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364

  但是这条路却充满了未知了危险,特别是对李贞和李恽两人来说,也许刚到天竺,他们就会被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夺去生命,也许会在与当地土人的冲突中战死等等,对于这些未知的危险,一切都需要靠李贞和李恽两人自己去面对了。
  想到李恽才二十几岁,而李贞更是还不到二十岁,李愔心中就不由得有些担心,甚至有一种阻止他们的冲动,至少也要让他们再等几年。可是理智却告诉他,现在的李贞和李恽在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就像是一张拉满弦的弓,气势也达到了顶点,若是自己现在阻止这张弓把箭射出去的话,恐怕只会让这支箭失去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小妹,来的时候,我看你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东西,到底都是些什么啊?”旁边的武媚娘忽然小声的对妹妹美娘问道。前段时间她们一家团聚后,虽然武媚娘很想天天陪着母亲及姐姐、小妹,但是她毕竟掌握着齐王府的情报系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她去处理,所以除了开始的几天外,其他时间倒是很少与美娘呆在一起。
  武美娘虽然已经和李贞成亲了,但是脸皮还很薄,听到二姐的问话后,脸色一红道:“哪有那么多东西,无非是给夫君带的一些吃的用的,还有一些是小妹做的衣服,也不知道夫君这一去,几时才能接我们过去?”
  武媚娘的话音刚落,旁边的元氏也是有些伤感,不过她的年纪毕竟大一些,因此笑着安慰武美娘道:“美娘不必担心,八弟和夫君他们这次带着五万大军,又有六哥的帮助,再加上这次也只是先打下一块落脚之地,肯定没有什么危险的!”
  元氏虽然想安慰武美娘,但是语气中却没有丝毫的信心,倒是武媚娘这时却笑道:“两位王妃你们是关心则乱,其实战场并没你们想的那么可怕,当初我和你们六哥在倭国时,前线的军队捷报连连,而我们则一直呆在后方的小城里,周围有大军保护,根本没什么危险!”
  武媚娘说到这里,忽然抬头看了李愔一眼,然后压低声音对美娘和元氏道:“另外告诉你们个秘密,澳洲就是在那时怀上的!”
  听到武媚娘把这种隐秘的事都讲了出来,武美娘和元氏两人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纷纷上前把武媚娘拉到一边,叽叽喳喳的问了起来。而旁边的李愔却是叹了口气,无论身份多么尊贵的女人,她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在听到这种八卦之事时,连自己丈夫的生死都没空关心了!
  林邑被李愔接管后,这里的粮食出口贸易更加的兴盛,而且有些粮商不再满足于向林邑收购粮食,而是在林邑购买土地后,雇佣当地人种植水稻,如此一来,粮食的种植和收购全都掌握在他们手中,成本节约了数倍不止。
  另外林邑这边也有汉人来开矿,规模虽然没有吕宋那边的大,而且也没有发现松树高原那样的金矿群,但是却找到了不少储量丰富的铅矿、银矿和铜矿,其中随着火枪的应用,大唐和台湾都对铅的需求大增,大唐国内有不少铅矿,所以倒还不怎么担心,但是李愔手中却没什么像样的铅矿,没想到竟然在林邑那里发现了一些,这也让李愔对林邑更加重视,同时也增加了当地的驻军。
  也正是粮食出口和采矿业的兴盛,使得林邑城的港口也更加的繁忙,每天都有无数的海船进出,不过现在的林邑港口已经被汉官把持,李愔也派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官员管理港口,再加上林邑港也已经被扩建,所以现在林邑港进出都十分的有序,并不会出现堵塞的情况。
  李愔的齐王号并没有进入商港,而是进入到林邑港旁边的军港,这里驻扎着一支海军,有着大型战舰十五艘,每艘都在千吨左右,装备着五十门火炮,另外还有不少辅助战船,战斗力十分强横,整个南洋都在这支舰队的威胁之下。
