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515


第1207章
巧遇李泰
  长孙无忌正在帮着李世民处理公务,刚刚禀报完高昌那边的捷报,却没想到李世民忽然说要送李治去并州,这让他也不由得心中一惊,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自然也立刻猜到这很可能是李世民为了防备自己接近李治才想出的办法。
  一想到上面这些,长孙无忌也不由得心生恐惧,毕竟伴君如伴虎,哪怕是他也不敢在李世民面前太过放肆,更何况他接近李治也的确有私心,甚至已经犯了李世民的大忌。
  不过长孙无忌心中还抱着一丝奢望,当下强自镇静下来道:“陛下,晋王的年纪还小,现在就让他去外地之官是不是早了点?”
  “早吗?”只见李世民这时用目光斜了一眼长孙无忌,随后这才颇有深意的又道,“雉奴马上就十三岁了,比规定皇子之官的年纪还大一岁,再过两年他也就要成年了,而且孩子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咱们这些长辈该放手时也要放手,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晚辈们的身上!”
  虽然李世民说话的语气颇为轻描淡写,但是长孙无忌却是听的满身冷汗,因为李世民话中对他的警告之意再明显不过了,他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被他当面警告,这让长孙无忌也是连声称是,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过李世民在警告过长孙无忌后,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时不时还和长孙无忌商量几句,似乎并没有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这让长孙无忌也稍稍放下心来,不过对于李治那边,他也彻底的死了心,毕竟他了解李世民的性格,既然他已经警告过自己了,如果自己再不知好歹的去接近李治的话,恐怕最后只会让李世民舍弃两人多年的交情,到时他可能也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好不容易等到处理完政务,长孙无忌也感觉有些心力交瘁,毕竟李世民对他的警告这件事实在太严重了,连他一时间也有些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更何况还有这么多的政务要处理,所以从刚才开始,他就希望能早点处理完,好让他能有时间冷静一下,现在总算是可以出去了。
  当下长孙无忌将处理完的政务送到门下省审核,而自己离开了皇宫,只是他这时的脑子很乱,也不想回家,于是就吩咐马夫随便走走,自己坐在马车上一直思考着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以及日后他与李世民相处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长孙无忌是个很精明的人,同时对李世民的性格也极为了解,只是自从李世民做了皇帝后,两人的关系也从单纯的朋友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而且他这个人的名利心较重,哪怕现在已经成为大唐的第一重臣,但他依然不满足,倒不是他有什么夺位的心思,而是想要让长孙家世世代代都这么富贵下去,所以他才对皇位的继承人那么热心。
  只不过这次长孙无忌却是太过失策,只顾着接近李治,却忘了李世民的反应,也许平时他做的出格一些,李世民还能容忍,只不过这次却关系到李世民的几个儿子,这让李世民才无法容忍,一想到这里,长孙无忌也不由得再次出了一身的冷汗。
  其实李世民警告他反而是一件好事,这说明李世民对他还是很有感情的,否则若是换成另外一个人,恐怕李世民根本不会说什么废话,直接就会把人给杀了。
  想到上面这些,长孙无忌在后怕之余也有些庆幸,至于他和李世民日后的相处问题,除了要注意不再碰触到李世民的逆鳞外,他自己也要注意说话做事的方式,毕竟随着李世民登基日久,身上的威势也越来越重,哪怕是他和李休这样的重臣,在李世民面前也要小心翼翼,估计这也是李休不愿意再呆在朝堂的原因之一。
  长孙无忌想到李休,忽然很想找对方聊一聊,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李休才能更理解他,只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想法,毕竟他被李世民警告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自己知道就行了,没必要再去告诉别人,哪怕李休不会嘲笑他,但他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回家吧!”当下长孙无忌对车夫吩咐道,既然已经想明白了这件事,他也没必要再外面闲逛了,而且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有许多的政务需要处理。
  随着长孙无忌的吩咐,车夫也立刻调头,这时长孙无忌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当下打开车窗看着街道上的行人,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马车竟然来到了曲江池附近。
  现在天色将晚,道路上许多人都是行色匆匆的模样,不过更多的人却是推着车子出来赶工,因为长安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自从解除宵禁后,有不少人都是靠着晚上的收入来养活自己和家人,特别是曲江池这里,晚上更是热闹非凡。
  “咦?”不过就在长孙无忌的马车正在准备离开曲江池时,却忽然发现前面来了一支车队,将道路一下子给堵住了,这让他的马车也不得不停了下来。
  “去看一下前面是什么人?”长孙无忌看到自己的道路被堵,当下也面带不悦的向车外的随从问道。
  听到长孙无忌的吩咐,随从也立刻答应一声跑上前,结果很快就跑回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前面是魏王与一帮名士学者来曲江池饮宴。”
  长孙无忌听到前面竟然是李泰带人前来饮宴,当下也不禁眉头一皱,他记得今天李泰请了那些波斯和罗马的学者,另外还有长安的一些名士在魏王府饮宴,看样子应该是白天喝的不尽兴,所以又跑来曲江池这边继续喝。
  “哼,他到是清闲!”长孙无忌一向都不待见李泰,当下也不由得冷哼一声,随后就准备让人调转马头再找一条路,免得见到自己这个不喜欢的外甥。
  不过让长孙无忌没想到的是,李泰竟然看到了他的马车,当下也笑呵呵的走上前高声道:“外甥李泰拜见舅舅,没想到这里能够巧遇您,不如舅舅您也来参加我举办的曲江宴如何?”
