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515

  刘仁轨的性格方正,甚至还有些古板,并不适合接管银行的事,所以李休早早的就打算好了,让刘仁轨接管铸钱一事,而刘仁轨一路上也去过几个地方的铸钱局,从中发现不少的问题,所以当李休将铸钱局交给刘仁轨掌管时,他也立即提出一个建议。
  “整合铸钱局?”李休听到刘仁轨的建议也不由得一愣,他也没想到刘仁轨刚刚上任,就搞这么大的动作。
  “驸马,在回来的路上我一共去过九个铸钱局,光是河北一地,据我所知就有不下十个铸钱局,河东的数量更多,这些铸钱局有大有小,铸造出来的钱币质量不一,不过总的来说,规模大的铸钱局对质量管的更严,出产的铜钱质量也更好,相比之下,小铸钱局的管理就有些混乱了,不但铜钱的质量无法保证,甚至还会出现账目上的混乱,哪怕是有人从中贪墨,恐怕也无法从账目上查出来!”
  说到这里时,只见刘仁轨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其实以我的估计,咱们大唐根本用不着开设如此多的铸钱局,只不过当初隋末战乱,各地都是群雄并起,只要有点抱负胸襟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地盘开炉铸钱,后来我大唐一统,虽然撤消了不少铸钱局,但依然有不少铸钱局留了下来,比如河北就有不下十个,可是在我看来,只需两三个大一些的铸钱局就足以解决当地的铸钱事宜了。”
  “真的要整合各地的铸钱局?”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沉思了片刻,然后有些不太确定的道,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理财监又刚刚建立,各方面都没有什么经验,所以李休对整合铸钱局这么大的事情也没什么信心。
  “的确如此,铸钱之事关系重大,可是现在各地铸钱局不但多,而且规模也不大,这种小铸钱局管理混乱,铸造出的铜钱质量也无法保证,所以在下官看来,整合铸钱局已经刻不容缓!”刘仁轨再次十分肯定的道。
  “可是咱们理财监新立,不但缺少人手,而且也没什么经验,现在就整合铸钱局这么大的事,万一出什么差错,恐怕会让咱们理财监的声望大受打击,甚至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事啊?”李休这时终于把自己的担心讲了出来,对于他来说,整个理财监都是围绕着银行来运转的,所以铸钱局的事也不应该影响到银行。
  “驸马,银行的事我虽然不懂,但却知道银行的核心就是铜钱,若是铸钱局的事没有解决,日后也肯定会影响到银行,而且整合铸钱局的事也并不复杂,关键就要有陛下的支持,以及驸马的决心,至于接下来的事,下官愿意一力承担!”刘仁轨说到最后时,也露出信心十足的表情,看样子整合铸钱局的事他已经考虑许久了。
  “那你打算如何做?”李休看到刘仁轨坚定的表情,当下也有些心动,于是想了想开口问道。
  “最快的办法自然是从监中挑选官员派驻各地,彻底清查各地铸钱局的情况,然后根据当地的情况或合并或裁撤一些小的铸钱局,不过现在监内人手不足,驸马能够分派给我的官员恐怕也不多,所以我打算从长安、洛阳、太原这三地开始,等到将这三地的铸钱局整合完毕后,再向其它地方扩展!”刘仁轨缓缓的开口解释道。
  “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太慢了,我看不如咱们去禀报陛下,然后让各地的官府协助,这样应该可以加快各地整合铸钱局的速度。”李休这时忽然想到一个办法,当下开口提议道。
  “万万不可!”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刘仁轨竟然毫不犹豫的反对道。
  “为何?”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糊涂的反问道。
  “驸马没有在地方上任过职,所以对地方上的事不了解也很正常。”只见刘仁轨这时神情严肃的道,“驸马建立理财监,而且向陛下要来了铸钱之权,以下官看来,驸马是想将铸钱之权从地方上独立起来,然后朝廷统一管理,可若是驸马让各地官府插手铸钱局的整合,到时这些整合起来的铸钱局中肯定是鱼龙混杂,还不知道会被安插多少势力的人手,如此一来,咱们理财监也根本无法完全掌控各地的铸钱局!”
