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515

  “就算是如此,可也没必要让您再去飞奴司啊,毕竟您的身体陛下也不是不知道,飞奴司那边的事情又多又杂,光是消耗的心力也足以让人吃不消了。”李休当下也十分反对的道,毕竟马爷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本来就应该好好的在家养老,实在犯不上再去飞奴司耗费心力。
  “可是……”只见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是露出犹豫的表情,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但是刚一开口却又停了下来。
  看到马爷犹豫的样子,李休却是再次露出惊讶的表情,当下急忙追问道:“马叔,您不会真的想重回飞奴司吧?这可不行,先不说别的,您的身体恐怕就支撑不了,而且郡主那里肯定也不会同意,所以您千万别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您觉得不好拒绝陛下,那我去帮您说!”
  李休说到最后时,心中也不由得埋怨起李世民来,毕竟马爷本来好好的在家中养老,平时陪陪妻子、逗逗外孙,有空了就和秦琼去钓鱼聊天,生活的好不逍遥,可是现在却忽然让他去什么飞奴司,虽然是国家需要,但他不相信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难道还找不出一个执掌飞奴司的人,非要让马爷这样的老人去操这个心吗?
  看到李休明确反对,马爷却是露出几分苦笑,当下再次沉默了片刻终于抬头道:“其实陛下也并没有强迫我,只是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哪怕我拒绝,他也不会说什么,只不过我自己却有些放不下,只是我知道你们肯定会反对,所以才先你商量一下。”
  “马叔您有什么放不下的,现在您已经是功成名就,又有自己的家庭陪着,特别是恨儿也给您生了几个孙儿,现在您只需要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就行了,何必再去理会朝堂上的这些事?”李休这时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李休对马爷重回飞奴司这件事是十分反对的,毕竟他实在想不通马爷有什么回去的理由,可是现在看马爷的样子,似乎很想回去,这让他也十分的不解。
  “我倒不在乎其它的,只不过飞奴司是我一手创立的,当初先皇刚起兵时,需要一个快速传递消息的通道,于是我就受命组建了飞奴司,从刚开始的几笼信鸽、十几个快马开始,到现在形成一个隐藏在暗中的庞大机构,这些都是我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飞奴司了,所以现在看到它一点点的衰落下去,我也是心有不甘!”马爷这时终于将自己的理由讲了出来,说到最后时,他的双眼中也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感情。
  李休听到马爷上面的这些话也不由得一愣,他刚才也猜想了一些马爷重回飞奴司的理由,可是却偏偏忽略了马爷对飞奴司的感情,的确,马爷这辈子最大的功劳不是打仗,事实上作为一个将军,他立下的功劳并不能和秦琼、程咬金等人相比,但是若是把飞奴司的功劳也算在他身上的话,那整个大唐也没几个人能和他相比。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马爷早就知道自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所以在认识恨儿之前,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了飞奴司身上,可以说飞奴司就像是他的孩子一般,哪怕是后来有了恨儿,但飞奴司在他心中也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这也是他曾经在李世民刚登基时被免职,但后来李世民需要时,他又重回飞奴司任职,如果算上这次的话,他已经是第三次执掌飞奴司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对马爷更加理解了,只是想到马爷的身体,他还是十分担心的道:“马叔您的心情我理解,可是您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而且就算是您想去,也考虑一下郡主和恨儿她们的意见,恐怕她们也不会愿意您再去操劳的。”
  “我也知道恨儿她们母女会担心,所以才找你商量,而且我也想好了,就算我重回飞奴司,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事事亲为,顶多也就是把持一下大方向,至于其它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只不过……”
  马爷说到最后时却忽然一皱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这让李休也不禁开口追问道:“只不过什么?”