第1208章
倒霉的李泰
  长孙无忌在曲江池边巧遇李泰,本来他想转身离开的,却没想到被李泰看见他的马车,而且对方还十分热情的上前邀请他一起参加晚上的宴会。
  说起来长孙无忌虽然不怎么待见李泰,两人关系也不怎么好,不过他们毕竟是甥舅,所以表面上还保持着一种看起来还不错的关系,各种年节时礼也不会缺少,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李泰见到长孙无忌时,也不能装做没看到,反而还要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亲自上前邀请长孙无忌参加宴会。
  若是放在平时,长孙无忌就算是不想去,也会找个过得去的理由拒绝,甚至若是有时间的话,他也可以去坐一坐,大不了喝两杯再走就是了,只不过今天的情况特殊,他才刚被李世民警告过,不允许他再接近李治,结果一转身就来参加李泰的宴会,若是让李世民知道,恐怕会误会他又和李泰有什么关系。
  “不必了,我现在没空,魏王你们去吧!”只见长孙无忌当下硬邦邦地回道,他可不想再和李泰扯上关系,否则他在李世民面前可真的是百口莫辩了。
  只见长孙无忌说完,也根本不理会李泰的反应,当下让人转过马车就离开了这里,留下李泰独自站在路中间,而他身后还有不少前来赴宴的文人名士,刚才长孙无忌的表现也都被他们看在眼里,这时一个个也都盯着李泰。
  看着长孙无忌远去的马车,李泰也感觉羞怒交加,特别是他背后还有那么多的人,哪怕没有回头,他也可以感觉到背后那无数道火辣辣的目光,甚至让他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毕竟他长这么大,长孙无忌是第二个敢这么不给他面子的人,第一个自然就是将他赶出府门的李休。
  “哼,不知所谓!”过了好一会儿,李泰这才反应过来,当下冲着长孙无忌离开的方向一甩袖子怒道,长孙无忌再怎么说也是他的长辈,而且周围又这么多人,他也不好骂长孙无忌“不知好歹”,只能用不知所谓来代替,只不过他心中的怒火却已经快要烧到头顶上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泰和长孙无忌在曲江池畔发生冲突的事就已经传遍了长安城,毕竟当时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也根本瞒不住,据说李泰气的在晚上的宴会都没有露出一点好脸色,搞的参加的宾客也都没有尽兴。
  李泰请的宾客之中,也有不少是终南书院的先生和学生,结果这件事自然也很快在终南书院传开了,李休自然也听说了,虽然他不知道李世民警告长孙无忌的事,但通过这件事也能猜到一些,当下也不由得暗笑李泰的运气不好。
  书院的论道大会终于还是结束了,李世民那边也同意了支持巴赫拉,于是就派人与波斯使节扎马斯开始了谈判,毕竟大唐不可能白白的支持他们,波斯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行,虽然并不能保证波斯日后会遵守这些条件,但该要的还是得要。
  波斯这边的谈判还没有结束,高昌那边就再次传来捷报,这次侯君集率兵攻打高昌可以说捷报频传,上次才禀报说麴文泰被吓死了,结果这次又传来好消息,那就是麴文泰的儿子麴智盛举全国之兵迎战唐军,结果却是一战而败,最后只能退守高昌城,除了这座首都之外,高昌的其它国土可以说尽归大唐所占。
  除了高昌国的情况,侯君集还禀报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那就是西突厥那边的动静,说起来刚开始时,李世民就判断西突厥不敢出兵,顶多也就是做做样子,结果事实上也的确像他猜测的那样,现在唐军都已经开始围攻高昌的国都了,西突厥也只是派了数万人去了浮图城,根本不敢进高昌。
  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乙毗咄陆可汗这次派去浮图城领兵的将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在到达浮图城后,竟然主动率兵向大唐投降了,结果侯君集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浮图城,而且还得到了几万随身降兵,另外还有大批的物资,可以说是个意外之喜。
  西突厥的援军都投降了,高昌上下也是一片绝望,估计用不了多久,那个麴智盛估计也会投降,到时整个高昌都将是大唐的囊中之物,至于西突厥那里也不用再担心,毕竟连派来的援军都投降了,现在西突厥是颜面扫地,也没脸再派人来了。
  时间过的很快,这时也已经是寒冬时节,马上又是新的一年要到来了,李治也开始准备明年去并州的事,他的年纪小,所以李世民就给他派了几个得力的人辅佐他,不过平时有什么事情,李治还是喜欢和李休商量,李休现在也没什么事,就是帮着李治准备去并州的事宜。
  “先生,等到明年我离开后,恐怕就没办法时时刻刻在您身边听您的教诲了。”随着离开的日期临近,李治的情绪再次变得有些低落的对李休道。
  “无妨,并州离长安也并不是太远,到时咱们以书信联系就是了,说起来扬州那边离的更远,不过你三哥的信也经常的送来。”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解道,李治毕竟是个孩子,情绪变化的很快,前段时间还想着去并州做一番事业,现在却又不舍得离开了。
  “嗯,我肯定不会输给三哥的,不过先生您如果有空的话,能不能去并州看看我,最好能把五姐和兕子带上,虽然还没有离开,但我肯定会想念她们的!”李治听到李休的话先是鼓起几分斗志,但很快又带着几分哀求的道。
