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364

  一提起这件事,杨妃却是未语先笑道:“说起兕子,这丫头还真是有主意,从她十三岁时,就不断的有人给她提亲,可是当初她说要找一个像六郎你这样的丈夫,可是咱们大唐虽大,但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六郎来。”
  杨妃说到这里,一脸自豪的看着李愔,她的儿子可是公认的天才,甚至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靠着自己的力量在海外立国,并且登基为帝,而且现在大齐的实力也并不比大唐差,士林的学子甚至是史官,都认为李愔已经可以和李世民相提并论,为炎黄子孙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局。每当听到别人对李愔的这种评价,杨妃都会感到无比骄傲。
  李愔听后却是有些苦笑,兕子的性格外柔内刚,而且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她在择偶方面有些恋父和恋兄的倾向,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变态,其实大部分女人都会有恋父恋兄的倾向,在择偶时也会选择那些和父亲兄长有相同气质的人,这是很正常的事。
  本来这对一般的女人也没什么,可是兕子的父亲和兄长却都是千古一帝,在同一时代能出现两个都已经是奇迹了,她想要再找到第三个根本不可能,所以兕子的婚事一直拖了五年,到现在她也没找到一个让自己心动的男子。不过接下来杨妃讲述的事情,却让李愔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
  原来就在今年长孙皇后生病的时候,兕子在长安城外的一座道观中做了一段时间的女冠,准备以此来为母亲祈福。
  所谓女冠,其实就是女道士,大唐上层贵族信奉道教,贵族女子中经常有人因为一些原因出家为女冠,不过道士本来就不禁婚嫁,所以这些女冠只要脱去道袍,立刻就能嫁人。这种做女冠的风气在贵族中十分流行,大部分都是像兕子这样,为亲人祈福才会去做一段女冠。
  兕子的身份特殊,为了不让别人骚扰到自己,她做女冠的消息自然是被严格封锁,甚至连兕子出家的道观也是特别挑选的,道观中除了几个女道士外,再也没有其他闲杂人等,而且外围还有不少的护卫保护。
  说来也巧,在某一天的上午,有一队国子监中的学子外出游玩,刚好走到兕子出家的道观时,忽然遇到了暴雨,因此他们就到观中暂避,结果见到一身道袍的兕子,当下让他们是惊为天人,有几个轻佻的学子甚至当场做诗,婉转的向兕子表达了爱慕之情。
  可惜这却惹恼了兕子,竟然把他们给赶了出去,当下这帮学子被大雨淋的是狼狈不堪。不过其中有一个名叫上官庭之的年轻士子,却是真的对兕子动了真情,被赶出道观后竟然也不躲雨,就这么呆呆的站在大门外也不走,后来还是其他的女道士可怜他,给了他一身蓑衣才没有被淋出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位上官庭之是每天必到,开始兕子以为对方和以前的追求者一样,根本没放在心上,也没打算见对方,但是这个上官庭之还真是个痴情种子,道观不让他进,他就坐在道观外面的一棵松树下等,而且等的时候也不闲着,要么抚琴要么练字,灵感来的时候还会写几首情诗送进观里。
  后来上官庭之还从道观中的一位女道士口中,得知兕子是来为母亲祈福的,本来他还想打听一下兕子是哪家的小姐,可惜对方却死也不肯说。
  不过在得知兕子是来祈福的消息后,上官庭之立刻做出改变,虽然还是每天都到,但却不再求见,而是坐在道观外的松树下抄写道藏,以此来替兕子向她的母亲祈福,而且一抄就是几个月。
  也算是上官庭之的运气好,自从他开始抄写道藏后,长孙皇后的病情真的慢慢好转起来,结果这让兕子十分高兴,同时也对上官庭之不再那么冷淡,偶尔也会邀请对方到观中一坐。
  在真正的与兕子接触后,上官庭之对兕子的爱慕有增无减,只是他一介书生,脸皮也比较薄,因此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出口,平时只能用一些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说起来上官庭之的家世一般,才学也不是特别出众,相貌倒是十分俊美,但兕子却也不是那种浅薄的女子,而且上官庭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达不到兕子之前的择偶要求。
  但感情的事谁都说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兕子心中对上官庭之竟然真的出现了那么一丝心动,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日久生情。
