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515

  高延寿这一退,几乎已经是放弃了战场上的其它高句丽军队,而在失去了指挥后,这些高句丽军队也成了等宰的羔羊,最后终于有人顶不住开始放下武器投降,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最后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唐军根本来不及收拢,甚至没有多余的人手看管。
  战俘太多,最后也只能将他们赶到战场附近的一片空地,然后收缴了武器,周围用绳子围起来,就像是羊圈一般,而且也不用担心他们逃跑,事实上后路已经被程咬金给截断了,他们根本逃无可逃,万一路上遇到唐军,也只有死路一条。
  随着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高句丽大军也终于崩溃了,开始成建制的向唐军投降,只有少数依然负隅顽抗,最后也只能死于唐军的屠刀之下,而高延寿则率领着四万多残兵退到附近的山上固守,李绩这时与李道宗合兵一处,然后将整座小山给团团的围住。
  等到了天快黑时,截断后路的程咬金也派人前来面见李世民,主要是禀报了一下自己的战果,因为他堵住了高句丽的退路,所以很多高句丽人在绝望之下选择了投降,结果光是战俘就有数万人,具体数量还没有清点,不过据程咬金的估计,数量应该不少于四万,再加上正面战场投降的人,估计最后高句丽战俘可能会达到六七万人。
  至于死战的高句丽人还没有统计,但以刚才李世民的估计,应该也超过万人,而剩下的人要么和高延寿被围困在小山上,要么就是已经逃进山林,毕竟程咬金虽然断了后路,但唐军的人少,不可能把高句丽人全部围住,所以最少也有数万人逃进了山林之中,不过辽东的山林中多猛兽,也不知道这些人最后能有多少人活着逃出去?
  随着夜幕的降临,战场上却并没有平静下来,而是有无数的唐军将士打着火把清理战场,主要是两件事,一是找到自己一方战死或受伤的兄弟,战死的人抬到后面安葬,受伤的将士则抬到伤兵营中救治,二来就是看看有没有受伤的高句丽人,对他们就简单多了,一般都是直接补上一刀,毕竟治伤的药物可不能浪费到这些敌人身上。
  另外程咬金和李绩等人也都在坚守在自己的位置,程咬金那边需要清点战俘,顺便清理一下周围逃跑的高句丽士卒,而李绩则将高延寿的残兵死死围困,防止他们冲下来,一般来说,如果高延寿想冲出重围困的,今晚肯定是最好的机会,因为时间太短,李绩根本没时间布置,再加上白天又打了一天的仗,唐军将士也十分的疲倦,所以晚上他也要亲自在山下坐镇。
  接到程咬金等人的战报,李世民也是笑开了花,当下率领群臣回到大营之中,而且还特意吩咐军中准备好饭菜,给李绩与程咬金等人的大军中送去,不过饭菜中虽然不缺肉,但却没有酒,毕竟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
  本来李世民还想要召见一下薛仁贵,以表彰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不过薛仁贵现在也随李道宗、李绩他们围困着高延寿,而且李休觉得现在单独召见薛仁贵的话,也未必是什么好事,毕竟今天战场上立功的将士太多,只召见薛仁贵,说不定会引起别人对薛仁贵的嫉妒,所以最后也劝说李世民放弃了这个想法。
  当天晚上,高延寿果然借着夜色的掩护,想要从山上冲下来,可惜李绩早有准备,高延寿的几次冲锋都被挡了回去,直到凌晨时分他们才彻底的放弃,而等到天一亮,李绩也立刻在山下布起了严密的防御,只要高延寿不投降,那就把他们困死在山上。
  而在中午的时候,昨天一战详细的战果也终于统计出来了,这一战高句丽人被俘六万三千余人,战死两万余人,高延寿率领四万余人困守在山上,剩下的则逃进了山林之中。
  而唐军这边的伤亡也出来,其中战死者达到一千七百余人,伤者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余人,重伤者占了五分之一左右,当然这个伤亡人数相比高句丽来说已经十分轻微了,不过对于唐军来说,也是这些年来少有的大伤亡。
  “哼!区区一个高句丽,竟然让朕伤亡如此多的将士!”李世民得知自己一方的伤亡时,也不由得气的一拍桌子怒道。
  “陛下息怒,虽然伤亡大了一些,但也消灭了高句丽的主力,只要再打下安市城,那整个高句丽也就唾手可得了!”李休这时却是开口劝说道,只不过他这时也在心中暗自嘀咕,接下来的安市城恐怕更不好打啊!
