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4

  “呵呵,梁王殿下谬赞了!”孙思邈不愧是能进后世历史课本的人,面对李愔的夸赞依然能保持一种淡然的风度,要知道李愔可是梁王,虽然不得李世民的欢心,但怎么也是一个亲王,而孙思邈却只是一个有点名气的草民,一般人面对这种夸奖早就飘飘然了。
  双方落坐品茶,李愔又夸奖了孙思邈几句,然后李愔直接进入正题:“孙先生,这次请您来到长安,想必你也猜得出来是为的什么,我有一个长辈得了重病,现在命在旦夕,想请您出手治病。”李愔说到这里站了起来,郑重的向孙思邈行了一礼。
  孙思邈没想到李愔会向自己行礼,吓的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伸手把李愔扶住说道:“梁王殿下可是折杀老夫了,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本份,当不得殿下的大礼!”
  这都全怪李愔,来唐朝都半个月了,却还是无法适应自己皇子的身份,他和孙思邈的身份地位差距极大,无论如何也不能先向对方行礼。这也就是孙思邈,要是换个一般人都能吓的跪地上,毕竟李愔的身份在那摆着呢?
  李愔这才知道自己做的有点过了,尴尬的直起身又请孙思邈入座。接下来李愔又请教了孙思邈一些关于养生方面的事,毕竟对方与年龄不相符的外表引起了李愔极大的兴趣,没有人会不希望自己多活几年。而李愔在谈话中不小心说出的医疗常识,也引起了孙思邈的极大兴趣,两人也算是相谈甚欢,只是在一旁伺候的高重心中疑惑:自己的主人什么时候懂这么多医药上的事了?
  最后孙思邈还向李愔打听了病人的病情,可惜李愔对长孙皇后的病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是气疾,其他一概不知。而孙思邈当知道病人竟然是长孙皇后时,也吓了一跳,不过毕竟是一代医学宗师,很快就恢复到那种波澜不惊的心态。
  当天晚上,孙思邈就留在了梁王府,第二天天一早,李愔就让高重和孙思邈带着自己口述文儿执笔的书信,先去了蜀王李恪的府上,毕竟他还在禁足期间,根本不能外出,更别提带人进宫了,这件事还得借助李恪之手,毕竟从上次的表现来看,李恪对他这个弟弟还是很关心的,是个可以相信的人,也不用担心他吞了自己的举荐之功。
  永兴坊蜀王府,这座府邸的位置极好,刚好紧挨着皇城,而李愔的梁王府却在离皇城较远的安兴坊,这也可以看出各个皇子的受宠程度,一般来说,越是受宠爱的皇子,居住的王府离皇城越近。
  王府客厅中,长身玉立的李恪手中拿着封信,皱着眉头正在思考,下面站着高重和孙思邈。他正在考虑要不要推荐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倒不是不相信孙思邈的医术,李愔在信中把孙思邈的医术夸的世间仅有,李恪相信自己的弟弟就算平时再怎么胡闹,也不敢在这种事上撒谎,只不过他却有另外一层打算。
  李恪和李愔的母妃是杨妃,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广和李恪的祖父李渊是表兄弟,杨妃和李世民也是表亲,两人早在儿时就相识,后来隋朝灭亡,杨妃成为亡国公主,李氏却一举夺得天下,杨妃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就进了王府,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被封做杨妃,是皇宫四妃之一,如果皇后去世,这四妃都有资格进位为皇后。杨妃虽然是亡国公主,身份有些尴尬,但她和李世民儿时做过玩伴,也算的上青梅竹马,所以在美女如云的皇宫之中,所受恩宠之隆,仅在长孙皇后之下,这也是杨妃有胆量三番五次为李愔求情的原因。如果长孙皇后去世,那么杨妃也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的皇后。这才是李恪真正的心结所在。
  现在的太子李承乾和李恪同岁,但无论才学胆识,李承乾都无法和李恪相比,甚至连老四李泰都比他强,但人家占着个长子的名号,所以李世民一登基就将他立为太子。李恪也是李世民的儿子,如果说心里不想争那个尊贵的皇位绝对是骗人的,但是只要宫中有长孙皇后,太子之位绝对只能是嫡出的皇子,他根本没有一点的机会。不过现在长孙皇后病重,这就让李恪不禁生出其他的想法。其实这也很正常,作为一个不甘平凡的皇子,哪个敢说自己对皇位没有任何想法?
