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515

  “也没什么,无非也就是玉米和红薯的事……”李休说着就把今天的事讲了一遍,马爷知道他们今天早朝献上红薯和玉米的事,事实上他也一直在长安城等着李休的消息,却没想到李休他们在下朝后直接回来了。
  “原来如此,这个老狐狸的鼻子还真是灵敏,竟然一下子就找到了关键之处,他说服了你,那可就占了很大的便宜,陛下也很有可能把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交给他了。”马爷听完李休的讲述后,当下也摸着下巴自语道。
  “马叔,杨尚书这个人除了圆滑之外,执政能力怎么样,推广玉米和红薯这么大的事情,能放心交给他吗?”李休这时依然有些不放心的问道,从直觉上,他感觉杨农这个人不错,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还是要听一下别人对他的评价。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杨农在前隋时能做到户部尚书的位子,可不仅仅因为他是弘农杨氏出身,本身的能力也十分出众,否则陛下也不会一直让他担任着这个位子,可以这么说,除非杨农的身体不行了,否则户部尚书的位子就一直是他的,以他大半辈子的为官经验,推广玉米和红薯简直是小事一桩,他看中的只是其中的功劳罢了。”马爷笑呵呵的解释道,能够在朝堂上屹立多年不倒的人,绝对没有一个简单货色。
  “那我就放心了!”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终于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眼光不错,杨农的行政能力不用怀疑,不过想想也是,人家在朝堂上混了将近一辈子了,没点能力还真不行。
  “另外杨农的年纪也不小了,虽然我和他不是很熟,不过我猜他很可能是想借着最后这几年,给自己揽点功绩在身上,所以推广玉米和红薯这件事,他肯定会尽心尽力的!”马爷这时再次开口道,如果他的话让杨农听到的话,恐怕会对马爷刮目相看,因为这些话他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
  听到这里,李休也更加放心了,当下他忽然想到平阳公主,于是向马爷问道:“马叔,你刚才回别院了吗,我和公主回来时她睡着了,不知现在醒了没有?”
  “我也是刚从别院来,公主已经醒了,而且我去探望她时,她正在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圣旨,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断过,说实话,自从她嫁给柴绍之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她如此开心!”马爷这时颇为感慨的道。
  “那太好了,我现在就去看看公主!”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兴奋的道,说完就站起来想往外走。
  “你急什么,公主现在没事,另外我今天来找你,其实是有件事想找你商量。”马爷这时却忽然一把抓住李休的衣袖道,不过他在说这些话时,脸上却忽然露出一种十分复杂的神色。
第273章
陪马爷外出
  晚饭过后,七娘跑去和小丫去玩了,衣娘指挥着侍女收拾干净桌上的碗筷之后,这才轻轻的坐在他身边问道:“刚才就看你有些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听到衣娘的话,李休这才抬头笑了笑,随后考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今天马叔和我说了一件事,刚才我也一直在考虑。”
  “什么事情让夫君这么为难,今天公主不是已经拿到解除婚姻的圣旨了吗?”衣娘这时惊讶的道,今天下午她还特意去了平阳公主那里探望,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平阳公主那么高兴,整个人都像是年轻了几岁似的。
  “不是公主的事,而是马叔的事,他今天告诉我,过几天让我陪他去个地方,但却又不肯说去哪里。”李休说到这里时,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
  “原来如此,那也没必要让夫君这么烦恼吧?”衣娘听完点了点头,但随即又不解的问道,马爷是平阳公主最信任的人,而且又是李休的忘年交,她嫁过来后,李休还特意告诉她,马爷是个绝对值得信任的人,甚至在李休心中,也一直把马爷当成长辈来看待。
  “如果只听马叔话中的内容,的确也没什么,但是马叔在说这些话时,脸上的表情却很奇怪,似乎……似乎是……”李休这时紧皱着眉头,好像是在回想着当时马爷的表情,最后终于眉头一展道,“似乎是带着几分悲伤,我认识他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脸上露出这种表情。”
  “这也没什么吧,也许马叔让你去的地方曾经有什么让他伤心的事情发生?”衣娘再次开口道,在她看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悲欢离合,马爷当然也不例外。
  “不仅仅是这样,马爷在说那些话时,表露出的悲伤让人感觉很难受,甚至还几分……几分……”李休这时再次露出回忆的表情,同时搜刮着合适的形容词,最后终于眉头一挑道,“几分疯狂,没错,就是疯狂,疯狂之中带着绝望,绝望之后又带着无比的悲伤,这肯定和马叔以前的遭遇有关!”
