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515


第567章
让突厥人去开荒
  听到李休再次提起突利嚣张跋扈的事,李世民脸上也露出为难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李休,突利是我们对付突厥的一枚重要棋子,所以暂时还是要以安抚为主啊!”
  “陛下,突利之所以敢在我大唐的国土上横行不法,一方面像陛下说的那样,我大唐还需要他,另一方面就是突利手中还掌握着一支只听命于他的力量,就相当于我大唐治下的诸侯国一般,现在他治下的突厥人倒不算多,但日后我大唐灭了突厥,肯定会有更多的突厥人归顺,到时陛下又该如何处置这些突厥人?”李休这时终于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原来如此,你针对的不是突利,而是所有突厥人!”李世民这时也终于明白了李休真正的意图,当下微微一笑道,这已经不是李休第一次提到这个问题了,事实上李世民也早就发现,李休对于所有异族都抱着很深的戒心,甚至从骨子里不信任他们。
  “陛下英明,突厥日渐式微,去年臣就向陛下保证过,三年之内突厥必灭,算起来也没多少时间了,而等到突厥灭亡,那些归顺的突厥人又该怎么安置?”李休这时一脸认真的道。
  李世民一向喜欢在草原上搞平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以极少的兵力达到控制草原的目的,但这需要极为高超的手段,他活着的时候倒也没什么,可是等到他去世后,大唐的边患就越来越严重,胡人的势力也越来越强,最后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也标志着大唐由盛转衰,甚至之后的大唐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
  “当初无忌不是已经定下了三步走的策略吗,咱们先灭突厥,然后再分化瓦解草原上的势力,最后才能想办法彻底的消灭北方草原的威胁。”李世民倒是十分耐心的解释道,不过说话时还是加重了“分化瓦解”这四个字的分量,实际上他依然想在草原上搞平衡。
  “陛下,臣对无忌兄的草原策略也十分赞同,不过分化瓦解的办法也有许多种,比如突厥被灭,那么剩下的突厥人归顺之后,陛下恐怕会把这些突厥人交给突利,然后通过突利控制这些突厥人,可是突利现在就敢这么嚣张,若是日后实力壮大,陛下有把握控制住他吗?”李休这时也十分耐心的解释分析道。
  “区区一个突利而已,如果他敢有二心,大不了换一个人来顶替他就是了!”李世民却毫不在意的道,等到灭掉了突厥,愿意效忠大唐的突厥贵族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换掉一个突利容易,可是只要突厥人生活在草原上,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日后就不会反叛!”李休一脸郑重的再次道。
  “生活在草原上?你的意思是……”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先是一愣,随后有些震惊的看向他道。
  “陛下猜的不错,臣以为灭掉突厥后,不宜再将突厥人安置在草原上,否则日后必定生乱,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内迁!”李休当下颇有些无奈的开口提议道。
  想要彻底的解决掉突厥人有两个办法,一是把所有突厥人都杀光,但这根本不现实,而且还会激起突厥人誓死反抗,甚至会把大唐也拖入到战争的泥潭里。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另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突厥人同化掉,让他们完全忘掉自己的身份,加入到大唐这个大家庭中,为大唐的兴盛增砖添瓦。
  “内迁吗?”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这个提议却是皱起了眉头,过了片刻这才为难的道,“内迁倒是一个办法,可是突厥人生性野蛮好斗,习俗也与汉人不同,如果把他们内迁的话,恐怕很容易与大唐的百姓发生冲突,到时说不定还会引发什么乱子,所以这个办法恐怕并不怎么容易执行下去。”
  “陛下,臣的内迁之策与您想的并不一样。”只见李休这时淡然的一笑,随后这才开口解释道,“我大唐国土广阔,但人口却并不是太多,除了关中等繁华之地外,很多地方都是人烟稀少,特别是南方等地,那里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却因无人开垦而只能长草,实在太可惜了!”
