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515

  李恪其实与李承乾同岁,只是生月要小一些,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排行第三,不过因为排行第二的李宽夭折,所以李恪其实算是李世民的次子,这个孩子不但长得和李世民像,性格也很像,小小年纪就显得十分沉稳,而且李休还注意到,在这些孩子之中,就数李恪打到的猎物最多,他马背上甚至还挂着一头半大的鹿,而且还是从左眼一击毙命,这箭法比李休要强多了。
  除了李承乾和李恪,另外李泰也在这里,他也算是李休的学生,以前也经常跟着李承乾也经常去李休那里学习,不过李泰的脑子虽然聪明,但对李休讲的内容不是太感兴趣,反而对儒学的兴趣更大,文章也写的漂亮,换句话说,这家伙是个文科方面的人才,而李休讲的内容却比较偏重理科,所以李泰现在去李休那里的次数比李承乾少多了。
  李休和几个孩子都打了个招呼,随后就笑着直起身子对长孙无忌笑道:“无忌兄怎么成了孩子头了,你们不是随着陛下一起打猎吗?”
  “别提了,陛下在西边发现了猛虎的踪迹,他怕几个孩子跟着发生危险,所以就让我带着承乾他们来这里,自己带着侍卫跑去猎虎了!”长孙无忌这时无奈的摊手道,他是国舅,带皇子的任务自然要交给他。
  “陛下亲自去猛虎?万一出意外怎么办,你这个国舅怎么不劝一劝?”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也不由得有些怪罪的道,李世民现在可是皇帝,身系天下的安危,他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天下大乱也不意外,所以历朝历代,对于皇帝的安危都是极其的重视,特别是到了明朝,皇帝几乎被大臣当成宠物养,整个关在皇宫这个大笼子里,就是怕皇帝出意外。
  “怎么没劝,但陛下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而且他从小就喜欢打猎,让他放弃这个爱好根本不可能,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陛下一向勇武,死在他手中的熊虎也不知道有多少,而且又有程咬金这些武将跟着,肯定不会出问题的。”长孙无忌这时却有些无奈的道,他从小和李世民一起长大,对李世民的爱好和脾气再清楚不过了。
  “先生您就别担心父皇了,我母后劝他都没用,而且有那么多护卫跟着,肯定不会出问题,咱们还是找个地方吃饭吧,我肚子都快饿扁了。”正在这时,只见小胖子李泰这时高声叫道,他从小胃口就大,否则也不会长这么胖。
  听到李泰的话,李休和长孙无忌几乎同时大笑起来,随后他们带着一帮孩子来到猎场外围的一片空地,在这里不用担心烧烤时引来什么凶猛的野兽,然后让人打来水清理猎物,侍卫也砍来木柴生火,一群人就这么在这里开始野餐起来,事实上打到猎物现杀现吃,这也是打猎最大的乐趣之一。
  李休是个好吃之人,打猎之前早就准备好了烧烤的器具,各种调料也十分齐全,当下他将清理好的猎物串在烧烤用的叉子上,然后架在火堆边一边翻转一边向上前抹油和调料,不一会的功夫,一股诱人的烤肉香气就传了出去。
  看到李休亲自动手,长孙无忌估计也感觉有些手痒,当下竟然也亲自开始烧烤猎物,等到李休第一批的几只野兔烤好后,李承乾这帮孩子立刻一拥而上,眨眼间就把几只野兔给分而食之,不过等到长孙无忌烤好的野兔送上来时,李泰他们刚开始还十分高兴,不过在尝过之后竟然兴致缺缺,竟然没有人再吃,这让长孙无忌也不由得苦笑连连,不过他在厨艺上输给李休也不冤。
  春天的猎物大都不怎么肥,毕竟它们熬过了一个冬天,大都消耗了体内的脂肪,所以十几只野兔竟然被几个孩子吃的精光,李休和长孙无忌反而一口没吃上,幸好还有李休打到的鹿,这时也已经被处理好了,并且被架到铁架子上烤。
  李休一边烧烤着猎物,一边与长孙无忌闲聊,李承乾这帮孩子这时也都吃了个半饱,这时正在比赛射箭,结果自然不用说,打到猎物最多的李恪自然箭术超群,几乎吊打李承乾这几个兄弟,不过李承乾倒是并不在意,反而与李恪说说笑笑,这也让李休颇为安慰,历史上的李承乾最大的问题就是性格,不过现在总算是历史上强多了。
  等到鹿肉烤好了,李休招呼几个孩子吃肉,自己和长孙无忌切了一大块肉放在盘子里,坐在草地上边聊边吃,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恪径直来到李休的面前,并且十分恭敬的行了一礼道:“李恪拜见燕国公!”
