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515

  李休说完上面的这些话时,忽然想到前世时他的经历,作为那一代人中的80后,他是亲眼看着后世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许多人都以吃肯德基、喝咖啡为荣。
  哪怕是再后来肯德基已经被打入到垃圾食品中,但喝咖啡、吃西餐还是被不少人认为是精英的生活,不过可悲的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都不是什么真正的精英,而且这种人可能到死都不会明白一个道理,能否成为人类社会的精英并不是看你吃什么喝什么,而是看你的脑子中有什么!
  “他们喝的不是茶,而是他们的身份与地位!”月婵听完李休的话后,也禁不住将他最后的那句话给重复了一遍,并且在心中反复的咀嚼了几次,结果眼睛也越来越亮,最后再次抱住李休的手臂道,“老爷您说的真是太对了,我以前如果明白这些道理的话,肯定可以把茶叶生意做的更好!”
  月婵不但是家中的大管家,而且还是李休的贴身侍女,平时他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月婵照顾,甚至连洗澡时,都是月婵帮他擦洗,因此月婵对李休也从来不避讳什么,举止也十分的亲密。
  不过这时李休的手臂被她抱住,却让他感到有些不自在,因为李休忽然发现,不知不觉中月婵已经成了一个大姑娘了,现在他的手臂被两个丰满的玉兔挤压着,竟然让他感觉心中痒痒的,幸好月婵并没有发现他的异样。
  听完了李休的分析,月婵也完全打消了心中的担心,当下主动向他打听起茶砖的制作方法,这是自己家的生意,李休自然也不会藏私,就把自己所知的东西全都讲了出来,说起来茶砖虽然分很多种,但制作方法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差别,都是炒好的茶叶经过蒸后压制而成,这样一块茶砖就有好几斤重,节省了很大的空间,可以让胡商带更多的茶叶上路。
  月婵让人拿来绝笔,把李休讲的办法认真的记了下来,作为李休的身边人,她也早就知道自家主人虽然懂得多,但很多并没有实践过,所以茶砖的制作还需要她吩咐下面的人去做试着研究一下,不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好不容易讲完了茶砖的事情,李休再次兴致勃勃的跟着月婵,准备到后面真正的茶叶作坊去看看,现在正是收获夏茶的时候,虽然夏茶的味道有些苦涩,比不上春茶的甘甜清香,但是产量却很大,毕竟夏天的茶叶生长都比较迅速,茶叶的产量自然比其它季节高一些。
  不过也就在李休已经闻到一股茶叶与炭火混合的味道,眼看着就要进入作坊里的炒茶区时,却忽然被月婵拦了下来,然后只见她有些扭捏的道:“老爷,炒茶没什么好看的,咱们还是别进去了,奴婢带您去看看其它的!”
第463章
县城也戒严?
  “没事,我就进去看看,说起来当初炒茶作坊刚刚建立起来时,炒茶用的炉灶还是我和刘步帮你们垒的!”对于月婵的劝阻,李休却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继续往前走道,还没有进去就已经闻到一股浓烈的炒茶香气,这让他对里面炒茶的景象也十分的期待。
  不过还没等李休进去,却只见月婵一脸焦急的挡在他面前,想说什么却又有些犹豫,最后终于还是一咬牙,红着脸开口道:“老爷,您……您还是不要进去了,里面是严禁男人进入的!”
  月婵说到最后时,还伸手指了指旁边墙上的一个牌子,李休这时才发现,牌子上竟然写着四个大字“男人止步”,虽然他知道炒茶的都是女工,但他还是禁不住有些好奇地问道:“月婵,里面虽然是女工,但我只是想进去看看,难道这样也不行吗?”