  甚至长孙皇后的病都好了,她也没有离开道观,而是依旧以一个女冠的身份与上官庭之接触,而且直到现在,那个上官庭之都还不知道兕子的真正身份。只不过上官庭之的祖宗三代,却都已经被李世民查了个清清楚楚。
  李愔从杨妃那里得知上官庭之的身份时,却是苦笑一声,感叹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
第六百七十二章
杨妃拐带丑丑
  上官庭之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名叫上官弘,在前隋时任江都宫副监,后来在江都之乱时,和李愔的外公杨广一起被杀,而他的父亲当时才九岁,被人藏了起来才幸免于难。
  说起上官庭之的父亲,却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甚至连李愔也知道这个人,只不过上官庭之的父亲出名是在李治在位时,现在却还是一个普通的官员,这个人就是上官仪。
  说起上官仪,就不得不说武媚娘,在后世的历史上,上官仪担任过李治时期的宰相,因为公然上书要求废除武媚娘的皇后之位,结果被许敬宗陷害谋反,最后被处死,直到后来中宗时才被平反。另外上官仪还有一个更有名气的孙女,她就是武周朝大名鼎鼎的“女相”——上官婉儿。
  上官仪才华横溢,创造了一种“上官体”的制式诗,虽然没有后世的李白影响大,但却也是初唐时期一位十分著名的诗人。而且在刚刚二十岁时,就考中了进士,这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现在上官仪官任秘书郞,别看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但却相当于李世民身边的秘书,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李世民之所以一直没有提拔上官仪,就是有心要将这个人留给李治,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上官仪的器重。
  上官庭之就是上官仪的嫡长子,今年才十八岁,而且他一心向学,家中虽然给他张罗了几门亲事,但却都被上官庭之拒绝了。没想到在道观中与兕子偶然邂逅,竟然让他对兕子是一见钟情,甚至连学业也抛到一边,天天在道观外面守着,结果总算是用自己的一片痴心,换来兕子的一丝心动,也许再接触一段时间。兕子会接纳对方也说不定。
  “母妃,上官仪这个我见过几次,知道对方的才学和人品都没有问题,而且日后还会得到重用,另外上官家的出身虽然低了些,但是只要兕子喜欢,倒也没有关系。不过关键是上官庭之本人的品性如何,千万不要是个浮夸之辈啊?”李愔最后又向杨妃问道。
  杨妃听后则是白了李愔一眼道:“这还用你说,你父皇不但查清了上官家的祖宗三代,而且重点还查清了上官庭之从小大到的所作所为,说起来这个年轻人的才学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但却也算不错。品性也没有问题,这点倒是和他的父亲很像,若是兕子真的能看上对方,倒也算是一桩良配。”
  听到这里,李愔总算放下心来,兕子是自己最宠爱的妹妹,当然要找个好男人嫁出去。不过说实话。想到兕子要嫁人时,却让李愔心中有些酸酸的,就好像是被人夺走了一件心爱之物似的。不过女子总是要嫁人的,而且不但兕子,日后丑丑也是要嫁人的,到时他身为父亲,估计心中更不好受,但也没有办法。否则总不能让女儿一辈子陪着自己吧?
  “如果兕子真的嫁给那个上官庭之的话,以后他们的女儿绝对不能叫婉儿,这件事我得提醒一下兕子!”李愔低声咕哝了一声道。
  “六郎你说什么呢?”杨妃没听清李愔的话,有些疑惑的问道。
  “噢,没什么,兕子也的确是到了嫁人的时候了,等到了她成婚的那天。无论如何我都要赶回去参加她的婚礼。”李愔笑呵呵的说道,同时眼睛中也露出一种思念之色,他已经近十年没有回过长安了,有时候真的很想再回去看一看。
  “这可是你说的。我回去一定要告诉兕子,到时你要是敢失约的话,看兕子不跑来台湾找你的麻烦!”杨妃也是开口笑道。以前李愔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根本没时间回长安。现在大齐已经建立,发展也走上正轨,但是李愔也成为一国的皇帝,以他的身份,再想回大唐的话,就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
  “嘿嘿,我哪敢骗兕子,说起来丑丑他们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台湾长大,好多都没有见过父皇,这实在是我的疏忽,所以也该带他们回去一趟了,至少也要让他们知道长安城是什么样子。”李愔说到最后,也不禁有些感慨。无论他在海外发展成什么样子,中原永远是他的根。
  不过李愔的话音刚落,杨妃却是忽然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只见她一把拉过丑丑,满是慈爱的道:“丑丑,你还记不记得长安的样子啊?”
