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515

  “我明白了,对于大唐来说,想要左右我们与百济之间的胜负简直太简单了,今天他们可以送给百济武器,明天就可以支援百济其它的物资,甚至直接帮他们训练士卒!”金庾信这时也咬着道,脸上却露出一种屈辱的表情,大唐以势压人,但他们却偏偏没有任何办法。
  “王上,这件事还是要早做决定,大唐只给我咱们三天的时间,若是三天内不给他们答复,恐怕大唐真的会转而支持百济了。”乙祭倒是十分的理智,这时转而向沉默不语的新罗女王道。
  “我就算不愿意又如何,大唐已经帮我们做出了决定,像我们这种小国又怎么可能违抗他们的命令?”新罗女王这时却是神情凄苦的道,语气中也不由自主的带上了几分自怜之意,之前她百般讨好大唐,可是却没想到最终换这样的一个结果。
  “其实大唐已经算是十分仁义了,毕竟他们也答应以高句丽的土地弥补咱们的损失,这对于像大唐这样的强国来说,也已经十分难得了。”乙祭看到新罗女王的样子,当下也是开口安慰道,其实以大唐的实力,如果以武力威胁他们,恐怕最后他们也只能屈服,毕竟连强大的高句丽都被灭了,他们新罗恐怕更没有还手之力。
  听到乙祭这么说,新罗女王也终于感觉好受了一些,说起来他们对高句丽的土地也十分眼馋,不过有大唐这头猛虎在,他们也不敢擅动,现在大唐主动答应补偿给他们,这下他们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拿到一些高句丽的土地了。
  三日之后,李世民再次召集新罗女王和百济王议事,这次新罗女王也十分痛快的答应了大唐之前的提议,她这时也想明白了,既然无法反抗,那还不如顺着李世民的意思,这样也争取到大唐的好感。
  百济王扶余璋也是欣喜若狂,这一战自己没出什么力,但却得到大唐的支持,而且还拿回了被新罗侵占的国土,这可是他做梦都想做到的事。另外通过这件事,也让扶余璋清楚的认识到大唐的实力,自己一辈子求而不得的东西,但却被大唐一句话给解决了。
  看到新罗女王和百济王都无异议,李世民也十分高兴,当场指派给事中马周留下,同时两国也派出使节,就在平壤开始谈判,毕竟土地的交割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大唐对新罗补偿的土地范围也需要详细的商议,这些都需要时间,估计明后两年能把这件事给做完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新罗和百济调解也是李世民留在平壤最后的一件事,所以接下来他也开始准备班师回朝,事实上这件事早就在准备了,毕竟天气越来越冷,大军每在这里驻扎一天,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另外大军出征大半年,将士们也都是思乡心切,哪怕是打了胜仗,也想早点回去与家人团聚。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很快下令班师回朝,不过平壤这里却是留下了两万大军驻守,另外其它一些重要的城池,比如卑沙城、安市城等也留下了驻守的军队,毕竟大唐才刚刚打下这里,没有军队的镇压可不行,等到明年开春后,还会派驻官员前来接管,到时才会慢慢的减少军队的数量。
  十一月中旬,李世民的大军终于开始撤离平壤,不过这时天气实在太冷了,路上到处都是冰雪,万一遇到大暴雪的话,说不定会被堵死在路上,所以这次撤军李世民并没有走陆路,而是直接走海路,幸好海水不容易结冰,所以港口倒还没有冻上,否则海船都出不了海。
  登州的海军也组织了大量的船只,在平壤接上大军之后,直接将他们运到了沧州附近的港口,然后赶到沧州休整了一下,随后经过冀州、邢州等地,浩浩荡荡的赶往长安而去。
  也就在李世民的大军赶往长安的路上,长孙无忌也接到了大军回朝的消息,这让他也总算是松了口气,随后就亲自来到东宫求见李承乾,将这个好消息转告给对方,毕竟李世民离开后,李承乾就以太子的身份监国,而长孙无忌则辅佐他,免得出什么差错。
  “父皇回来这么大的事情,舅舅你看着办就行了,不必亲自跑来再告诉我!”让长孙无忌没想到的是,李承乾这时却是十分冷淡的道。
  “太子这是何意,陛下得胜而归,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到时还需要太子布置迎接的礼仪,臣哪里敢做主?”长孙无忌先是一愣,随后也不由得脸色一沉道,这段时间李世民不在,他和李承乾相处的也并不愉快,如果不是今天这件事关系重大,他甚至都不愿意来东宫。
  “舅舅客气了,朝中的事宜有你做主就行了,我不过是个名义上的监国,等到舅舅布置好了迎接的事,到时我自然会亲自出城迎接。”李承乾这时再次淡然的道。
