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515

  上次李世民想要和亲,差点把李道宗的亲侄女当成和亲公主嫁到西域去,幸好后来被李休劝阻,结果李道宗也是多次感谢,甚至想把侄女送给李休做小妾,吓的他是好长时间见到对方都是躲着走。
  薛仁贵也不是矫情的人,听到李休要带自己去,当下也急忙站起来道谢,本来李休还想留薛仁贵吃饭的,不过想到现在军情紧急,在三天后的决战时,李道宗也有重任在身,到时就是薛仁贵表现的时候了,所以这时可不能耽误了他。
  当下李休与薛仁贵出了帐篷,不过在路上的时候,薛仁贵却一直追问着军中有什么大动作,毕竟他的身份太低,根本接触不到上头的消息,不过李休也不方便告诉他,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现在除了李世民和李绩等少数几人外,连一些中层将领都不知道。
  “仁贵你就别问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次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就好像鱼跃龙门,能否成龙就在此一跃了!”李休最后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薛仁贵听到李休说的这么郑重,而且他也知道军中有些机密是不能打听的,当下也不由得露出肃然的表情道:“多谢驸马指点,属下必定不会让驸马失望!”
  “呵呵,当然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以你的才能,出人投头是迟早的事,不过除了高句丽外,日后还真的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机会了,更何况还是陛下亲征,只要能在陛下那里留下印象,日后你的升迁就容易多了。”李休这时再次笑道。
  当下李休与薛仁贵边走边聊,最后来到李道宗所在的军营,按照李世民的计划,李绩正面迎战高延寿的主力大军,程咬金则是从背后断掉对方的退路,然后再由李道宗率领一支主力骑兵,以刀锋之势将高句丽的大军打乱,到时对方首尾难顾,自然变成一盘散沙,哪怕是再多的兵力,也只能成为唐军的口中之食。
  李道宗营中全都是骑兵,离着大营还有很远,就能听到里面对人喊马嘶声,当下李休带着薛仁贵进到大营,薛仁贵的那些属下并没有跟来,现在他只需要向李道宗报到,然后再由对方分配营房给他。
  不过李休来到李道宗的营帐却扑了个空,打听了一下却得一个哭笑不得的消息,原来李道宗竟然去找自己了,估计是两人在路上错过了,无奈之下李休只得带着薛仁贵回去,结果在存放物资的大营见到了对方。
  “驸马你可来了,我都找你半天了!”李道宗看到李休时,也是脸上一喜,当即迎上前道,而他身后的岑文本却是一脸的无奈,看样子刚才李休没来时,两人似乎发生了一些争执。
  “江夏王客气了,我也刚好有事情找你,所以刚才去了你那里,却没想到你却来找我了。”李休这时也笑呵呵的开口道。李道宗本来被封为任城王,不过去年时李世民给许多皇族改了封号,李道宗则被封为江夏王,同时在兵部中任职。
  李道宗却显得很着急,这时也没问李休找自己什么事,而是直接开口道:“现在的情况驸马你也知道,我的任务很重,骑兵最重要的就是跨下的坐骑,人可以吃的差一点,但马却一点都不能差,所以我那里需要大量的黄豆,可是你们给的根本不够,所以还请驸马通融一下,优先给我们调一批豆子来,否则我的人根本没办法骑马打仗啊!”
  战马可不能光吃草,豆料才是战马的主粮,否则根本没力气驮着骑兵打仗,毕竟一个骑兵自身的体重,再加上铠甲和武器等,足足得有好几百斤,这可不是一般的马能驮动的。
  “马料的供应一直十分充足啊,怎么会不够?”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然后扭头看向了旁边的岑文本。
  “驸马,江夏王那边的马料已经按照之前的计划送去了,可是江夏王却要求加倍,虽然咱们的马料比较充足,但军营里的马匹也多,除了战马外,还有大量的驽马,而且其它军营里也有骑兵,所以马料虽然充足,但也不能乱用啊!”岑文本这时也十分无奈的道,后勤调度就是这样,每个军营都说物资不够,他们也不可能全都满足,否则后方的运输也跟不上。
  “江夏王,你这要求也的确太高了,如果给你们加一倍,那其它军营里如果也这么要求的话,那我们恐怕只能上吊了。”李休听到这里也是苦笑一声道,不过他也见惯了军营里这些将领漫天要价的本事,所以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驸马,咱们都是老交情了,而且陛下那里的布置你肯定比我更清楚,所以平常用量的马料根本满足不了我们的战马,还请你能体谅一下我们啊!”李道宗这时又是套交情又是晓以大义的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终于咬牙道:“这样吧,江夏王你们的确身负重任,战马需要更多的体力,那我就多给你们两成的马料,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甚至可能还要减少驽马的用料,还望你也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啊!”