  李休听到刘仁轨的话也终于醒悟过来,原来刘仁轨整合铸钱局并不仅仅是为了统一管理、保证铜钱的质量,最关键的还是借助整合,将全国各地的铸钱局完全的掌控在理财监手中,这样日后李休的命令才能顺利的下达到各地的理财监中。
  “我明白了,就按你说的办,不要怕得罪人,有什么事我替你担着!”李休当即做出了决定道,看来自己之前还是想的太简单了,相比之下,刘仁轨这样经验丰富的官员却是考虑的更加周全。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刘仁轨终于开始对长安等地的铸钱局进行整合,同时也正式拉开了这场由李休掀起的,对整个大唐金融系统的改革序幕!
第845章
落魄书生
  盛夏来临天气也越来越闷热,前几天倒是下了场大雨,本以为雨后会凉快几天,却没想到雨水刚收,大大的太阳就悬在空中,地面的雨水被蒸腾起来,导致天气是又湿又热,让人感觉像是呆在一个大蒸笼里似的,别提多难受了。
  袁公瑜一手扯着袖子给自己搧风,一手扶着一根竹竿,上面挂着一副幌子,上书“代写书信”四个大字,字如其意,他就是靠着给人代写书信过日子,毕竟大唐很多百姓都不识字,想要给亲人们写信,就得由别人代笔。
  “这鬼天气,还让人活不活了?”虽然不停的用袖子搧风,但是袁公瑜依然感觉热的难受,当下也不由得嘟囔一声道。话音刚落,只见一辆豪华的马车在他面前疾驰而过,带起一股有些异样的凉风。
  不用看袁公瑜也能猜到,这种贵族的马车里肯定放有冰盆,人坐在里面凉爽无比,相比之下,自己这个读书人却只能坐在路边的大太阳下面,等着一个大字不识的愚民来让自己写信,然后赚上几文辛苦钱,这种巨大的差距实在让他心中难平。
  袁公瑜是个读书人,虽然出身贫寒,但家中却倾心全力支持他读书,而他也十分聪明,连教他的先生都夸赞他是个奇才,日后定可高中状元,前年朝廷开科举,袁公瑜也被人推荐前来应试,本来他雄心勃勃的想要一举高中,哪怕考不中状元,考上进士也能光宗耀祖,为此他也是四处投卷,在考前做足了准备,可是却没想到最后竟然落榜了。
  袁公瑜从小就心高气傲,却没想到科举失利,这让他也感觉无颜面对自己的乡亲父老,说不定回去还会受到一些人的耻笑,于是他索性就留在长安,准备再苦读几年,等到朝廷下次开科取士时再试一试。
  不过长安大居不易,无论是房租还是平时的衣食住行,全都比别处昂贵,袁公瑜的家境又十分贫寒,当初他来长安时,家中已经是倾心所有了,所以他身上带的钱很快就花的一干二净,无奈之下,这才想到替人写信的营生。
  本来袁公瑜在长安的一座大寺庙门口替人写信,那里不但人多,而且来烧香拜佛的人中,很多都是为远处的亲人祈福,烧完香后心中思念,于是顺便在寺门前找个写信的,给远方的亲人写上一封信,因此袁公瑜每天的收入也不错,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偶尔还能存点钱找朋友去小酒馆喝上两杯。
  “也不知道朝廷发生什么疯,竟然把庙门给封了,连累我这个读书人竟然跑到西市这种鱼龙混杂之地讨生活!”袁公瑜这时再次低声抱怨道,本来当初他也是个清高的读书人,但是这两年打着幌子给人写信,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都免不了接触,结果两年下来,使得他身上也多了许多市侩气。
  原来讨生活的寺门被封,袁公瑜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最后索性来到长安城最热闹的西市,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里人多,所以街道两侧但凡有点空位的,早就被别人占去了,幸好袁公瑜发现坊门前正在建造一处巨大的建筑,旁边的空地上摆满了各种杂物,虽然这里脏了点,而且也没有树木遮挡太阳,但至少没有人和他抢地盘,所以他也在就这里支起摊子。
  不过坊门这里虽然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但却很少有人停下来请袁公瑜写信,毕竟来这里的大都是商人,既然是商人,就算是自己不识字,身边也会有识字的人跟着,自然用不着花钱让别人写信。
  袁公瑜坐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特别是一些明显是达官贵人乘坐的车辆经过时,他的脸上都不禁露出几分羡慕嫉妒之色,本来若是他能够考上进士,说不定现在他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可是现在自己却只能满眼羡慕的看着人家,自己忍饥挨饿的坐在路边,还要忍受这像是要下火的酷暑。