  长孙无忌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过来了,这是李承乾在表达他对自己的不满,因为李世民离开后,他担心李承乾经验不足,所以有些重要的政务也是亲自把关,有时李承乾做了决策,他觉得不妥也会驳回,所以才会让李承乾对自己心生怨气。
  “太子这是在怪罪臣,不过臣做事也是问心无愧,如果太子对臣有什么不满的话,完全可以等陛下回来后,在陛下面前告我一状!”长孙无忌虽然明知道李承乾对自己心中不满,但却没有丝毫没有退让,反而再次硬邦邦的道,毕竟他再怎么说也是李承乾的长辈,自然不可能先认错,而且他也不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错。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承乾也不由得脸色一红,眼睛中也闪过几分恼火之意,随后一甩袖子道:“舅舅言重了,我可不敢在父皇面前说您的坏话,只不过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您心中在想什么!”
  李承乾说完转身一瘸一拐的离开了这里,根本不给长孙无忌再说话的机会,而且他最后的话可是句句诛心,这让长孙无忌也是气的全身发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这个人的确是有些恋权,但却还是第一次被一个晚辈当面指出来,简直不给他丝毫的脸面。
  “哼,自己目中无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导,而且性格也越来越古怪,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太子能做到几时?”过了好一会儿,只见长孙无忌咬着牙低语道,随后也一甩袖子离开了东宫,甚至打定主意,日后绝不会主动踏进这里一步。
  李承乾也是气呼呼的回到自己的寝宫,只是越想却是越生气,本来李世民走前让他监国,他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让天下百姓与文武百官展现自己的才能,可是却没想到长孙无忌却把持着大权,重要的政务都是由他处理,只有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才交给自己,而且有时自己做出了批示,却还可能被长孙无忌打回来,而一些重要的事情,也都是先报给长孙无忌,自己想要知道还要从长孙无忌那里打听,这也让他觉得对方愈加的讨厌。
  比如今天李世民班师回朝这件事,如此重要的消息,本来应该先报给他这个监国知道,可事实却是长孙无忌先一步知道,这件事也成了他和长孙无忌彻底撕破脸的导火索。而李世民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回来的这件事竟然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第1141章
最后一次
  离开平壤之后,李世民率领着大军一种向西南而行,越是靠近长安,就越感觉到气温有明显的升高,特别是当晴朗无风的天气里,太阳照在身上让人感觉暖洋洋的,与辽东那种苦寒完全不同,也难怪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觊觎南方的土地。
  经过黄河的时候,河面上已经被冻实了,车马完全可以通行,倒也不用像上次那么麻烦,而在过了黄河后,再向前就进入河南地界,最后大军到达洛阳,李世民在这里又休整了几天,然后这才启程赶往长安。
  李世民回来的消息也早就被报到长安,就在他们的大军离长安还有十几里时,李承乾与长孙无忌也率领着文武百官前来迎接,李世民看到儿子也十分的高兴,甚至还纵马而出,这让后面的李休等人也都是吓了一跳,急忙加快速度跟上。
  “儿臣拜见父皇!”李承乾看到李世民也十分的高兴,当下跳下车子向李世民行礼道,他的脚受伤后,就骑不得马,所以外出也只能依靠车辆。
  “承乾不必多礼,朕离开的这段时间你做的不错,朕这次能灭掉高句丽,也要算上一份你的功劳!”李世民这时也甩鞍下马,随后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道,虽然之前他对李承乾有些不满,不过分离了将近一年后,他反而十分的想念自己这个长子。
  “多谢父皇,不过儿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父皇在辽东才是真辛苦!”李承乾这时也急忙再次行礼道。
  听到儿子这么说,李世民也是欣慰的大笑一声,随后又与后面的长孙无忌等人见面,而李承乾也上前拜见了李休和程咬金等得胜归来的大臣。