  “老爷,作坊是咱们家的,您自然什么时候都能进,只不过里面都是女工,而且现在天气热了,炒茶又要围着炉子转,所以这些女工在干活时,身上穿的衣服都比较单薄,所以平时都是严禁男人靠近这里的,老爷您最好也别进去了!”月婵这时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茶叶作坊与别处不同,炒茶用的都是女工,刚开始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小媳妇、大姑娘,趁着农闲时挣点零花钱,不过随着茶叶作坊越来越红火,女工的工钱也是水涨船高,她们干一个月就比家里种一年的地挣的还多,结果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女子前来做工。
  这么多的女人聚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所以茶叶作坊用人也一向都是以女人为主,除了搬运这种重活外,连护卫都是平阳公主身边退下来的女兵充任,而炒茶的工房更是严禁任何男人靠近,不过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些女工们在干活时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毕竟进出的都是女人,也没人在乎了。
  李休听到月婵的解释,这才明白自己差点犯了一个大错误,如果他真的闯进去的话,恐怕里面一定是鸡飞狗跳乱成一团,万一再被人说成他好色,那可就太冤了。
  想到这里,李休也立刻打消了进去的想法,当下让月婵带自己去了其它地方转一转,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作坊里也开始准备晚饭,这些女工平时吃住都在作坊里,虽然每个旬日都能休息,但她们一般都会把三天攒到一起,这样就可以回家住几天。
  李休当下来到作坊的食堂,整个食堂里排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看起来颇有种后世学校食堂的感觉。食堂里很干净,里面还有两个中年女子正在擦桌子,看样子是专门负责卫生的,李休对此也十分满意,当下迈步走到后厨。
  后厨自然就是做饭的地方,毕竟作坊里几百号人,吃饭也不是个小问题,里面光是做饭的人就有十几个,现在正热火朝天的洗菜做饭,不过当李休看到后厨准备的饭菜时,却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
  “月婵,怎么全都是素菜,作坊里干活的人多,怎么着也得准备点肉菜吧?”李休这时向月婵说道,他发现后厨里准备的主食倒是不错,有馒头和粥,可是菜就比较寒酸了,除了萝卜、青菜外,就没有什么其它的东西了。
  月婵看到这种情况也是一皱眉头,随后开口解释道:“老爷,按照作坊里的规定,在繁忙的时节,作坊里每天都会准备一样肉食,当然只是便宜的猪肉,可是今天却没有看到,我去问一下这里大厨是怎么回事?”
  月婵也是好长时间没来过了,所以对于作坊里发生变化也不太清楚,当下她开口叫来正在做饭的一个中年厨娘,只见对方长得五大三粗,比一般的男人还健壮,事实上刚才李休就看到她一个人端着大锅在掂锅,光是这份力气就不是一般人可比。
  “四婶,作坊里不是应该有肉食吗,怎么现在一点也没见到?”月婵这时板着小脸向厨娘质问道,身为王府的大管家,整个作坊都由她来管理,身上自然而然的也有种上位者的气息,所以月婵的小脸一板,看起来还真有吓人。
  身材健壮的厨娘一听月婵的怪罪,当下急忙喊冤道:“大管家您可是错怪了老妇了,不是我不做肉食,而是现在根本买不到肉食,所以只能做些青菜萝卜了!”
  “怎么回事,这里怎么会买不到肉食?”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奇怪的问道,在他看来,作坊四周都是村子,虽然因为天花的原因导致路上多了些盘查,但想要去村子里购买些肉食、粮食之类的也应该不困难吧?
  “老爷您有所不知,以前作坊里的肉食都是从长安的肉铺订的,每天都有专门的人送来,可是现在天花一来,长安那边的肉食也根本送不过来,刚开始我们也想着从附近的村子里买些肉食,可是好多人家都是准备把猪送到过年才杀的,愿意卖的人很少,附近村子愿意卖的我们都买了,再远的地方我们也去不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厨娘顿了一下,接着再次无奈的道:“其实别说肉食了,现在作坊里的粮食和油盐酱醋也都不多了,之前还是管事去将公主别院里的调料和粮食拿来一些,这才让作坊里不至于断炊,不过再这么下去的话,作坊里也只能啃咸菜了。”
  “长安戒严了,你们为何不去县城买肉?”李休听到这里却再次开口询问道,他们这里属于新筑县,虽然小县城不是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还是有不少做生意的人,油盐酱醋之类的还是有不少卖的。
  “县城也不让人进!”厨娘再次开口解释道。
  “这怎么可能,长安戒严了还情有可原,可是区区一个县城怎么会戒严?”李休听到这里却露出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反问道。新筑县的县令他认识,算是一个不错的官员,很为百姓着想,他肯定知道戒严了县城会对周边的百姓造成很大的影响,难道说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第464章
和亲
  李休没想到新筑县城竟然也被戒严了,问厨娘她也说不清楚,毕竟她一个妇道人家,对外面的事情也不怎么清楚,最后李休还是找到公主府的一个管事,这才搞清楚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这场天花不但把虬髯客等人关到了长安城中出不来,同时也把不少急着进长安城的人挡在了城外进不去,其它人也就算了,其中有个人的身份十分特殊,他正是西突厥统护叶可汗派来的使者。
  大唐说到突厥时,如果没有特指的话,一般都是指东突厥,因为东突厥控制着北方草原,是大唐最强大的敌人,而西突厥则统治着西域,控制与丝绸之路,大唐为了发展自己的商业,所以一向与西突厥交好,这还是当初裴寂向李渊建议的,所以大唐一直实行远交近攻之策。
  说起东西突厥,他们分裂后的关系一直也十分的敌视,双方发生的战争也并不比大唐少,这也让李渊看到了机会,数次与西突厥的统护叶可汗接触,而统护叶也十分看重大唐的实力,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几乎都快要结盟了。
  两个大国之间的结盟即简单又复杂,比如经过几次的接触之后,统护叶可汗就向大唐请求和亲,其实就是结盟,因为对于突厥这种游牧民族来说,联姻结盟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所以他才向当时的李渊提出这样的请求。