  进到军港之后,王况与崔玉都已经站在码头上迎接他们了,这两人被李愔抓了壮丁,被迫弃商从政,现在掌管着林邑的政务大权,可以说除了在军队方面插不上手外,他们两个就是林邑的土皇帝,说的话比那个傀儡范镇恶管用多了。
  见到李愔下船,王况和崔玉立刻上前拜见,虽然三人的私交不错,但是在这种正式场合,他们却都是李愔的臣子,所以礼仪绝对不能废。接着他们又参见了两位王妃,然后引他们到林邑城中休息。
  等到第二天一早,从船上卸下的东西也已经装好了车,而李愔和武媚娘及两位王妃各自登车,然后向林邑城南方的一处平原赶去,那里原来是林邑的一片驻军所在,不过现在被李愔征用,借给李贞和李恽,让他们训练草原骑兵。
  李愔他们赶到这片平原时,只见这片平原上尘土飞扬,一支支骑兵在尘土中时隐时现,好像在排练着什么阵形,而在这些军队的后方,则立着一个高台,一位手执令旗的传令官挥舞着旗子,指挥各队骑兵来回奔驰。
  现在草原骑兵的训练已经接近尾声,战斗力已经大大提升,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贞和李恽的事务也越来越繁忙,所以哪怕是提前知道李愔他们要来,却也没时间到码头迎接他们,对此李愔他们也都十分理解。
  不过虽然没有去码头迎接,但是李贞和李恽现在却已经在训练场外等着他们,看到李愔下车时,立刻上前扶住他道:“六哥一路辛苦,小弟可是等了好久啊!”
  两人虽然是对着李愔说话,但是眼睛却禁不住向后面的两辆车子上飘,明显是想自己的妻子了,现在不过是在敷衍李愔罢了。而李愔看到这种情况,也是没好气的甩开两人的手道:“行了,两位弟妹千里迢迢来看你们,千万别冷落了……”
  李愔的话还没有说完,武美娘和元氏也分别打开车门,而李贞和李恽一看到自己的娘子,也不管李愔说些什么,立刻甩开李愔的手臂就去找自己的娘子了,结果把李愔气得不轻,暗骂这两个家伙重色轻友。
  当初李贞和李恽刚到林邑的时候,训练的任务还不是很重,所以他们也有时间回台湾看望一下妻子,但是后来训练任务越来越重,他们又想以身作则,在所有将士中树立一个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皇子形象,所以他们两人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台湾了。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李贞和李恽与各自的妻子相见,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李愔虽然不想打扰他们,但奈何地方不对,现在他们还在军营门口呢,所以不得不打断两对夫妻的谈话,有什么进去再说。这下李贞和李愔才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把李愔让进军营。
  这片平原离林邑城很近,李愔也打算将这里做为一片练兵驻军之所,所以这里建有坚固的营房,各项设施也都很完善。李贞和李恽两人住在两个相邻的院子里。两个院子全都是统一建造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里面只有一间正房,房中的摆设更是十分简单,除了一张被屏风隔开的床铺外,剩下的就是一个沙盘,沙盘中是锡兰岛的地图,这里是他们到达天竺的第一站,同时也是第一个作战目标。
  看到夫君住的地方如此清苦,甚至连个洗澡的澡盆都没有,院子中只有一处水井,据李贞和李恽说,他们在训练完后,就从井中打一桶水,然后洗漱一下就行了,反正林邑这边天气热,也根本用不到热水。
  对此李愔倒没觉得什么,想要干一番事业,自然要吃得了苦,而且这点苦也根本不算什么,吕宋那边在热带丛林中钻来钻去的寻矿队才真正的叫苦呢。但是武美娘和元氏却是偷偷的开始抹眼泪,总感觉让自己的夫君受了委屈,毕竟在长安时,他们都是锦衣玉食的皇子,哪里受过这种苦?
  参观了一下两的住处,然后李贞和李恽立刻命人设下宴席,主要是给李愔接风,顺便再商量一下何时启航去天竺?