  不过李恪毕竟不凡,很快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他发现自己想的太过简单了,就算长孙皇后去世,皇后之位谁都可能坐上,但唯一除外的就是自己的母妃,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唐这个天下就是从前隋夺来的,而他母妃又是前隋的公主,他和李愔的身上都流着前隋皇室的血液,所有李氏宗族和大部分的文武官员都不会愿意看到,当朝太子是一个身怀前朝皇室血统的皇子!这已经触及大唐江山的根基,估计就连他父皇也是同样地想法。所以就算是再怎么宠爱杨妃,李世民也不会封杨妃为皇后。
  想通了这一点,李恪也明白自己这辈子恐怕与皇位注定无缘,这让他不由感到一阵绝望的无力。高重带着孙思邈在下面等了好一会,却不见李恪说话,于是仗着胆子偷眼看了看,发现蜀王脸色阴晴不定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也不敢催,只能低下头再等。
  “呵呵,本王失态了!”过了好一会,李恪才清醒过来,笑容中带着无尽的苦涩说道。
  “高重,你回去禀告六弟,今天下午我就带孙先生进宫!”李恪整理了一下心态,重新振作起来说道。
  高重答应一声,这才缓缓退出去向李愔禀报,而孙思邈则留下来接受李恪的款待,席间李恪还不放心,明里暗的考究孙思邈的医术,见到人家对答如流这才放心,当天下午就带孙思邈进宫为长孙皇后诊治。
  高重回来向李愔禀报,李愔正在亲自动手烤羊肉,府里的厨子手艺是不错,可惜吃了几天就感觉腻了,而且这个年代的调料品比较少,做出来的菜翻来覆去也就那几个味道,特别是没有辣椒,前世的李愔最喜欢吃辣,可以说是无辣不欢,刚来的几天还能忍着,但现在却越来越难受,吃什么山珍海味都如同嚼蜡,一点食欲都没有了。
  早上送走了孙思邈后,李愔却没什么食欲吃早餐,于是就到储存食材的仓库里转转,看看有什么能看上眼的东西再让厨子做,没想到在仓库的角落里发现了一袋子都快发霉的孜然,这下让李愔喜出望外,孜然可是好东西,烤肉烤鱼必不可少的调料,后世新疆烤羊肉的关键所在。
  想想也好久没有吃烤肉了,刚好现在有机会也有时间。当下立刻叫来梁王府的厨子老五,老五是梁王府新买的厨子,因为做的一手好菜,深得李愔的欢心,所以有关吃这方面的事一般都交给他打理。
  在李愔的指挥下,老五把孜然烘干,然后再把桂皮、花椒、八角等分别磨成细粉,和孜然按一定的比例做成五香粉。本来李愔也想做十三香,但十三种调料他记的不全,而且比例也忘了,相比之下五香粉就简单多了,而且配制的比例也不是那么严格。
  五香粉制好后,李愔就在后花园架上烤肉架,在家里开始了野炊。高重回来时已经烤好了几串,可惜没把握好火候,烤的有点过了,刚好赏给了他。结果把高重感动的跪下又是一阵大哭,最后好不容易才把他劝住,捧着黑糊糊的肉串红光满面的出去了。
  李愔看着高重的背影有些感慨,要说这大唐能让他信任的人,高重绝对算是一个,不过对于太监他还是有点心理障碍,毕竟历史书上记载的太监可没一个是好东西,李愔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么教他的,现在想改也改不过来,所以从心底里对高重怎么也亲近不来。
  就这么一走神的功夫,第二批肉串再次牺牲,李愔只能无奈的扔了喂狗。看来自己还真不是搞厨师的命,招呼老五过来接替自己,他坐在一边只等着吃。人家老五不愧是专业的,烤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肉色红润外焦里嫩,有一股孜然特殊香味,让人胃口大开,要是能再来上一瓶冰镇啤酒,给个皇帝都不换!