  说到最后时,眼睛也逐渐明亮起来,因为他忽然想到,当初马爷告诉他,他曾经是前隋时的将领,甚至还与秦琼一起参加过对高句丽的三大征,可是后来却不知道为何,全身是伤的倒在路上,如果不是平阳公主救他,恐怕他早就死了,这其中肯定发生了不少事情,但他却一直不肯说。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休一直忙着收获玉米和红薯,不过收获的玉米随即就被种了下去,现在正值夏收,玉米还可以种第二季,红薯也同样不例外,不过红薯的生长期长一些,所以平阳公主决定把红薯都种在温室里,哪怕今年冬天不种蔬菜,也要让红薯长出足够多的藤蔓和根茎,好让明年有足够的红薯种植。
  也就在这忙碌的几天里,马爷也经常来找他,主要是把朝堂上的一些事告诉李休,比如自从红薯和玉米献上去后,朝堂上就已经吵翻了天,所有人都在为负责推广的职责争吵,以前朝堂上的争吵都是太子党和秦王党吵,但是现在已经不分党派了,所有人都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哪怕不能主持这件事,至少也要参与进去分口汤喝。
  而在这些争吵的人中,杨农则是最积极的一个,也是最有可能主持推广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精通农事,又是户部尚书,另外他还写了一份奏折,上面表明了他与李休的交谈过程,其实主要就是夸耀一下他已经得到李休的支持,结果这样一来,李渊的态度也比较偏向他,只是暂时还没有下决心,不过估计也就在这两天,这件事就会做出决断。
  玉米和红薯就那么点,李休和平阳公主家中都不缺人,因此很快就收获完成并且种了下去,接下来就没什么事情了,至于朝堂上的争吵他才懒得关心,反正杨农那边他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而且他还占据着优势,估计最后还是他来主持这件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天马爷再次来到他家中找到李休,刚一见面就开口问道:“怎么样,准备好了没有?”
  “我倒是想准备,可是马叔您连去哪都还没告诉我呢?”李休这时一脸无奈的道,去哪不知道,去几天也不知道,根本让人无从准备啊。
  “呵呵,这次去的地方远一点,可能要坐几天的马车,另外公主也会去,你也可以带上你妻子,好让她和公主做个伴,毕竟这一来一回可能要七八天,我可不想拆散你们小夫妻。”马爷笑着开口道,不过可以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笑容有些勉强,似乎每次提到要去的地方时,他的心情都不怎么好。
  “没问题,刚好我也很少外出,这次就当外出散散心,不过我估计七娘肯定也会吵着要去,所以你要做好准备!”李休听到这里再次笑道,除了上次被马爷挟持着去了庆州外,他还真没怎么出过远门,趁着这次机会出门看看大唐的人文风景也不错。
  “七娘想去那就最好了,天天学你那些东西也不一定有用,还是要出去多增长一些见识才好!”马爷听到七娘也要去,立刻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道,马爷没有儿女,但却很喜欢小孩子,只是平时老是板着脸,一般的孩子还真不敢靠近他,倒是七娘和他相处久了,一点也不害怕他,这也让马爷对七娘格外疼爱,逢年过节送的礼物比李休都多。
  马爷只是说要去几天,但却没说去哪,李休也没有多问,这也是他对马爷的信任。接下来两人又聊了几句闲话,然后这才送他离开,回来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衣娘,结果衣娘也十分高兴,她长这么大,也根本没出过门,难道这次有机会出去看一看,自然是无比的向往。
  第二天一早,平阳公主的车队就来到李休家门前,马爷骑着马在前面,周围还有无数的护卫,而李休一家也跟着上了马车,本来李休也想带上月婵的,但是月婵担心她走后家里没人照看,所以还是决定留下来。
  上了马车之后,马爷立刻吩咐车队启程,趁着这个机会,李休当下向平阳公主问道:“公主,马叔告诉你这次要去哪里了吗?”
  “没有,我也正想问你呢,前几天马叔告诉我,说想出一趟远门,而且还要我和你一起去,可是却不肯告诉我去哪里。”平阳公主这时也一脸不解的摇了摇头道,她还是第一次遇到马爷有事情瞒着她不肯说。
  “原来如此,看来不到目的地前,马叔是不肯告诉任何人了!”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摸着下巴自语道,同时心中也对马爷这次的行程更加的好奇,不过他也更加肯定,此行肯定与马爷当初的遭遇有关,甚至很可能解开当初马爷为何全身是伤的倒在路边这个谜团。
  “对了,公主还记得当初你第一次遇到马叔的详细情形吗?”只见李休沉思了片刻,忽然再次向平阳公主问道。
  “你问这个做什么?”平阳公主好奇的问道。
  “这个解释起来有些麻烦,你先告诉我当初的事情,路上有时间我再给你解释!”李休开口催促道。
  看到李休也是神神秘秘的不肯说,平阳公主也不由得无奈的道:“真不知道你们在搞什么,而且这件事我记得和你讲过,当初我遇到马叔时,年纪还很小,母亲也在世,那天我们一同乘车外出,结果遇到因为受伤倒在路边的马叔……”
  “就是这里,公主可还记得当时马叔穿的什么衣服,身上又有哪些伤,有没有什么可以显示他身份的地方?”李休这时打断平阳公主,并且问出一连串的问题道。
  “这个……”平阳公主听到这里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穿的什么衣服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马叔身上的衣服都被鲜血染红了,至于身上的伤口则十分的可怕,有一道胸口的伤口直接从肩膀到腹部,当时我把马叔救回来后,请来的大夫都说马叔活不成了,但却没想到马叔最后还是挺过来了。”
  “那些伤口是刀剑伤吗?”李休再次追问道。
  “不仅仅是刀剑伤,马叔背后还有不少弓箭伤,光是箭头就取下来十几枚。”平阳公主再次开口道,她在军中多年,像马爷这么重的伤也很少看到,更何况还能活下来更是一个奇迹。
  “还有弓箭!”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当下再次沉吟了片刻再次追问道,“那有没有什么标识马爷身份的东西,或者有没有发生其它的什么事情?”