  李道宗刚才虽然叫着要一倍,但其实他也是狮子大开口,这样才好还价,甚至能多要到一成的马料他就很满意了,却没想到李休还多给了一成,当下也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而这时李休也顺势拉过旁边的薛仁贵道:“江夏王,我来给你介绍一员大将之才!”
第1087章
决战
  天还没亮,李休就已经被军营里的号角声吵醒,随后接到李世民的召令,让所有大臣都到帅帐等候,然后李世民带着他们这些大臣出了城,身后有五千骑兵护送,来到大营外的一座土山上驻足。
  李绩的大军已经出了大营,然后在前方的平原上排开军阵,而在唐军的对面,高延寿率领的高句丽大军也缓缓压来,十几万大军一起出动的景象也是极其的震撼,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黑乎乎的人头,站在高处的李休看着两边缓缓靠近的大军,一时间甚至产生几分错觉,感觉下面就像是两只巨大的蚁群一般。
  之前李世民接到的情报并没有错,高延寿果然像情报说的那样,在三天后向唐军发动的进攻,而且十几万大军的行动也根本瞒不过人,所以高句丽人那边刚一动,唐军这边就做好了应战的准备,值得一提的是,李道宗也率领着六千精锐骑兵埋伏在侧翼,随时准备杀出接应。
  随着高句丽大军的压近,两支大军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没有后世演义小说中的将领单挑,双方的将领更没有什么废话,毕竟打仗就是打仗,当人出现在战场上时,其实就已经退化为最原始的野兽,任何的语言都会变得十分的苍白无力。
  唐军的装备精良,弓箭的射程也远,所以当高句丽的大军进到射程时,唐军那边立刻万箭齐发,大军后方的投石机也开始发威,火油弹与火药弹不停抛出,落在高句丽的大军中立刻引起一阵阵的惨叫与混乱。
  不过高句丽这次也是有备而来,军中有专门的人督战,所以哪怕遇到再大的伤亡,大军也一直坚定的向前推进,最后唐军终于进到高句丽人的射程,随即高句丽的弓箭手开始了还击,无数箭支在双方的头顶上交织,密布的箭雨似乎连阳光都给遮挡住了,战场上也因此变得肃冷了许多。
  不过等到几轮弓箭后,双方的大军也终于开始了第一次的正面交锋,这时的弓箭已经失去了作用,前面的盾牌手与长矛手则占据的主力,两支大军如同钢铁的洪流一般,刚一接触就碰撞出铁与血的火花,无数士卒的哀嚎在为这首乐章谱上一曲悲壮的音符。
  李休站在战场外的土山上,手中拿着望远镜打量着下面的战场,但是看了片刻之后他就面带不忍的放下了望远镜,相比之下,旁边的李世民却是面无表情的打量着战场上的局面,唐军将士的伤亡也完全被他无视,这并不是李世民冷酷无情,而是战场上本来就没有任何仁慈可言,所谓慈不掌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高延寿这次并没有动用全部的兵力,事实上他手下的十五万大军中,真正的精锐也只占了一半,剩下的都是高句丽各个部落凑出来的军队,因此他这次正而进攻的只有七万人,剩下的八万被他分成数支大军,守卫在左右两翼和后方,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后备,以防战场上哪里出现突发情况,好派兵前去救援。
  不过就算正面进攻的只有七万人,也远超李绩手下的大军,事实上李绩手中只有两万多人,因此在面对数倍的高句丽大军,李绩刚开始也采取了守势,两万大军排成紧密的队形,如同磐石一般任凭洪水般的高句丽大军攻击,但却是岿然不动。
  高延寿也知道唐军这是在消耗自己这边的士气,正所谓三鼓而竭,如果长时间没能攻破唐军的阵形,那么很快他们就会迎来唐军的反扑,以唐军的战力,攻破他们这七万人也并非不可能,而且他也知道,唐军肯定不会只有眼前这些,附近肯定还埋伏有其它的唐军。
  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高延寿也命令大军疯狂的进攻,现在他们和唐军就是在比拼耐力和时间,如果他们能够攻破唐军的阵形,那么他们就会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到时逼得唐军将附近埋伏的兵力调出来,但他也同样有底牌,到时胜负还未可知,但若是他攻不破唐军的阵形,那可就糟糕了。
  就在高延寿指挥着大军拼命进攻李绩的军队时,站在附近土山上的李世民忽然兴奋的高叫一声道:“来了!”