第六章
与老李同志的首次会面
  受到李愔的影响,注定孙思邈要在贞观十年扬名大唐,他跟着李恪进宫当天,刚好遇到长孙皇后昏厥,众太医忙了半天也不见转醒,李世民从太极殿一口气跑到长孙皇后的寝宫,大骂众太医无能。孙思邈不愧号称药王的称号,盛名之下无虚士,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片刻间就将长孙皇后救醒,而且他对长孙皇后的病情详细诊断后,向李世民保证,经过一年细心的调养就能让长孙皇后的身体好转。
  这下让李世民欣喜若狂,给孙思邈又是封官又是进爵,虽然孙思邈极力推脱,表示自己不想做官,但却架不住李世民的帝王之威,最后还是接受了太医令的官位,掌管着整个太医院的工作。而作为主要推荐人的李愔当然也受到太宗陛下的嘉奖,不但解除了他的禁足,并且还进行了封赏。
  李愔已经贵为梁王,爵位上再怎么封赏也就那个样子,无非也就是赏了些田地钱帛之类的东西,而且数量也不多,比较特别的是对李愔那个未婚妻萧文心的封赏。
  估计是老李同志看儿子帮自己这么大一个忙,觉得自己之前做的有点过分了,再怎么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娶一个庶出之女让他以后怎么做人?但现在退婚也来不及了,毕竟这个年代退婚是受舆论道德谴责的,皇家做为天下的表率更不能起这个头。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李世民下旨让萧禹将萧文心过继给嫡出的大儿子,这样一来,萧文心就变成了长房嫡女,虽然实际上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名义上却好听了许多,李愔娶了她也不至于太过丢人。
  得了封赏就得马上进宫谢恩,李愔心中腹诽不已,老爹赏给儿子点东西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这个做儿子的还要巴巴的赶到宫里谢赏,前世自己老爹送给自己的东西多了去了,自己可从来没说过一个谢字。
  虽然心中不平,但还得进宫,高重早就备好了马车,文儿和画儿已经在马车上候着了。要说他这亲王的架子不是一般的大,出门坐个马车都要两个人伺候着,车边还站着一溜的保镖,啊,不,是护卫。
  梁王府的马车华丽到奢侈,上去三个人一点也不感觉挤,车上的茶水点心一应俱全,比后世那狗屁铁道部的服务强多了。
  吃着点心品着加了盐的茶水,李愔心里盘算着今年的春茶马上就下来了,一定搞点炒茶来喝。马车从安兴坊出来过永兴坊,然后通过延喜门进入皇城。皇城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尚书省、太常寺、将作监之类政府办公的地方,以承天门为界。进了承天门就是太极宫,这里才是李世民和妃嫔居住的地方,太极宫的东边就是东宫,也就是太子的住所,东宫太子的名号就是从这里来的。西边是掖庭宫,主要是宫女居住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配没人宫劳动的地方。
  太极宫甘露殿,李愔进来时,老李同志正在考量儿女们的书法,甘露殿是太极宫的第三大殿,功能类似于书房,一般来说只有老李的后妃和儿女才能进。
  大殿中李愔的兄弟姐妹们分成两排,九个皇子外加十几个公主,除去早矢和出嫁的,几乎都在这里了,连刚刚一岁的常山公主和新城公主也由乳母抱着在一旁玩耍。李世民则边走边看儿女们的书法,不时的评点两句,显得十分的慈爱。
  李愔急忙快步走到李世民的跟前,深施一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他在来之前特意让高重对自己进行了一些礼仪培训,现在做起来也像模像样。同时他也在偷偷打量了一下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太宗皇帝,发现果然和史书上记载的差不多,是一个英武果决气势逼人的大帅哥。坐着写字的皇子公主们有这样基因良好的父亲,一个个也都是姿容不俗,或帅气英武或美丽可爱,反正没一个丑人。
  “嗯,这次你做得很好,多亏了你举荐的那个孙思邈,你母后的病情才得到控制。”李世民看了看李愔,赞许的眼神中却带着少许复杂,“听恪儿说,你上次受伤引发了失魂症,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是不是真的?”