第五百一十章
锡兰的局势
  李贞和李恽设宴的地方是个宽大的会议室,中间那个巨大的会议桌上面铺着白色的桌布,暂时充当一下餐桌,上面摆放着不少菜肴,只是制作的有些粗糙,根本无法与李愔府中的美食相比。
  李愔坐在上首,李贞和李恽夫妇在两侧相陪,武媚娘在林邑城有事情要处理,所以就没有跟来。会议室中还摆放着几个冰盆,将炎热的气温都挡在室外。不过这些制作冰盆的硝石都是李愔他们带来的,一共有五吨,全都是送给李贞和李恽解暑用的。
  “六哥,来,我们先敬你一杯!”李贞和李恽同时站起来道,只不过他们两个说话时,眼睛却一直盯着手中的酒,军营里禁止饮酒,他们两个更是以身作则,所以整个军营除了医疗用的酒精外,根本找不到一滴酒,今天这些酒也都是李愔带来的。
  “哈哈,你们两个嘴馋就喝吧,别拿我当借口!”李愔也端起酒杯,同时开口笑道。李贞和李恽听后也不客气,迫不及待的就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而李愔也陪他们喝了一杯,然后这才坐下来边吃边聊。
  武美娘和元氏知道他们有正事要谈,所以匆匆吃了几口,然后又敬了李愔一杯酒后,就离开了宴席去忙了,毕竟她们这次从台湾带来许多东西,这些都是给李贞和李恽的私人用品,所以需要她们去整理。
  看到妻子离开后,性急的李贞立刻开口道:“六哥,我们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你看什么时候能把我们的兵马送到锡兰岛?”
  李愔听后却不急着回答,伸出筷子夹了块鱼肉,放在口中嚼了嚼道:“样子虽然不好看,但味道不错。”
  直到把口中的鱼肉咽下后,李愔这才看了看一脸焦急的李贞和李恽,然后这才笑道:“你们不必着急,运输船我已经准备了好了,不过这一路并不安全,我还需要派一支舰队保护你们,不过林邑这边的舰队不能动,所以我只能从倭国和三韩那边调来一支,估计再有三五天,他们就能到达林邑了!”
  听到李愔的话,李贞和李恽同时松了口气,他们已经在林邑练兵数月,早就想检验一下这数月来的成果了,所以这才急不可耐的想要去天竺。
  “对了,你们的第一站就是锡兰岛,那里的情报你们也都熟悉了,想到怎么打好这第一仗了吗?”李愔忽然再次开口道。锡兰岛是他向李贞和李恽两人要的报酬,同时也是他们入侵天竺的踏脚石,日后他们需要的所有物资,都将从这里中转,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李贞和李恽听后却是一笑道:“六哥放心,我们已经仔细研究过锡兰岛上的局势,那里的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因为宗教问题,已经互相征战几百年了,可以说那种仇恨已经深入到骨子里,其中僧伽罗人信奉佛教,而泰米尔人信奉婆罗门教,虽然现在岛上的僧伽罗人占了人数的优势,但是泰米尔人性情凶悍,再加上又有天竺大陆上的泰米尔人支持,所以现在反而是人多的僧伽罗人处于劣势。”
  李贞说到这里,李愔已经明白了两人的打算,当下也是笑道:“原来如此,你们想先扶持一方,打击另一方,然后再把整个锡兰完全吞并,果然是个好主意!不过僧伽罗人也不是傻子,你们又该如何取得对方的信任?”
  “嘿嘿,这个好办,那个僧伽罗国以佛教立国,王国上下都是佛风盛行,对于有德的高僧犹为尊敬,所以我就派人去大唐请了几位高僧,到时只要将他们引见给僧伽罗国王,肯定能让他们对我们放弃戒心,再加上僧伽罗人又有泰米尔人这个强敌,所以只要我们同样以宗教的名义帮助他们,僧伽罗人肯定会同意的!”李恽十分猥琐的笑道。
  他这个办法可真是太缺德了,先用宗教来获得对方的好感,然后再联合他们把泰米尔人灭掉,不过等到泰米尔人被灭掉后,估计僧伽罗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不过李愔紧接着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有些不解地问道:“可是,咱们大唐虽然有不少高僧,但这些人不是一向反对杀生吗,怎么会帮着你们入侵锡兰岛呢?”
  不料李贞和李恽听后再次阴险的一笑道:“这个好办,我们又没告诉那些高僧自己的计划,只是说送他们去天竺取经,顺便在锡兰切磋一下佛法,只要能让那个僧伽罗国王认同他们的佛法修为,那么日后我就会为他们在天竺修建一座寺院!”