  随着李世民的一声高喊,李休与周围的大臣也都是吓了一跳,随后立刻有人顺着李世民打量的方向看去,李休也重新拿起望远镜,结果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发现,原来就在高句丽大军的后方,有数道粗大的狼烟升起。
  “这……这是程将军发来的信号?”李休看到远处那些燃起的狼烟当下也不由得惊讶地叫道,虽然他知道李世民大概的作战计划,但并没有了解其中的细节,一来没有必要,二来他的心思都放在后勤的调度上,也没精力去理会这些。
  “不错,知节来的真及时,本来我还担心他延误时间,却没想到这边刚一开打,他就从背后杀过来了!”李世民这时笑呵呵的指着远处的烟柱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周围的大臣也都是纷纷赞叹,而随着程咬金加入战场,高句丽的后军也开始乱成一团,虽然高延寿在后面布置了数万人的大军,但却根本挡不住程咬金的冲击,而且这时李绩也发现了高句丽后方的烟柱,当下也开始指挥小股的骑兵开始反击。
  面对这种情况,高延寿也是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在自己背后竟然还埋伏着一支唐军,而且攻势如此凶猛,自己放在背后的数万大军根本挡不住,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兵救援,但是前面的唐军恐怕不会这么轻易的让自己分兵!
  不得不说高延寿还是颇有才干的,他在战场上的判断也十分正确,就在他准备分出一部分兵力救援后方时,远处观战的李世民却是大笑一声,然后大手一挥命令道:“通知李道宗,将高延寿的大军截断!”
第1088章
千军万马避白袍
  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刚才高句丽的大唐还在猛攻李绩的大军,希望可以攻破唐军的阵形,可是转眼之间,后方埋伏的程咬金就杀了出来,将高句丽的后军杀的四散奔逃,眼看着就要突破高句丽的后军,到时与李绩夹攻之下,他们也将必败无疑。
  看到这种情况,高延寿也急忙派兵准备向后军救援,不过也就在这时,却没想到后方的唐军竟然停止了冲锋,转而开始围剿后军,似乎并不打算与前方的唐军夹击,这让高延寿也不由得一愣,甚至怀疑后面那支唐军是不是和前面的唐军有矛盾,毕竟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弃?
  不过很快高延寿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后方的唐军虽然没有打下来,但是随着一阵密集的战鼓声,紧接着只见右侧有一支唐军骑兵冲杀过来,虽然这支骑兵的数量不多,但却像是一柄利刃一般,狠狠的插进了自己的右翼,自己这边的大军就像是豆腐一般,被他们切开一道大口子,而且他们还在快速的前进,看样子是想要将自己的大军截成两段。
  “道宗果然不负朕之厚望,看来此战大局已定!”远处的土山之上,李世民看着下面的战局,脸上也露出淡淡的微笑道,李道宗率领的骑兵一出,立刻冲破了高句丽大军的防线,那些高句丽人根本挡不住他的脚步,看势头截断高句丽大军也没什么悬念了。
  其实李道宗的骑兵虽然犀利,但若是放在平时,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就冲破数万高句丽人的防线,但是李世民下令的时机却是太巧妙了,刚好在高延寿准备派人向后方支援,前方的李绩也开始了反击,结果军队的政令不一,指挥上也有些混乱,又突然遇到李道宗的骑兵杀进来,自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眨眼之间,李道宗的六千骑兵就冲杀过半,速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依然十分顺利,事实上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如果刚开始没有挡住骑兵的冲锋,那么后方的骑兵就会源源不断的冲进来,将口子越撕越大,而现在李道宗已经冲到高句丽的中军位置,只要冲破了这里,那么整个高句丽的大军就会失去统一的指挥,唐军也将提前奠定胜局。
  高延寿看着越来越近的唐军,自然也知道现在已经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若是真的让这支骑兵冲破了中军,那么自己这一方就不是大败,而是惨败,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要丢在这里,所以他这时也发了狠,当即大吼一声:“五刀军!”