  “蜀王不必多礼,你怎么不去吃烤肉?”李休看到李恪时也不由得笑道,李世民登基后,他的儿子也都被封王,李恪先是被封为汉王,后来又改为蜀王,直到几年之后才被封为吴王。
  “我刚才已经吃饱了,只是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想不明白,问过几位先生,但他们也无法回答,刚好我听说燕国公博学多才,肯定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问,所以才冒昧前来请教,还请国公不要怪罪!”李恪这时十分礼貌的回答道。
  “哦?你有什么疑问想不明白?”李休听到李恪的话也颇有兴趣的问道,他平时教几个孩子读书,帮孩子解答疑问这方面也颇有经验,再加上他又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因此也不担心自己答不上来。
  “启禀国公,之前我读屈原的《天问》,里面好多问题都没有答案,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那句‘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不知国公可否帮我解答?”李恪这时站直身子道。
  《天问》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里面有许多想像超群的问题,哪怕放在后世,也会感觉十分的超前,李恪问的那句“八柱何当,东南何亏”,所谓八柱,是指传说中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空,但是屈原却对此表示怀疑,所以提出八个擎天巨柱在哪里,为何没有人见过,而且大地为何东南低陷,其实也就是西高东低?
  对于李恪的这个问题,李休也是淡然一笑,当下组织了一下语言也准备回答,不过他却没有发现,旁边的长孙无忌却一直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恪,脸上的神情似乎也有些奇怪。
第693章
高昌王不同意
  天空自然不需要八根柱子支撑,至于中原的地势为何西高东低,李休自然也十分清楚,所以他也耐心的给李恪讲解了一下,这两个问题涉及到的一些天文地理知识,李休也一并讲了出来。
  李恪听得也十分认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敢提出来,等到完全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后,这才向李休行了一礼道:“多谢国公为我解惑,请受李恪一拜!”
  李恪说着向李休深施一礼,这让李休也急忙将他扶起来,随后又勉励了几句,不过这冥顽李恪并没有立刻告辞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国公,我在读书时经常遇到一些难解的问题,不知日后可否向国公请教?”
  “呵呵,蜀王客气了,你以后遇到什么难解之题,可以尽管找我询问,不过学海无涯,越是读书,就会发现自己越是无知,有许多问题我自己也没有答案,所以只能尽量的帮你解答!”李休这时也笑着开口道,对于好学的孩子,他一向都十分喜欢,更加不会吝啬自己的知识,否则他也不会建立学堂了。
  听到李休的回答,李恪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当下再次向李休道谢,随后这才告辞而去,看着李恪高兴的样子,李休则是淡然一笑,随后低下头继续吃自己的烤肉。
  “驸马,你何必如此?”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旁边的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随后低声对李休道。
  “无忌兄不要想得太复杂了,蜀王好学,而我则好为人师,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李休这时却是淡笑着回应道,他知道长孙无忌在想些什么,只不过他却不屑于考虑这些问题。
  “驸马不愿意考虑太多,但别人未必没有其它的想法,万一日后你被牵连进去,恐怕驸马就很难再像现在这么悠闲了!”长孙无忌这时却是再次叹息道,他很佩服李休的才华,又和李休的交情不错,再加上又了解李休的为人,所以才开口劝说,否则换做另外一个人的话,恐怕他根本不会说这么多的话。
  “无忌兄,承乾是我的学生,李泰也是我的学生,李恪若是愿意向我求学的话,我也不介意再多一个学生,至于他心中有没有其它的想法,我其实并不在乎,而且我也只是授业解惑,至于其它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参与进去的,更不想重演当初的那场惨剧!”李休这时一脸郑重的开口道。