第1090章
赐白袍
  因为伤亡超出了预料,所以李世民也十分的恼火,哪怕李休劝说也没什么用,不过很快又有人送来另一份统计的战报,结果这让李世民也是转怒为喜,当下大声道:“不错不错,李休你们也来看一看!”
  李休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变化也有些惊讶,当下接过战报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是程咬金刚刚送来的战报,上面记录着他截获了高句丽的物资清单,其中马五万余匹,牛五万余头,铁甲一万套,另外还有粮食、布匹等各种物资无数,毕竟十五万高句丽大军,每天的消耗都是十分的惊人,现在战败了,程咬金抄了他们的后军,物资牛马自然也都成了大唐的了。
  李休本来就是管后勤的,现在看到缴获这么多的物资,当下也是脸色一喜,其它人看到之后,也都纷纷向李世民道贺,这让李世民的心情也总算好了起来,不过他也没有忘记那些伤亡的士卒,立刻让人去统治名单,由朝廷来统一抚恤。
  下午的时候,李世民带着李休等人来到李绩的大营之中,现在李绩与李道宗已经合兵一处,然后将高延寿所在的山头团团围住,山上没水没粮,估计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
  “参见陛下!”接到李世民前来的消息,李绩与李道宗也立刻前来拜见,两人从昨天到现在就几乎没休息过,眼睛都熬的通红,特别是李道宗身上的铠甲都是锈红色,那是干涸的血迹,毕竟昨天他也是亲临战阵,而且从昨天到现在,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不过虽然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但是李绩和李道宗的精神却都极为亢奋,毕竟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他们两人也是大功一件,日后青史留名也是肯定的。
  “不必多礼,你们昨天打的很好,果然没有辜负朕的重托!”李世民这时也是大笑一声,然后上前扶住自己这两位爱将夸赞道。
  听到李世民的夸赞,李绩和李道宗也急忙谦虚几句,不过脸上那种满足与自豪却怎么也掩藏不住。不过这时李世民却是忽然扭头向李道宗道:“对了,昨天战场上那个青眼惊人的白袍小将在哪里?”
  李道宗听到李世民问起薛仁贵,当下也不由得看了他背后的李休一眼,随即就笑着开口道:“启禀陛下,您说的是驸马推荐的薛仁贵,此人晓勇异常,昨天也多亏了他率军冲破了敌军,这才让我们顺利的截断了高句丽的大军,现在他就在山下驻守,陛下可是要召见他?”