  李世民和李承乾的对话也被李休听在耳,只不过他却十分敏锐的感觉有些不对劲,因为当初李世民不但让李承乾监国,同时还让长孙无忌协助他,刚才李世民夸奖李承乾干的不错,李承乾却丝毫没提长孙无忌的功劳,而且他还发现长孙无忌并没有与李承乾站在一起,而且相隔着一段距离,这更让他眉头一皱,隐约间猜到了一些什么?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也准备了盛大的迎接仪式,李世民与程咬金、秦琼等人也都十分的高兴,特别是那些征战而归的将士们,更是一个个将胸膛挺起来,身上的疲惫也一扫而光,只不过李休却想着刚才的事,根本无心欣赏这些。
  “驸马在想些什么?”就在李休沉思之时,忽然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当他扭过头看去,却发现长孙无忌不知在什么时候凑到了他身边,而且还特意与周围人拉开了一段距离。
  “没什么,无忌兄这段时间辅佐太子主持政务也是辛苦了,不知你们相处的如何?”李休倒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就开口问道。
  “呵呵,果然是瞒不过驸马,那我就直说了!”只见长孙无忌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就在接到陛下要班师回朝这个消息时,我和太子彻底的撕破脸皮了,他觉得我把持朝政,不给他表现自己的机会,可是他也不想想,陛下出征这么大的事,朝中绝对不能出任何乱子,否则很可能会影响到陛下有用兵,所以我才不得不谨慎。”
  “果然如此!”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在心中暗道,以他对长孙无忌和李承乾的了解,他之前也隐约能猜到一些,而且这件事也不能说谁对谁错,长孙无忌的确是有些恋权,但李承乾现在的性格越来越让人无法捉摸,与人沟通也有很大的问题,否则也不会和长孙无忌闹的这么僵。
  “这件事恐怕瞒不住陛下,等到陛下知道这件事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想?”李休这时也是苦笑一声道,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不和,这对他们两人都没什么好处,甚至可能会引发李世民对他们两人态度的转变。
  “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件事可能造成的影响,只是太子的脾气……”长孙无忌似乎满肚子的怨气,不过说到这里时却忽然停下来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换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李休也知道长孙无忌要说什么,自从李承乾的脚残疾后,对他的性格的确造成很大的影响,之前他也曾经想要劝说李承乾,可是非但没有起到什么效果,还因为七娘嫁给李承道的事,导致他们师徒间也产生了一些隔阂,甚至从那天起,李承乾就再也没有去过李休府上,李休也没有再去过东宫,只不过李承乾毕竟是他看着从小长大的,至少李休有时也割舍不下师徒间的那份感情。
  “等有空了我再想办法劝劝他,希望太子能幡然醒悟,不要执迷不悟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李休也忽然长叹一声道,虽然当初他曾经狠下心来,想过不再管李承乾的事,但这时还是心软了,毕竟若是李承乾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太子之位也坐不了多久了。
  “我劝驸马你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太子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太子,哪怕你这个做先生的话,恐怕对他也没有任何的作用,而且上次的事驸马难道已经忘记了吗?”长孙无忌这时却是再次开口道,他提到的“上次的事”,正是当初李休被李承乾拒之门外这件事,也是因为这件事,才让当时的李休对李承乾死了心,决心不再管他。
  “无论如何,总归是师徒一场,我也实在不忍心他这么堕落下去,而且我也想好了,如果他愿意听我说最好,若是不愿意的话,那我们师徒就从此恩断义绝,日后无论他做什么事,都与我无关!”李休这时也再次沉声道,为了李承乾,他决定违背当初自己的决定,最后再努力一次,不管成与不成,日后他都问心无愧了。
  长孙无忌听到李休最后的那句话也不由得眼睛一亮,如果李承乾这次拒绝了李休,那么也就代表着李休彻底的放弃了李承乾,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从此之后,他就可以不用再顾忌李休的态度,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了!
