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515

  几天之后,李休全家终于再次迁到了城外,而与此同时,素娘那边的辣椒酱也终于做出了一批,然后在她忐忑不安之中开始了试销售。
第480章
胡商哈格
  东方的天际刚刚发白,哈格就已经从闷热的帐篷里钻了出来,然后拿起一片麻布擦了一下脸上的油汗,同时低声咒骂了几句中原这该死的天气,如果不是为了赚钱,他才不会千里迢迢的从草原跑到中原,而且还要忍受这种酷暑的天气,连个觉都睡不安稳。
  “懒鬼们,快点给老子起来,把车往前挪一挪,今天肯定能够轮到咱们!”哈格大步来到路上的几辆大车前,然后挨个把车上的伙计给踹醒高叫道。
  哈格是草原来的胡商,来的时候拉了几大车的皮毛,结果很顺利就卖掉了,回去时自然也不能空手,除了瓷器和丝绸外,现在最抢手的东西就是茶叶了,甚至在草原上,茶叶简直就和盐巴一样是救命的东西,根本不愁卖不上价钱。
  不过大唐的茶叶实在太抢手了,而且在长安想要买到茶叶,只有平阳公主家在城外的茶叶作坊,结果每天来这里买茶叶的人是络绎不绝,再加上产量产量不足,导致排了很长的队伍,有些人甚至在这里已经排了七八天了,对于这种情况,茶叶作坊也没办法,不过听说长安附近要建几座大货仓,专门用于茶叶的运转,等到这些货仓建成,估计他们想买茶叶就要容易一些了。
  哈格不是第一次买茶叶,上次他也是在这里买了一批茶叶运回去,结果转手就赚了几十倍,简直比丝绸和瓷器还好卖,所以这次他卖了皮毛之后,准备将所有钱都换成茶叶运回去,只不过这次他的运气不太好,今天都已经是排队的第六天了,却还是没有轮到他,不过应该也快了,至少他所在的位置已经能够看到茶叶作坊的大六了。
  哈格的伙计都是他从自己出身的部落里招来的,几乎都是他的亲戚,现在跟着他混饭吃,时间久了,也都和他没大没小,现在刚一醒来就叫饿,其实哈格也饿了,当下让人去旁边的早点摊子上买了不少的馒头胡饼,就着不要钱的热水混了个肚圆。
  也就是现在早上天气还凉快一些,也能吃得下东西,但是等到中午头上顶着大太阳,热得人头顶冒烟,坐在树荫里都感觉不到一丝凉气,那时就只顾着喝水了,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当然他们是胡人,也都习惯早晚两顿饭,所以中午的时候不吃也罢。
  哈格也是胡人,但他是商队的头,而且又一直羡慕汉人的文化,所以平时的生活也都尽量的向汉人靠拢,特别是要与手下的伙计区分开来,比如他手下的伙计大都穿皮裘,哪怕是大夏天,也顶多是把上身的皮裘脱了挂在腰上,赤着上身满头辫子,一看就知道是胡人,而哈格却喜欢穿汉人的衣服,平时吃饭时,也会像汉人一样细嚼慢咽,如果不是相貌与汉人有差异的话,恐怕别人都不敢相信他是个胡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哈格并没有和伙计们一起啃馒头或胡饼,而是自己来到早饭摊子前,要了一碗汤饼,上面撒上香菜,又倒了不少的醋进去,酸咸可口刚好开胃,说起来草原人不太喜欢吃醋,但是哈格却很喜欢,特别是夏天热的没胃口时,他更是对醋这种调料爱不释手,连吃烤肉时都喜欢蘸着点醋。
  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下肚,哈格也是出了一身的汗,这时东边的太阳刚刚露出半张脸,但天地间已经一片的炎热,这也让他再次暗骂一声,不过想到这批茶叶运到草原的价值,再大的罪他也只能忍了。
  哈格很喜欢钱,这些年也拼命的赚钱,而且他不像很多胡商一样,赚了钱就四处挥霍,或者是去巴结本部的贵族,他的钱都被他存了起来,因为他打算再干几年就在长安或洛阳买座院子,然后把家里人都接到大唐生活,毕竟相比草原上艰苦又混乱的生活,大唐这边可就富足安定多了。
  今天哈格的运气不错,前面虽然排着长长的队伍,但其实是两个大买主,每个买主都有几十辆车,据说全都是西域来的大豪商,他们这种商人每次组织的商队都足有好几千人,骆驼马匹无数,简直像是军队一般,别说是马贼强盗了,连一般的小国都不敢动他们。