  “这个倒没有,不过……”平阳公主说到这里也是娥眉轻皱,随后这才再次开口道,“不过救了马叔后,我母亲倒是说过一句话,当时我并不怎么在意,现在想来,好像母亲猜到了什么?”
第274章
马家大宅
  “窦皇后说了什么?”李休好奇的追问道,平阳公主救马爷时年纪还小,肯定有许多疏漏的地方,但是窦皇后却是个才智卓著的女子,光看看她教育出的几个儿女就知道了,所以她很可能看出了什么。
  “我记得当时我让人把马叔救回家后,母亲只是看了看他,然后叹了口气说,‘又是一个可怜人’,随后就离开了。”平阳公主回忆着开口道,说完脸上也露出感伤的神色,如果母亲还在世的话,恐怕大哥和二弟也不会闹成这样。
  “又是一个可怜人?”李休听到这句话也不由得仔细品味起来,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又”,一个是“可怜人”,而这两点都证明窦皇后很可能知道一些关于马爷的来历,否则也不会这么说。
  “除了这句话外,窦皇后可还说过什么?”李休考虑了片刻忽然再次追问道,这句话虽然证明窦皇后知道些什么,但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的信息了,所以也根本判断不出什么。
  “其它的就没有了。”平阳公主再次想了想,最终却还是摇了摇头道,其实后来她对马爷的身份很好奇,小时候也曾经缠着他问过好多次,但每次马爷都不愿意说,后来她也就渐渐的不问了。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失望,当下打开窗子看了看前面的马爷,心中也满是好奇,马爷到底要带他们去哪里,当初又是发生了什么,才让他的境遇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
  马车离开长安之后,刚开始是往东走,李休本以为马爷会带他们去洛阳,但在下午的时候,却又开始往东北方向前行,等到天快黑的时候,马车才在一个小镇停了下来,然后一行人在小镇上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终于前行,直到这天下午时,李休他们才到达一座大城。
  “蒲州?”李休看着城门上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也有些惊讶,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长安城附近有这么一座城市,虽然这座城市的规模看起来不是很大,但城墙却建造的十分坚固。
  “蒲州这里被太史公称为天下之中,传说皇天后土中的‘后土’两字,就是指这里,而且这里还有一座十分有名的后土祠,听说香火很盛,不过我却从来没来过。”看到李休疑惑的模样,平阳公主也不由得笑着解释道。
  “哇~秀宁姐你的学识真渊博,连哥哥不知道的地方你都知道!”马车中的七娘听到平阳公主的解释也不由得夸张的大叫一声道,这个小丫头自从离开长安之后,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昨天晚上也是闹到半夜才睡,结果今天在马车就又睡着了,现在也是刚醒。
  “呵呵,你这个小丫头现在可比我懂得多,你哥哥讲的那些我可学不会。”平阳公主听到七娘的话,也不由得宠溺的摸着她的小脑袋道,自从恢复了自由之后,平阳公主的性子变得活泼了许多,也更爱笑了,整个人都感觉像是年轻了几岁。
  “好了,我们到了,今天就在城中休息,明天我带你们去个地方!”正在这时,只见马爷来到车边,透着车窗向李休他们道。
  “马叔,你带我们来蒲州做什么啊?”李休这时终于把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之前他一直忍着没问,现在都到地方了,他也终于忍不住了。
  “这里……”只见马爷这时抬头看了一下城头上的那两个字,眼睛中再次露出一种伤感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道,“这里是我的老家!”