  听到李治的话,李休也不由得扭头看了看远处正在与其它学生玩耍的兕子等人,今天他也是刚上完课,结果就被李治拉到一边商量着去并州的事。
  “等到日后有空,我肯定会去并州探望你,不过兕子和丽质想要离开长安可就太难了,到时还要看你父亲的态度。”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说到最后时,他也不由露出几分苦笑。
  “我也知道让兕子和五姐去探望我太难了,只是我又不能轻易回来,不过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先生您自己去探望我就行了。”李治也理解李休的难处,当下也是再次开口道,只是说到最后时,脸上的神色依然有些低落。
  “雉奴你也别太难过了,到时我和父亲一起去探望你,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想在你那里多住一段时间,一来陪陪你,二来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旁边的平安郎开口道,他和李治的感情很好,所以刚才李休和李治谈话时,他也陪在身边。
  “真的吗,平安大哥你真的能陪我住在并州吗?”李治听到平安郎的话也不由得眼睛一亮的大声道,他之所以不舍得离开长安,就是因为他的亲人朋友都在这里,若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去了并州,他担心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至于他父皇派给他的几个大臣,一个个也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实在让人亲近不来。
  “当然了,我已经成年了,正所谓读万夺门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上次的辽东之行就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计划这两年再外出历练一次,反正去哪都一样,去你那里还能陪陪你。”平安郎当下笑呵呵的开口道,似乎是在说一件很轻松的事,这让李治也露出羡慕的表情,毕竟他可从来没有这么自由过。
  只不过旁边的李休听到儿子的话却是眉头一皱,本来想说点什么,不过想到平安郎已经成年,他最终也没能开口。
第1209章
高昌投降
  “平安郎,你不是要去书院读书吗,怎么还答应去雉奴那里?”这天傍晚送走李治后,李休也不由得单独将自己的长子叫到面前问道,平安郎也成年了,而且除了学医外,他在读书方面也颇有天赋,家里请的先生对他也是赞不绝口,所以李休就想送他去终南书院,毕竟那里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对此平安郎也同意了。
  “父亲不必担心,书院那边的情况我了解,不是我自大,而是我觉得我在书院能学到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我觉得在书院呆上半年也就可以了,至于去雉奴那里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毕竟他年纪小,并州的事务又特别的繁多,我也可以帮一下他。”平安郎这时却是笑呵呵的开口道。
  听到儿子说在书院学不到什么东西,李休先是一皱眉,觉得儿子的确有些自大,不过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有道理,书院里虽然有不少名师,但以前李休请来的先生也同样不差,所以平安郎他们这些孩子的基础都打得十分牢靠,再加上平安郎也努力,所以他的才学在年轻人中也的确是一等一的。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感觉儿子说的有道理,不过最终还是开口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书院可不仅仅是个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与人交际的地方,这些书院的学生大都是日后朝廷的栋梁,现在能与他们结识,日后也对你有好处。”
  “父亲说的不错,所以我才决定在书院呆上半年左右,不过相比这些外在的条件,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却更重要,而能力却不是只靠学习就能得来的,最主要的还是要亲自去尝试体会,而雉奴那里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平安郎这时再次开口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感慨的表情,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真的成年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甚至比自己考虑的还要周全,这让他也不禁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你真是长大了,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大胆的去做吧,遇到问题也不用怕,有什么事情背后都有我帮你兜着!”