  只见马爷这时忽然叹了口气,随后这才继续道:“只不过当初我带出来的属下,要么是死在了任务中,要么是因为年纪太大退了下来,特别是这些年我离开后,当初的老部下也被清理出去很多,所以现在的飞奴司也已经不是当初我带出来的那个飞奴司了,如果我重回飞奴司,恐怕也没几个能用的人手,而如果重新整顿提拔,却又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正是我最缺少的。”
  听到马爷的担忧,李休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毕竟飞奴司是个十分特殊的机构,他不受其它部门的管辖,甚至连三省六部也无权插手飞奴司的事,有时甚至还要配合飞奴司,可以说除了皇帝,谁也指挥不动飞奴司。
  在这种情况下,飞奴司也就没有了监管,导致内容很容易出现一个个的山头,哪怕是大统领,想要使唤下面的人也不容易,所以必须安插自己的人到下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初马爷创立了飞奴司,下面的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也是如臂使指,只是现在他手下的那些人要么死了要么退下来,飞奴司内部也是山头林立,以他现在的年纪,没时间也没精力去整顿飞奴司内部的这些山头。
  听到马爷的话,李休也不由得摇头苦笑,其实他这时也十分的矛盾,即理解马爷放不下对飞奴司的感情,但又不愿意让他真的回去,更何况飞奴司现在的情况还这么复杂,所以也就更不愿意让他回去了。
  “不过对于飞奴司现在的情况,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马爷再次开口道,脸上也带着一种神秘的笑容。
  “什么办法?”李休也是脱口而出的问道。
  “很简单,我没有精力做这些事,只能找一个得力的帮手来帮我做这些事,这个助手不但能力要强,而且还要听从我的命令,如果有这样的帮手在,短时间内整顿一下飞奴司也不是什么难事。”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而在说到“帮手”这两个字时,他也不由得看向了李休。
  “马叔您不会是让我去飞奴司吧?那可不行,先不说我已经辞官,另外我从来没在飞奴司中担任过职务,对司中的事务也不是很熟悉,就算是去了飞奴司也帮不上您的忙!”李休看到马爷的眼神也是吓了一跳,当下急忙摆手道,他才刚刚跳出朝堂这个火坑,自然不愿意再跳进去。
  “哈哈~你不要误会,我可不是说你,事实上你的能力虽然不错,但却不适合飞奴司,因为你做事不够果决狠辣,而且又太过感情用事,如果你真的去了飞奴司,恐怕只会让飞奴司乱上加乱,我说的是另外一个人!”马爷看到李休慌张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
  “另外一个人,是谁?”李休听到马爷说不是自己,当下也是松了口气,不过随即就又十分好奇的追问道。
  “还能是谁,自然就是那个心狠手辣的赵德言了!”只见马爷嘿嘿一笑道。
  “原来是他!”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赵德言的确是十分合适的人选,一来他当初就是飞奴司的人,曾经以“宰相”的代号卧底突厥,可以说颉利被灭,赵德言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二来赵德言行事狠辣果决,而且能力也十分的突出,若是由他做马爷的帮手,整顿飞奴司的确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陛下找过我后,我就想到了赵德言,甚至想要推荐他代替我担任飞奴司的大统领之职,只不过他虽然为飞奴司效过力,但并没有进入过飞奴司的核心,所以我也担心他的威望不足以服众,这才想让他暂时担任我的帮手,等到整顿过飞奴司后,再让他一点点的接管,只不过我还有一个顾虑,所以才想你帮我一下!”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说到这里时,脸上也露出凝重的表情。
第1211章
劝说赵德言
  马爷的性格李休十分的了解,只要是他做出决定的事,基本上不可能再更改,特别是马爷的年纪越大,性格也越固执,哪怕是他和平阳公主的劝说也没用,比如这次他想要重回飞奴司,表面上是来征求李休的意见,其实他心中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来见李休真正的原因只是告诉他这件事,顺便还请他帮个忙。
  “马叔您想请赵德言做您的副手,这的确是个好想法,只是困难也十分明显!”李休听到马爷的想法也不由得露出深思的表情道。
  赵德言的确是个很合适的人选,甚至李休也想不出第二个比他更合适的人了,只不过赵德言现在可不是当初那个小小的间谍,而是已经成为大唐的洪州刺史,真正的一方大员。
  而且赵德言在洪州也干的十分出色,上百万突厥人去了他那里,最后都被治的服服帖帖,洪州的开荒也是成绩斐然,使得洪州从一个洪水泛滥之地,变成了一个有名的鱼米之乡,每年都上缴大批的粮食,甚至还吸引了不少汉人前去定居。