  长孙无忌一直盯着李休的眼睛,观察着他脸上的神色变化,当听完李休的这些话,甚至连当初玄武门的事也提了出来,这让他也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因为长孙无忌知道李休没有说谎,李休对李恪并没有什么其它的想法。
  “既然驸马如此说,那我也只能希望驸马不要看错了人!”只见长孙无忌这时沉思了片刻,随后这才再次开口道。
  李休听到这里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李恪一眼,其实对于李恪这个孩子,他还是十分同情的,在李世民的这些儿子之中,除了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嫡子外,就数李恪最受李世民的喜爱,而且他也最争气,文才武略都比其它的兄弟要强,可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后来他被李治这个腹黑的家伙找了个理由除掉了。
  围猎一直进行了两天,第一天晚上李休他们就住在昆明池,晚上搭起帐篷架起篝火,李世民与一群臣子番王们载歌载舞,围着火堆吃着烤肉,李世民竟然真的猎到一头猛虎,晚上也架在火堆上烤起虎肉,李休在好奇之下也尝了尝,结果发现所谓的虎肉肉质粗糙,味道根本不好吃,不过在吃老虎时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让人感觉像是征服了这种猛兽一般,不过味道真的比不上猪肉细腻。
  第二天又进行了大半天的打猎之后,李世民这才带着众人回长安,不过他在回到宫中之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处理政务,反而是带着一只自己亲手打到的大雁,然后去大安宫献给李渊,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孝心,不过李休对这种作秀却有些不以为然,李世民要真是孝顺的话,恐怕也不会一直把李渊关在大安宫里。
  李休是李渊的女婿,所以李世民去给李渊送大雁时,也带他一起去,这让李休也没有办法,最后也带了自己猎到的一头獐子送给李渊,这也让李渊十分高兴,拉着李休聊了半天,反而对李世民这个儿子有些冷落,这让李世民也颇为尴尬,不过他也已经习惯了。
  等到天快黑时,李休和李世民这才向李渊告辞离开,等到回到了两仪殿后,李休立刻向李世民问道:“陛下,不知从高昌引进白叠子的事,高昌王可答案了吗?”
  一听李休问起这个问题,李世民的眉头却一下子皱了起来,随后这才开口道:“昨天晚上我与高昌王闲聊之时,曾经有意向他透露了一下引进白叠子的事,不过这个高昌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顾左右而言它,看样子似乎并不怎么愿意!”
  “高昌王竟然不同意?”李休听到这里也同样皱起眉头,如今大唐强盛无比,又刚刚灭掉突厥,西域和草原各族都是拼命的向大唐示好,所以他本以为引进白叠子的事根本就是水到渠成,却没想到高昌王竟然冒着得罪大唐的危险没有答应,这可就有些奇怪了,毕竟就算高昌王不答应,大唐也有办法从其它渠道搞到棉花的种子。
  “不仅仅如此,朕觉得这个高昌王有点不识时务,朕与他相谈之时,虽然他表面恭敬,但骨子里却带着股高傲,实在是可恼!”李世民说到最后时,语气中也带上了几分恼火,毕竟从灭了突厥后,还没有什么人敢对他不敬。
  李休听到这里,眉头也不由得皱得更紧了,高昌王这样的态度,恐怕想要引进棉花种子就更难了。
第694章
杨妃
  几天之后,高昌王启程离开长安,太好想要从高昌引进棉花种子的要求也被拒绝了,这让李休也十分恼火,甚至恨不得直接把高昌王扣下来,然后让高昌拿种子来换,不过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对大唐的政治影响就太大了,别说李世民不会同意,就算是李世民同意,恐怕满朝的文武官员也不会同意。
  不过高昌王虽然没有同意,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引进棉花种子,事实上西域种植棉花的并不仅仅只有高昌,而且就算是只有高昌,大唐也有办法从高昌偷运出一些种子,毕竟高昌的国土也不算小,棉花的种植面积又大,高昌也根本不可能防止种子流失。
  从西域引进棉花种子的事被李世民交给了马爷的飞奴司,他们做这方面的事最合适,另外李休还从马爷那里听说,随着颉利的被灭,飞奴司也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西域的西突厥,虽然西突厥还在内乱,也不太可能出兵攻打大唐,但也不得不防。