第1142章
七娘的信
  李世民回到长安城中,大军安置在城外,随后举行了盛大的进城仪式,一些有功的将士被挑选出来,跟随在李世民身后进城,街道两侧也都围满了欢迎的百姓,特别是当这些将士进城时,两侧的欢呼声震天。
  大唐一向尚武,对于军中的有功之士也十分尊敬,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年轻,好像没有婚配的有功之士,更是引起不少年轻姑娘秋波暗送,甚至有些大娘干脆往对方手中塞画册,上面一般都是自家女儿的画像和住址,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上门提亲。
  等到大军沿着朱雀大街来到太极宫,李世民也将泉盖苏文父子的人头献于太庙,并且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以此来向大唐的列祖列宗宣告自己得胜归来,为大唐再添荣耀。随后就是在太极殿中大排宴宴,款待有功的将士。
  不过李休吃到一半就开溜了,因为他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当初他离开长安没多久,家中就传来消息,衣娘竟然怀孕了,算算时间,应该是在过年的那段时间怀上的,生产日期也在十月份,不过那时李休正在攻打丸都城,根本没办法赶回来,而且因为距离太远,书信也不方便,所以李休到现在都不知道衣娘生的是男是女?
  想到衣娘生孩子时自己无法陪在她身边,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心中愧疚,所以也加快速度想要早点回家,也好早点能见到她和孩子,只可惜朱雀大街上人太多,马也跑不起来,这也更让他十分心急,最后好不容易出了城门,当即快马加鞭的赶往家中。
  “老爷回来了!”家里也早就得到李休要回来的消息,所以他的马刚一出现,守在门前的下人也立刻飞奔到家里报信,随后就见平阳公主和月婵带着孩子们出门迎接,看到李休时也都露出激动的神色。
  “娘子,衣娘怎么样,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李休来到家门前跳下马,随后第一句就开口问道,这也是他最想知道的消息。
  “呵呵,看把夫君给急的,衣娘妹妹很好,至于男孩女孩,衣娘妹妹不许我们告诉你,一定要你亲自去看!”平阳公主看到李休着急的样子也不由得笑道。
  “衣娘不让你们告诉我?”李休听到平阳公主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就反应过来道,“以衣娘的脾气,恐怕只有生了男孩才会这么神秘,毕竟她可一直想再要个儿子。”
  “咯咯~我就说瞒不过夫君吧!”旁边的月婵看到李休一下子猜到了是男孩,当下也不由得捂嘴笑道,衣娘本来只有平安郎一个儿子,另外还有乐安是个女儿,她也一直想再要个儿子,现在总算是如愿了。
  “果然如此!”李休听到月婵的话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又抱了一下平安郎和李晋这些儿女们,这才指着他们几个道,“快陪我去看看你们的弟弟!”
  家里的孩子一向都喜欢李休,现在看到他回来,一个个也都是高兴的直跳,一边走一边和他讲家里的趣事,其中最多的就是刚出生的小弟弟,毕竟特别是李休和月婵的女儿苏雅,一边走还一边和李休告状,说弟弟咬自己的手指,可怜小家伙现在牙都没长,就要被自己的姐姐告状了。
  一家人回到内宅,李休也快步来到衣娘的住处,现在马上就要到腊月了,算算日子,衣娘也刚满月子,而且外面的天气又太冷,孩子不方便外出,所以才只能呆在房间里,而当李休推开门时,一眼就看到了抱着孩子焦急等待的衣娘。
  “夫君,快来抱抱咱们的儿子!”衣娘看到李休进来,当即也是高兴地叫道,李休也急忙上前抱起儿子,只见小家伙刚过满月,一张小脸也是粉嘟嘟的,看着说不出的可爱。
  不过小家伙可能不习惯被一个陌生抱着,刚换到李休的怀里,结果他竟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让李休也是吓了一跳,怎么哄都没用,最后只能又交给衣娘,对此衣娘也不由得笑道:“看来咱们儿子还不认识夫君,等过几天就好了。”
  “夫君从战场上回来,一身的杀气和尘土,孩子自然不喜欢,我已经让人准备了洗澡水,夫君快去洗一洗吧!”正在这时,平阳公主这时也走进来笑道。
  “哈哈~杀气我不知道有没有,不过尘土倒是真的,这一路上除了在洛阳洗了一下,其它时间可没功夫洗澡!”李休这时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路上的条件有限,有时还要露宿野外,自然没有洗澡的条件。