  后世有本《说唐全传》的小说,按照小说的内容,薛仁贵虽然因战场上的表现得到李世民的重视,但却被上司用自己的侄子冒名顶替,结果差点埋没了薛仁贵,不过现在薛仁贵有李休这个后台,恐怕也没人敢打这个主意。
  “哈哈哈哈~朕昨日观战时,就想早点见到这个薛仁贵,你快去将他召来,朕要亲眼看一看这员猛将!”李世民这时也是大笑一声道,他本来就是武将出身,昨天看到薛仁贵的晓勇,自然是起了爱才之心。
  李道宗听到这里也当即派人去请薛仁贵过来,不一会的功夫,就见身材高大魁梧的薛仁贵大步走来,身上的铠甲已经破损多处,身上也带着一些小伤,但并不严重。
  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他身上的白袍,只不过这时的白袍却已经变成了红袍,上面全都是干涸的血迹,而且还被割成了几条,看起来有些狼狈,但却彰显着他昨天的英勇。
  “你就是薛仁贵?”李世民这时上下打量着薛仁贵,脸上也带着几分惊喜的问道,薛仁贵身材魁梧高大,几乎可以和尉迟恭相比,难怪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无敌。
  “启禀陛下,末将正是薛礼,字仁贵!”薛仁贵这时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召自己来这里,因此也是一脸的茫然,行礼时还看了看李休,不过李休却只是对他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
  “不错不错,昨天你在战场上的表现,朕也都看在眼里,果然不愧是朕的得意门生!”李世民这时也不由得再次大笑一声夸奖道,虽然名义上军校毕业的学生都是他的学生,但其实一直都是李靖和秦琼在管,之前李休为了让薛仁贵在李世民心中加深印象,所以才称对方是李世民的得意门生,结果李世民也不觉得害臊,反而还直接拿过来用,似乎薛仁贵是他教出来的。
  “陛下谬赞了,末将也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职责,若是没有李将军的指挥得当,以及将士们的拼死冲杀,末将一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薛仁贵这时也十分谦虚的道。别看他长的五大三粗,但其实却是个十分精明的人,这时也把功劳推到了李道宗和手下的将士身上,这样才不会得罪人。
  “哈哈哈~!难得你还不居功自傲,不过你的功劳朕心中有数!”李世民说到这里时,目光却是看向了薛仁贵身后的破烂的白袍,当下也是再次开口道,“朕听驸马说你喜欢穿白袍,刚好朕这里有件白袍,就赏赐于你,望你日后为国征战,立下更多的功劳!”
  李世民说着一挥手,立刻有内侍手捧着一件白袍送到薛仁贵面前,这让薛仁贵先是一愣,随后就十分激动的接过白袍,单膝跪下行礼道:“薛礼谢陛下赏赐!”
  看着薛仁贵手中的白袍,周围的人也一个个露出羡慕的表情,区区一件白袍当然不算什么,但是这却是李世民亲自赏赐的,换句话说,也就代表着李世民已经记下了薛仁贵,这就叫简在帝心,日后薛仁贵的升迁可就比其它人要顺利多了。
  李休看到这里却是心中暗笑,虽然李世民这套收买人心的把戏十分老套,但也不得不说十分有用,先不说薛仁贵怎么样,周围的一些将领都已经眼睛喷火,恨不得自己也能立下大功,然后得到李世民的赏赐。
  做戏要做全套,只见李世民亲手将薛仁贵搀扶起来,然后又十分亲切的询问了对方几句,问题倒也很简单,无非就是问问他伤势如何,在军中有没有什么困难之类的,薛仁贵也一一做了回答,最后李世民又让他跟在自己身边,然后亲自沿着山脚转了一圈,这也让山脚下的所有将士都看到了薛仁贵竟然能陪在陛下身边,自然引得很多人即羡慕又嫉妒。
  演完收买人心的把戏后,李世民这才让薛仁贵回去,然后带着李休、李绩和李道宗等人来到帐篷中议事,刚一进去,就见李世民向李绩道:“懋功,山上的高延寿有没有派人请降?”