  “南……南方?”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这个提议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现在的南方可不像后世那么富庶,虽然经过三国与两晋的开发,但是南方大部分地区依然是穷山恶水、瘴气横行,天气又炎热,人到了那里很容易就生出各种疾病,大唐流放犯人都是往南方送,由此可知南方一些地区环境的恶劣。
  “今年的旱灾陛下也见到了,相比之下,南方的水网密布,几乎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比如太湖流域,只要治理得当,就可以得到无数的良田,而且咱们又有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而且红薯栽种容易,只要栽到地里就能长,哪怕是那些突厥人不懂得耕种技术也没关系,这简直就是天生给突厥人准备的作物,只要他们愿意种,日后肯定不用担心饿肚子!”李休很是认真地说道。
  把突厥人迁到南方去开垦荒地,这就是李休所谓的内迁之法,而且还十分好心的为他们准备了红薯这么高产又容易种的作物,至于南方的条件恶劣,突厥人到了那里会不会水土不服之类的,这就不是李休要考虑的,反正又不是真正的大唐百姓,死了也不心疼。
  “让突厥人去开垦南方的荒地?你这个办法真是……”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总算明白了李休的意思,只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办法,从大唐的角度来看,这个办法的确是一举两得,即解决了突厥人的威胁,又能增加南方的种植面积,只是让突厥人这种游牧民族去种地,而且还是去湿热多瘴的南方,到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而死在那里。
  “可是如果去了南方的突厥人反抗怎么办?”李世民考虑了许久之后,忽然再次有些担心的道,毕竟突厥人也不是傻子,前期大唐还可以用欺骗的办法将他们迁到南方,但万一他们发现被骗,并且起兵叛乱的话,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第568章
婚礼变慈善
  李世民担心把突厥人内迁到南方后,这些突厥人可能会闹事,不过李休却丝毫不担心,游牧民族之所以敢于南下抢掠,最大的依仗就是胯下的马,这样就算是打不过也可以逃跑,可以说马匹就是他们的双腿,草原上的成年男人几乎都是罗圈腿,这也是骑马落下的毛病。
  但是如果把突厥人迁到南方,那里水网密布,别说没有马让他们骑,就算是有马,恐怕他们也骑不了,可以说只要去了南方,这些突厥人就像是失去了双腿,就算是真的反叛,恐怕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更何况在迁移的过程中,大唐还可以做很多的手脚,比如控制他们的家眷、粮食等等。
  听完李休上面的解释,李世民忽然有些同情起那些突厥人来,虽然突厥是他的敌人,但他还真没有像李休这样想把突厥完全的抹掉,不过李休的这个办法倒是一举两得,即能消除大唐的威胁,又能为大唐增加粮食产地,所以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看到李世民终于同意了自己的意见,李休这才松了口气,虽然现在说这些可能有些早,但北方草原对中原的威胁实在太大了,而且今天定下了对突厥人的处理办法,也可以为日后大唐处理北方游牧民族立下一个标准,无论是薛延陀还是回纥,日后都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来处理。
  正事聊完了,李休这才起身告辞,李世民也亲自送他出了两仪殿,等到他回到家里时,都已经是深夜了,家里的孩子也都已经睡了,不过平阳公主和衣娘得知他回来后,都亲自起床让人给李休准备晚饭,一直陪着他吃完饭这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李休没有去农部,而是给自己放了一天的假,本来他还想睡个懒觉的,但是却被晋儿这个调皮鬼给吵醒了,然后一群孩子拉着他要听他听外出的趣闻。
