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515


第1069章
主将的人选
  一大清早,三辆马车就来到了李休的家门前,府门的守卫似乎都认得马车的主人,非但没有拦截,反而立刻打开旁边的角门让马车进去,其中有两辆拉着东西的马车停在了前院,剩下的一辆却是径直进到了李休家的内宅。
  “婉娘,听说你拉了两车东西过来,难道是打算把家搬到辽东去?”李休看到从马车上被侍女搀扶下来的婉娘,也不由得开口调笑道,他今天刚好偷懒没去理财监,结果刚吃过早饭就被下人禀报,说是婉娘又来了。
  “先生又取笑我!”婉娘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娇嗔道,不过却没有露出什么害羞的表情,说起来她刚开始托李休给裴行俭带东西时,还十分的不好意思,特意拉着李休到了没人的地方才说,现在却是光明正大的直接把要送的东西拉进家门了。
  “婉娘不要听你姑父乱说,辽东那边苦寒,军营中也不比家里,多送点东西总是好的!”正在这时,只见平阳公主也从内宅走出来笑道。
  “哈哈~我只是开个玩笑,马叔在等我钓鱼,你们娘俩聊吧!”李休当下也立刻开口道,说完就告辞离开,至于婉娘带来的东西,自然会有人安排送到辽东去。
  当下李休出了内宅,拿上自己钓鱼的工具来到河边,果然看到马爷已经在那稳坐钓鱼台,说起来自从马爷上次生病后,李休也尽量的多抽出时间陪陪他,毕竟人的年纪大了,也就喜欢找个人陪着聊天,虽然马爷家中有光化郡主和恨儿母女照顾,但她们毕竟是女子,有些事情马爷还是更喜欢和李休聊。
  “朝廷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李休刚一坐下,马爷就扭头向他问道,自从朝廷决定要在明年攻打高句丽后,马爷就对这件事特别的关心,几乎每次见到李休都要问一下这件事准备的进展。
  “还是老样子,各种物资都在调集之中,军队也在操练,可以说人力物力都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攻打高句丽的将领人选,武将之中已经因为这件事而吵翻了天,谁也不肯放过这次机会。”李休笑呵呵的回答道。
  “嘿嘿,那帮人都不傻,对于这个捞军功的好机会,他们自然不肯放过!”马爷这时淡定的一笑道,对于这种争抢的局面,他也早有预料,甚至他根本不用去朝堂,就能想像到那帮武将为了一个名额而吵翻天的样子。
  “是啊,不过他们吵归吵,其实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所有主要将领的人选都要由陛下亲自拟定。”李休这时再次微笑着道,身为李世民身边最亲近的大臣,自然知道一些其它大臣不知道的消息。
  “哦?陛下亲自拟定出征的将领?难道说陛下真的打算要御驾亲征?”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随后露出震惊的表情道,虽然之前早有传言说李世民会御驾亲征,但传言毕竟是传言,而且自从大唐立国,除了上次被突厥打到渭水河畔那次,还没有皇帝亲自领兵出征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恐怕陛下这次真的要亲征高句丽了。”李休这时也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对于李世民御驾亲征这件事,李休和长孙无忌都有些异议,毕竟天子身系天下的安危,实在不宜轻动,不过李世民却是一意孤行,谁劝也没用,当然他现在还没有公布,估计也是怕引起群臣的反对,可能到明年即将要出征时,他才会突然公布这个消息。
  “陛下这个决定实在有些太轻率了!”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是沉默了片刻,随后同样叹了口气道,哪怕他知道如果李世民御驾亲征,肯定会动用更多的兵力,打下高句丽的把握也会更大,但是马爷依然觉得李世民的决定不怎么理智,不过连李休和长孙无忌都劝不动他,别人就更别提了。
  “我和长孙兄也商量过了,既然劝不动陛下,那也只能尽量的协助陛下,希望可以让这次的战事更加的顺利!”李休这时也再次开口道,说到这里时,他也不禁露出几分担忧的神色。
  兵法上有句话,叫做“未料胜、先料败”,也就是在一场战争开始之前,不要只看到战争带来的利益,而是要考虑到万一战败,会给自己一方带来的危害。
  而李世民现在就犯了这个错误,他一心的想要灭掉高句丽,从而将自己的声望推到顶峰,但却忘了万一失败的话,不但会对大唐造成严重的打击,同时也会对他个人的声望造成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区区一个高句丽根本无法与大唐与李世民的声望相比,如果说这是一场豪赌的话,相当于李世民拿十分的赌注,去赌对方五分的赌注,赢了固然最后,万一输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陛下的确是个用兵的天才,不过他多年没有亲自带兵,恐怕在用兵上与有些生疏,这次最好能选一个得力的大将辅佐于他,可惜当初的老将死的死、退的退,现在朝中能用的人中,恐怕也只剩下侯君集与程咬金等寥寥数人,本来我觉得侯君集此人最为合适,偏偏之前他又去了西南,恐怕明年根本赶不上次大战,但如果选程咬金的话,他这个人在用兵上还是不如李靖等人,这点我也一直十分的担心。”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
  “主将的人选的确十分重要,不过现在的确也只剩下程将军最合适,苏定方虽然已经能独当一面,但在资历上还是差一些,明年顶多也只能担任一支偏师的主将,估计最后陛下还会选程将军。”李休考虑了片刻也开口道。
  相比其它的武将,程咬金这段时间虽然也时不时的进宫,但他却不像其它人那么紧张,因为朝中能与他竞争主将的人并不多,所以他身上的压力也是极小。
  不过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忽然只听背后传来一个人高声笑道:“驸马言之过早了,老夫这次回来就是要与程咬金争上一争!”
