纪小,受到世俗伦理的影响也小,再加上她又聪明,所以才会觉得男尊女卑的社会规则不正常、不公平。
  “德言兄不要骂珠娘,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足以说明珠娘聪慧过人,而且既然你想将她送到我这里学习,那我也把话说到前面,珠娘在我这里不但会学到一些学识,另外还可能会养成一些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性格,这些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李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凝重的表情。
  李休的思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容,哪怕他精心的伪装自己,使得自己在这个时代看起来游刃有余,但内在的他其实从来没有变过,而他教出来的学生受他的影响,自然也与众不同,特别是女孩子,比如七娘、恨儿、婉娘、明空等,每个都不是传统的女子,这点也要与赵德言先说清楚。
第1230章
珠娘拜师(下)
  赵德言听到李休的话也同样是一愣,这点他还真没想过,不过很快他就毫不在意的一笑道:“驸马你言重了,我相信你无论把珠娘她们教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比普通的女子差,这点我绝对的相信你!”
  对于赵德言的信任,李休也是无奈的一笑,他们两人虽然是朋友,但并不能无视思想上的代沟,对方估计根本没有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有再解释,否则就可能会让赵德言误会,从而辜负了他对自己的信任了,而且李休也有自信,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不会比一般人差。
  “李叔父,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正在这时,忽然只见作为今天主角的珠娘再次开口道,不过这时她对李休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甚至用上了“您”这个尊称,这让李休和赵德言也是相视而笑。
  “好吧,你既然真的想听,那我就说一下我的意见!”李休当下沉吟了片刻,随后这才继续道,“女诫这本书中的确提到了男为尊,女为卑的思想,但是这也要结合当时的环境来看,这本书的作者为汉朝的班昭所写,班昭出身名门,兄长班固、班超皆是一时之人杰……”
  女诫这本书是古代女子的启蒙读物,而且书中也的确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也导致后来很多人批判此书是封建思想中的毒瘤,但是后来有人却提出,若是从这本书的成书环境来看,作者班昭其实是用心良苦,甚至她未必同意自己书中的观点,但却依然写成了女诫一书。
  之所以造成上面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与班昭的经历有关,她出身名门,十四岁就嫁给了丈夫曹世叔,而且她因为家庭的关系,再加上个人在史学上的成就,于是经常被召到宫里教导宫中的女眷,甚至被宫中女眷尊称为“大姑”。
  而在班昭所处的那个时代,西汉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外戚和宫中的女眷干政,熟读史书的班昭自然知道,外戚和女眷干政已经是亡国之兆,事实上后世人评价汉朝灭亡,也都认同汉朝亡于外戚之手,而身处那个时代的班昭却已经预先感觉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班昭虽然身为女子,但也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于是她就借着进宫教导女眷的机会,写成了《女诫》这本书,刻意的压低女子的地位,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使得宫中的女子能够遵守妇德不再干政,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虽然她的努力并没有阻止汉朝灭亡,但一个女子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十分值得让人尊敬。
  “原来如此,没想到班昭写《女诫》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等到李休的话音刚落,珠娘还没有开口,旁边的赵德言却是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他也是个读书人,特别是这几年呆在洪州,几乎每天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对女诫也十分的熟悉,但他却从来没有从李休说的这个角度来理解女诫。
  “父亲不要插话,我还没说呢!”珠娘这时却有些不满的道,不过说完之后却又转向李休道,“多谢李叔父为我解惑,现在我终于知道女诫成书的原因了,只不过我还是想不明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男尊女卑很正常,那么是不是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呢?”
  “这个问题我可没办法回答你,因为这个根本没办法比较,比如你让女子和男子比力气,那女子肯定不占优势,但你若是让男子和女子比女红,恐怕男子也会一败涂地,所以在我看来,男女也只能说各有所长,不能说谁就一定尊贵,当然我说的只是一般情况,有些也会有特例,比如就像是写女诫的班昭,她的史学和文才就不是一般的男子可比!”对于珠娘的追问,李休当下大笑一声回答道。
  听到李休的回答,珠娘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随后拍着小胸脯自信满满的道:“我就知道女子肯定不比男子差,以后我就要做一个能够与班昭相比的女子,让后世的人也经常提到我的名字!”