  高昌王走的那天,李休也听说一件趣事,那就是李世民竟然没有给高昌王设送行宴,这让高昌王也气的不轻,带着使团气呼呼的就离开了长安,看来从此以后,高昌与大唐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变得不怎么友好,不过高昌如果真的像历史上那么作死的话,恐怕用不了几年,就会引来灭国之祸。
  这天一早,李休就亲自送平阳公主出门,她和光化郡主商量好了,今天要去探望同安大长公主,然后再和大长公主一起去探望李渊,说起来李渊也太过可怜,平时孤零零的一个人呆在大安宫,所以平阳公主也经常带人一起去探望他,面是同安大长公主是李渊一母同胞的妹妹,两人感情又深厚,李渊也愿意和自己的妹妹说一些家常话。
  送走了平阳公主后,李休又去陪着自己的宝贝女儿玩了半天,月婵和衣娘一边做着女工,一边商量家里的生意,特别是月婵还时不时的摸一下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同时抬眼看一下逗着乐安的李休,眉眼间全是满满的幸福,因为她的身体里也正在孕育着一个小生命,这也是她和李休感情的结晶。
  月婵怀孕了李休当然高兴,不过平阳公主那却不好交待,毕竟在纳月婵为妾之前,平阳公主就想再要个孩子,可是却没想到现在连月婵都怀孕了,她的肚子还没有任何反应,这让她暗中不少埋怨李休,对此李休也是哭笑不得,生孩子这种事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不过对于女人来说,有时道理根本讲不通。
  等到下午快要天黑的时候,平阳公主这才坐着马车回来,不过看她一脸喜滋滋的模样,李休也不禁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平阳公主这么高兴,但只要她心情好,就不会找自己的麻烦。
  晚饭过后,李休与平阳公主回到卧室,现在月婵怀孕,衣娘晚上要陪着乐安,而且她们也都知道平阳公主急于想要孩子,所以晚上也刻意让李休多陪着平阳公主,不过今天刚一进卧室,平阳公主就兴奋的从怀中拿出一张纸笑道:“夫君猜猜这是什么?”
  “什么东西?”难得看到平阳公主这么高兴,李休这时也笑呵呵的问道。
  “秘方!”只见平阳公主得意的一笑,随后将手中的纸打开与李休同看,当看到纸上的内容时,李休却不禁眉头一皱,因为上面写的全都是一些药物与服用方法,显然是一种药方。
  “这个……不会是有助于生育的药方吧?”李休这时却不禁苦笑一声道,平阳公主想再要个孩子,可是一直怀不上,为此她也十分心急,甚至还请孙思邈给他们两人诊断过,不过孙思邈却说两人的身体十分健康,根本没问题,否则也不会有李晋了,不过就算是这样,平阳公主还是请孙思邈开了一些方子,希望可以早点怀上孩子,因此李休对这种助孕的药方并不陌生。
  “这可不一样,这个方子是宫里的秘密,据说十分的有效,咱们明天可以试一试!”平阳公主这时十分认真地说道。
  “怀孕这种事得看运气,你就不要乱吃这些药方了,毕竟是药三分毒,万一把身体吃坏了反而不好,更何况咱们还年轻,以后有得是时间生孩子。”李休这时苦笑着劝道,之前连孙思邈开的方子他们吃了都没用,所以李休对这种什么助孕的方子也不怎么相信了。
  “哪还年轻,妾身现在都已经三十了,放在别人家,都已经可以做祖母了!”平阳公主听到李休的话却是神情黯然的道,而李休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惊,这才忽然想起来,现在已经是贞观六年了,自己穿越到大唐也快要十年了,而自己也已经二十六了,平阳公主比自己大几岁,今年的确都已经到三十岁了。
  “哪有三十,娘子你不信照照镜子,如果不认识的你的人第一次见到你,恐怕都会以为你才十六七岁!”李休很快就反应过来,当下急忙伸出手臂将平阳公主揽在怀里道,他倒不是为了哄平阳公主开心,事实上平阳公主本来就天生丽质,与李休的感情又深厚,生活十分甜蜜,这也使得她一点也不显老,衣娘和月婵虽然比她小,但站在一起却根本分辨不出三人的年龄大小。
  “就会哄我开心,不过就算样子不显老,但年龄却做不得假,三十岁以后的女子想要生育可就难得多了,所以我才想急着快点再生个孩子,无论男女我都喜欢!”平阳公主说到最后时,脸色也变得更加黯然。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有些心疼平阳公主,当下把她也抱得更紧了,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轻声笑道:“既然咱们想要孩子,那不如今天晚上就再努力一下,不过你得好好的配合一下!”