  “启禀陛下,高延寿昨天夜里突围失败,到现在还没有派人下来,不过山上无水没粮,四万多残兵也是士气全无,以我的估计,最多三天他就会派人来请降!”李绩这时十分自信的开口道,山上的高延寿在他看来,已经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三天的时间太久了,朕想趁着这场大胜,一鼓作气的拿下安市城,所以你今天就派人上山劝降,只要高延寿不傻,就知道该如何选择!”李世民当即开口道。
  这场大胜之后,唐军的士气也涨到了最高点,士气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极其重要,历史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绩,除了天时地利等的一些客观条件外,士气也是决定胜负的一个关键因素。
  “臣遵命!”李绩当即也立刻领命道,作为跟随李世民多年的老将,根本不用李世民过多解释,他就知道了李世民的计划,这也就是他们君臣间的默契。
  “承范,这次能够一举灭掉高句丽的十五万大军,你的骑兵也是居功至伟,不过接下来你要让骑兵好好的休养一下,等到安市城一破,你们就立刻奔袭平壤城,苏定方的大军也从海路出发,到时你们相互配合,争取一举夺下平壤城,擒拿泉盖苏文!”李世民这时再次向李道宗吩咐道。
  “臣遵命!”李道宗也立刻领命道,他手下全是骑兵,攻打安市城时自然用不上,而且昨天的那场大战也消耗了骑兵的大量体力,伤亡更是不小,比如战死的将近两千将士中,有一半都是骑兵。
  确定了接下来的布局,李世民当即又与李绩两人商议了一下军务,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由程咬金来做的,不过程咬金正在后方清理战场,暂时还回不来,所以才由李世民来代替,当然了,就算程咬金在这里,估计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事情商议完毕,这时也已经是傍晚时分,李世民出了帐篷看了看被围困的这座小山,因为这座山的山势不高,借着落日的余光,甚至可以看到山上到处都是高句丽的败兵。
  不过也就在李世民正要转身离开这里时,却忽然只听被围困的山上一片喧哗,这让他也不由得一愣,随后扭头看去,结果却发现围困的高句丽残兵中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在山头的位置,更是喊杀声连成一片?
第1091章
内讧
  “怎么回事?”李休等听到山头上的喊杀声,也都不由得扭头看去,一个个也露出疑惑的表情,而李绩和李道宗却是立刻反应过来,当下命令手下的将士做好迎敌的准备,他们以为是山上的高句丽残兵又想突围。
  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山顶上虽然喊杀声不断,但却没有任何高句丽人冲杀下来,这时李休也终于反应过来,当下十分惊讶的开口道:“该不会是山上的高句丽人起了内讧吧?”
  李休的话一出口,其它人也都醒悟过来,随即李世民看了看李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事情,然后悄悄的将他拉到一边低声道:“朕记得那个高惠真也和高延寿一起退守到山上,你说是不是他真的在这个时候起兵响应了?”
  “还真有可能,若真是如此的话,这个高惠真恐怕也是个愚蠢之徒,日后陛下也万不可用这种人!”李休这时也再次开口道。
  之前高惠真暗中投靠大唐,并且向大唐传递情报,甚至还约定在双方决定时,会起兵响应,可是昨天却一直没有动静,当然李世民也没指望他,因此也谈不上失望。
  可是现在山上忽然大乱,若真的是高惠真起兵投降大唐,那就只能说明对方太蠢,根本把握不住时机,若是昨天在战场上起兵,倒也算信守诺言,李世民日后也不会亏待他,可是现在他和高延寿都困在山上了,这时再起兵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李世民也不会对他有任何的好感,这也再次证明他的愚蠢。
  “朕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朕没有见过这个高惠真,但从他的举动来看,此人反复无常,看似精明,但其实却是个目光短浅之辈,不过他若真的投靠咱们大唐,倒也有几分用处,只是不能重用,而且还必须有人看着他,否则日后可能被他反咬一口!”李世民这时也冷笑一声道,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高惠真,他也没有什么好感。
  “陛下,可以确定是山上发生了内乱,咱们是不是要趁机攻上去?”正在这时,只见李绩大步走过来向李世民请示道,山上内乱,正是进攻的好时机,毕竟之前李世民还想早点解决这边的事情,然后借着这股士气一举拿下安市城。
  听到李绩的建议,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心动的表情,不过在考虑了片刻后,他却冷笑着摇了摇头道:“高延寿已经被逼到绝境之中,哪怕没有内乱,他也撑不了多久,所以咱们还是坐在山下看戏就是了,无论山上的胜负如何,他们都要派人与咱们接触!”
