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515


第1143章
见马爷
  听到马爷有事情找自己,李休立刻就猜到了是什么事,这件事也是他之前答应过马爷的,那就是替他收敛当年战死辽东的隋军将士尸骨,当初他和秦琼在安市城时,还曾经打算攻下平壤后就一起去收拾尸骨。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按照李世民的计划,顶多在八九月份就应该灭掉高句丽,活捉泉盖苏文,可是却没想到高句丽这么难打,在安市城那里耽误了很长时间,随后为了抓住泉盖苏文,又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特别是打下平壤后,李休和秦琼又率兵杀往丸都城,等到他们带着泉盖苏文的人头回到平壤时,已经是大雪纷飞的寒冬了。
  本来当初准备回来时,李休和秦琼也商量过,想要留下来去辽水河畔将隋军将士的尸骨收殓一下,可是后来安市城那边消息传来,辽水那边降下暴雪,大雪把道路都给封住了,而且隋军将士的尸骨山也被冻住了,就算他们赶到那里,也没办法挖掘,除非是用暴力强挖,但肯定会破坏尸骨,这是秦琼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在那种情况下,最后李休和秦琼也只能暂时放弃了收殓尸骨的打算,决定今年先回来,等到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了之后,再专门跑一趟来收殓尸骨,到时马爷的身体如果不错的话,也可以带他一起来。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李休和秦琼的打算,根本没有来得及和马爷商量,毕竟双方离的太远了,也来不及写书信,马爷肯定已经知道李休他们回来并没有带上隋军将士的尸骨,所以才让李休去他那里一趟。
  虽然是事出有因,但李休当初答应了马爷,但却没能做到,这让他也是心存愧疚,也没有等到第二天,就在当天晚饭后就去了马爷家里,准备好好的给他解释一下,免得老头心里老是挂念着这件事。
  当下李休迈步来到马爷家中,两家本来也离的不远,步行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守门的人看到李休回来也都是十分的热情,根本不用通报,李休就来到客厅,不过还没等他进门,就听到客厅里传出两个熟悉的笑谈声,其中一个是马爷,另外一个竟然是秦琼。
  李休也没想到秦琼竟然先自己一步来到马爷家中,这让他也是心中一松,既然秦琼在这里,那他肯定也向马爷解释过了,而且听马爷的声音似乎十分高兴,看样子他并没有生气。
  想到这里,李休也迈步进到大厅,果然看到马爷和秦琼正把酒言欢,不过这却让他一皱眉,随后又有些无奈的道:“马叔您怎么又喝酒了?”
  “今天你们得胜而归,这么大的喜事自然要喝上两杯!”马爷的兴致颇高,看到李休进来也是大笑一声道,事实上他今天喝酒也是得到光化郡主的同意,一来这么大的喜事的确值得庆祝,二来马爷今年的身体也不错,一年来都没生什么大病,所以今天才让他破例了。
  “驸马你快坐下,我和马兄正在商量着明年去辽东的事,到时你要不要一起去?”秦琼这时也向李休招呼道,看他满脸红光的样子,估计之前也喝了不少,说起来他之前为了保养身体,连酒的戒了,现在高句丽已灭,心中再过牵挂,连酒也不戒了,毕竟对他来说,如果不喝酒的话,还不如让他死了算了。
  李休这时也笑呵呵的来到酒桌边坐下道:“马叔明年要去的话,那我肯定也要去,否则光您两位去我可不放心。”
  “臭小子,我和叔宝去怎么了,别以我们都是糟老头子了,叔宝之前不还是亲手斩了那个泉盖苏文吗?”马爷是个不服老的性子,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一拍桌子道。
  “马兄可别再提这件事了,虽然看起来是我杀了那个泉盖苏文,但对方之前在战场上冲杀半晌,本来就消耗了不少力气,而我与他交手时,也是打了十几个回合才杀了他,当时我也已经力竭,若是对方再坚持片刻的话,恐怕倒下去的就是我了。”秦琼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他本来也不觉得自己老了,可是经过上次与泉盖苏文的交手,他却发现自己的确是老了。
  听到秦琼的话,马爷也不由得愣了片刻,随后也不由得拍着秦琼的肩膀叹气道:“叔宝你说的对,虽然不想承认,但咱们的确都老了,等到明年咱们老哥俩去一趟辽东,将当年兄弟们的尸骨都带回来,这也了却了咱们最后一个心愿,日后就安心呆在长安养老,到时你也别住在城里了,就在我家附近盖个宅子,咱们每天钓钓鱼、喝喝酒,其它的事情就让晚辈们去烦心吧!”