  看着前面的西域豪商一掷千金,把几十辆大车都装得满满当当的,哈格也是露出羡慕之色,不过他也知道这些豪商虽然潇洒,但冒的风险也大,路途又遥远,一个不小心就是家破人亡,相比之下,他虽然也要冒一些风险,但只要打点得当,保命还是有把握的。
  前面的两个豪商很快就装好了茶叶离开,这时还不到中午,哈格也急忙将自己的车队赶到门前,自己则上前与作坊的管事行礼,然后报上自己需要的茶叶数量。
  茶叶一向供不应求,作坊里负责提货的管事也很高傲,无论是什么样的大豪商来了,也得客气的说几句好话,不求对方照顾,只求对方别刁难他就行,否则这几天的队就白排了,哈格自然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见到对方也是一个劲的说好话,不过他可不敢送礼,因为听说公主府管得严,上一个负责提货的管事就因为收礼的事,结果被调到煤矿去做监工了,每天一脸煤灰又苦又累,可比现在辛苦多了。
  不过哈格的好话虽然不断,但管事却没什么好脸色,毕竟他一天忙的要命,根本没空听哈格瞎扯,而是很快就让人把哈格需要的茶叶搬到车上,同时清点了哈格送来的银钱,确认无误之后,这才让哈格赶紧走,免得挡到后面人的路。
  看到货已经到手,哈格也恨不得马上就出发去草原,因此向管事道谢后立刻就要离开,不过也就在第一辆马车刚一调头,提货的管事却忽然开口道:“等一下!”
  “管事您还有什么事?”哈格听到管事的话却是心中一惊,以为是有什么变故,不过却还是停下脚步转过身问道,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他想跑也跑不掉。
  “没什么事,今天算你走运,作坊准备了一批礼物打算送给你们这些主顾,我让人给你拿几瓶!”管事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拿着两个罐子走过来,直接丢到哈格怀里,但却不知道罐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这个叫辣椒酱,是我们驸马最喜欢吃的调料,比胡椒还贵,平时我都吃不到,今天便宜你了!”管事说完挥了挥手,示意哈格离开,这段广告词他都说了几遍了,自己也有些不耐烦,只不过这是上头吩咐的,他也不敢不说。
  哈格听到这是作坊送给自己这些主顾的礼物,当下也是心中一松,然后再次道谢的离开,等到上了马车之后,他这才拿起怀中的罐子看了看,结果发现这两个罐子只有拳头大小,上面贴着一张纸,纸上画着一种细长的果实,他从来没见过,估计就是那个管事说的辣椒,下面还写着几个汉字,哈格会说汉话,也认识不少汉字,否则和汉人做生意时容易吃亏,所以很容易就认出上面的字是“王刘氏辣椒酱”。
  “哈格大叔,茶叶作坊送给您的是什么东西啊?”正在这时,旁边赶车的商队伙计也好奇的探过头问道,他看到这个罐子是用白瓷烧制的,看起来也十分的精致,所以才有些好奇。
  “管事的说是种调料,连他们的驸马都很喜欢吃,不过茶叶作坊送调料,这还真有些奇怪?”哈格半是回答半是自语的道。
  带着心中的好奇,哈格当下将一个罐子打开,罐子是用软木密封着的,这让他想起了以前吃过的罐头,对于他们这种长年在外行商的人来说,罐头简直是他们的最爱,不过罐头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平时在外时,主要还是吃干粮,偶尔他才会给伙计发瓶罐头算是奖励。
  罐头的塞子很容易就打开了,哈格立刻感到一股辛辣之气扑面而来,旁边的小伙计更是一个喷嚏打出来,吓的他急忙收手,这才没有被对方的喷嚏打到罐子里。
  “臭小子给我小心着点,这东西人家能够送得出手,肯定不便宜,说不定把你卖了都不值!”哈格冲着旁边的小伙计骂了一句,随后就懒得再理他,开始专心的研究起手中的辣椒酱。
  虽然这个辣椒酱的味道很冲,但是哈格很快就发现,这东西应该和胡椒差不多,都是味道比较辣的调味品,而且这东西既然是酱,应该和豆酱、面酱差不多。
  一想到这里,哈格也想尝尝这个辣椒酱的味道,刚才今天早上伙计们的胡饼没有吃完,于是他找到半张胡饼从中间掰开,用手抹了一些辣椒酱进去,先是咬了一小口,结果发现这个辣椒酱果然是辛辣无比,刚吃一口就让他满头冒汗。