  李休无奈之下,只好把关中各地的灾情讲了一遍,特别是重点描述了一下那些百姓吃不上饭,只能以野菜充饥的情形,以此来教育这些晋儿他们不要浪费食物,毕竟天底下有太多的人连饭都吃不饱,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亲眼见过灾民的情况,他们也只会当成故事听,这让李休也是叹了口气,看来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得带这些孩子多走走,让他们能体会一下民间的疾苦。
  李休在家里呆了大半天,下午快要晚饭的时候,李休看着外面天气不错,正准备去黄渠边走一走,顺便看看黄渠的水情,却没想到刚来到前院,就看到马爷与光化郡主并肩从他住的院子里走出来,两人说说笑笑的,竟然没有发现李休,最后马爷一直将光化郡主送出门,眼看着对方登上马车离开,他却还在门前站了许久。
  “马叔,到底什么时候喝您和郡主的喜酒啊?”李休看到这里,当下也是笑嘻嘻的走上前问道,马爷和光化郡主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但却迟迟没有正式成亲,这让李休和平阳公主也都十分的关心。
  “今年恐怕是不行了,等到过了年再说吧!”马爷这时扭过脸看了李休一眼道。
  “为什么要等到明年,是不是大长公主还是不同意您和郡主的婚事,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我去请陛下赐婚算了,这样大长公主也不好再拦着了?”李休听到马爷的回答也不由得有些着急的道,毕竟马爷和光化郡主都已经不年轻了,而且又难得的两情相悦,再这么耗着实在没必要。
  “这个和大长公主无关,事实上大长公主已经同意了我和郡主的婚事,只不过我自己决定把婚礼推迟一下。”马爷这时却是一脸认真的开口道。
  “为什么啊,既然连大长公主都同意了,马爷您还犹豫什么?”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更加不理解的问道。
  “你小子怎么这么不开窍啊,今年关中遇到这么大的天灾,连长安附近的百姓都吃不饱饭,我要是与郡主成亲,肯定花费颇丰,在这种灾荒年间损耗巨资举行一场婚礼,就算是别人不说,我和郡主心里也都不舒服,有这个钱还不如多救济一下百姓呢,所以我打算等过了年,再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马爷这时白了李休一眼道,这件事他也征求了光化郡主的意见,而且对方也十分的赞同。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休听到这里也露出了然的表情,在这种灾荒年间举行婚礼的确有些不合适,不过紧接着他就眼睛一亮再次提议道,“马叔,我觉得您可以换个思路!”
  “什么意思?”马爷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并没有明白李休的想法。
  “很简单啊,你刚才也说了,现在是灾荒年间,很多人吃不上饭,所以您和郡主不忍心举行婚礼,但我觉得你和郡主的婚礼也不且推迟,毕竟您和郡主都不是年轻人了,不过到时您可以把婚礼的花费拿出来,买成米粮肉盐之类的,发放给那些实在吃不上饭的百姓,这样一来救济了百姓,二来也为你和郡主扬名积德,岂不是一举两得?”李休微笑着提议道。
  “咦?你小子的脑子就是好使,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马爷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眼睛一亮,不过随后却又露出犹豫的表情道,“不过这么一来,婚礼肯定是要从简了,这岂不是太委屈了郡主?”
  “马叔您这就想错了,举行婚礼的目的不就是向天下人诏告一对新人正式结为夫妻吗,可是你把婚礼的钱都换成粮食分给周围的灾民,岂不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您和郡主要成亲的事,而且还能得到无数人的感激,郡主是个善良的女子,我相信她肯定会赞成这件事的!”李休却是拍着胸脯保证道。
  听到李休这么说,马爷也立刻感觉多了几分信心,当下点了点头道:“好,那我明天找郡主商量一下,如果她同意,那我们就在年前把婚礼给办了!”
