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515

  “不仅仅是黄渠干了,龙首渠和永安渠的情况也差不多,现在整个长安城的吃水,都只能靠井水解决,关中的其它地区也是如此,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个好消息!”李淳风先是叹了口气,只是说到最后时,语气却变得轻松了许多。
  “哦?什么好消息,难道是要下雨了?”李休听到李淳风的话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问道,对方可是太史令,观天相这种事就是由他负责,有时甚至还要做一些祈雨之类的迷信的活动,所以李淳风一说有好消息,李休就立刻想到了下雨。
  “差不多吧,不过我现在也不敢肯定,所以这才要去拜访一位朋友,到时我们需要好好的推算一下才行!”李淳风再次微笑着回答道,这段时间他们太史局也是忙的要命,毕竟老天不下雨,他们太史局也有着脱不开的责任。
  “朋友?难道你是要去拜访袁天罡袁道长?”一听李淳风要找人帮忙,李休脑子中立刻就闪过袁天罡的身影,毕竟初唐时期能够与李淳风相比的神棍,恐怕也就只有袁天罡了。
  “不错,难道驸马也认识袁兄?”李淳风听到李休的话也再次露出惊讶的表情。
  “倒是见过两面,他就住在孙道长的药观之中,刚好我也无事,不如就陪淳风兄一起去吧!”李休当即十分热情的道,在见识了袁天罡的本事后,他也不敢再小看这些玄学,至于观天相预测天气,本来就是一种科学,虽然与后世的天气预报不太一样,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来驸马去过药观,那可太好了,我也只是听说袁兄住在药观,但并不知道药观具体的位置,却没想到原来是孙道长居住的地方!”李淳风听到李休要带自己一起去,立刻也十分高兴的道。
  李休也急着想要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下雨,因此让人牵过两匹马,他与李淳风打马来到药观的门前,也没有让人通报,直接就来到孙思邈住的房间,但是让李休也没想到的是,孙思邈和袁天罡竟然都不在这里。
  “孙道长和袁道长去哪里了?”李休看到人不在,急忙拉过旁边的一个小道童问道。
  “两位道长都去后山了!”道童立刻回答道。
  李休听到这里立刻又带着李淳风来到后山,药观本来就是他家修的,因此他对这里的地形也十分熟悉,不一会的功夫,他们就看到袁天罡站在一块大石上,似乎正在观察着什么,而孙思邈则站在不远处一动不动,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看到这里,李休刚想上前说话,但却被李淳风面色凝重的拦住道:“驸马请稍等!”
第562章
给孩子看相
  “袁道长这是在做什么?”李休看着站在大石头上一动不动的袁天罡,一脸好奇的向拦着自己上前的李淳风问道。
  “袁兄这是在望气,看来他也发现了气候有所变化!”李淳风这时一脸欣喜的道,他之所以来找袁天罡,就是因为发现气候将变,甚至可能有大雨将至,这才前来与袁天罡商议,想要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却没想到袁天罡也有所发现。
  “望气?”李休听到这个陌生的名词也不禁有些头疼,这些玄学方面他真的是一无所知,不过随即他又有些好奇的问道,“淳风兄,不知你是怎么与袁道长相识的?”
  “其实我幼年就与袁兄相识,当初我九岁时,就拜在我师父至元道长门下,而袁兄与师父本是旧识,也经常传授给我一些东西,所以他也算是我的半个老师,只不过袁兄却不肯让我称他为师,而是平辈论交,说起来我们也有两年没见了!”李淳风提到袁天罡时,眼中也露出几分怀念的神色,似乎又想起了当初自己在山中学艺的时光。
  “原来如此!”李休听到这里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后世一直流传着袁天罡是李淳风的师父,看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说话之间,只见袁天罡终于望气完毕,然后从大石上跳了下来,而当看到远处的李休与李淳风时,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今日贫道刚一醒来,就感觉有喜事临门,没想到竟然还是数喜齐至,驸马与淳风你们竟然一起来了!”