  想到上面这些,袁公瑜也不由得暗自叹息一声,这时午时将近,头顶上的大太阳更像是要把人烤焦一般,袁公瑜这时也感觉口渴难耐,可是今天带来的水早就被喝光了,而且这时也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导致他现在又渴又饿,肚子里也像是打鼓似的响个不停。
  当下袁公瑜伸手在自己的怀中摸了摸,结果只摸到五枚铜钱,这也是他身上最后的一点钱了,如果今天下午接不到生意的话,恐怕晚上就得挨饿了,事实上他今天早上就没吃饭,只是灌了一肚子凉水就出来摆摊,结果却连一桩生意也没做成。
  袁公瑜有心把钱省下,留着晚上再吃饭,这样明天还能再坚持一天,可是肚子里实在饿的难受,而且也渴的厉害,特别是对面买胡饼的摊子不时传出诱人的香气,对他简直是最大的折磨。
  最后袁公瑜实在忍不住了,不过他可不舍得买胡饼吃,而是来到旁边的一个蒸饼铺子里,里面的蒸饼两文钱一个,比胡饼便宜多了,他厚着脸皮和卖蒸饼的老婆婆讲了半天的价,这才用五个铜钱买了三个蒸饼,然后又将自己带的葫芦灌满了水,这才回到自己的摊子前,一口气吃了一个半蒸饼,剩下的却不舍得再吃,准备留着晚上吃一个,明天早上再吃半个,这样明天也有力气出摊。
  袁公瑜才二十多岁,正是最能吃的时候,而且人越穷越能吃,一个半蒸饼吃下去,他的肚子里却没什么感觉,最后只能灌了半肚子凉水,勉强顶住了饿,然后无精打采的坐在摊子上等着写信的人上门,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下午就会有生意。
  不过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袁公瑜顶着大太阳坐了一下午,眼看着太阳都已经快要下山了,但却连一个生意都没上门,而且太阳虽然不那毒了,但天气却变得更加闷热,身上的衣服粘着皮肉,让人说不出的难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袁公瑜一边背着《孟子》给自己鼓气,一边准备收摊回家,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坊门前一阵喧哗,随后不少行人纷纷的围了上去。
第846章
招募小吏
  落魄书生袁公瑜正准备收摊回家,却没想到坊门那里一片喧哗,他摆摊的地方本来就在坊门附近,当下也是心中好奇,于是跟着人群也一起围了上去,结果却发现原来是几个衙役正在张贴榜文,因为坊门是进出的要道,所以朝廷如果有什么政令或通知,都会在坊门前张贴榜文,最常见的就是抓捕罪犯的榜文。
  袁公瑜本来以为又是哪个江洋大盗犯了事,不过当看到墙上的榜文时,却不由得愣了一下,因为榜文开头都会标注发出榜文的衙门名称,袁公瑜是个一心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对于长安城内的各个官府衙门都十分的清楚,可是这张榜文上的衙门名字他却是第一次听说。
  “理财监?九寺五监之中,好像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理财监?”袁公瑜这时也不由得疑惑的自语道。其实理财监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在读书人中流传开了,只不过袁公瑜每天为了温饱四处奔波,而且又囊中羞涩,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与那些士林中的朋友见过面了,而民间对理财监则是知之甚少,所以他直到现在才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不过理财监的名字虽然第一次听说,但是当袁公瑜看到榜文中的内容时,却不由得神情一震,原来这是一张招贤纳士的榜文,大概的意思就是理财监新立,需要大批的小吏,所以才从民间招募,要求倒是不多,主要就是要能写会算,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等等附加的条件。
  这时也有人将榜文上的内容念了出来,听到原来是朝廷衙门里招小吏,人群中也不由得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说起来小吏虽然不算官,但也有一些特权,而且大唐对官吏的待遇一向丰厚,一家的贫寒之家就算只有一人在公门中当差,也能养活一家子了,更何况小吏若是做的出色,日后也未必不能被提拔为官,到时可就正式入了官籍,成为官家老爷了。
  不过小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像衙役、狱卒之类的粗笨差事外,大部分小吏都是刀笔吏,识文断字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光是识字还不行,大唐的识字率虽然不高,但也不算少,不可能人人都去做小吏,所以除了识字外,还必须得有关系,否则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做小吏的门路。