  本来正和几个弟弟妹妹打闹的丑丑听后先是一愣,紧接着用清脆的声音回答道:“启禀祖母,我只知道自己是在长安出生,但很快就跟着父亲去了登州,而且再也没去过长安,所以也不知道长安是什么样子。”
  看到杨妃和女儿的样子,李愔却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只见杨妃伸手将丑丑额头的有些散乱头发抚到耳边,然后温和的开口道:“那你想不想去长安,那里不但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是你的出生地,同时也是你父亲、母亲长大的地方,另外你的祖父也在那里,他也经常想念你。”
  丑丑听后‘好吃的好玩的’时,眼睛也是精光四射,所以最后想也不想的回答道:“想!我当然想去长安!”不过紧接着她又是神色一黯道,“但是父亲太忙了,他根本没空带我去。”
  “没关系,等过了年,你跟着祖母一起回去好吗?”杨妃的小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原来她是想把丑丑给拐带走。
  旁边的李愔则是一脸苦笑,心想母妃的心眼还真小,三哥这才刚刚离开杨妃身边,现在她却要把丑丑带走,让李愔也品尝一下儿女不在身边的痛苦。而且李愔还不能拦着,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特别是杨妃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想让一个孙女陪在身边,也是很正常的事。
  丑丑听后考虑了一下,最后看了李愔一眼,然后悄悄的趴在杨妃耳边问道:“祖母,要是我去长安,是不是就不用去上学了?”
  “那当然了,到了长安后,祖母带着你去玩,长安好玩的地方可多了,特别是曲江池那边,不但风景美,而且还有各种小吃,当初你父亲就十分喜欢那里的美食,不信你问问他!”杨妃有些得意的道。
  “父亲,真的吗,曲江池真的很好玩吗?”丑丑转过头向李愔问道。从她的眼睛里,李愔看出来这小丫头已经被杨妃诱拐成功了。
  “是,曲江池的确挺好玩的。”李愔有气无力的开口道。
  “太好了,祖母说话算话,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我!”丑丑得到李愔肯定的回答,立刻高兴的跳起来道。不过还没等杨妃开口,旁边的李冕等人听到祖母要带大姐回去,一个个也都跑过来围住杨妃,吵着也要去长安玩。杨妃自然不可能把这些小孩子都带走,但又不好拒绝,一时间也有些狼狈,幸好旁边的文心及时帮忙解围,这才把几个孩子给哄住。
  文心带着几个孩子去玩了,廊桥里只剩下杨妃和李愔母子二人。
  这时杨妃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李愔,忽然笑着开口道:“怎么,我带走丑丑你不高兴?”
  “儿臣哪敢!”李愔虽然嘴上说不敢,但是神情中的那种委屈模样,却是让杨妃都感到好笑。
  不过杨妃并没有真笑出来,脸上忽然露出一种郑重的神色道:“六郎,你现在也好歹是一国的皇帝,虽然我知道你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对儿女的管教也很放纵,但是皇家就应该有皇家的威仪,丑丑都已经十三岁了,但却在礼仪方面差的太多,所以我要带她回长安去,亲自教导她学习礼仪!”