  “多谢父亲!”能够得到父亲的赞同,平安郎这时也十分高兴的向李休行了一礼道。
  平安郎从小就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说他有志向也好,说他有野心也好,反正李休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日后肯定不是个甘于平庸的人,而且他也拥有远越一般人的出身和条件,所以他和李休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人,李休不喜欢进入朝堂,而平安郎是早就立志为官,至少也要能造福一方百姓。
  李休是个很开明的人,对于儿子的想法也十分的支持,毕竟孩子们迟早都要独立于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们选择自己日后要走的路也很正常,而自己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将路铺的更平一些,顺便指点一下他们,不要走到歪路上就行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唐与波斯的谈判也最终达成,李世民答应支持巴赫拉,而波斯则给大唐提供一些商业等方面的便利,而且李世民还答应援助给波斯一批武器,不过李世民也十分的鸡贼,竟然不舍得再送大唐的制式武器,而是让波斯使团去高昌那里,侯君集打败了高昌的大军后,缴获了不少的高昌武器铠甲,这些东西唐军也用不上,毁了也可惜,干脆就送给波斯了。
  提到高昌那边的战事,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意外,在春节来临之前,高昌王麴智盛就十分明智的打开高昌城的城门,向侯君集请降,毕竟他们外无援军,自身的大军也被消灭,内部也同样出现了不小的问题,甚至有不少人都怨恨麴智盛父子不该惹怒大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麴智盛再不投降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他的人头就会被人暗中砍下,到时与高昌城一同献给大唐。
  随着高昌的投降,高昌国也就此灭亡,不过因为现在天气太冷,而且高昌境内也还有许多的乱兵需要平定,所以侯君集的大军就暂时驻扎在高昌,等到平定了高昌内部的乱局才会撤军。
  大唐吞并了高昌,这一战对大唐来说也是意义重大,最关键的就是大唐打通了与西域各国的通道,日后大唐与西域的交流再无阻碍,这对于大唐的丝绸之路来说也是极为重要,日后来往的客商再也不用担心被高昌国打劫了。
  不过除了打通了西域外,对大唐最重要的还是震慑了本来快要统一的西突厥,特别是西突厥好不容易派来的援军,却一仗没打就投降了,这让野心勃勃的乙毗咄陆可汗声名扫地,西突厥内部对他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如此一来,他想要统一西突厥的困难也就更大了。
  更加重要的是,大唐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乙毗咄陆可汗统一西突厥,而且在打下高昌后,大唐的势力就直接进入西域,如此一来,大唐也就可以直接干预西突厥的事情,比如李世民现在已经准备动用飞奴司的力量,从内部瓦解西突厥,最终彻底的消灭掉西突厥,从而独霸西域,这也是大唐接下来的目标之一。
  对于大唐攻略西域的计划,李休也早就知道,因为在他离开朝堂之前,这个计划就已经定下来了,甚至这个计划还早于李世民灭掉高句丽的计划,只是相比西域,高句丽对大唐的威胁更大一些,所以大唐才选择了先东后西的策略。
  当然计划归计划,在执行时总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比如李休事先就不知道李世民准备动用飞奴司从内部瓦解西突厥,直到这天马爷忽然找到他,面色严肃的对李休道:“今天陛下召我入宫了!”
  “陛下召您进宫做什么?”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道,毕竟马爷已经退下来多年,除了过节时偶尔被召进宫饮宴外,其它时间基本不怎么进宫。
  “陛下想要让我重掌飞奴司!”马爷对李休也没有任何隐瞒,当下直接将李世民见自己的原因讲了出来。
第1210章
放不下的马爷
  “什么?”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大吃一惊,当下禁不住叫出声来,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毕竟马爷都已经年过花甲,而且身体也不是太好,前几年的一场大病差点要了他的命,现在虽然好了一些,但依然不适合再操劳,李世民怎么会想到让马爷重新回飞奴司去?
  “你也不要太惊讶,其实陛下也是没办法,主要是我离开飞奴司后,一直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掌管飞奴司,结果这几年飞奴司也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现在朝廷又想要经营西域,如此一来,西突厥就成为经营西域的拦路虎,所以陛下想从内部分化西突厥,这也是飞奴司的份内之事,只是没有得力的人手操作,所以陛下才想让我重掌飞奴司。”马爷这时继续开口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