  “哈哈哈哈~有志气,做我的学生就要有这样的胸襟抱负,日后只要你愿意努力,我相信肯定不会比班昭差!”看到珠娘的样子,李休也不由得再次大笑一声,而旁边的赵德言却是摇头苦笑,虽然他十分溺爱自己的儿女,但也不相信她真有这样的本事。
  李休的回答也终于折服了心高气傲的珠娘,当下她和弟弟洪宝也立刻向李休行了拜师礼,相比她这个姐姐,洪宝这个孩子倒是十分的老实,从头到尾都没有插话,父亲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年纪小的原因。
  当天下午,李休也在家中调宴款待赵德言一家,顺便也将家里的孩子介绍给珠娘和洪宝两个孩子,结果一帮孩子很快就打成一片,宴会上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这也让赵德言更加的放心。
  几天之后,赵德言也终于做好了准备,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离开了长安,走的时候,只有李休和马爷两人前去相送,因为他这次身负着在西域打造飞奴司据点的重任,也不宜对外宣扬,所以这次离开也只有李休和马爷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也就在赵德言离开长安的第二天,对于侯君集的处置也终于做出了决定,之前侯君集被上官仪用囚车押回长安,当时不少人都认为侯君集这次就算不死,恐怕也难保爵位,但是当结果出来时,却让人无数人惊掉了眼球。
  李世民的确不舍得杀侯君集,甚至连处罚都轻的让人怀疑,最后仅仅只是收回侯君集贪污掉的那些财物,并且罚他在家闭门思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处罚,这种处罚之轻微,简直和没有处罚一样,所以不少大臣知道后,也是在第一时间纷纷上书反对,要求加大对侯君集的处罚,但是却被李世民给强压了下来,由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对侯君集的偏爱。
  不过李世民偏向侯君集也带来了一些反面的影响,比如不少人都对他的这个偏心的决定而感到失望,特别是这件事还牵扯到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的权力斗争,更使得不少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所以在李世民仅仅让侯君集回家闭门思过后,这件事也立刻广为传播,不但让侯君集的声名狼藉,甚至连李世民的声望也受到一些影响。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朝堂上的反对声虽然被李世民强压了下去,但是反对的人并没有放弃,时不时就会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向李世民施压,最后李世民也是不胜其烦,无奈之下只能又加了一条,那就是三年之内,禁止侯君集再掌兵,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重罚,特别是侯君集的年纪也不小了,荒废了三年的时间,对他来说也是个极其严重的打击。
  随着加大了对侯君集的处罚,朝堂上反对的声浪终于小了下来,李世民身上的压力也总算小了许多,不过侯君集那里肯定不会怎么好受,对此李世民也没办法,只能悄悄的派人前去安慰,毕竟哪怕他是皇帝,有时也不可能一意孤行。
  李休也一直冷眼旁观着朝堂上的这出闹剧,当最后的结果出来时,他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因为他知道经过这件事后,侯君集将会对李世民产生极大的怨恨,而也正是这种怨恨,又推动了后来李承乾谋反的闹剧。
第1231章
平安郎告别
  这天傍晚,李休吃过饭后来到书房备课,因为过两天又要去书院上课,不提前备好课可不行,不过也就在这时,却没想到平安郎忽然进来道:“父亲,我想过几天就去并州!”
  听到儿子的话,李休也不由得抬起头,不过脸上并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反而十分冷静的道:“都准备好了吗?”
  “是的,书院那边我已经和萧山长说过了,他也点头同意了,现在我也已经准备完毕,随时都可以动身。”平安郎这时脸色严肃的道,按照大唐的习俗,他也已经成年,所以有许多事情都不再需要李休帮他出面,自己就能做好安排。
  “那就好,丽质和你娘那边说过了吗?”李休听到这里点了点头,随后又再次开口问道,他对平安郎做事也十分的放心,不过身为父亲,有时候还是会多问几句。
  “丽质那边我已经说过了,她也早就知道我要去并州的事,所以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有拦着,反而还让我给雉奴准备了不少的礼物,至于母亲那里我还没说,而是先来父亲这里,等下再去母亲那里。”平安郎当下再次开口道。
  平安郎早就答应过李治,等过段时间就会去并州帮他,现在半年已过,平安郎之前在书院的表现也十分的优异,不但得到萧瑀等人的赏识,而且还认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而且以他的才学,也实在没必要在书院再呆下去,反而去了李治那里,能够更好的锻炼他的能力。
  “丽质舍不得你走,你母亲更不舍得你走,等下我陪你一起去和她说这件事吧。”李休听到儿子的话也不由得笑道,衣娘是个很情绪化的女子,特别是对儿女们的事,更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估计平安郎也是知道自己母亲的情况,所以才把她放在最后。
  “多谢父亲!”听到父亲愿意和自己一起去见母亲,平安郎也立刻露出高兴的表情道,有父亲帮忙在旁边劝着,母亲那边也更容易让她接受这件事。
  “对了,父亲您有没有什么东西让我带给雉奴的?”平安郎这时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再次开口问道。
  李休当即也沉思了片刻,随后就开口道:“东西倒是有一些,另外我这几天给雉奴写了几封信,本来想找人送过去,既然你要去,那就把信也一并带上!”