  李愔没想到杨妃带走丑丑,竟然还有这么一层深意,不过他毕竟来自后世,觉得一切还是自由些好,因此开口争辩道:“可是……”
  “没有可是!”李愔刚说两个字,就被杨妃严厉的打断道,“六郎,你要记住,你的外公是前隋的皇帝,祖父和父亲是大唐的皇帝,现在连你自己也是皇帝,若论血脉之尊贵,全天下再也无人能和你相比,你的儿女也必将是天之骄子,他们若是在礼仪上出了差错,那么丢的却是三个皇室的脸,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李愔还是第一次见到杨妃对自己如此严厉,当下也是立刻禁声站直身子,直到杨妃把话说完后,他这才小心翼翼的道:“母妃教训的是,儿臣记下了!”
  看到都三十岁的儿子,还被自己训的像个小孩子一般,这让杨妃的心也一下子软了下来,只见她轻轻走到李愔面前,轻轻帮李愔把衣服上的褶皱抚平,然后这才有些歉意的开口道:“愔儿,刚才是为娘太严厉了,只不过看到你现在的样子,简直和当初你的外公一模一样,所以不自觉的就想拿你外公的标准衡量你。”
  李愔一听却是无比郁闷,自己那位便宜外公可是亡国之君,母妃的这种对比也太那啥了吧?
  杨妃这时也可能觉得自己的这种对比有些不恰当,有些尴尬的笑了一下,紧接着神色一凛再次开口道:“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这次是丑丑,日后李启和李冕等几个小子,在年龄到了时候,全都要跟着我学习皇家礼仪!”
第六百七十三章
再临丁吉斯
  时间过的很快,因为杨妃要在台湾过年,这让李愔和文心她们都十分高兴,甚至在年前的时候,李愔就将一些军政方面的事情安排妥当,腾出大部分的时间陪着母亲,另外丑丑他们也很快放寒假了,使得整个台南行宫更加的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李愔的长子李启,以及李恪的长子李仁两人,现在都进到军校的少年班中学习,他们在军校里不但要学习普通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受到相当严格的军事教育,甚至他们还当着杨妃的面,像在军校一样对打起来,而且是拳拳到肉,让杨妃是格外心疼。
  亲人团聚的时间最是过的很快,除夕过去后,时间就到了贞观二十六年,又过了一个月后,杨妃估计关中地区也开始进入初春,所以也就准备动身回去了,同时丑丑也将随她一起回到长安,一边陪伴她一边学习礼仪,另外丑丑的年纪也不小了,若是遇到合适的男子,杨妃还想将丑丑的婚事也订下来,对于这点,李愔虽然觉得有些太早了,但却也不好反驳。
  到了二月初十这天,杨妃终于要动身回去了,那天李愔带着一家人全都到码头上给母亲送行,惜君和丑丑母女二人是抱头痛哭,甚至丑丑最后差点反悔不去长安,不过最后还是惜君安慰了她几句,这丫头才恋恋不舍的和李愔等人告别,跟着杨妃上了船。
  为了保证杨妃和丑丑的安全,李愔安排了一支船队护送她们,整个船队全都是蒸汽大船,护航的军舰也全都是新研制的蒸汽战舰,这种战舰不但速度更快,转向也更灵活,火力方面也丝毫不比原来的战舰差,现在整个海军也只装备了这么几艘。
  当看着杨妃和丑丑乘坐的船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天际之时。李愔也感觉眼睛一阵发热,差点当众落下眼泪。想到母亲年纪越来越大,自己却不能陪在身边尽孝,丑丑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这些都让他感到无比的牵挂。
  就在杨妃离开台湾的同一时间,李恪带领的五万大军也终于顺利的穿过地中海。再次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不过这次他却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开始进行一场真正的征服之旅。
  这次随李恪来的船队中,除了五万大军外,另外还有一支由十艘主力战舰,以及上百艘中小型战舰组成的海军。这支海军的性质有些特殊,它名义上完全属于李恪,海军中的战舰也全都是他向李愔购买的,不过因为李愔要用蒸汽战舰替换海军的风帆战舰,因此这些被替换下来的战舰全都很便宜的卖给了李恪。
  至于这支海军中的人员,大部分却都是大齐海军的退役军人,甚至少数军官还是现役军人。而且这些军人都签署了一份合同,他们将在李恪手下服役三年,而且在三年之内,将会为李恪培养出一批精锐的海军将士。
  至于三年之后,现役的军官还是回会到大齐任职,而且职位肯定会上升许多,那些退役的海军,到时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思了。是留在这里继续帮李恪,还是回到台湾养老?当然了,到他们离开时,李恪会给他们一笔数额相当巨大的钱财,足够他们和儿孙过上比普通退役海军要富足许多的生活。