  李世民说到这里,面带狐疑的再次看向李愔,不是他不相信自己这个儿子,主要是之前的李愔太过顽劣,什么事情都敢干的出来,按他以前的性子,很有可能是装病,为的就是报复程家父子,毕竟李愔贵是皇子,打成轻伤以程家的功勋还没什么,可把人的脑子打坏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结了,最少也要重重的处罚一下,毕竟这关系到皇家的威严。
  这个时候,殿中的李愔的兄弟姐妹们也都停了下来看着李愔,这些目光中或关切、或不屑、或感激、或愤恨等等,只从这些目光中,李愔就能了解自己以后和每个人的相处方式。
  “启禀父皇,儿臣的确是失忆了,甚至现在连字都不认识了。”李愔话刚说到这里,立刻感到周围的目光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对他抱以同情甚至可怜的目光:本来被父皇逼着娶一个庶出之女就已经够倒霉的了,现在竟然又失忆了,连字都不会写,这家伙以后的生活绝对是一个大杯具。
  “父皇,六弟这次受伤,身为兄长我也有责任。”正在这时太子李承乾跳出来,一脸愤怒地说道,“但程怀亮身为臣下,竟然敢以下犯上殴打皇子,实在是将我皇家不放在眼里,儿臣建议一定要严惩程怀亮!”
  李承乾的话立刻引起其他皇子的共鸣,毕竟他们都是站在同一战线,皇子的尊严不容侵犯。特别是燕王李佑叫的最欢,甚至叫嚣着要处死程怀亮的话。这立刻引起了李愔的警惕,刚才这个李佑对自己目光就充满了愤恨,就算是听到自己失忆了也没有一丝改变,按理说就算是为了维护皇家的威严也用不着处死对方,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
  李世民也有些犹豫,李愔毕竟是他的儿子,被人打成这样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这件事李愔有错在先,而且程咬金也不是一般的功勋,对自己忠心耿耿不说,还是一手拥护自己登上皇位的功臣之一,是自己手下最信任的大将,无论如何他也下不了狠心处罚。
  “父皇,这件事六弟有错在先,程怀亮下手重了些,但却占了一个理字,再加上一个萧家,实在不宜重处!”正在这时,李恪也站起来说道,边说还边向李愔使眼色。
  “三哥说的对,明明就是六哥有错在先嘛,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处罚?”李恪的话刚一说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公主立刻就跳出来附和道,一张小脸不知道为什么涨的通红,小嘴巴高高噘着。
  这个不知道是李愔哪个妹妹的小公主一说话,立刻就将殿中的目光转移到她身上,所有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带着玩味的笑意,几个年龄小没顾及的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太宗李世民听到这个女儿的话,却是大笑着说道:“怪不得人家都说女生外相,这还没嫁过去就知道心疼未来的夫君了,哈哈哈……”说着又是一阵大笑。
  李愔一听就明白过来,这个应该就是和程怀亮订婚的清河公主了,听到要处罚自己未来的夫君才忍不住跳出来,一点都没有女孩子的矜持,看她泼辣胆大的性子,想必程怀亮的后半生肯定十分凄惨。
  看到李世民大笑,其他人也都不用辛苦的忍着了,一起放声大笑了起来,清河公主被笑的恼羞成怒,和身边笑的最厉害的几个姐妹打闹起来。不过李愔却感觉十分的别扭,心想这皇宫规矩真让人受不了,就算是亲父子,哭笑也都要看人的脸色。
  一直等大家都笑的差不多了,李愔这才说道:“父皇,其实这次儿臣还要感谢程怀亮这个准妹夫。”说到‘准妹夫’这个词时,李愔还特意看了一眼清河,结果引来小姑娘一阵白眼。
  “噢?他打伤你,你竟然还要感谢他,这是为什么?”李世民脸上还带着笑意,听到李愔的话转向他问道,犀利的眼神盯着李愔,似乎是观察李愔说这句话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着李愔,清河这个小丫头睁着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自己这个六哥,似乎是第一次见到他一般。
  “父皇,儿臣这次醒来后,虽然记不起以前的事,但从别人口中还是了解了一些自己以前的劣迹,深感以为耻,下定决心重新做人,坚决要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就算成不了一代贤王,也决不能为我皇家丢脸!”李愔说的大义凛然,把以前上小学时写检查的功力都拿出来了,反正说两句好话又死不了人。
  其实李愔说这些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已经不是原来的李愔了,为人处事肯定和之前差别很大,虽然可以用失忆来掩饰,但变化太大还是难免引起别人的怀疑。比如李愔自信自己的品行肯定比以前的那个李愔要好得多,欺男霸女的事肯定做不出来,所以今天就把话先撂在这:本王打算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你们也不要太惊讶!