第1070章
李绩来访
  李休与马爷正在聊着关于明年攻打高句丽的主将人选时,却没想到后面忽然有人高声打断了他们的话,而当他们闻声看去时,却发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面带微笑的走过来,只见对方身材高瘦,但却又不是弱不禁风的那种瘦,而是显得十分的精悍,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像是一杆长枪一般,似乎可以刺破苍穹。
  “英国公!”当李休和马爷看到这个精悍的中年人时,也都不由得惊讶地叫道,这个中年人正是被李世民封为英国公的李绩。
  “哈哈~李某冒昧而来,还望马兄与驸马不要见怪才是啊!”只见李绩再次大笑一声,然后上前分别向李休和马爷行礼道,脸上的笑容也一直没断过,让人感觉十分的亲切。
  “英国公客气了,不过你怎么会在这里?”李休这时终于从惊讶中清醒过来,当下也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绩道。如果是在前几年,在长安见到李绩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但是两年多以前李绩的母亲去世,他也回老家丁忧,算一算时间,好像他的守孝期还没有满呢?
  “说来惭愧,我本来应该在家中为亡母守孝,不过前段时间陛下下旨夺情,让我提前回京待命,本来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直到回到长安才知道,原来陛下要对高句丽动手了。”李绩再次笑呵呵的道,说到高句丽时,他的眼中也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渴望。
  所谓夺情,其实是一个特定的词汇,是指臣子因父母去世而需要守孝时,但是朝廷那边又离不开他,于是皇帝就可以下旨,让这个大臣不必守孝,这也就被称为夺情。
  听到李绩的话,李休和马爷也不由得对视一眼,这时两人若是还猜不到对方的来意,那可就太笨了。于是只见马爷这时抚须笑道:“原来如此,陛下对英国公还真是重视,这次对高句丽用兵,可是一个万年难遇的机会,老夫在这里先恭喜英国公了!”
  “马兄客气了,其实这次陛下召我回来,也并没有指定让我担任主将之职,不过对于这次攻打高句丽的战事,也不是在下夸口,至少我觉得自己要比程咬金这个匹夫要强!”李绩这时再次微笑着道,说到这里时,他还特意看了李休一眼。
  李绩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无非也就是寻求李休的支持,说起来他在得知朝廷要对高句丽用兵时,也是对那个主将之职志在必得,所以在回到长安后立刻去见李世民,不过也不知道李世民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并没有立刻任命他为主将,看样子似乎还想要再观察一下。
  “咳,英国公精通兵法,的确是我们这些后辈的楷模,说起来刚才我也马叔也在讨论如何攻打高句丽,不如英国公也来发表一下意见如何?”李休知道李绩心中的想法,但却故意干咳一声,然后将话题岔到了攻打高句丽的策略上来,根本不接他的话。
  李绩也知道想要让李休立刻表态支持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毕竟他可听说李休和程咬金的关系不错,所以他之前先去找了长孙无忌,不过对方也是个老狐狸,扯东扯西的就是不说正题,无奈之下他才跑来李休这里试试运气。
  “其实攻打高句丽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还在于‘人和’这两字!”只见李绩这时长吸了口气,然后将自己的意见讲了出来。
  “哦,愿听英国公高见!”李休听到对方的话也露出郑重的表情道,李绩的确不愧是兵法大家,一下子就说到了事情的重点。
  “高句丽地处辽东,占据着天时地利之势,而我们大唐唯一能凭借的,也就只有人和了,相比高句丽,我们大唐兵精粮足,而之前苏定方在辽东持续不断的对高句丽放血,现在高句丽可以说已经疲惫不堪,到时我们只需要数路大军并发,明暗两师相合,定然可以一举击溃高句丽的守军,大军直达平壤城!”李绩再次开口道。
  虽然李绩的回答有些笼统,不过李休也听懂了,对方是想要凭借着大唐的优势兵力,直接从正面攻打高句丽,这样做的好处是十分稳妥,只要时间足够,唐军就可能在冬天来临之前打下平壤城,而缺点也十分的明显,那就是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毕竟作为进攻的一方,想要攻破对方的城墙自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英国公,你有没有考虑过从海上进攻,以一支精兵直插高句丽的腹心,这样也许可以省下很大的力气。”李休这时考虑了片刻开口提议道,当初他和苏定方就商议过这个办法,最后苏定方以专业的角度给出一个十分肯定的回答,认为这样做可以极大的缩短战争的时间,减少大唐的伤亡。
  “这个……”李绩听到李休的提议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的开口道,“从海上进攻倒也是个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要冒很大的风险,万一失败,恐怕这支偏师就会损失殆尽,到时对大军的士气也会造成严重的打击,所以我觉得不到万不得已,这种办法还是不用为好!”