  可以说以赵德言的政绩,早就应该升官了,李世民也曾经几次想要将他调回长安任职,可是赵德言就是不愿意,因为他对突厥人的恨意并没有完全消除,比如洪州那边的突厥人每年都在减少,甚至他还用各种办法降低突厥人的生育率,可以说他对突厥人的恨意已经变得有些病态了,想要让他离开洪州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是啊,赵德言对洪州的执念很深估计洪州的突厥人不死绝,他根本不会回来。”马爷这时也是叹了口气无奈的道,他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想请李休帮忙,毕竟赵德言为人孤僻,能够称得上他朋友的人,满朝文武恐怕也只有李休了。
  “这个……”李休这时也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抬头道,“马叔您的意思我明白,对于赵德言那里,我会亲自给他写封信劝说一下,不过他是否愿意回来,我也没有任何的把握?”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不过我估计你说服赵德言还是有很大的把握的,毕竟洪州那边的突厥人也被他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都只是一些不敢反抗的顺民,而且咱们这次对付的是西突厥,虽然与颉利那帮突厥人不同,但毕竟都是突厥人,赵德言很可能会动心!”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
  听到马爷的话,李休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赵德言对突厥人的恨意其实已经有些病态了,所以他在洪州对突厥人的统治也十分的残酷,动不动就会杀人,这也是他治下的突厥人口一直减少的主要原因,不过他都杀了这么多年了,估计也应该感到厌烦了吧,而西突厥倒是一个不错的转移仇恨的目标。
  “马叔,您既然已经铁了心的要回飞奴司,那我也不再劝您了,只是郡主和恨儿那里该怎么办,她们母女可不像我这么容易说服。”李休这时忽然再次开口道,虽然他理解马爷的想法,但内心深处依然不赞同他的选择,如果马爷无法说服恨儿母女,从而放弃回飞奴司的话,那他也会十分的高兴。
  “这个……”果然,听到李休提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马爷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他和光化郡主夫妻情深,恨儿虽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但两人的感情却比一般的父女还要深厚,所以他对恨儿母女也十分的在乎。
  只见马爷犹豫了半晌,最后终于抬起头对李休道:“那个……恨儿她最听你的话,要不然你帮我……”
  “马叔您就别害我了,就算恨儿听我的话,也不会同意让您这么大年纪的人再去操劳,更别说郡主那里了,若是让她知道我帮着您,非把我骂个狗血淋头不可!”没等马爷把话说完,李休就十分干脆的拒绝道,开玩笑,他可不想替马爷顶这个缸。
  看到李休拒绝,马爷也有些恼火,当下气乎乎的道:“你不愿意帮忙就算了,我自己回去和她们说!”
  马爷说完一甩袖子就离开了,李休则是哈哈一笑,不过随后又有些苦恼的摇了摇头,然后回到内宅找到平阳公主,把这件事告诉了她,毕竟这么大的事,平阳公主迟早都会知道,还不如早点告诉她。
  “马叔他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是放不下!”平阳公主倒是没有李休想像的那么着急,反而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这才叹了口气道,看来她也知道马爷对飞奴司的感情,毕竟她和马爷更像是父女,当初马爷为飞奴司消耗的心血和精力也都被她看在眼里。
  “我也劝了马叔,可是他就是不听,而且现在飞奴司的确有些衰落,马叔不忍心看着自己半辈子的心血毁于一旦,所以才会同意重新出山。”李休这时同样叹了口气道。
  “马叔的年纪越大,性子也越固执,咱们再怎么劝都没用,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给他找个得力的帮手,让他少操点心,那个赵德言夫君您有信心吗?”平阳公主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随后又十分理智地说道。
  “赵德言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现在也思考着怎么劝说他答应这件事,只是洪州实在太远了,一来一回就得大半年,否则我倒是很想亲自去劝说他,现在却只能写信了。”李休这时也有些无奈的道。
  表面上看,这件事似乎很容易,只要李世民一道圣旨,就能将赵德言调回来,可是大唐的君臣关系却不像后世那么上下分明,有时圣旨也没用,大不了人家辞官不干了,甚至就算是调回来,如果对方心不甘情不愿,消极怠工也是个麻烦,根本做不到帮马爷分担压力。
  当天晚上,李休就开始将自己一人关在书房中,静心思考该怎么给赵德言写这封劝说的信,只不过让李休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在遥远西域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也将影响到大唐未来的历史走向!