  当然也有极少数情况像今天这样,某个衙门因为需要的人手太多,于是公开向民间招募,这种事可不是经常能遇到的,甚至几年都可能不会有一次,所以这件事对于很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周围的人群议论纷纷,更人快步跑回去给相识的人报信,袁公瑜看完榜文后也露出沉默的表情,不过这时天色将晚,他住的又比较远,于是就先收拾好东西,然后脚步匆匆的赶回住的地方。
  袁公瑜住的地方位于长安城西南方面的常安坊,不过在取名这件事上,一般都是缺什么就补什么,比如常安坊这块地方,虽然名字叫常安,但实际上却一点也不安全。
  常安坊的地势较低,每年夏天雨水过多时,长安城的水排不出去,结果全都流到了常安坊这里,所以长安城的富贵人家绝对不会选在这里安家,整个坊里居住的都是长安城最贫穷的一批人,其实不仅仅是常安坊,周围的平和坊、永和坊等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可以说这里就是长安城的贫民区。
  袁公瑜进到常安坊后,穿过狭窄阴暗的街道来到自己住的地方,这里是个不大的院子,里面一共三间房,而且还十分的破旧,只要是下雨,屋顶上就没有不漏雨的,而且冬天冷夏天热,条件艰苦之极。
  不过就算是这么破旧的小院子,袁公瑜也租不起,他只租了其中的一小间,另外两间则是由别人租着,而且都是城中卖苦力的,想他堂堂一个读书人,却要与这些下九流的人住在一起,这也让袁公瑜时常心中不平,平时他也很少与对方来往,甚至见面连话也没说过几句。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袁公瑜进到自己黑乎乎的屋子里,将吃饭用的幌子和笔墨小心的放在桌子上,然后这才点燃一盏油灯,并且拿起油灯在房间里转了一圈,主要是看看有没有贼进来过,虽然他现在一贫如洗,但常安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特别是穿房过户的蟊贼更多,哪怕是一件晒在院子里的衣服,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偷走,晚上睡觉也得小心点,否则说不定一觉醒来,身上的被子就没有了。
  确定了房间里没少什么东西后,袁公瑜又检查了一下门窗,然后小心的关好,这时他也感觉又累又饿,中午吃的那点蒸饼早就消化干净了,幸好他还留下一个半蒸饼,不过因为天太热,他怕捂馊了,所以之前就放在太阳底下晒,现在又干又硬。
  不过人要是饿急了,也就顾不得其它了,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行,更何况袁公瑜家里除了今天剩下的蒸饼外,也没有任何可以填肚子的东西了,于是他给自己倒了碗凉水,刚准备要吃,却忽然又看到点燃的油灯,想到家里的灯油也快没了,当即吹灭了油灯,反正吃东西只用嘴,点着油灯也是浪费。
  当下袁公瑜坐在黑暗之中,就着凉水吃了一个又干又硬的蒸饼,这才稍稍缓解了一下肚子里的饥火,随后就立刻躺在床上,希望可以早点睡着,只要睡着就不会感觉到饿了。
  不过袁公瑜今天却怎么也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像是烙饼似的,因为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今天看到榜文,理财监招募小吏,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个理财监是做什么的,但只要成了小吏,至少吃饭的问题解决了。
  不过袁公瑜身为一个读书人,从懂事起就立志教取功名,所以他以前对小吏其实是十分鄙视的,若是放在刚来长安的那会,打死他都不会去做小吏,甚至连想都不会去想,因为他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
  可是自从科举失利之后,袁公瑜也是大受打击,再加上这两年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也消磨掉了袁公瑜身上的傲气,特别是现在身上没有分文,而且写信的营生也越来越不好做,若是再这么下去的话,说不定过几天自己要么活活的饿死,要么就得去大街上讨饭,若真落到讨饭的地步,袁公瑜觉得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