  不过在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休却是再次沉吟了片刻,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接着道:“另外你见到雉奴后,一定要叮嘱他千万不要有回长安的想法,特别是这段时间,甚至尽量也别和长安这边有任何的接触,否则只会引来大祸!”
  听到李休后面的这句叮嘱,平安郎却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反而十分冷静的接着道:“父亲,当初您之所以支持雉奴去并州,是不是怕他也被卷进皇位的争夺中?”
  李休听到儿子的话也是再次一愣,因为他从来没有和平安郎讨论过这方面的事,所以这时也有些错愕的道:“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父亲不要把我当成小孩子了,我现在已经成年了,而且又在书院呆了半年,那边可是什么人都有,特别是李泰已经把手伸进了书院之中,太子这段时间也四处拉拢人,可以说他们两兄弟的争斗都已经快要摆到明面上了,孩儿就算是再蠢也能看出一些什么!”平安郎这时却面带笑容的道,甚至眼神中还带着几分得意。
  听到儿子的话,李休这才再次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这个长子,这时他才忽然发现,平安郎竟然已经长得比自己还要高了,虽然脸上还带着几稚嫩,但也的确是一个能够独挡一面的成年人了,而且他又有志投身于官场,这些事情自然也瞒不过他。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好吧,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也就不瞒你了,本来皇位之争只是牵扯到太子和魏王,雉奴虽然也是长孙皇后所出,但毕竟年纪太小,可是后来长孙无忌却对太子和魏王都不满意,于是就将目光投向雉奴,当时陛下察觉到这种情况,这才主动将雉奴送到并州去,并且还警告了一下长孙无忌,这才将这件事给压了下去。”
  “果然如此,我就说雉奴为什么忽然被送到并州去,原来这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平安郎听到父亲的话,当下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不过随即他就忽然对李休一笑道,“父亲,那不知道您对皇位又是什么看法,能不能给我透露一下?”
  “你……你这小子倒是想套我的话了!”李休看到儿子竟然打听自己的态度,当下也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不过随即他也有些感慨,自己的儿子的确大了,有些事情也的确应该让他知道了。
  “父亲您就告诉我吧,我可是打定主意要帮雉奴,争不争皇位倒是其次,关键是我可不想让他稀里糊涂的卷入到皇位之争中,那可是大漩涡,卷进去就别想再脱身,而且以雉奴的年龄,恐怕用不了几年想脱都脱不掉了。”平安郎这时再次请求道。
  “这个……”李休当下沉吟了片刻,最后终于叹了口气,但却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话,反而郑重的向平安郎问道,“平安郎,你老实告诉我,你真的打算日后投身官场吗?”
  “当然了,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做出一番功业来,我现在去雉奴那里,一来是想帮他尽朋友之义,二来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日后有了机会,就想办法外放到地方做个地方官,以自己的本事来行福一方百姓!”平安郎这时也正色回答道。
  听到儿子的志向,李休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他对官场没什么兴趣,但也不会阻止儿子进入官场,毕竟男人总归是要有一番事业的。
  “好吧,既然你志在官场,不过现在的官场却被皇位之争搅的一片风雨,那我就和你详细的讲一讲皇位之争这件事,另外还有我的一些看法!”当下李休也郑重的再次开口道。
第1232章
儿子们的事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子的将来着想,李休也将自己对朝堂的看法,甚至连对李承乾和李泰的看法也都详细的讲了一遍,这些东西也许平安郎短时间内还用不上,但是只要他人在官场,迟早都要遇到这方面的事情,所以让他事先了解一下也是必须的。
  平安郎以前通过自己收集来的信息,再加上分析也得到不少与朝堂有关的事情,但这些东西毕竟不太准确,而且以前李休也从来不和他说朝堂上的事,直到现在才终于彻底的为他打开了大门,这让他对朝堂上事务也了解的更加深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