  但是说来也奇怪,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虽然哈格被辣的满头大汗,但却感觉胃口大开,平时早就吃腻的胡饼变得十分美味,被他一口接一口的给吃完了,连出汗都出得畅快淋漓,哪怕是被辣的一边吸气,但却禁不住还想再吃。
第481章
小媳妇与王刘氏
  最近一段时间里,那些在茶叶作坊门前排队买茶叶的商人们发现,茶叶作坊会给他们每人免费的送上两瓶名叫辣椒酱的东西,据说是驸马最喜欢的调味品,十分的贵重。
  辣味在古时被称为辛,以前没有辣椒时,只能从椒、姜等这种刺激性调味品中获得,比如大唐贵族很喜欢的胡椒,其实就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辣椒的辛辣虽然与胡椒这些调味品不同,但也有同样功效,所以不少喜欢辛辣味的人很容易就能接受辣椒的味道。
  当然有人能够很快的喜欢上辣椒酱,比如像那位胡商哈格,但也有人吃不惯辣椒酱,毕竟人的口味不同,哪怕是再美味的食物,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更别说一种调味品了。不过李休也没打算让所有人都喜欢辣椒,刚开始只需要有一部分认可辣椒酱的味道就可以了。
  茶叶作坊送出去的辣椒酱不多,每人只有两小罐,不少喜欢辣椒酱的商人都要在路上走上很长一段时间,这点辣椒酱根本不够他们吃的,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很多人都在打听着辣椒酱的出处,想要多买一些带到路上吃,或者是拿回去送人也不错,毕竟物以稀为贵,而且还是大唐的特产,就像他们带到大唐的胡椒一样,除了贵族一般人也很享用得起。
  “月婵姐,这样真的行吗?”李休的新家内厅里,素娘一脸忐忑的向月婵询问道。
  “有什么不行的?做生意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现在很多人都在打听你的辣椒酱,正是打开销路的好时机,而且这些人大多是胡商,一般都集中在西市,刚好我们府上在西市刚盘了一家店铺,我和夫人暂时也没想好做什么生意,刚好你的辣椒酱这么受欢迎,索性就在西市开家专门的店铺,自产自销,生意肯定十分红火!”月婵却是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可是……可是辣椒酱的产量还很有限,无论是人手、原料都有些不足,今年的产量也有限,现在就开个店铺是不是有些太浪费了?”素娘却还是有些担心的道,虽然李休向他描述过辣椒酱的前景,但她现在还只是想做个家庭小作坊,挣点钱补贴家用,却没想到月婵刚开始就搞这么大,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她的预期。
  “没事,现在喜欢辣椒酱的人还不多,想要更多的人喜欢吃辣椒,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现在咱们最重要的是趁早打出名气,抓住一批老主顾,然后再一点点推广辣椒酱,比如给长安的各大酒楼送一批免费的辣椒酱,放到桌子上让客人自取等等,这些推广的办法多得是,可以放在以后再想!”月婵这时很是兴奋的道。
  自从将辣椒酱送出去后,月婵也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其实相比起来,现在的辣椒酱对李休家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生意,不过谁让月婵和素娘是好姐妹,所以她自然也会时刻的帮着素娘,而且辣椒酱也十分受一些人的欢迎,这让她立刻做出了加大投入的决定。
  看到月婵这么肯定的样子,素娘心中的不自信也不由得被打消了一下,当下认真的想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咬牙决定道:“好吧,那就听月婵姐的!”