  “这就对了,恨儿可是天天盼着您和郡主早点成亲,这样她也就是有爹娘的孩子了!”李休看到马爷同意,当下也击节赞叹道,他也为自己这个天才的想法而感到自豪,以他对光化郡主的了解,对方肯定也不会反对。
  “对了,说起恨儿,上次我让你办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一提到恨儿,马爷立刻把自己的事抛之脑后,然后一脸关切的问道。
  “您让我办的事?什么事?”李休听到这里却是一愣反问道。
  “你怎么忘了,上次我不是让你多观察一下那个上官仪,看看他是否能配得上恨儿吗?”马爷看到李休竟然忘了,当下也气得一拍巴掌道。
  “原来是这件事,马叔您放心,我一直记在心上呢,这次我外出时,还特意把上官仪带在身边,为的就是观察他的人品,现在表面上看,上官仪倒是十分不错,不过这人心隔肚皮,谁也不敢肯定他真正的人品怎么样,而且我觉得恨儿倒也不用太着急,还是先把您和郡主的婚事办完了,然后再考虑恨儿的事也不迟!”李休听到这里一拍脑门道。
  其实上官仪的人品他倒是觉得不错,只不过恨儿现在还不到十七岁,再怎么着也得等到她十八再出嫁,因此李休也故意拖延,更何况他觉得上官仪最近好像也没什么成家的打算。
  “我和郡主的婚事要办,恨儿的婚事也不能耽搁了,我听说已经有人亲自去上官仪那里提亲了,万一被人捷足先登了怎么办?”马爷却是十分心急的道,好不容易才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他可不想让恨儿错过了。
  “这个您不用担心,我让人探过上官仪的口风,他暂时并没有成亲的打算,而且现在他就住在农部衙门里,一般人也进不去,别人想提亲也见不到他,而且平时有我盯着,绝不会让别人抢了您的女婿的!”李休这时再次保证道。
  “那你最近盯紧点,千万不要让人抢了先,等我和郡主一完婚,立刻就给恨儿去提亲!”马爷听到李休再三保证,当下终于放心了几分道。
  第二天一早,马爷就跑去与光化郡主商量婚礼的事,结果不出李休所料,光化郡主也十分赞同李休的办法,结果这也让马爷大为高兴,立刻就开始筹措婚礼的事,李休本想帮忙,不过原来娘子军的那些老人听说马爷要成亲,几乎全都赶了回来,连商队的生意也停了,所有人都在忙着婚礼的事,李休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除了马爷要成亲的事,另外还有一件更加值得高兴的事,那就是李世民的那封册封文书送到草原上后,薛延陀的夷男十分欣喜的接受了大唐的册封,同时唐军在边境集结,这让颉利吓的急忙收缩兵力,至于南下抢掠的事自然再也无人敢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也越来越冷,马爷的婚事已经定在了腊月二十,距现在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又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
第569章
“宰相”秘报
  茫茫的雪原之上,一个身披厚厚皮毛的人影正在艰难的向前移动,每一脚下去,积雪都没过大腿,有时不小心踩到雪坑,积雪甚至没到脖子处,所以为了防止积雪把自己吞没,这人手中还拿着一块长木板,这样掉到雪坑里时,可以借着木板爬出来。
  “这鬼地方,只要老子这次活着离开这里,这辈子打死都不会再回来!”只见这个人忽然又掉到一个雪坑里,当下气的他仰天怒吼道。
  这个全身皮毛的人虽然满脸的大胡子,但看起来年纪并不是很大,估计也就二三十岁左右,身材又高又壮,这也使得他能够在雪地里不断前行,哪怕是掉进雪坑里,能靠着木板爬出来,当然这也多亏了这里的雪并不是太厚,最多也就到他脖子,否则如果遇到数丈深的那种大雪窝,恐怕他也早就没命了。
  不过愤怒归愤怒,路还是要走的,特别是他还有重要的任务在身,一想到自己的任务,这个大胡子的年轻人也不禁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缠着一条结实的棉布,里面贴身收藏着一份重要的情报,而他必须活着把这份情报送到灵州。
  一想到怀中这份情报的重要性,大胡子年轻人也不禁加快了速度,这条路他曾经走过好几遍,知道只要再走十几里,前面就是一个山坳,那里比较避风,积雪肯定比较少,而且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所以他在天黑之前必须赶到那里,否则在这片雪地里可是会冻死人的!