  “袁兄,不知你可是发现了地气有所变化?”李淳风却没有与袁天罡客气,而是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因为这场旱灾,他这个太史令身上已经背负了太大的压力了。
  “哈哈~差不多吧,淳风你肯定也把昨天的星气图带来了吧,咱们现在就印证一下,最好是能够推断出下雨的确切日期来!”袁天罡这时也是大笑一声道,这场旱灾已经持续太久了,关中百姓也是吃够了苦头,幸好这天气终于要出现变化了。
  当下袁天罡与李淳风快步回到道观,李休和孙思邈也跟着进来,随后就见李淳风拿出一张大纸,上面星星点点的,看起来像是画的星空,但又有些不一样,甚至上面写的字符李休竟然也一个不认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袁天罡和李淳风刚一进到房间,就立刻热切的讨论起来,不过他们说的话也和纸上的字符一样,李休根本听不懂,孙思邈倒是能够听懂,李休刚开始还问了两次,但是后来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索性也懒得再问,静静的等候着袁天罡两人讨论结果。
  “十日之内,必有大雨!”这就是李淳风与袁天罡讨论出来的结果。
  “确定吗?”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喜的问道,虽然他相信李淳风和袁天罡应该不会看错,但是关中毕竟旱了太久了,所以李休一时间也有些不敢相信。
  “驸马放心,我与袁兄肯定不会推断错,而且这件事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我可不敢禀报给陛下!”李淳风当下笑着开口道,看他的样子,似乎像是一下子放下了背上的重任似的。
  “那可太好了,这场旱灾总算要结束了,虽然补种作物有些来不及了,但是总算可以缓解一些地方吃水困难的问题!”孙思邈这时也长出了口气道,这段时间他也救治了不少附近的病人,虽然病因各种各样,但或多或少都与这场天灾有关。
  “驸马、袁兄、孙道长,朝廷上下为了这场雨已经等了太久了,我现在就要进宫向陛下禀报,所以就此告辞了!”李淳风在兴奋过后,立刻向李休他们告辞道。
  “淳风兄,如此喜事,自然要先庆贺一番,刚好这里离我家不远,不如我让人准备好酒菜,庆贺完再去向陛下禀报也不迟!”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开口建议道,这场即将到来的雨也让他感觉心头的一场大石终于消失了,心情也十分的轻松,所以才有这样的提议。
  “驸马的提议深得吾意,在下早就听闻驸马府上的菜肴乃是长安一绝,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品尝,今天总算是要一尝夙愿了!”袁天罡这时也十分惊喜的赞同道,他早就想去李休府上拜访,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袁兄你还真是说对了,驸马府上的菜肴绝对比传说的更加美味,当然我在驸马府上住了那么久,一直不舍得搬出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不舍得府上的饭菜!”孙思邈这时也开口笑道。
  袁天罡和孙思邈都同意了李休的提议,而且也一起劝李淳风一同前去,最后他也只好答应下来,事实上他也很喜欢与李休交谈,再加上与袁天罡也是许久未见,因此最后四人一同来到李休府上赴宴。
  袁天罡、李淳风和孙思邈,全都是各自领域内最顶尖的人物,李休能请到他们也十分的荣幸,回到府中立刻让人准备好酒宴。袁天罡他们虽然是道士,但其实唐朝的道士与普通人差不多,甚至这时根本没有职业的道士,平时不但可以成亲生子,对于荤素也没有任何的忌讳,这点倒是比僧人自由多了。
  不一会的功夫,月婵精心准备的菜肴就送了上来,袁天罡与李淳风品尝过后也都是大为赞叹,特别是袁天罡竟然也是个喜爱美食的饕鬄之辈,而且游历又广,因此谈论起天南海北的美食来,竟然说得头头是道,这让李休也大为惊喜,没想到袁天罡与自己竟然还有相同的爱好。
  酒过三巡,大家也都慢慢的放开了,说说笑笑的倒也宾客尽兴,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殿门外露出几个小脑瓜,原来是武媚娘这个孩子头,带着平安郎、晋儿和丽质在外面探头探脑,估计他们几个小家伙听说今天有客人,所以才好奇的在外面观看。
  看到丽质,李休也忽然想到上次请袁天罡给她看相的事,于是笑着向丽质他们招了招手,结果四个小家伙的胆子也很大,当下笑嘻嘻的走了进来,随后就向李休行礼道:“拜见父亲(姑父、先生)!”
  “不必多礼!”李休今天也十分高兴,当下抬手让四个孩子站了起来,然后就向袁天罡笑道,“袁道长,上次请你为丽质相面,你说暂时看不出来,今天就请你看一下,另外还有这三个孩子,两个男孩是我的儿子,另一个女孩则是我的弟子,还请袁道长指点一二!”
  袁天罡这时已经知道丽质就是李世民的女儿,当下微笑着打量了她一下,随后就笑着开口道:“驸马,这位公主身上变术已经结束,她身为公主,一生自然是富贵之极,而且这次的变术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竟然让她的寿命大涨,绝对不止于两纪之数,只是上次我也说过,驸马会影响身边人的命运,所以我也无法确定她日后的寿命有几何?”