  泉盖苏文的家庭世代为高句丽的大贵族,其中泉盖苏文身材魁梧,本身也极有勇力,而且他平时身上背着五把刀,在战场上所向无敌,而他在年轻的时候,就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后来更是几经扩充,取名为“五刀军”,平时都是泉盖苏文的亲卫,而这次高延寿率兵前来,泉盖苏文也将自己的亲卫交给他指挥。
  李世民手中也有一支极其精锐的骑兵,因为军中皆穿黑甲,所以被称为玄甲军,当初他以几千玄甲军大破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使得玄甲军名扬天下,而泉盖苏文的“五刀军”,其实也是仿照李世民的玄甲军所建,虽然数量不多,但战斗力也极其强悍。
  高延寿本来不舍得使用五刀军,可是现在情况危急,他也不得不派出这支精锐,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只见本来守卫在他周围的三千骑兵也立刻排好阵形冲了出去,五刀军皆穿赤甲,而且在高句丽军中地位超然,冲锋时凡是挡在他们路上的人,皆是他们的敌人,因此路上的高句丽士卒也是纷纷闪避,有些躲不开的,直接被他们踏成了肉泥。
  不过也正是无人敢挡,五刀军才十分顺利的杀到唐军骑兵的前面,随后两支精锐骑兵也狠狠的撞在一起,虽然五刀军的战斗力可能比不上玄甲军,但也不是一般的骑兵可比,李道宗的骑兵冲到一半,这时的锐气已失,速度也降了下来,再加上遇到五刀军这支强敌,结果一下子被挡了下来,前锋骑兵折扣无数,但就是冲不过去。
  “糟糕!”土山上的观战的李休看到这种情况,当下也不由得暗叫一声,事实上周围所有大臣也都是同样的反应,哪怕他们不懂兵法,也知道骑兵最大的依仗就是速度,若是被人挡了下来,而且还陷入到敌人的包围之中,那这支骑兵几乎已经是失去了爪牙的老虎,最后也只能被敌人一点点的吞噬掉。
  李世民这时的脸色也同样不太好看,刚才他还说胜局已定,结果转眼间就被打了脸,而且若是李道宗的骑兵被灭,那将对唐军的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甚至高句丽人可能会反败为胜,他之前定下的全歼高句丽人的目标也将成为笑话。
  不过也就在这时,突然只见李道宗的骑兵中有一个白袍将军杀出,身后跟着一支骑兵,眨眼间就冲到了最前面,然后一马当先杀进五刀军中,本来强悍无比的五刀军在这个白袍将军的面前,却脆弱的像是一张薄纸一般,眨眼间就被捅破了一个缺口。
  只见这个白袍将军晓勇无比,以自己为箭头冲锋在前,身后的骑兵紧随在后,在撕开五刀军的缺口后,立刻一马当先杀了进去,高句丽大军中竟然无一合之敌,一时间将高句丽骑兵杀的是人仰马翻,连指挥五刀军的将领都被他一槊刺于马下。
  “好一员虎将!”观战的李世民也没想到自己一方竟然杀出这么一个猛将,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杀出一条血路,而李道宗也立刻抓住机会,再次指挥大军冲杀过去,数千五刀军失去指挥,也立刻成为唐军的刀下亡魂。
  “哈哈哈~这个将官是谁?朕要重重的赏赐于他!”看到李道宗的骑兵再次冲锋起来,李世民当下也十分畅快的大笑一声,竟然当众许下承诺道。
  “启禀陛下,臣认识这个将官!”李休看到那个白袍将军时,脸上却是露出淡淡的笑容,随后又向李世民微微一欠身道,他们这时都是身穿铠甲骑在马上,自然不能像平时那样行礼。
  “哦?李休你竟然认识对方?”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神色道,虽然离得比较远,但是从白袍将军率领的士卒数量上来看,他的官职应该不高,所以刚才他也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指望身边的这帮大臣有谁认识一个低级的将官。
  “不错,这个白袍将官名叫薛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人士,之前在军校学习,然后以十分优异的成绩毕业,说起来也是陛下的得意门生!”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口介绍道。
  几天前他见到薛仁贵,然后将对方推荐给李道宗,希望李道宗能多照顾一下,结果李道宗也十分给面子,将薛仁贵编到自己的麾下,属于少数几支直属他指挥的骑兵,这也让薛仁贵有了发挥的机会,刚才一举攻破了五刀军的防线。
  “薛仁贵?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随后这才恍然道,“朕想起来了,这个薛仁贵好像是你推荐到军校的,而且还曾经帮助朝廷平定突厥人的叛乱!”