  李愔听到这里也是大笑不已,李贞和李恽这两个小子果然是缺德无下限,打仗也就算了,竟然还把几个高僧忽悠成自己的帮凶。中原的僧人一直都想去佛法的发源地,也就是天竺取经,比如那位最著名的玄奘法师,现在还在天竺各地游历呢。而现在李贞和李恽竟然以这个条件为诱饵,自然让不少高僧趋之若鹜,哪怕是他们心中有所怀疑,但是在求取真经的巨大诱惑下,恐怕也没精力去思考其中的深层原因。
  明白了两人打算,李愔也总算放下心来,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担心两人会借着兵势强盛,对锡兰和天竺进行猛攻,虽然这种做法若是成功的话,会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地盘,但也可能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现在能看到他们两人如此谨慎,李愔才终于觉得,两个弟弟长大了,前几年在军校中也没有白学。
  宴会过后,李愔又在李贞和李恽的陪同下,参观了一下这批已经训练完毕的五万骑兵,这些骑兵是从二十多万的草原人中挑选出来的,全都是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的青壮男子。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他们不但保留了草原骑兵灵活彪悍的特点,而且也更加的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再加上又装备着李愔卖给李贞和李恽的新式战甲和马刀,使得战斗力大为提升。
  另外李愔还了解道,这支骑兵虽然主体都是草原人,但是所有的军官全都是汉人,大权全都掌握在李贞和李恽的手中,而且那些草原人的家属也全都在林邑,暂时不会随大军到天竺去,这样也能给这些草原人再上了一道保险,使得他们绝对不敢背叛。
  其实李贞和李恽两人也做了分工,其中李贞在军校中学的就是骑兵科,对用兵之道十分的有心得,而且安插在军队中的军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同窗,所以李贞现在掌握着这支大军的军权,负责指挥军队作战。而李恽学的是参谋科,更擅长出谋划策,以及后勤的组织管理,所以李恽现在管的事情很杂,甚至可以说除了军队外,其他的事全都要他去处理。
  参观完军队后,李愔独自一人回到林邑城,至于武美娘和元氏,人家两对小夫妻小别重逢,自然要多住几天,特别是武美娘,更是与李贞天天粘在一起,说起来他们也才刚成婚,不像李恽和元氏都已经有孩子了。而且无论是燕德妃还是杨老夫人,都希望武美娘能在李贞离开之前,怀上一个孩子,所以这段时间李贞自然要抓紧时间耕耘,否则哪怕是到了海外,燕妃也会写信催他快点要孩子。
  李愔回到林邑城后,立刻赶到林邑王宫右侧的两所大宅院,这里原来是林邑权臣摩诃慢多伽独的府邸,不过后来因为谋反失败,被范镇恶钻了空子,摩诃慢多伽独的家族被屠杀一空,萧玉和王况又架空了范镇恶,所以他们两人就将这座府邸一分为二,成为两人的住所。不过现在李愔到来后,崔玉就将自己的宅子暂时腾出来,让李愔和武媚娘暂住。
  李愔到达这所宅院时,问过下人才知道,武媚娘一直呆在后院的书房中,而当他赶到书房时,才发现杨九、杨十,以及杨十的妻子柳氏都在,他们三人正在向武媚娘汇报着林邑以及南洋方面的情报。
  李愔走到书房外,并没有让人通报,而是自己走了进去,结果刚好听到书房中的杨九正在汇报道:“启禀夫人,现在林邑的军政大权已经尽入我们之手,之前林邑五大酋长还有所异动,但是自从上次军方带兵灭了其中一个酋长的势力后,其他四个酋长再也不敢有任何异动,而且军队已经被军方接收,现在已经派到了吕宋驻扎,可以说在整个林邑之中,再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威胁到殿下的统治!”
  武媚娘掌管着齐王府的情报系统,地位仅在李愔之下,而且她给自己取了个‘夫人’的代号,所有情报人员都知道他们的顶头上司是夫人,但是知道这个夫人真正身份的,也只有杨九等寥寥数人而已。
  “嗯,不错!”房间中传出武媚娘满意的声音,不过紧接着她的声音一变,充满威严的道,“既然所有威胁已经扫除,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最后一步?”