  有了这支职业海军做班底,李恪的底气也足了许多,而且上次炮轰西哥特王国的时候。李恪也收集了许多西哥特王国的情报,所以早在他在来之前,就已经和岑长倩、王方翼等人制定好了入侵西哥特王国的步骤。
  首先李恪孤军远征,肯定要先占据一个落脚之地。而且这个地方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经济价值,最少要能提供粮食等补给。对于这个地方的挑选,李恪他们开始时认定了两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一处名叫巴利阿里群岛的地方,这片群岛位于地中海的西方,也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侧,距离半岛很近,面积也不小,李恪若是占据这里,可以仪仗着强大的海军,不必担心受到外敌的袭击,但是很可惜的是,这片群岛现在处于东罗马帝国的管辖中,要是李恪抢占这里的话,肯定会和罗马产生不愉快,因此他们很快就放弃了这一群岛。
  至于第二个地方,却是李恪他们在西哥特王国第一次扬名的地方,也就是扼守直布罗陀海峡的港口城市丁吉斯。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光是税收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再加上丁吉斯背靠非洲大陆,搞到粮食不是问题,另外这里与伊比利亚半岛隔着一条海峡,到时李恪只要用海军将海峡封锁,就不必担心西哥特王国的攻击。
  不过丁吉斯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它位于非洲大陆上,李恪在占据这里后,就必须防备来自非洲的攻击,特别是其中的阿兰人和汪达尔人,之前西哥特王国就是因为这两个民族,才一直无法入侵到北非内部。只是相比较起来,丁吉斯的地理位置还是利大于弊。
  于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李愔的船队进入直布罗陀海峡后,直扑进丁吉斯的港口内,先是由海军分出一半的力量封锁海峡,另一半攻击丁吉斯港口驻扎的西哥特海军,只是上次这里的海军被李恪他们消灭后,根本没来的及补充,港口中的海军很少,连战船都没有几只,因此很快整个港口的海面就被李恪控制。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五艘主力战船成一字排开,一百多门火炮全部冲着丁吉斯城内,然后李恪抓了一个倒霉的商人,让他帮忙传话,告诉城中的贵族,若是在半个时辰内不投降的话,那么他将再次丁吉斯,而且这次与上次不同,他会将整个城市轰成碎片。
  上次李恪炮轰丁吉斯,接着把西哥特王国的港口城市轰了大半,早已经让他的凶名传遍了整个西哥特王国,丁吉斯城中的贵族们在知道是李恪这个恶魔又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更加庞大的船队,甚至还要把整个城市轰碎,这让他们根本提不起反抗的欲望,最后派出一位使者与李恪接触后,得到李恪承诺,在投降后不会没收贵族们的财产后,整个丁吉斯就直接投降了。
  其实对于丁吉斯如此轻易的就投降,李恪也感到有些惊讶,只不过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主要是有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还是火炮的威慑力,李恪的船队被西哥特王国称为宙斯权杖,火炮发射时如同山崩地裂一般,对于西哥特人来说,简直和神罚没什么两样,再加上李恪来自遥远而强大的大唐,而且还是大唐的皇子,所以他的船队有着足够的威慑力,让丁吉斯不敢反抗。
  另外还有第二个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其实也是李恪间接造成的,当初他把丁吉斯的海军几乎全歼,这让丁吉斯的防守力量一下子被削弱了,这让与丁吉斯相临的北非当地势力抓到机会,这两年一直不停的骚扰丁吉斯,而西哥特王国又没有太多的力量派来防守,所以西哥特人已经在准备放弃丁吉斯这座城市,全力防守伊比利亚半岛了。
  也正是这两个原因,结果让李愔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这座重要的城市。同时这也让王方翼和岑长倩等人十分兴奋,毕竟这是他们在地中海的第一战,而且丁吉斯的港口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倒是让他们省了不少的力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