  “这就对了,素娘你现在才刚开始做生意,有些地方可能还不太适应,不过没关系,等过段时间就会慢慢的明白了,投入越大,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回报,另外你丈夫的伤势正在慢慢的恢复,等到他的伤好了,也可以帮你照顾一下店铺!”月婵看到素娘同意,当下也十分开心的道。
  “哟!素娘你在这里太好了,刚好我也有事情要找你!”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休走了进来,当看到厅中的素娘也立刻有些惊喜地叫道。
  “老爷您客气了,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素娘看到李休也立刻十分恭敬的站起来道,这几天辣椒酱的生意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销售,但她已经有所预感,以后自己一家人的生计很可能都需要靠自己的这个辣椒酱了。
  “哈哈~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让你给我准备几瓶辣椒酱,我准备进宫一趟,给陛下和太上皇也送去一些,他们肯定也会喜欢!”李休这时大笑一声道,他准备把广告打到李世民和李渊那里,毕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且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也都很喜欢辣椒,他家里种的辣椒有一部分就是送到宫里的。
  “送……送给陛下和太上皇?”素娘听到李休的话也是吓得全身一颤,她可没想到自己做的东西竟然还能让大唐的皇帝陛下品尝,这要是让她爹刘老大知道,肯定会敲锣打鼓的宣扬一番,毕竟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啊!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等到素娘你把那个‘小媳妇’牌辣椒酱经营成大唐第一的调味品,到时不但咱们大唐,连周边国家的贵族恐怕也都以吃辣椒酱为荣呢?”李休再次笑呵呵的道。
  “老爷!不是‘小媳妇’牌,是‘王刘氏’牌辣椒酱!”月婵听到李休的话却是一脸无奈的道,当初给辣椒酱取名字时,李休就非要用小媳妇这个有些轻薄的名字,最后是她和素娘抵死不从,这才改成了王刘氏,这也是素娘现在正经的名字,以后就算死了,墓碑上也是写这三个字。
  “王刘氏太没特点了,还是小媳妇好听,可惜你们都不识货!”李休这时却是一脸遗憾的道,他是仿照“老干妈”这个牌子来取名的,毕竟后世的老干妈出来后,类似的老干爹、老亲妈之类的牌子也有不少,素娘现在还是小媳妇,所以用这个名字肯定会火,可惜月婵和素娘都不愿意。
  素娘在震惊过后,紧接着就是一阵狂喜,得知李休今天就要进宫,当下也立刻赶回家里,亲自准备了十瓶最好的辣椒酱送来,不过李休却说用不着太多,他打算给李世民父子每人也送两瓶,等以后想吃了,让他们自己花钱去买就是了。
  不过说来也是巧了,还没等李休动身,李世民竟然主动派人前来召见他,说是有紧要之事商议!
第482章
回纥崛起
  李休怀揣着几瓶辣椒酱就进了宫,他也不知道李世民找他有什么事,不过刚一进两仪殿时,就看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正在低声商量着什么,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人,这也让他心头一沉,因为能够让李世民单独与长孙无忌商量的事情,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果然,当李世民看到李休进来时,立刻笑着向他招手道:“李休你快来看看,宰相北边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不过我和无忌却是发生了分歧,不得已才请你过来!”
  宰相就是赵德言的代号,这还是李休提出来的,这样以代号称呼安插在敌方的细作,可以大大降低细作暴露的风险。而李休听到是好消息时,心中也是一松,毕竟天花的风波才刚刚过去,他可不想再出什么幺蛾子。
  当下李休走上前,李世民这时也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奏折就塞到他手,而李休打开折子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是一份飞奴司刚刚送来的情报,上面注明是宰相赵德言亲自传来的消息,属于绝密,同时也属于十分可信的消息。
  按照赵德言传达的消息,颉利推行的改变已经引起东突厥内部的极大怨言,不少部落都纷纷叛离,其中有不少小部落甚至直接投靠到大唐麾下,而一些大部落则不甘心居于人下,所以在叛离突厥后抱团而居,以此来防备颉利的报复。
  按说以突厥现在的情况,颉利最重要的还是安抚人心,暂缓新政的推行,免得招起更多部落的反对,可是颉利已经被赵德言这些所谓的心腹蒙蔽了双眼,根本看不清突厥当前的局势,结果他非但没有安抚人心,反而做出一个更加疯狂的决定,那就是杀鸡儆猴,出兵讨伐那些叛离的部落。