第1212章
王宫中的“战利品”
  春节将近,虽然在大唐人心中,春节不如上元节那么重要,但是对于在外征战的将士们而言,这也依然是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特别是再过半个月就是上元节,所以春节可以看做是上元节的预备节日,因此在春节来临之前,整个大军中也就开始了准备。
  苏定方骑在马上,沿着高昌城的街道巡视,街道上的高昌人看到苏定方和他身后的唐军,一个个也都露出敬畏的表情,本来拥挤的街道也让出中间的位置,甚至连靠近都不敢。
  前段时间侯君集与苏定方率领着大军围攻高昌城,结果现任的高昌王麴智盛看到外面援兵,内部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十分果断的打开城门投降,于是唐军直接占领了高昌城,因为高昌本来是汉人建立的国家,所以国内的各种风俗习惯等都与中原很像,对于唐军也不是特别的抗拒,因此唐军接管高昌城的过程也十分顺利。
  高昌城是高昌的都城,唐军占据了这里,高昌也就此灭亡,不过高昌国境内还有一些其它的城池,现在天气太冷,唐军也没功夫去接收,因此暂时就呆在高昌城内,先把攻打下来的地盘稳固下来再说。
  高昌是西域的一个强国,高昌城更是西域最繁华的城池之一,在打下高昌城后,侯君集就清点了一下高昌城中的户籍,结果发现整个城中的人口达到三万七千多人,虽然这个数字相比长安的上百万人口十分的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地广人稀的西域来说,高昌城却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大城了。
  苏定方是侯君集的副手,现在主要负责高昌城内的治安,其实每天也没什么大事,毕竟高昌城的百姓近四万百姓中,有将近三万都是汉人,剩下的胡人也都受到汉风的影响,不像其它的胡人那么野蛮,因此唐军占据高昌城后,治安也恢复的不错,再加上唐军纪律严明,因此城中的百姓对唐军也从开始单纯的畏惧,到现在的敬畏,城中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巡视的队伍沿着高昌最繁华的大街前行,高昌城中虽然汉人众多,但大都是多年前就迁到这里的,甚至高昌城本来就是汉朝在这里屯田的部队所建,因此这里的汉人也受到西域的风气影响,导致高昌城建造的不像中原的城市那么整齐,住宅与商业区混杂在一起,街道上到处都是搭建的棚子之类的,看起来十分的杂乱。
  苏定方一边巡视一边打量着高昌城中的风景,虽然整个高昌城无法与中原的大城相比,但是也别有一番异域的风味,特别是其中还夹杂着一些中原风格的建筑,看起来倒也有趣。
  苏定方巡视的这条路是高昌城的主干,一直通往王宫的方向,所以不一会的功夫,苏定方就看到前方那座看起来更像是寺庙的王宫,因为西域佛风鼎盛,高昌也不例外,所以整个高昌城中到处都是寺庙,甚至连皇宫都修建的更是一座大寺庙,每当有高僧路过时,都会受到高昌的盛情款待,比如李休的那位旧友玄奘,就曾经被高昌王挽留数日,希望他能留下来,最后玄奘以绝食威胁,这才让高昌王放他离开。
  就在苏定方的队伍来到高昌王宫的宫门前时,只见宫门前已经换上了大唐的士卒,而且现在宫门大开,透过宫门可以看到里面似乎停着不少大车,这让他也不禁有些好奇,当下进到宫门,守卫的士卒也都认识他,自然也不敢担着他这位副总管。
  苏定方进到王宫才发现,一队队的士卒正在一些将领的指挥下,将王宫库房里的一些宝物往马车上搬,说起来打下高昌城后,麴智盛也立刻从王宫中搬了出来,因为王宫中有大量的财物,别的不说,光是王宫的宝库就十分的惊人,因此王宫也立刻被侯君集封存,看样子直到今天才开始清点宫中的宝物,甚至侯君集也站在不远处监视。
  “参见将军!”苏定方看到侯君集,当下也急忙上前行礼道,这次他第一次担任侯君集的副手,也体会到在侯君集手下做事的不易,说起来侯君集虽然精于兵法,但是在军中却是独断专行,根本不容许任何的质疑,为此苏定方也听取李休和程咬金等人的建议,从来不与侯君集对着干,所以两人相处的倒还算融洽。
  “嗯,不必多礼!”侯君集看到苏定方时也是微微的点了点头道,随后指了指这面前这些大车笑道,“定方你看,高昌区区一个西域小国,王宫中竟然存放着这么多的宝物,特别是各色宝石、黄金等物,简直是数不胜数,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啊!”