  大唐当时的实力远比不上东突厥,对于西突厥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盟友自然也是求之不得,对于统护叶提出的和亲请求自然也是一口答应下来,这次西突厥之所以派使者前来,正是带来了不少的金银财宝,另外还有五千匹好马,以此来向李世民求亲。
  然后也该着这位西突厥的使者倒霉,路上不时受到颉利手下的骚扰也就算了,到了大唐眼看着就要进长安城了,却没想到又遇到天花,结果一行人就被堵在了长安城外,眼睁睁的看着长安城的城墙就是进不去,后来李世民安排他们住进了新筑县,而且为了显示对他们的重视,也将新筑县城戒严,美其名曰是为了防止天花传给这些西突厥使节们。
  搞清楚了新筑县戒严的原因,李休也不由得皱紧了眉头,对于和亲这种事,他一向都是十分排斥的,也许对于李渊和李世民这种帝王来说,为了国家的稳定,牺牲一个小女子的幸福简直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了,哪怕这个女子是他们的女儿或者是宗亲。
  历史上中原和亲出去的女子多不胜数,可是却很不有人关心过她们的命运,李休作为一个后世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与唐人不同,每当他想到一个少女背负着国家的重任,千里迢迢的被送到苦寒的草原上,嫁给一个野蛮人,而且更加残酷的是,按照突厥的风俗,如果这个女子的丈夫死了,那么他的儿子将会继续娶她为妻,这种伦理根本不是中原女子可以接受的。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心中沉重,也没有心情再呆在作坊里,当下安顿好月婵,因为月婵主要是处理茶叶相关的事情,所以就住在作坊里,这里也被安排有大量的护卫,安全肯定没有问题,月婵来的时候也带了一些人,平时倒是有人照顾她。
  安置好了月婵之后,李休这才趁着天色没有完全黑下来,加快速度赶回到长安城,回到家里天都黑了,不过平阳公主和衣娘却都等着他一起吃晚饭,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李休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平阳公主和衣娘都看了出来,所以等到吃过晚饭后,两人让奶娘将孩子抱走,自己留下来陪着李休。
  “夫君你有心事,是不是城外的作坊发生了什么事?”衣娘这时率先开口道,李休今天是送月婵去作坊,所以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作坊里发生了什么事?
  “不是,作坊里挺好的,就是因为天花,导致作坊里做饭有些不方便,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有月婵在,很快就可以处理好的。”李休听到这里摇了摇头道。
  “那是因为什么事,看夫君的样子似乎十分的苦恼?”平阳公主这时也开口问道。
  “这个……”李休听到这里犹豫了一下,最后终于还是决定把西突厥派来使节,准备向大唐和亲的事讲了一遍。
  “原来是和亲,可是这不是很正常吗?”衣娘听到这里却有些惊讶的反问道,她不懂朝堂上的事,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多次提到和亲,而且还有不少人认为和亲为中原带来了平安,所以她也对和亲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排斥,这也代表着大部分古人的想法。
  “夫君是在为那个即将远嫁的可怜女子而感到不平吧?”相比之下,平阳公主才更加的理解李休,一下子就猜到了李休心中的想法。
  “是啊,对于朝堂上大部分人来说,为了大唐的利益,牺牲一个小女子根本不算什么,可是他们想过没有,这个女子远嫁之后将会遭遇到什么?而且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一个小女子也根本影响不到两国之间的关系,比如现在大唐与西突厥有着共同的敌人,所以关系比较亲密,可是如果东突厥灭亡了,那么大唐与西突厥就会转为敌对的关系,到时这个女子又该如何?”李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痛心的表情。
  李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得他对国家与民族的认知感很强烈,在他看来,用一个女子来换取利益的行为是十分可耻的,甚至是一个民族最大的耻辱,所以他对和亲这件事才这么的排斥。
  “夫君说的不错,朝堂上的人只会考虑大唐的利益,根本不会在乎一个小女子,恐怕只有这个和亲的女子是他们的女儿或亲人,他们才会感到切身之痛!”平阳公主说到这里时,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
  “长安城的戒严就要解除了,到时西突厥的使节肯定会第一批进城,如果和亲之事真的定了下来,那将再无挽回的可能,这件事我绝对不能坐视不管!”李休这时忽然一脸坚定的道。
第465章
曲江池畔(上)
  自从知道了和亲的事,李休就感觉像是有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咽又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引得他一阵阵的恶心难受,如果这件事他放任不管的话,恐怕会后悔一辈子,所以最后李休决定亲自去见一见李世民。
  不过让李休也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去见李世民,李世民却自己找上门来,确切的说是李世民约他外出游玩,因为公主府旁边就是曲江池,每当春夏之时,池上就有无数游船,船上有美貌的女子弹琴唱曲,引得岸边无数的士子驻足观看,也算是长安城的一大盛景。
  李世民就是约了李休在一艘游船上见面,当他乘着小船登上这艘游船之时,只见李世民一身便服的坐在船舱里,船头上一个乐伎怀抱琵琶,低声弹唱着什么,时不时的还向李世民抛个媚眼,估计她也看出来李世民器宇不凡,肯定不是普通人,这才频频暗示,可惜李世民见过的美女太多了,一直坐在那里独自饮酒,都没有正眼看过她。
  “姐夫你来了,快快请坐!”李世民看到李休上船,当下十分热情的开口道,而且还以“姐夫”相称,显然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和李休的身份。
  对此李休也立刻会意,当下笑呵呵的走过来,然后坐在李世民的对面道:“二弟你一向事务繁忙,今天怎么有空请我来这里?”