  “那如果是这样呢,比如以大军从正面猛攻,将高句丽的精锐都吸引到辽东一带,然后再派一支偏师从海上直插平壤城,这样的风险也就小多了?”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这也是苏定方最终确定的办法,甚至他还提议要亲自领兵,一来他对高句丽那边最为了解,二来他习惯打这种硬仗。
  “这样做的确可以减少风险,但是在实际运作之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且海上行军本来就十分危险,也许一场风暴就会让整个运兵的船队覆没,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我觉得还是从陆上进攻更加的有把握!”李绩这时再次开口道。
  看到李绩并不赞同从海上进攻高句丽的办法,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他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淡然一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是我有些想当然了!”
  “驸马言重了,其实从海上进攻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到时可以因时而变,毕竟战场上发生什么事谁也不敢保证。”李绩这时似乎也感觉拒绝李休的提议有些冒失,毕竟他还需要李休帮他在李世民面前讲情,所以再次开口道。
  “英国公也是为了稳妥起见,毕竟咱们大唐占据着兵力与国力上的优势,而且这一仗对咱们大唐也十分重要,所以从正面进攻的风险也最小。”正在这时,马爷也忽然开口笑道。
  “马兄说的极是,如果咱们大唐处于弱势,冒险一搏也未为不可,不过咱们现在占据着战略上的优势,天时地利虽然无法改变,但在巨大的优势面前,这两个劣势也并非完全不能弥补,所以能不冒险就不要冒险!”李绩这时也微笑着再次开口道。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毕竟李绩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他接下来又询问了一下对方的详细主张,而李绩也的确早有准备,当下将自己大概的作战思路也是讲了一遍。
  虽然李休对军事方面不怎么精通,但他与马爷、秦琼交好,再加上自己的妻子也是大唐的名将,而且他也曾经参与过灭突厥之战,所以对李绩的作战计划也可以理解,不得不说李绩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将领,整个作战的计划周密复杂,而且数路大军配合之下,的确很可能在冬天来临之前拿下平壤。
  “驸马觉得李某的计划如何?”最后李绩讲完之后,又笑着向李休询问道,他之所以这么耐心的讲解,其实也正是要让李休相信自己的实力,毕竟他知道李休在这种大事上一般不会只看私情,只要自己能证明强过程咬金,那么李休就会向李世民推荐自己。
  “英国公的计划果然周详,在下也是大开眼界啊!”李休这时笑哈哈的道,但依然没有表态,事实上他对李绩的计划的确十分佩服,不过现在还早,实在不是他要表态的时候。
  听到李休这么说,李绩也知道李休恐怕和长孙无忌是一样的打算,自己今天又要碰一个软钉子了,不过这也没办法,而且他今天来也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
  因此李绩也并没有气馁,当下又和李休聊了一会高句丽那边的事,这才起身告辞,李休和马爷也站起来相送,毕竟大家同朝为官,哪怕彼此间有分歧,表面上还是要过得去。
  “马叔,您觉得英国公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比程将军要强?”等到李绩刚一离开,李休就立刻向马爷开口问道。
  “在带兵指挥上,他的确是比老程要强,不过你有没有发现,李绩其实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只见马爷这时看着李绩离开的方向开口道,说话时脸上也露出一种可惜的表情。
第1071章
为名所累
  “缺点?”李休听到马爷对李绩的评价也不由得一愣,随后想了想这才开口道,“马叔您的意思是说英国公有些太保守了,所以在攻打高句丽这件事上,只敢用正面进攻这种虽然稳妥,但却会付出很大代价的办法?”