  “西域本来就是交通要道,咱们大唐的货物想要买到西方,就必须经过这里,高昌盘踞在这里,自然是坐地收钱,王宫里有这些金银珠宝也是很正常的事。”苏定方这时也笑着开口道。
  不过就在苏定方的话音刚落,忽然他再次打量了一下这些运输宝物的军队,随后有些不解地问道:“将军,这些财物是不是都已经登记造册了,为何我没有见到记录的人员?”
  “登记造册做什么?”侯君集听到苏定方的话却是淡然一笑道,甚至笑容中带着几分自得之色。
  “这……”苏定方当下也是再次一愣,随后不解的问道,“若是不登记造册的话,那怎么送回长安那里,万一路上丢了几件,到时想查都查不到?”
  “呵呵,定方你说什么傻话,这些可都是咱们的战利品,用不着上缴朝廷!”侯君集却是再次淡定的一笑道。
  “什么?这……”苏定方听到侯君集竟然将王宫中的这些财物当成战利品,当下也是大惊失色,因为按照大唐的规矩,战利品是可以归个人所有的,如果高昌王没有投降,高昌城是被唐军打下来,那么这些东西还能勉强的划到战利品中,可是现在却是高昌献城投降,所以侯君集摆明了就是想将这些财物贪为已有,这可就有些太过分了。
  “怎么?定方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就在苏定方刚想说什么,却没想到侯君集这时冷眼横了他一眼道,虽然语气依然平淡,但却已经有了几分森然之意。
  看到侯君集脸上的表情,苏定方也不由得心中一寒,当即又想到李休和程咬金两人的忠告,当下也急忙强笑道:“将军误会了,末将只是觉得这些战利品太过贵重,担心下面这些军汉笨手笨脚的碰坏了!”
  苏定方能在军中混的风声水起,自然也不是什么蠢人,特别是现在大军远征在外,侯君集身为行军大总管,掌管着军中所有人的生死,可以说只要他一句话,杀了自己这个副总管也不会有人敢说什么,至于日后回到长安,随便给自己安个罪名就行了,毕竟军营里的死罪简直太多了,甚至就算是被李世民知道了真相,以侯君集现在的功劳和地位,恐怕李世民也不会真的杀了侯君集,到时自己可就真的白死了。
  也正是想到上面这些,所以苏定方才十分明智的选择了明哲保身,大不了日后回到长安再找李休商量这件事就是了,到时自然会有人收拾侯君集。
  “呵呵,定方你的确是个聪明人,等下回去后,自然少不了你的那份!”侯君集看到苏定方改口,当下也是得意的一笑道,他十分喜欢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是再晓勇的将领,见到自己也得服服帖帖的。
  听到侯君集竟然要给自己一份,这让苏定方也是心中大惊,因为他知道这可不是侯君集好心,而且要把他也拉下水,这样一来,他也就不敢轻易的把这件事捅出去了。
  “多谢将军!”虽然明知道侯君集没安好心,但是苏定方却还是不得不收下,如果他现在不收,就是摆明了与侯君集划清界线,以对方多疑的性格,说不定就会找个由头把自己给杀了,所以苏定方也只能假意顺从。
  看到苏定方答应收下“战利品”,侯君集脸上也终于露出几分满意的笑容,随后不再理会对方,而苏定方也借口自己还要巡视高昌城,当下从王宫中退了出来,等到天黑之后,侯君集果然将一车财物送到了苏定方的住处,而苏定方也不动声色的收了下来,只不过暗中他却将这些财物登记造册,以便日后交出去,免得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