  虽然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但李休的话一出口,还是让平阳公主羞的脸色通红,不过随即她却是挣脱李休的怀抱,然后一本正经的道:“不行,这个药方说服药之前不宜房事,里面有几味药咱们家里没有,还是等到明天找全了药,然后吃了药再说!”
  李休本来都已经准备好了,结果被平阳公主的这顿话一下子打击的像个皮球一样泄了气,看来如果平阳公主再不怀孕的话,恐怕这个家里都别想安宁了。
  “对了,这个药方哪来的,今天你进宫不是去探望太上皇吗,你不会是向太上皇要的这个药方吧?”李休这时忽然想到药方的来历,当下瞪大眼睛问道。
  “怎么可能,我可不好意思和父皇说这些,不过这个药方的来历可不简单,不如夫君你来猜一猜!”平阳公主这时却忽然有些神秘的一笑道,他们夫妻感情深厚,私下里也经常开一些小玩笑,甚至平阳公主有时还会撒个小娇,感情丝毫不比刚结婚时差。
  “既然是宫里来的,肯定是和宫里的妃嫔有关,难道是你见到长孙皇后,然后是她送给你的?”李休这时思考了片刻立刻开口道,虽然平阳公主与李世民决裂,但她对长孙皇后还是不错的,偶尔进宫时也会与对方聊一聊。
  “咯咯~夫君虽然没有猜对,但已经很接近了,今天我本来是想去看看丽质这丫头的,不过却没想到遇到一个人,我们也算是总角之交,这个方子也是她送给我的。”平阳公主这时再次笑道,所谓总角之交,就是指童年就认识的朋友,以平阳公主的出身,对方肯定也是前隋的贵族。
  “总角之交?那可就稀奇了,对方到底是谁?”李休听到这里也惊讶的问道。
  “呵呵,这个人算起来还是恨儿的姐姐,她见到我时,还托我给恨儿带了不少的礼物,光化表姐也说过几年去宫里探望她。”只见平阳公主再次提示道。
  “恨儿的姐姐,你是说杨妃?”李休这时也立刻惊讶的道,恨儿是杨广的女儿,而在杨广残存的儿女中,就数杨妃最为有名,因为她是李世民四大贵妃之一,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同时也是李恪的母亲。
  “不错,就是她,前隋之时,我们兄妹经常进宫,与前隋的皇子公主也都相识,杨妃当初在公主之中并不起眼,不过她性格柔顺,也不像其它皇子公主那么高傲,与我们兄妹倒也挺聊得来,只是没想到她最后……”
  平阳公主说到最后忽然停了下来,脸上也露出黯然的神色,因为她想到当初李世民与杨氏就感情不错,如果不是自己父亲受到杨广的猜忌,说不定杨妃真有可能下嫁李世民,那时恐怕就没长孙氏的份了,只是谁能想到造化弄人,不过老天对杨妃还算不薄,最终还是嫁给了李世民,而且还生下两个儿子,只是一想到李世民,平阳公主就立刻想到大哥李建成,心情也立刻变得有些悲伤。
  看到平阳公主的样子,李休也只能轻轻的抱住她安慰,幸好平阳公主很快就恢复了过来,随后又开口道:“不过今天杨妃和我说了一件事,我有些拿不准,所以想和夫君商量一下!”
第695章
李恪来了
  “什么事?”李休听到平阳公主的话先是一愣,随后也有些惊讶的问道,李恪的母亲杨妃他并没有见过,不过今天平阳公主刚好遇到她,而且她还主动将宫中秘方送给平阳公主,更巧的是,李休之前围猎时才刚刚遇到李恪,这让他隐约间似乎也猜到了什么。
  “是这样的,杨妃听说承乾和泰儿都跟着夫君求学,恪儿刚好也到了求学的年纪,所以她想让恪儿也拜夫君为师,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我觉得杨妃的目的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也没有替夫君答应。”平阳公主这时娥眉轻皱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