  当下李休又逗了一下孩子,然后这才去房间里洗澡,月婵也亲自服侍,只不过李休近一年没有回家,洗澡之时与月婵肌肤相亲,难免有些把持不住,最后这个澡也花费了好长时间,出来时也惹得衣娘和平阳公主捂嘴偷笑,月婵更是羞的低下头不敢看人。
  一家人团聚,李休也陪着平阳公主她们聊了好一会,他先是问了一下家中的情况,特别是衣娘生产时的情形,毕竟当初衣娘生平安郎时的凶险依然历历在目,所以每次家中生孩子时,李休都十分的紧张,不过衣娘这次倒是十分的顺利,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接着平阳公主也向他打听了一下这次攻打高句丽的经过,所以不时有战报送到长安这边,但毕竟不怎么详细,李休也知道平阳公主虽然不带兵了,但对战场上的事还是很感兴趣,所以也就将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讲了一遍,衣娘和月婵也听的很认真,虽然有些地方她们听不懂,但却对李休在战场上的生活十分关心,特别是听到李休他们冒着风雪赶路时,更是露出心疼的表情。
  晚上的时候,月婵又亲自下厨,给李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说起来家中虽然有厨娘,但却都比不上月婵的手艺,李休的嘴巴也被月婵养刁了,只不过自从有了儿女后,月婵也没那么多的时间下厨,只有遇到一些重要的日子,才会亲自下厨做饭。
  晚饭过后,李休本想再陪着衣娘她们聊会天,不过平阳公主这时却将他拉到房间里,然后取出一叠厚厚的书信道:“夫君,这是承道和衣娘今年送来的信,上面还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你看过后肯定会高兴。”
  一听是七娘的信,李休也立刻抢过书信观看,最上面放的就是七娘的信,李休也立刻打开一封封的观看,因为美洲与大唐一年只有一两次通信的机会,所以七娘将一年写的信都送来了,最早的信甚至是她去年在去美洲的船上写的。
  刚从这些信上的内容来看,七娘刚开始时的心情也十分兴奋,毕竟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不过随着远离中原,她也慢慢的有些想家,想李休这些亲人,幸好李承道对她很关心,而且更让李休高兴的是,七娘在去年冬天就怀了孩子,结果不但李承道高兴,连李渊也兴奋提前给孩子准备好了名字。
  另外七娘还讲了一些她在美洲的趣事,以及与李承道夫妻相处时发生的一些事,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七娘除了思念李休这些亲人外,在美洲的生活还是十分不错的,李承道本来就对她用情极深,而且年纪也比七娘大几岁,再加上为人成熟稳重,生活中不但处处照顾七娘,而且在遇到七娘使小性子时,也会选择退让。
  当然七娘也很聪明,慢慢的也在学习做一个好妻子,甚至连以前不怎么擅长的烹饪都捡起来了,想要让李承道每天都能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不过李承道吃过几次后,却苦着脸求她不要做了,他宁可像李休那样亲自下厨,对此七娘也大为不满,不过后来她怀孕了,李承道就更不让她下厨了。
  看着七娘信上记录的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字里行间的那种幸福却简直要溢出来了。而李休也感觉十分的欣慰,只要七娘能过的幸福,也就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没错,希望李承道能一直和七娘保持现在的感情,那他也就彻底的放心了。
  看完七娘的信后,下面就是李承道的信,相比七娘什么事情都往信上写,李承道却是挑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提到自己和七娘婚后的生活,不过在他的信上,李休却得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那就是李渊的身体情况开始变得糟糕起来,时不时就会生一些小病,另外还有虬髯客,也因为年纪大了,身体情况大不如以前,这让李休也不由得担心起来。
  后面还有李渊和虬髯客,甚至是裴寂的信,李休也都一一看完,只是他们几个都没提自己的身体情况,显然不想让李休担心,只是越是这样,李休越是担心,特别是美洲距离大唐这么远,自己又不可能去美洲,如此一来,上次一别恐怕就成为永别了。
  看完这些信后,李休也是心情复杂,七娘的信让他感到高兴,但李渊和虬髯客的身体情况却又让他担心。旁边的平阳公主一直静静的看着李休,直到等他看完信后,这才再次开口道:“夫君,马叔那边还有一件事要找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