  马爷说完之后,长叹一声提马上前,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不过光是“老家”这两个字已经足够了,李休这时仔细琢磨了一下老家这两个字的意思,过了许久也是长叹一声,他之前有数种猜测,不过现在看来,可能只有那个最悲惨的猜测才是正确的。
  在马爷的带领下,李休他们的车队进到城中,蒲州城虽然被太史公称为天下之中,而且也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之一,不过这里毕竟是个小城,整个城市的占地规模不大,估计连长安的一成都不到,人口也不是很多,当李休进到城中时,发现街道两侧的商业并不繁华,行人也很少,根本无法与长安相比。
  “蒲州这里靠近长安,算是长安东北侧的重镇,为了防止敌人从这个方向进攻长安,所以在前隋时,蒲州这里就是长安附近的军事重镇,我大唐也在这里驻守重兵,不过我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马叔的老家是在这里。”平阳公主这时再次介绍道,身为一个武将,她对于大唐的一些重要城镇也是如数家珍。
  说话之时,车队已经进到城中,马爷并没有惊动当地的官员,而是直接找了一家干净的客栈,然后直接把整个客栈包了下来,这才勉强住下,毕竟平阳公主出行,肯定要带一些护卫随行。
  晚饭的时候,平阳公主和衣娘、七娘三人在房间里吃饭,李休则出了客房来到大厅,只见马爷正坐在那里一个人喝酒,李休当下走过去坐到马爷对面道:“马叔,怎么一个人喝闷酒,要不要我陪你聊聊天?”
  “你小子就是个机灵鬼,是不是已经猜到了我带你们来这里的用意?”只见马爷这时抬头看了李休一眼道,说完他一仰脖子,又是一杯酒进了肚子,脸上的表情也显得颇为悲凉。
  “的确猜到一点,不过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您也要放宽心!”李休这时劝慰道,其实他也并不知道马爷身上发生过什么事,只是能够猜到一个大概而已。
  马爷听到这里却是摇了摇头,随后双手捧起酒坛一口气喝下去半坛,随后这才猛然站起来道:“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马爷说完站起来就离开客厅,只是这时他喝了不少的酒,走路都有些摇摇晃晃的,这让李休也十分不放心,当下急忙跟上去,等到了出了客栈之后,马爷也没有骑马,就这么信步的走在蒲州的街头。
  这时天色将晚,本来就行人稀少的街道上已经几乎没什么行人了,连街道两侧的店铺也开始关门,这让李休也是连连皱眉,现在可是夏天,蒲州城中的店铺竟然这么早就关门,街道上更是行人稀少,如此看来,这里的商业还真是差的可以,看来大唐盛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到来。
  李休与马爷沿着蒲州城的大街一直向北走,最后又向东拐弯走了许久,估计这里应该是蒲州城的东北角方向,而且这里明显是蒲州城的贫民区,入目之处都是一些简陋低矮的小房子,不过在这些小房子周围,还有不少残破的院子,里面的房子都塌了,木头和砖头都被人拿走搭建房子了,只剩下一些残破的废墟堆在那里,看起来有种说不出的破败。
  马爷看着眼前这片残破的景色,确切的说应该是那些已经变成废墟的院子,脸上伤感的神色也更加严重,最后终于缓缓的开口道:“十几年前,这里可不是这样,蒲州是座军事重镇,前隋时就驻扎着重兵,一些军中的将领就在这里安家,把家眷也都迁到这里,而这里就是军中将领最集中的居住区,当初这里的宅院一座连着一座,虽然称不上是大富,但也算安逸。”
  “马叔,你……你的家也在这里?”李休这时试探着问道,只看眼前的景象,他很难想像当初这里是个什么样子。
  “不仅仅是我,从我父亲那一代开始,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父亲是隋军的果毅都尉,官职不高也不低,到了我这一代,一共是兄弟四人,全都进入军中,而且父亲对我们兄弟四人要求很严,从小就习文练武,进入军中后,每个人都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升迁,最后的职位都不比父亲的差,当时我们马家在蒲州城可谓是威名赫赫!”说到这里时,只见马爷脸上也露出一种自豪之色,似乎又想起当初家族的荣耀。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暗自点头,心想马爷果然是出身军事世家,而且又在隋军中历练多年,参加过对高句丽的三大征,有这些底蕴在,难怪平阳公主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将领。
  就在他们说话之时,马爷带着李休来到一个街道的拐角处,这里有一片比其它地方更大的废墟,可以看得出来,如果这里没有被毁的话,应该是一片占地不小的府邸。
  “就是这里了,十几年前,这就是我的家,我,我父亲,还有我的兄弟们,几大家子都生活在这里,而这里也被称为马家大宅,父亲是个很严肃的人,对我们几兄弟的要求也很高,但是他却很喜欢孩子,无论是兄长家的孩子,还是我和弟弟家的孩子,父亲都十分的喜欢,每次孩子犯了错,我们兄弟想要教训他们时,那帮小子就会跑去向我父亲求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5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