  “上次你帮了我那么大的一个忙,对你的感谢我已经定下来了,很快就送到你家里。”李世民再次微笑着道,他口中说的那个忙,自然是指天花这件事,而他的感谢自然是指对李休的封赏,上次他已经和李休商量过了。
  李休对于赏赐之类的并不怎么在意,而且上次他也已经表过态了,这里也不是说这件事的地方,所以听后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不过这时只见李世民略一沉吟,片刻之后再次开口道:“听说……你大伯已经回来了?”
  李休就知道李世民来见自己,肯定会谈到虬髯客的事,对此他也早有准备,所以这时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大伯他的确已经回来了。”
  听到李休的回答,李世民脸上也露出纠结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神情也变得有些忐忑的道:“那他们……他们怎么样了?”
  “还好吧,虽然远离故土,但至少平安的到达了那里,只是一个孩子死在了海上,现在他们已经那里安定下来,这次大伯回来,还替他们带回来不少的礼物。”李休这时也神情淡漠的道,对于玄武门这件事,他虽然理解李世民,但从感情上来说,他还是有些无法接受,特别是连他最喜爱的学生也被逼着远走美洲,每当想到这一点,他就感觉心中难受。
  李世民也听出了李休话中的不满,对此他也只能苦笑一声,随后也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对于玄武门这件事,他心中也一直十分的矛盾,毕竟人非草木,怎么可能会没有感情,而对于他来说,亲手杀死自己的亲哥哥,而且还逼着亲弟弟与侄子们远走美洲,他心中其实也是有愧疚的,不过愧疚归愧疚,如果让他重来一次,他依然还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政变。
  看到李世民脸上的表情,李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当下也是一阵沉默,不过这时他却忽然想到李元吉给李渊的那封信,如果让李世民知道的话,恐怕很难送到李渊手上了。
  李休与李世民两人相对沉默了好一会儿,船上只有歌伎飘渺的歌声四处回荡,过了好长时间,只见李世民这才抬起头缓缓的道:“算了,他们既然已经平安的到达那里,与我们相隔有万里之遥,只要他们不在再回来,那么我们就再无任何的干系!”
  李世民的话即像是对别人说的,又像是对自己说的,李休觉得这两者都有可能,同时李世民也可能是想通过他警告李承道他们,以后绝对不能再回中原,否则李世民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虽然李世民的信用不怎么可靠,但是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现在他说的话应该是心里话,换句话说,他应该不会再去想办法对付万里之外的李承道和李元吉他们了。
  “对了,我与你大伯也有些交情,可惜现在不方便见他,所以还请你帮我代为转告一声!”李世民这时再次向李休开口道,他与虬髯客虽然只见过几面,但却已经有种惺惺相惜之感,如果不是李承道他们的事,恐怕他真的想再见一见虬髯客。
  “二弟你放心吧,大伯知道了你将他的事迹四处宣扬,心中也十分的高兴,而且这次他也给你带了些礼物,以后有机会我会带给你的!”李休听到这里也微笑的道。
  李世民之前将虬髯客从美洲带来高产作物的事大肆宣扬,虽然是为了让李靖交出兵法,但也的确让虬髯客名扬四海,现在所有人都在传唱着虬髯客的功劳,对此虬髯客在来长安的路上就已经知道了,而且还有不少地方的百姓为他立下生祠,这也让他这次回来后的心情格外的好,除了被关到长安城中出不来这件事。
  听到李休提到自己为虬髯客扬名的事,李世民也呵呵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不过这时李休却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二弟,有件事情我想和你单独谈谈,不如咱们下船去外面走走如何?”
  李休想和李世民聊的自然是和亲的事,只是这游船上有歌伎也有船夫,李世民又不想暴露身份,所以他们说起话来也有很多的顾忌,所以李休才提议下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