  “小吏出身虽然不怎么好听,但至少薪俸不错,养活一家人都没问题,而且小吏也同样可以参加科举,武德五年的状元孙伏伽,以前就是万年县的法曹,连状元都做过小吏,更何况我这种落榜的读书人?”袁公瑜这时低声自语道,这些话其实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为的就是给自己找个借口。
  “就这么说定了,明天去招募小吏的地方试试,万一可行的话,那就先做两年小吏,等到朝廷再次开科取士时,我再去参加科举也不迟,而且若是做小吏时也能接触一些官员,日后参加科举投卷时也更加方便,若是能够得到哪位显贵的赏识,那就更好了!”袁公瑜这时再次自语道,说到这里时,他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兴奋的神色。
  脑子里想着明天去应征小吏的事,袁公瑜也感觉越来越兴奋,结果却怎么也睡不着,等到快三更天时,他也终于体会到失眠的痛苦,首先就是肚子里如同打鼓一般,饥饿的感觉简直能让人发疯,袁公瑜恨不得立刻起来把仅剩的半块蒸饼给吃了,但是一想到明天还要去应征小吏,没有力气可不行,最后只能强忍着饥饿,直到下半夜时,这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袁公瑜就早的起床洗漱,然后又找出自己唯一一身儒衫,换上之后又把那半块蒸饼吃下肚子,这才匆匆忙忙的赶往西市,因为昨天的榜文上写的很清楚,应征的人都要去西市,也就是袁公瑜摆摊边上的那个正在建造的地方集合,理财监会择优取士。
  袁公瑜一直不知道这座建在坊门旁边的建筑是干什么用的,只知道这座建筑规模宏大,而且已经建好了一部分,现在看来,很可能和理财监有关。而当他赶到这里时,却发现这里已经有不少人赶来,其中有老有少,加起来不下百余人。
  这才是第一天就来了这么多人,这让袁公瑜也不由得有些担心,不过想到自己好歹是参加过科举的举子,绝非一般人可比,这才稍稍恢复了一些信心。
  等到快中午时,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官员带着一帮小吏赶到这里,然后有小吏引着他们进到旁边一座刚盖好的房子,里面摆放着不少的矮几,看起来和科举的考场差不多。
  袁公瑜以为马上要对他们朝廷考核,却没想到为首的中年官员却一直坐在那里喝茶,丝毫没有着急的样子,这让下面的人也都有些奇怪,甚至最后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
第847章
长孙无忌与许敬宗
  招募小吏的房间很大,不过一百多人全都进到里面,也让人感觉有些拥挤,特别是外面的天气又热,导致房间里更是闷热异常,前来应征的人一个个也都是大汗淋漓。
  不过许敬宗却一点也不着急,他来的时候特意带了一个冰盆,这时放在自己身边,一连喝着凉茶一边打着扇子,冰盆中的凉气被风一吹,让人觉得格外的凉爽,当然这个冰盆太小,只够许敬宗一人使用,其它人根本享受不到冰盆里散发出来的凉气。
  其实许敬宗也想快点从这些人挑选出足够的小吏,毕竟天气这么热,哪怕有冰盆,呆在这里的滋味也并不怎么好受,只不过昨天李休告诉过他,他要亲自来选拔这些小吏,所以许敬宗也只能耐心的等着。
  可是现在马上都中午了,却还没有见到李休的人影,这让许敬宗也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李休一向是个十分守时的人,昨天他已经和自己约好了,说是今天上午要来,可是现在却失约了,这可不像是李休的作风。
  不过也就在许敬宗心中疑惑之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另外还伴随着两人的说话声,其中一个肯定是李休,另一个他也觉得耳熟,但一时间却想不起来是谁?
  很快就见李休迈步走了进来,而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人,只见这个人与李休的年纪相仿,白面黑须相貌斯文,正是与李休齐名的长孙无忌,这也让许敬宗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行礼道:“下官许敬宗拜见驸马、齐国公!”
  “许少监不必多礼,我这次也是闲着无聊,刚巧在宫中遇到驸马,所以就来看看你们理财监招募小吏的事,不会打扰到你们吧?”长孙无忌这时笑呵呵的对许敬宗道,许敬宗也是当年秦王府的老人,所以长孙无忌自然认得对方,只不过他一向觉得许敬宗此人太过奸滑,所以也与许敬宗没什么深交,当然看在李休的面子上,他也对许敬宗颇为客气。
  李休之所以与长孙无忌一起来,说巧也不巧,因为今天早上他本来要去理财监,但却没想到刚进皇城,就接到李世民的召令,让他去两仪殿议事,结果他去了那里才发现长孙无忌也在这里,而商议的内容则是如何处置剩下的党项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