  “驸马的影响?”李淳风听到袁天罡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看向李休,不过最终也没有开口询问。
  “原来如此,多谢袁道长!”李休听到这里却总算感觉心中好受了一些,虽然因为他的影响,使得丽质失去了原来的婚姻,但总算是为她增加了一些寿命,也许日后还会有一些其它的影响。
  “道长能给人相面,那不知我的面相如何?”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李晋竟然主动站出来询问道,别他的年纪最小,但胆子却一点也不小,事实上在几个孩子中,也就只有武媚娘能压他一头,只要武媚娘不在,他就是孩子头,调皮捣蛋每次都少不了他的事。
  看到小小年纪的李晋竟然敢主动站出来询问,这让李淳风与孙思邈也颇为惊异,袁天罡也认真的打量了一下李晋,最后面色凝重的道:“小公子头角峥嵘,日后必是封王拜相之命,恭喜驸马得此麟子!”
  “承蒙道长吉言!”李休听到这里也是喜形于色的道,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出息,不过大唐除了皇子皇孙外,是不能封王的,不过以李晋的出身,日后只要他肯努力,拜相倒也不是不可能。
  看完了李晋的面相,袁天罡又给大一点的平安郎看了一下相,结果也夸他是一生富贵,事实上李休的儿子只要不太纨绔,这辈子的成就肯定不会太差,毕竟他们的起点实在太高了。
  “袁道长,你再看看我这个女弟子的面相如何?”两个儿子的命运都很好,李休也不禁十分高兴,最后终于一指武媚娘道,现在应该叫她为武明空,既然自己可以影响到身边人的命运,那么武明空的命运是否也被他改变了,对于这点李休也十分的好奇?
  顺着李休的指点,袁天罡这时也一手抚须的看向武明空,不过当他的目光刚一落到她的身上,神情却是立刻一僵,眼睛中也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情!
第563章
倾盆大雨
  袁天罡上下打量着武明空,结果越看越感觉憋屈,李世民的命运他看不透,是因为人家是一国之主,李休的命运他也看不清楚,只能说李休太过特殊,事实上整个大唐也只出了一个李休,可是眼前这个小女童他竟然也看不透,这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甚至怀疑自己的相术是不是出问题了?
  “驸马,此女的面相实在奇怪,命运更是扑朔迷离,贫道一时间也看不透彻!”最后袁天罡终于还是放弃了,当下一脸无奈的向李休道,他给人看相数十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袁兄你……”李淳风听到袁天罡的话也不由得震惊的看着他道,他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袁天罡的本事,可是现在竟然连一个小女童都看不透,这未免有些太让人无法相信了。
  “袁道长客气了,估计是大家今天喝了太多的酒,所以影响了袁道长的判断!”李休这时也急忙给袁天罡打台阶下,不过这也证实了他的判断,武明空的命运受到自己的影响,已经很难再回到原来的轨迹上了,而且她可是原来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现在命运改变,袁天罡看不透她的命运也很正常。
  李休说完就让几个孩子下去了,然后继续给孙思邈三人敬酒,只不过袁天罡还是一副空落落的表情,看样子武明空的事已经打击到他的信心。
  酒宴过后,袁天罡与孙思邈告辞回药观休息,只是袁天罡走的时候还有些沮丧,估计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弥补他丢失的信心,李淳风也立刻告辞离开,甚至还向李休借了匹马,看样子是急着回去向李世民禀报即将要下雨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休也一直等候着这场难得的降雨,不过他苦苦等候了七天,天空中却还是没有一点想要下雨的样子,这让李休也慢慢的有些怀疑起来,甚至还亲自又去了一趟药观,询问袁天罡是不是算错了?不过对方却是十分肯定的保证,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肯定会下雨。
  一直等到第九天的早上,李休起床时发现外面依然阳光依旧,这让他也不由得更加怀疑起李淳风两的判断,不过这时他也没有办法,最后吃了点东西就来到农部,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到秋收的季节了,虽然今年下半年很多地方没有耕种,但是各地保命用的红薯却大都还活着,因此农部准备组织官员到各地巡视一下,统计一下红薯在这种天灾下的收成。
  说来也怪,本来上午这天还是艳阳高照,但是等到下午时,却忽然起了大风,而且风越来越大,紧接着就从南边飘无数的阴云,把阳光挡得严严实实,整个大地阴暗像是傍晚一般,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紧接着就是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这场期盼已久的大雨给干渴已久的大地带来了无数的希望,村庄里的农夫欢呼着来到田间,看着雨水滋润着自己的田地,甚至不少人欣喜的扔到蓑衣冲入雨中,任由雨水冲刷着自己的身体。