  “呃?”李世民听完也是一愣,不由得上下打量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从刚才开始他就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有点不太对劲,现在终于明白过来,李愔身上没有了以前的浮躁跳脱之气,言行举止也变的彬彬有礼,好似变了个人一般。如果失魂症真的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的话,那他宁愿自己这个儿子的失魂症永远不要好。
  周围的皇子公主也都一脸惊异地看着李愔,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看来李愔的脑袋真的让人打坏了,否则怎么会说出这种话?连李恪也都是同样地想法,上次他虽然去看过李愔,但心里一直想着李愔去益州的事,所以没太注意李愔本人的变化。
  “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前的事忘了就忘了,不会写字也没关系,你现在还年轻,从明天开始你就和你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小学,从新开始学习。”李世民仔细观察着李愔的表情,看了半天发现他不像是说谎,心中也有几分欣喜,于是鼓励了几句又对李愔以后的生活进行了安排。所谓的小学和后世的那种小学差不多,最早是唐高祖李渊设立的,里面都是宗室和功臣子弟,一般来说从六岁开始皇子公主就要进入小学学习,到了十岁毕业开始进行中高级教育,所以小学里的学生都是十岁以下的小屁孩。
  周围的兄弟姐妹一听李愔要去小学去学习,立刻哄笑声一片,毕竟李愔已经十四岁了,和一堆小屁孩天天混在一起学习,想想都让人觉得好笑。
  “父皇!我都十四岁了……”李愔还想分辩几句,希望能打消老李同志这个不负责任的念头。不过李世民大手一挥打断了李愔的话:“我意已决,明天立刻就去!”
  做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身上的帝皇之气可不是盖的,李愔再也没有勇气说什么,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称是,惹得身后又是一阵窃笑。
  接下来李愔陪着李世民看着众位兄弟姐妹写字,在场的众人中,除了两个刚满一岁的小公主外,就只剩李愔这一个文盲了。说起来这些皇子公主们受到的教育都很严格,每个人的字都写得不错,年龄大的就不说了,连刚刚三岁的晋阳公主都能写字,而且一笔一画像模像样的,让老李同志一顿狠赞。
  晋阳公主字名明达,小名叫兕子,是长孙皇后之女,十分的乖巧可爱,深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宠爱。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起了个兕子的小名,意思为小母犀牛,希望她能像犀牛一样身体强健,不过很可惜的是,历史上的晋阳公主在十二岁就病死了,为此李世民一个月都吃不下饭,身体羸弱不堪,差一点就挂了,可见这个小公主在李世民心中的他位。
  小兕子得了夸奖后,十分兴奋地把自己写的字送给了李愔作为感谢,因为多亏了李愔的举荐,才让她母后的病开始好转起来,同时还天真的希望这位六哥多找几个名医,这样她的母后就好的更快一些。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孝心,惹的老李同志父爱爆发,抱着小兕子就不松手,丢下他们这帮儿子女儿不管,径直带着小兕子去见长孙皇后了,估计是想让长孙皇后感受一下亲生女儿的孝心。
  李世民离开后,皇子和公主们也都散了,李恪和李愔结伴去看望杨妃,对于这位未曾见面的母亲,李愔心中也十分的好奇,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对于这位前朝公主的记载都极少,来到大唐的这些天,李愔也不断的受到这位母妃的关心,今天终于可以见到那位历史上迷一般的杨妃了。