  “陛下的记性真好,他就是那个薛仁贵!”李休这时再次笑呵呵的开口道,薛仁贵的命运虽然被自己改变了,但他成名的方式却没有改变,与历史上一样,正是他在高句丽战场上大放光彩,这才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哈哈哈哈~朕的记性再好,也不如你眼光好,只要你推荐的人,就从来没有让朕失望过!”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再次大笑一声,即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笑,同时也是为自己得到一员猛将而高兴。
  战场上的厮杀还在继续,就在李休和李世民说话的时候,李道宗的骑兵也终于杀透重围,将高句丽人的大军截成两段,而薛仁贵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半段几乎都是以他为先锋,有了薛仁贵开路,后面的骑兵甚至感觉比刚开始时还要轻松。
  也就在李道宗将高句丽的大军截成两断时,坚守多时的李绩也终于不再掩藏自己的獠牙,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本来处于守势的唐军也立刻变阵,分成数支大军如同蛟龙般杀进高句丽的大军之中,将本来就已经有些混乱的高句丽人切割成更多的小块,使得他们无法呼应。
  李道宗也没有闲着,杀出重围后再次返身杀了回去,而接下来几乎是薛仁贵的表演时间,一身白袍在乱军之中也十分显眼,哪里的高句丽人最多,他就往哪里冲,结果白袍所到之处,高句丽人也是四散奔逃,根本无人敢挡。
  远处观战的李休等人也是看的热血沸腾,毕竟身为男儿,恐怕都有这种驰骋沙场、万人莫敌的幻想,只不过薛仁贵却是将这种幻想变成了现实。而李世民更是激动的大叫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薛仁贵就是朕的陈庆之!”
第1089章
战后统计
  陈庆之是南梁时期有名的将领,曾经以数千人大败北魏十五万大军,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因为他喜欢穿白袍,所以他手下的军队也被称为白袍军,当时洛阳有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不过十分有趣的是,陈庆之虽然立下无数战功,但他其实却是个十分文弱的书生,平时连弓弩都拉不开,但是他治军却是极严,手下的白袍军也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劲旅,据说白袍军所到之处,几乎无人敢与之交战,所以才有了千军万马避白袍之说。
  陈庆之不但战功赫赫,而且在治理地方上也极有才能,甚至在他去世时,治下百姓主动向朝廷请求,为陈庆之立碑颂德,可以说他不但是名将,更是一位能臣。
  相比之下,现在的薛仁贵也只能称得上是一员勇将,连名将都算不上,与陈庆之也相差甚远,所以李世民称他是自己的陈庆之,已经算是过誉了,不过旁边的李休却知道,薛仁贵日后的成就只在陈庆之之上,不在陈庆之之下。
  随着李绩的反击,以及李道宗率领的骑兵再次杀进高句丽的大军中,将对方的大军冲的七零八散,整个战局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高延寿这时也已经放弃了反攻的希望,因为大军被截断,他也只能尽量的收拢身边的军队,然后退往旁边的小山,希望可以凭借着山势阻挡唐军的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