  “哈哈~我也正有此意!”秦琼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其实他也早已经厌倦了朝堂上的争斗,之前更是去了军校,如果不是为了完成最后一个心愿,恐怕他早就辞官归隐了。
  旁边的李休听到马爷和秦琼的这些话,也不由得心中感慨,但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帮着给他们两人倒酒,最后两个老头都喝醉了,李休也亲自将他们搀扶到房间休息,同时派人去秦琼的府上报信,告诉他们秦琼今晚在这里休息,免得秦家的人担心。
  接下来的两天里,李世民给所有参与征讨高句丽的人放假,等到休息过后再论功行赏,李休对此也不在意,毕竟以他现在的地位,再大的功劳也没什么用处,反倒是薛仁贵这些人激动的睡不着,据说一连几天都能看到有功的将士在长安的各大酒楼通宵饮酒作乐。
  不过李休心中却还一直牵挂着上次李承乾的事,虽然他曾经决定不再过问李承乾的事,但毕竟多年的师生情谊,也不可能说放下就放下,特别是现在他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滑向深渊,这让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袖手旁观。
  想到上面这些,最后李休终于叹了口气,然后亲自写了封信,这才开口吩咐道:“来人,将这封书信送到东宫!”
第1144章
李承乾与崔干
  东宫宁心殿,这里是李承乾平时读书的场所,宫殿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却十分的雅致,平时就算是不读书,李承乾也喜欢在这里坐一坐,喝上一杯清茶,使得自己烦躁的心能够得到片刻的安宁。
  不过有时候李承乾也会在宁心殿待客,当然都是一些特别重要的客人,因为这里比较安静,方便商谈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比如今天,他就在这里接见了一个客人。
  “太子,上次老夫和你说的那件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李承乾的对面,一手端起茶杯品了一下,随后就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承乾问道。
  “这件事我还没有考虑清楚,以后再说吧!”只见李承乾听到对方的话后,却是眉头一皱有些不耐烦的道,似乎并不想要讨论对方提出的话题。
  “呵呵,这件事的确要放到以后再说了,毕竟之前陛下离京,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可是太子您却放弃了,实在让老夫感到可惜啊!”只见这个老者摇着头再次道,语气中也似乎带着无尽的遗憾。
  “我不是说过以后再说吗,如果崔公今天来找是讨论这件事的话,那还是请回吧!”李承乾听到对方的话也再次皱眉道,脸上的不耐烦也更加的明显,似乎一言不合就要赶对方离开。
  这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出身于博陵崔氏的崔干,之前他辞官去了南山那边,办了大唐第一座私人书院,也就是南山书院,不过李世民紧接着就在南山书院的旁边办了一所终南书院,导致两座书院开始互相竞争,从生源到科举,都是双方竞争的焦点,只是谁也不知道,他在暗中却已经与李承乾搭上了线。
  看到李承乾脸上的不耐烦,崔干当下也是轻笑一声,不再用刚才的话题来刺激李承乾,而是换了另外一个话题道:“既然太子不想听,那咱们就聊一聊另外一件事,今年陛下远征高句丽,连李休也跟着一起去了,太子身为监国,只要给我们一点方便,在科举上我们就可以超过终南书院,可是结果却是终南书院大胜,考上进士的人中,有一多半都是终南书院的学生,现在我们南山书院的名气已经完全被终南书院压了下去,这可与当初太子给老夫的承诺差太多了!”
  崔干说到最后时,两只眼睛也紧紧的盯着李承乾,本来这次李世民和李休都不在长安,他又与李承乾达成了暗中合作,以为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一举胜过终南书院,但却没想到最后输的更惨,不光进士科被打压,连其它几科也被打压的厉害,现在读书人中已经将终南书院排在南山书院之上了。
  听到崔干的话,只见李承乾也不由得露出尴尬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解释道:“本来我也想要帮你们,可是却没想到长孙无忌揽权,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根本不让我插手,连阅卷的人都是他一手安排的,所以我最后也实在无能为力。”
  提到长孙无忌时,李承乾脸上也露出一种刻骨的恨意,甚至连“舅舅”都不再叫了,而是直呼长孙无忌的名字,由此可知他对长孙无忌已经没有半分的尊重。
  “太子此言差矣,长孙无忌再怎么专权,他也只是个臣子,而您才是陛下任命的监国,如果当时太子硬要插手的话,恐怕谁也不敢拦您!”崔干却是再次不悦的道,无论李承乾怎么解释,他都感觉对方根本没有重视当初对自己的承诺。
  “崔公这话就有些过了,长孙无忌在朝堂上的声望本来就高,背后又有父皇为他撑腰,而且在科举这件事上,若是我硬要插手的话,日后谁都会知道我站在你们这边,到时若是让父亲知道我和你们的关系,那我这个太子之位还要不要了?”李承乾也是个高傲的性子,这时也是冷哼一声反驳道,他虽然与崔干暗中结盟,但却绝不会为了对方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看到李承乾生气,崔干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重了,而且他们世家现在也被李世民逼到了绝路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全都在李承乾身上,所以他也不敢太过得罪对方。