  李绩和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都是点了点头,山上的高延寿等人也的确没有任何的希望了,虽然唐军在这个时候可以很轻易的攻上山,但也会给自身造成一些伤亡,因此根本没有必要,还不如等上面的人分出胜负,再由胜者主动向自己这边投降。
  山上发生了动乱,李世民也放弃了离开的打算,干脆就在这里休息,李绩将自己的帐篷让出来。不过他们也没干等着,李世民让人杀了几头羊,然后架在火堆上,又将李绩和李道宗等人都召集过来,大家边吃烤肉边欣赏着山顶上的动乱,虽然天黑看不清楚,但是山顶上的喊杀声却一直没有停过。
  等到两更天的时候,山顶上的喊杀声终于停了下来,看样子已经分出了胜负,又过了一会,山顶上果然派人前来求见,李世民当即让人把人带到自己面前,但是他们却没有停止吃喝,似乎一点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人大步走来,长脸细眼鹰勾的鼻子,看起来颇为阴沉,当他来到这里时看到李世民与李绩等人时,也不由得一愣,因为他本以为可以见到山下驻守的唐将,却没想到一下子这么多人,而且上首有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周围的人似乎都对他颇为敬畏,但对方却又没有穿着铠甲,似乎不是军中的将领?
  “见到我大唐皇帝陛下,还不跪下行礼!”看到这个来使发愣,只见李道宗这时冷哼一声道,同时点明了李世民的身份。
  听到面前的这个中年人竟然就是传说中的大唐皇帝,这让这个中年人也是吓了一跳,当下急忙跪下行礼道:“末将高明真拜见皇帝陛下!”
  “高明真?你和高惠真是什么关系?”李世民这时淡淡的看了对方一眼问道。
  “启禀陛下,高惠真是我的兄长!”高明真当下再次回答道,他虽然是高句丽人,但汉语却说的相当标准,事实上高句丽与新罗等国一向都倾慕中原文化,所以贵族大都懂汉语。
  “呵呵,如此看来,刚才是你兄长赢了?”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再次一笑道。
  “陛下英明,本来我兄长在昨天就想起兵响应,可惜却一直没找到机会,直到今天高延寿召住众将商议突围之时,我兄长这才找到机会,一举擒拿高延寿等主要将领,现在就等着陛下的发落!”高明空当即再次开口道。
  “既然你兄长已经掌控了山上的局面,那就让他带着高延寿等人来见朕吧!”李世民这时再次淡淡的开口道,高惠真明明已经赢了,但却不敢亲自下山,而是只派了高明真下山,估计也是想试探一下自己这边的反应。
  “这个……”高明真听到李世民让自己兄长马上下山,当即也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陛下,我兄长早就决定弃暗投明,不知大唐之前开出的条件……”
  高明真说到最后也故意的停下不语,而是等候着李世民的反应,毕竟当初高惠真决定投靠大唐时,大唐也开出不少的条件,所以他现在也是想问一下,之前的条件大唐是否会兑现?
  “朕一言九鼎,自然不失言,不过你们兄弟也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来,不要让朕失望!”李世民当即再次开口道,只不过在说这些话时,他也是暗自冷笑,如果不是高惠真还有些用处,恐怕他根本不会留这种小人。
第1092章
三天?
  高惠真在山上发动了兵变,一举将高延寿等人拿下,然后派自己的弟弟下山与唐军接触,得到李世民的承诺后,也很快亲自押送着高延寿等人下了山,山上残存的高句丽人也向大唐投降,这也标志着十五万高句丽援军几乎全部被大唐歼灭。
  不过让高惠真失望的说是,李世民并没有杀高延寿,反而派人说服对方投靠大唐,然后封高延寿为鸿胪卿,封高惠真为司农卿,当然这两个官职都是虚职,根本没有任何的权力,而李世民之所以留下他们,主要是想在打下高句丽后,用这两人的名义来安抚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