  不过在雪地里行走实在是太消耗体力了,大胡子虽然身体强健,意志也十分的惊人,但是走了一段时间后,却也感觉有些支撑不下去了,特别是肺里火辣辣的,每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都感觉像是在肺里划上一刀似的,这让他不得不找了个雪浅的地方停下来,把板子垫在屁股下面,坐在那里喘了好一会儿。
  好不容易感觉缓过一口气,只见大胡子伸手从怀里摸出一个精致的铜水壶,拔出塞子把水壶放在鼻子下面闻了一下,虽然鼻子都已经冻僵了,但依然能闻到一股辛辣的酒气,这让他也不由得露出陶醉的表情,随后一脸享受的品了一小口,结果感觉一股火线从喉头直冲进胃里,身体好像也暖和起来,有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真舒坦,就是太少了点,明天也不知道能不能到灵州,还是得省着点喝啊!”大胡子当下再次自语道,在这种一望无际的雪原上,除了他就再也看不到活物了,如果再不和自己多说几句话的话,大胡子害怕自己会疯掉。
  身上暖和了,大胡子又拿出贴身藏的肉干啃了几口,然后这才继续赶路,毕竟这时太阳都已经到西山边了,再不抓紧时间的话,他就真的得在雪地上过夜了。
  想到这里,大胡子再次站起来拼命的往前赶,而这时天色也越来越暗,更加糟糕的是,因为大雪埋藏了地面的一切,草原上又很少有树,所以很容易走错方向,甚至大胡子都不敢一直盯着雪地看,因为他知道如果看久了,眼睛都会瞎掉的。
  万幸的是大胡子的方向感极好,而且又懂得靠太阳分辨方向,因此在天黑之前,他也终于来到一片山坳,这里有一片乱石崖,高大的石崖阻挡了风雪,再加上地势较高,使得这里的雪很薄,最后大胡子在一块倾斜的巨石下找到一个凹陷,把风雪都挡在外面,里面一点雪也没有。
  有了这么一个休息的好地方,大胡子也十分的高兴,不过他也不敢这么躺下来休息,尽管他现在累的全身都快散架了,但他却还是强撑着四处寻找能烧的东西,因为他要升一堆火,这样才能暖和一下身子,同时也能保证自己晚上睡觉时不会被冻死。
  但是让大胡子感到绝望的是,这片山坳里除了少数的荒草外,连棵树都找不到,最后他把能找到的荒草都收集起来,但也烧不多久,毕竟这些草根本不耐烧。
  面对这么糟糕的情况,大胡子也没有办法,最后还是点燃了一个火堆,先把自己的手脚烤了一下,特别是脚上的皮靴都已经冻住了,需要用火把上面的冰化掉,这才能脱下来,而他的脚上已经全都是冻疮,为了不让脚烂掉,他忍痛拿出怀里的酒壶,倒出一些酒在脚上摩擦,希望这样可以让脚上的气血活动起来。
  等到他把靴子烤干了,手脚也烤热了,剩下的燃料已经不多了,最后他干脆一咬牙灭掉了火堆,把草灰和剩下的草铺在身下,喝了几口酒啃了几条肉干,然后裹上毯子就躺了上去,他现在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老天爷不赏脸的话,那他就只能冻死在这里了。
  大胡子赶了一天的路,早就累的疲惫不堪,而且身上暂时也暖和了,因此刚一躺下就睡着了,至于是生是死他也顾不上了。不过万幸的是,老天爷还算是赏脸,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来时,大胡子竟然顺利的醒了过来。
  不过刚醒过来的大胡子并不好受,手脚全都没有知觉,身上也是又痛又麻,最后他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然后把身下的杂草点燃,烤了好一会儿这才感觉身上暖和起来,然后又吃了点东西喝了点水,这才离开了这里,然后加快速度赶路,他已经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赶到灵州,否则再呆在野地里过夜的话,他非得被冻死不可。
  事实上大胡子这里离灵州已经不是很远的,如果放在平时,恐怕只需要半天就可以赶到,但是因为大雪封路,光是在雪地上行走都已经十分困难,所以平时半天的路程可能一天也走不远,所以大胡子也是拼了命的赶路,最后终于在天黑之后赶到了灵州城下。
  这时的灵州城门已经关闭,但是大胡子却用一块特殊的令牌,让人用吊篮把他吊上城墙,然后又飞速的赶到城中一处府邸,见到他的上司后,立刻从怀中拿出自己舍命带回来的情报禀报道:“‘宰相’秘报,十万火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