  “不仅仅是保守,你以前与李绩接触的不多,所以对他这个人不太了解,事实上李绩以前带兵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以奇制胜。”马爷这时神色凝重的道。
  马爷也是武将出身,当然他也承认,自己在带兵上的确不如李绩这些名将,但他在飞奴司主持多年,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对于识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一眼就能将人的想法看穿,这点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以奇制胜?那他为何……”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如果李绩喜欢以奇制胜,那自己提出的那个跨海进攻高句丽岂不是正合他的心意,虽然风险大了一点,但若是成功,收益也是极大,说句李休不爱听的,足以让李绩成为与李靖相比的统帅。
  “呵呵,人都是会变的,比如像李绩,以前他敢打敢拼敢冒险,因为哪怕他失败了,也没什么可失去的,可是现在他却是大唐的英国公,之前又有一串耀眼的战绩,若是在攻打高句丽时失败了,那他之前的英名就可能会付之东流,所以他不敢冒险,只敢用最为稳妥的办法,这就叫为盛名所累!”马爷这时淡然一笑道。
  “这……”李休听到这里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忽然叹了口气道,“其实也不能怪英国公,每个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上就会背负越来越多的东西,比如像我,现在也变得胆小了,因为我现在不是一个人,身后还有妻子儿女们,日后还会有孙子、孙女等等,想想他们,我也不得不谨慎小心。”
  “是啊,人身上背负的东西越多,就越是难以放下,不过身为大将,在战场上就必须要摒弃一切感情,只考虑利弊而不计得失,说这句话你可能会不爱听,但是整个大唐之中,你父亲他的确是唯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马爷说到最后时,竟然拿李靖举了个例子道。
  李休听到马爷提到李靖,自己也沉默了片刻,随后这才岔开话题道:“马叔,既然英国公不敢冒险,那你觉得他还适合担任这次的主将人选吗?”
  马爷听到李休问起这个问题,脸上也露出凝重的表情,只见他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的开口道:“攻打高句丽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动用的兵力绝对不会低于十万,而现在朝堂上有资历、有能力指挥十万大军以上的将领,也真的没几个了,而且这几人要么镇守在外,要么年纪太大,除去这些人,恐怕也只有程咬金和李绩有这个资格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马爷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程咬金虽然是陛下的爱将,但无论是能力还是以往的战绩,程咬金都要经李绩差一点,甚至李绩的年龄都要比程咬金小几岁,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恐怕李绩都要比程咬金更加合适一些。”
  听到马爷的话,李休都不禁替程咬金感到泄气,他面对李绩几乎是被全方位的碾压,连年龄都不占优势,虽然武将的年龄大一些显得有经验,但现在随着老将一个个回家养老,年龄反而成为一个劣势,李绩比程咬金年轻几岁,就代表着有更多的精力处理战场上复杂的事务。
  “不过既然李绩已经回来了,我估计老程那边肯定也会慌了手脚,估计他也很快就会来找你!”正在这时,忽然只见马爷再次一笑道。
  不得不说马爷不但看人准,而且看事情也准,就在当天晚上,得到李绩回来消息的程咬金就急匆匆的来到李休家中拜访,刚一见到他就立刻嚷道:“驸马,李绩那个庸医是不是找过你?”
  听到程咬金称李绩为庸医,李休也不由得哑然失笑,说起来李绩不但精通兵法,而且对医学也极有研究,为此还与孙思邈结为好友,而且他还曾经与人修过医书,名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在医学史上影响极大,甚至他还写过一本名叫《脉经》的医书,可惜后世失传了。
  “程将军不要乱说,英国公的医术精湛,这点可是连陛下都为之称赞。”李休当即笑道,其实他也知道程咬金和李绩私下里的交情不错,只不过遇到这种事情,私交就要放在一边了,嘴上自然也不会留情。
  “他的医术要是好的话,当初为什么治不好叔宝的病,最后要不是孙道长出手,恐怕叔宝就危险了。”程咬金这时却是丝毫不给李绩面子道,说起来他和秦琼、李绩三人都是当初瓦岗寨的老人,那时条件艰苦,他们有了伤病都是由李绩治疗,所以之前秦琼生病时,也习惯性的找李绩治,不过却没什么效果,结果这件事就让程咬金给记住了。
  程咬金这种人根本没办法讲道理,李休也只好无奈的一笑道:“英国公今天的确来找过我,其实我在见到他时也十分的惊讶,毕竟他在孝期还未满,却没想到陛下竟然下旨夺情,让他提前回长安了。”
  “别说你没想到,事先我也没想到,本以为这个主将的人选肯定非我莫属,却没想到李绩竟然回来了!”程咬金这时也一脸痛恨的道,眼睁睁的看着到手的鸭子要飞走了,这让他如何不恨?
  “英国公虽然回来了,不过程咬金你也不要气馁,毕竟陛下那边还没有做出决定,最后花落谁家也未可知?”李休看到程咬金的样子也不由得开口安慰道,不过他的话恐怕连自己都不相信。
  程咬金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但其实却是个外粗内细的人,对于自己和李绩的实力对比有很清醒的认识,因此他听到李休的话也只是默然的摇了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