  李休与农部的众人也站在屋檐下,无论再怎么繁忙的公务也都被他们抛之脑后,所有人都在欣赏着雨景,心中的欣喜也似乎要冲了出来。
  而在李休目光不可及的长安大街上,到处都是欢呼雀跃的人群,虽然这些人并不是农夫,但是他们也受到这场旱灾的极大影响,比如饮水、粮价等等,现在随着这场大雨的到来,之前生活中的困难也总算要消失了。
  太极宫里,正在与群臣议事的李世民也冲出殿外,无视周围人的劝说冲进雨中,然后像城外的老农一样任由雨水冲刷着自己的身体,因为这场旱灾,他身上已经背负了太多的压力,而现在这些压力总算是要烟消云散了,甚至他也终于可以十分奢侈的睡上一个好觉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大唐关中带来的太多的欣喜,不过也有一些意外,比如这场雨的规模远超李休的预料,刚开始雨点像是瓢泼一般,李休以为这种规模的降雨并不会持久,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种瓢泼大雨竟然持续了整整一下午,似乎老天要把这一年来积攒的雨水都倒了下来,本来已经干涸的河流与池塘也很快积满了雨水。
  不过这么大的雨也带来一些问题,田间的积水倒还不算什么,毕竟田地干旱了这么久,这些积水很快就会渗透到地下,但是李休却发现自己今天可能回不去家,不但是他,恐怕这时在外的人恐怕今天都别回家了,毕竟外面大风大雨的,这时的道路又全都是土路,一下雨全都是泥水,别说马车了,连人都没办法走。
  李休刚开始觉得自己家不远,本想冒着雨回家,但是刚一出农部衙门就发现,在满是烂泥的路上,又是顶着风冒着雨走路,每迈一步都实在太难了,所以最后他也只能退了回来在农部住了一晚上。
  等到第二天一早,李休刚一睁开眼,连衣服都没穿就跑到窗子前打开,结果发现外面竟然已经是艳阳高照,昨天的乌云也在一晚上散的干干净净,天空中蔚蓝一片,好像被昨天的雨水冲洗了一遍似的,蓝得让人感觉有些不真实。
  随后李休这才穿好衣服,来到外面查看了一下这次降雨的情况,虽然路面依然不好走,但至少没有了头顶的风雨,倒也勉强可行,只是免不了踩得一脚烂泥。
  本来已经干涸的黄渠终于再次涨满了河水,只是河水还很浑浊,估计得一段时间才能变清,干裂的地面经过雨水的浇灌之后,竟然有不少草芽冒了出来,红薯地里更是翠绿一片,不少村民已经来到田间地头准备补种,当然现在种粮食肯定来不及了,但是种些蔬菜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这场大雨终于让关中大地再现生机,因为干旱而半死不活的红薯也终于缓了过来,估计今年这些红薯的产量应该不错,农部本来就要统计一下各地的红薯产量,而李休也决定趁着这次机会,在关中各地转一转。
第564章
突厥人?
  秋高气爽,微风徐来,李休骑在马上看着路两边的红薯田,心中也颇为欣慰,今天他带着农部的一些官员离开长安,在关中各地转了转,主要就是考察一下各地红薯的生长情况,托上次大雨的福,各地的旱情总算结束了,这些存活下来的红薯也是长势喜人,总算没有辜负杨农他的心愿。
  “驸马,再往前就是咸阳县境内了!”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杨兑提马上前对李休禀报道,这次他们农部的官员也是大出动,除了少数人在农部留守外,大部分农部的官员都被派了出来,而且还分成三队,李休亲自率领的这一队负责考察咸阳、泾阳和三原这三个县,而咸阳则是他们考察的第一站。
  “咸阳县,当初秦国的都城旧址应该就在这个县境内吧?”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感慨的问道,当初秦始皇吞六国是何等的气魄,可惜二世而亡,当年的都城也消失不见,只留下咸阳这个名字,而且还降为县,恐怕这是当年秦始皇做梦都不会想到的。
  “驸马说的不错,咸阳旧址就在现在的咸阳县城东北,不过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农田,真正的旧城应该都被埋在地下了!”杨兑这时也开口说道,他虽然读书不行,但自幼跟着杨农在关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关中的一些掌故也十分的了解。
  “驸马若是对古迹感兴趣,倒是可以去看看咸阳北原,西汉十一个帝王中,倒是有九个都葬在那里,比如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他的墓就在那里!”就在杨兑的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年轻俊美的官员笑着提马上前道,正是今年的新科进士上官仪,他被李休安排到杨兑手下做事,因为能力突出,也已经成为杨兑的主要助手。
  “咸阳北原,那倒是要见识一下,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看一看咸阳县境内的红薯生长情况如何?”李休听到这里也是大笑一声道,他还真不知道刘邦竟然葬在咸阳境内,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汉朝的长安城与咸阳本来就很近,而且咸阳能成为秦国的都城,风水肯定不错,因此被汉朝的皇帝选为墓地也很正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