  “好吧,这件事老夫就不说了,希望下次科举时,太子记得对我们的承诺!”崔干这时叹了口气再次开口道。
  “放心吧,只要有机会,我肯定不会忘记你们的!”李承乾当下也点头道,只不过他的话依然有些含糊,只说是有“机会”才会帮崔干,并没有说一定要帮,对此崔干也没有太计较,因为他知道随着李世民和李休回来,李承乾在科举上能插手的机会就更小了。
  “对了,我听说你们世家有些人与我那位好四弟走的很近,甚至还投到他门下做了宾客,难道说你们世家要两头押注?”这时李承乾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当下也不由得开口质问道。
  自从上次李泰差点住进武德殿后,李承乾和李泰的关系就彻底的决裂了,再加上长孙皇后去世,他们兄弟两人也再也没有和好的可能,特别是李泰也将自己的野心表现出来,处处都想与李承乾争上一争,更加导致他们兄弟二人的关系急骤恶化,连李世民都为此头疼不已。
  “驸马这可就误会了,我们这些世家家大业大,嫡系与旁系人口众多,特别是一些旁系出世的人,最喜欢打着世家的旗号为自己脸上贴金,更有些人不喜欢受家族的束缚,行事只顾自己,而魏王那边也一直重金招揽人才,所以难免会有些世家出身的人被招揽过去。”崔干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
  世家的名望虽高,但也不是所有世家出身的人都愿意听他们的号令,特别是人口越多,家族对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小,比如以太原王氏为例,王氏的人口远超其它几个世家,但是王氏却是最松散的一个世家,整个世家内部分成多个派系,彼此间也是争斗不休,有些更是干脆与世家决裂,完全投靠了朝廷,这也是他们世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崔干说到这里时,发现李承乾的脸色依然不好看,当下也急忙再次开口道:“不过太子您也不必担心,魏王招揽人才也是件好事,我们已经派了几个人混到魏王的身边,到时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我们知道,甚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人影响到魏王的举动,进而给他设下圈套,以魏王的性格,要让他上套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听到崔干如此说,李承乾的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一些,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内侍走进来,刚想开口禀报,但却被李承乾恼火的打断道:“谁让你进来的,不知道本太子在会客吗?”
  李承乾一发火,内侍也吓的直哆嗦,不过最终还是颤抖的开口道:“启禀……启禀太子,奴婢……奴婢本不敢进来,只是燕国公府上送来一封书信,而且还必须要交给太子手中,奴婢不敢耽搁,这才大着胆子进来,还请太子恕罪!”
  听到竟然是李休派人送来的书信,李承乾也不由得一愣,脸上的怒火也一下子消退了,只是却换上了一副更加复杂的表情,以前他对李休也是十分的尊敬,只不过因为七娘的事,却让他心中对李休也产生了几分恨意,现在虽然消减了几分,但他对李休的感情依然十分的复杂,甚至连他自己都说不清。
  坐在李承乾对面的崔干听到竟然是李休送给李承乾的信,当下也不由得露出好奇的神色,他也知道李休和李承乾之间的复杂的感情,所以这时看看李承乾,然后又扭头看看内侍手中托着的书信,然后等着看李承乾如何做决定?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李承乾这才长长的吸了口气道:“把书信放下吧!”
  听到李承乾的话,内侍也是如释重负,快步来到李承乾的面前把信放下,然后又快步退了出去,而李承乾这时看着眼前的这封信,特别是看到信封上写着的“承乾亲启”四个大字,让他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更加复杂。
  以前李承乾在李休那里读书时,李休也从来不称他为太子,一般都是直呼他的名字承乾,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李休对他的称呼也像其它人一样变成了“太子”,后来他们师生间的裂痕一点点变大,李承乾本以为自己和李休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种关系,却没想到对方写的信上,依然像以前那样直呼自己的名字,这让他非但没有感觉到被冒犯,反而还感到几分亲切。
  只不过很快李承乾又想到当初七娘的事,以及后来他们师生间的争吵,这让他脸上的表情再次变得有些阴冷,随后拿过书信打开,也没有回避崔干,只是当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他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抬起头,面带迷茫的对崔干道:“他要请我过府一叙?”