第七章
去小学读书
  太极宫除了建筑在中轴线上的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这三大殿外,两侧也是殿宇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孙皇后居住的立政殿,而李愔的生母杨妃居住的望云殿就在立政殿的旁边。私下里李恪告诉李愔,长孙皇后与杨妃的关系极好,平日里杨妃在宫中,也多受长孙皇后的照顾,再加上他们老爹的宠爱,所以杨妃中宫中的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
  进到望云殿后,李愔四处打量了一下,发现这座宫殿布置得十分素雅,四处的装饰都十分的普通,但搭配的却十分巧妙,看起来格外的赏心悦目,从这些周围的布置就可以看出,这坐宫殿主人的素质与修养绝对不低。望云殿的后殿是杨妃的卧室,李恪和李愔这两个亲儿子也没什么顾及,不用人通报就闯了进去。
  进了大门转过两座屏风,李愔看到一个宫装丽人正半卧在榻上看书,旁边还有着几个宫女服侍,只见榻上的女子容貌绝美,身材颀长苗条,垂首燕尾形的发簪,身着浅绿色的罗衣长裙,全身上下弥漫着淡然自若、清逸脱俗的仙气,犹如不食烟火,天界下凡的仙子一般。
  这位如仙子般的美女,肯定就是自己的母亲杨妃了。李愔心中想到,怪不得母妃那么的受李世民宠爱,如此绝世之姿再加上高贵的出身,老李同志还真是艳福不浅。想到这里连李愔都禁不住嫉妒自己的那位老爹。不知道自己的那个未成年未婚妻有没有自己母妃漂亮?
  “愔儿,你怎么才来,为娘可等了好长时间了?”李愔和李恪的到来惊动了正在看书的杨妃,当她看到李愔时,立刻从榻上跳下来,一下子抱住李愔慈爱的叫道。刚才那种淡然自若的仙气消失无踪,变身成一位充满溺爱之情的母亲。
  “咳咳~,母妃,你快放开孩儿,我快喘不过气来了!”没想到自己这位养尊处优的母妃能有这么大的气力,抱的自己连气都喘不过来。而且李愔的心理年龄也有二十多岁了,忽然被一个刚见面的少妇抱住,这让李愔不由得面红耳赤,急忙找借口让杨妃松开自己。
  “哎呀,我都忘了愔儿的伤刚好,快和母妃说说,你现在好的怎么样了?”杨妃一听急忙松开李愔,拉过李愔的头一边找伤口一边问道。
  “没事了,儿臣现在好的很,只是以前的事情记不起来了。”李愔几次想挣脱杨妃的手,但却都没有成功,只能任由这位母妃在自己头上乱摸。
  “我可怜的孩子,呜~~,都是姓程的那个匹夫不对,杀千刀的……”杨妃虽然早知道李愔失忆的事,但现在听见儿子亲口说出来,不由得心疼的直哭,边哭还边骂老程一家。现在的杨妃别说仙子气质了,估计也就和骂街的泼妇一个级别。但李愔却十分的感动,从这个美丽的杨妃身上,他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母爱。
  杨妃骂了几句就再也骂不下去,毕竟她这一生几乎都生活在皇宫里,根本不怎么会骂人,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句。李愔又哄了杨妃几句,终于把杨妃的泪给止住。李恪则在一边看的心中直嫉妒,心想自己这个母妃真是偏心,自己上次骑马受伤也不见她这么心疼。
  接下的杨妃拉着李愔说话,谈话的内容当然离不开长孙皇后的病情,为此杨妃还大大的夸奖了李愔一番,说她在宫中多亏长孙皇后的照顾,两人又情同姐妹,看着这个姐姐被病情折磨的不成人样,她背地里不知哭了多少次。现在好了,李愔举荐的那个孙思邈医术高超,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有了一丝好转,杨妃也能心安了。同时她也十分的欣慰,自己这个小儿子终于长大懂事了!听的李愔是满头大汗,如果杨妃知道眼前的这个儿子已经不是她原来的儿子话,真不知道她会如何处理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