  在那些叛离突厥的部落之中,实力最强大的就要属铁勒诸部,铁勒共有十五部,分散于漠北等地,其中最有实力的就是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这三个部落,他们都是铁勒人,彼此之间又多有联姻,所以关系自然比其它的部落要亲密,特别是薛延陀这个二五仔还与大唐关系密切,之前李世民为了给突厥添乱,就曾经鼓动过薛延陀叛乱,现在颉利乱政,于是薛延陀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再次叛乱,并且还把回纥、拔野古这两个同族也拉走了。
  之前突利就已经背叛了颉利,结果两人大战一场,突利战败向南逃窜,最后终于向大唐求救,然后在大唐的帮助下,才在漠南之地再次安定下来,颉利也不想再次与大唐交战,所以也拿突利没办法,结果现在薛延陀这些部落竟然也敢叛乱,这让他终于忍不住了。
  不过颉利虽然冲动,但却并不蠢,他可没傻到同时与薛延陀、回纥和拔野古这三个部落交战,而是选择了一个实力中午的回纥作为杀鸡儆猴的对象,于是他任命自己的另一个侄子欲谷设为统帅,率领十万骑兵去征讨回纥,而回纥能够动用的兵力可能还不到一万,所以在颉利看来,自己一方几乎是必胜无疑。
  但是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而且战争也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天时地利等因素有时也可以影响到一场战役的胜败,面对欲谷设率领的十万大军,回纥人只能组织起五千精兵前去阻拦,双方决战于一个名叫马鬣山的地方,结果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回纥竟然用五千人大败欲谷设的十万骑兵,其中很多败兵还成为回纥的俘虏,结果一时间回纥的实力大涨,一些小部落也是纷纷投靠。
  对于欲谷设十万大军不敌回纥五千骑兵的原因,赵德言的情报上也没有定论,传言是回纥趁着欲谷设的大军遇到沙暴时突然偷袭,这才导致欲谷设的大败,但欲谷设却向颉利禀报说,他手下的大军都是由一些小部落中抽调出来的,根本不愿意给他们效力,结果在交战时纷纷向回纥投降,这才导致了他的大败。
  对于上面的两个原因,赵德言也不能确定哪个是真的,也可能两个都是真的,不过这并不重要,经过这一战后,颉利的威望再一次跌入谷底,反倒是回纥声势大涨,成为漠北不弱于薛延陀的另一支铁勒人,同时这一战也奠定了日后回纥崛起的基础。
  “颉利经此一败,肯定是元气大伤,声望也跌入谷底,如果这时候咱们能够出兵突厥的话,说不定可以一举灭掉颉利!”李世民看到李休终于把情报看完了,当下一脸兴奋的开口道,他早就等着这个好机会了。
  “陛下三思,颉利虽然败了一仗,但情报上也说了,欲谷设的十万大军大都是抽调的一些小部落,想必颉利真正的心腹大军并没有伤到筋骨,而且我们大唐的军队也并不适应草原作战,特别是骑兵的骑兵不足,这时实在不是攻打突厥的良机啊!”相比李世民的乐观,长孙无忌却是十分坚定的反对道。
  “李休,你也看到了,无忌觉得时机不对,但我却觉得现在是攻打突厥的好机会,颉利的实力大损,内部又有我们的内应,再加上我们又可以联合突利和薛延陀,实力未必会比颉利差,这么好的机会如果错过的话,实在太可惜了!”李世民这时双手一摊道,正是因为他和长孙无忌的意见不合,所以才想请李休来发表一下看法。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沉思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看着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然后一脸坚定的道:“陛下,臣同意长孙兄的看法!”
  “哦?没想到你竟然和无忌是同样的看法,难道你也认为时机不对?”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禁有些失望的看着李休问道,他本希望李休能够支持自己的,这样才能说服长孙无忌,进而让长孙无忌支持自己说服群臣,却没想到李休竟然和他意见相左。
  “启禀陛下,机会的确是个好机会,但关键是我大唐还没有准备好,或者说现在出兵要冒太大的风险,万一无功而返,甚至是出师不利的话,将会对我大唐造成严重的打击,同时也会让颉利更加的警觉,所以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臣觉得还是要慎重行事才对!”李休再次郑重的开口道。
  “驸马所言极是,臣也是这样想的,对付颉利这样的敌人,必须一击即中,绝不能让对方有逃脱的机会,否则我大唐后患无穷,而现在我大唐却还没有这样的实力,而且这次的机会来得太过仓促,我们也根本没有准备的时间!”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开口道。
  听到长孙无忌和李休的这些话,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他也知道李休他们讲得有道理,只是作为一个天生的统帅,眼看着这么好的一个战机就这么错过了,实在是一件让他十分难受的事。
  “好吧,这件事的风险的确大了点,如果没能杀死或抓住颉利的话,日后我大唐恐怕就要承受突厥疯狂的报复,而对于我们来说,这几年最重要的还是休养生息,毕竟之前的战乱已经让中原元气大伤,实在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李世民最后叹了口气,即像是对李休他们说,又像是为了说服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