第1145章
拒绝
  李承乾面色复杂的看着手中李休写来的信,信上的内容不多,刚开始问候了他几句,随后就直接转入正题,邀请他到自己府上一叙,至于谈什么事情信上则没有说,不过以李承乾的猜测,很可能和自己与长孙无忌决裂有关。
  不过李承乾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决定,本来他早就决定不再与李休来往,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却觉得自己应该去一趟,因为李休既然亲自给自己写信,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和自己说,只是一想到要和李休见面,他又感觉十分的尴尬。
  “太子怎么了,是不知道该不该见驸马吗?”正在李承乾犹豫不决之时,忽然只见坐在他对面的崔干再次开口道,说话时只见他轻轻的品了口茶,脸上也带着一种不可琢磨的笑容。
  “我的确不知道该不该见他,不知崔公有何建议?”李承乾这时倒是十分平静的看向崔干问道,他并不是真的想听崔干的建议,只不过自己做不出决定,所以才随口一问。
  “呵呵,其实太子不必想见不见的问题,而是要先搞清楚驸马见你是为了什么,只有知道了这个,才好决定见与不见?”崔干这时却是笑呵呵的道。
  “还能因为什么,无非也就是因为我和长孙无忌闹翻的事,他和长孙无忌也是多年的好友,现在肯定也知道了这件事,甚至长孙无忌很可能在他面前说了我很多坏话,而他可能又担心我和长孙无忌闹翻后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才想见我。”李承乾这时坐直了身子再次开口道,提到李休和长孙无忌时,他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十分冷漠,这两人本来应该是他最亲近的人,可是现在他却无论如何也亲近不起来。
  “既然太子知道驸马找你的原因,那就好办了!”只见崔干这时再次轻笑一声道,“驸马想要见太子,肯定是想让太子与长孙无忌不要闹的那么僵,不过我倒是想问一下太子,你和长孙无忌之间,还有任何缓和的余地吗?”
  “没有!”李承乾几乎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如果说他对李休的感情复杂,即有多年培养起来的尊敬,又有之前的怨恨,这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连他也分不清哪种更多一些,不过对于长孙无忌,他却是怨恨多于尊敬,因为他已经感觉到长孙无忌不再支持他这个太子。
  “那就是了,既然太子与长孙无忌再无和解的可能,那么驸马无论说什么都没有用,最后反而只会让你和驸马都不高兴,既然如此,那太子还去见驸马做什么?”崔干当下笑呵呵的再次道。
  李承乾听到崔干的话也不由得皱紧了眉头,虽然崔干的话让他听着感觉不舒服,但仔细的想一想也很有道理,他和长孙无忌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李休想要见他无非也就是分析一下当前的情况,再给他讲一些大道理。
  可是现在李承乾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不再喜欢听李休的说教,哪怕这些说教十分有道理,但他却根本不愿意听,所以去见李休也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反而只会让双方闹的更不愉快。
  想到这里,李承乾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又看了看手中的书信,眼中也闪过一丝决然的表情,当下抬手将李休的书信扔到旁边的炭炉里,然后大声吩咐道:“来人,派人去燕国公府上,就说我身体不适,不方便与国公见面!”
  随着李承乾的吩咐,外面立刻有内侍答应一声,随后派人去给李休回复,而坐在李承乾对面的崔干则是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他现在代表着世家与李承乾接触,自然希望可以最大限度的影响到李承乾的决定,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减小其它人对李承乾的影响,而李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李承乾看着李休的书信在炭火中化为灰烬,心中竟然有种十分轻松的感觉,这让他也忽然明白过来,其实他从内心深处就不想见李休,特别是上次他曾经将李休拒之门外,更让他和李休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现在见面也只会让他倍感尴尬,所以还不如不见。
  想明白了上面这些,李承乾心中仅存的那点犹豫和愧疚也立刻烟消云散,既然自己已经与长孙无忌决裂,那也不差李休一个,从今天起,他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坐稳太子之位,日后进而登上皇位,从而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李承乾派出去的人也很快到达了城外李休的府邸,而这时李休也坐在内宅花园的一座暖阁中,一边烧水烹茶一边等候李承乾那边的消息,同时脑子里也在考虑着若是李承乾到来,自己该说些什么才能让他不要太过任性,毕竟身为太子,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启禀老爷,东宫刚刚派人前来禀报,说是太子身体不舒服,所以无法前来赴约!”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有下人快步走来禀报道。
  听到李承乾不来,这让李休也不由得一愣,端着茶杯的手也是颤了一下,杯中清澈的茶水也溅出几滴落在李休的手背上,滚烫的炙热过后,也慢慢的变得冰冷起来。
  “知道了,你退下吧!”过了好一会儿,李休这才平静的开口道,外面的下人也是答应一声,随后缓缓的退了下去,暖阁之中也只剩下李休一人,但却坐在那里久久未动。
  对于李承乾拒绝了自己的邀请这件事,李休刚开始有些意外,但是片刻之后却又苦笑一声,其实他之前就应该考虑到李承乾会拒绝,毕竟上次他已经将自己拒之门外,也不差这一次,而且现在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这么尴尬,估计李承乾也不想再听自己的说教。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再次苦笑一声,随后他忽然感觉很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累,这让他心中忽然涌出一个十分强烈的想法,也许自己应该休息一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