第五百一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
  “启禀夫人,本来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可以实施最后一步了,但是当时吕宋的清剿还没有结束,派往吕宋的军队中,林邑军队战队相当一部分,而为了稳定这些林邑军队的军心,所以就暂时将最后一步推迟了,不过现在吕宋那边已经稳定下来,所以随时都可以将那个范镇恶赶下王位,到时林邑会彻底并入殿下属地之中!”杨九不急不缓地回答道。
  所谓最后一步,就是将林邑完全的吞并,彻底消灭范氏王朝对林邑的统治,不过在最开始时,李愔只是掌握了林邑的中央政权,周边还有五个实力强大的酋长,所以这让他不得不扶持范镇恶这个傀儡,然后用收买、暗杀等手段控制五大酋长,不过后还是有一个酋长造反,最后被血腥的镇压,虽然这件事给李愔带来不小的麻烦,但却也让其他人看到李愔手中的武力,从那之后再也没人敢有其他的心思。
  听到杨九说随时都可以吞并林邑,武媚娘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林邑已经尽在他们的掌握中,但是在名义上,林邑却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就给林邑增加了许多不可知的变数,所以最好还是尽快把林邑吞并,从此这个世上再也没有林邑这个国家。
  “杨十,柳姐,你们现在主要经营南洋的地情报系统,按照殿下的指示,我们需要将金洲与马来半岛的情报全都收集起来,现在你们做到什么地步了?”武媚娘又转而对杨十夫妇问道。
  杨十夫妇对视一眼,然后柳氏上前一步道:“启禀夫人,马来半岛,特别是与马六甲海峡相临的地区,几乎全都处于荒无人烟的热带雨林之中,甚至半岛上居住的土人都不是很多,更没有国家的概念,所以若是想要占据那里的话,根本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马六甲海峡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马六甲古城,不过座城市在唐代根本还没有出现,马六甲海峡更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末罗游海峡,这是因为在唐代时,马六甲海峡最强大的国家就叫末罗游,他们的都城也叫末罗游城,是当时海峡中最大的海港,东西方来往的海船都会在那里停泊,所以才会以末罗游命名海峡的名字,只是后来李愔出于自己的习惯,将海峡的官方名称改为马六甲海峡。
  柳氏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马来半岛的情况后,接着又开始介绍与马来半岛隔海峡相望的金洲,只见她的神色有些凝重地道:“至于金洲的情况则有些复杂,狭长的马六甲沿岸,分布着数个实力强弱不一的国家,其中以末罗游最为强大,把持着整个海峡的运输……”
  听到书房中柳氏的介绍,李愔也对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于末罗游这个国家的实力,更是了解的十分全面。这个国家占据着地利之势,以海港税收和抢劫为主要经济收入。
  比如末罗游有战船千条,战斗力不可小视,只是平时军纪放松,水军时军时匪,经常劫掠过往的海船,以前甚至连汉人的货船都会受到他们的劫掠,直到后来李愔在林邑驻扎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然后又在马六甲海峡转了几圈,才让末罗游收敛了许多,至少不敢大张旗鼓的抢掠汉人的商船,只是对于西方来的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抢掠的更加厉害。
  不过现在末罗游国内也并不平静,因为在他的属国中,有一个名叫室利佛逝的佛教国家,这个国家受到天竺文化的影响,实力发展很快,已经对末罗游形成一种强大的威胁,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佛国会取代末罗游的地位,成为马六甲海峡的又一霸主。
  李愔在听到室利佛逝这个名字时,总感觉有些熟悉,但却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听过?其实若是将室利佛逝变成几百年后的一个名字的话,李愔肯定听说过,这个名字就是三佛齐。
  室利佛逝其实就是独霸南洋几个世纪的三佛齐的前身,只是现在这个南洋霸主还只是末罗游的一个属国,虽然已经对末罗游形成一定的威胁,但是实力还是太弱,若是再发展个五六年的话,吞并末罗游也不是什么难事。
  除了末罗游和室利佛逝外,金洲的马六甲沿岸还有几个小国,不过这些小国的实力都不强,而且也没有什么发展的潜力,迟早都是被别人吞并的货色,所以杨十夫妇对此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不过柳氏在最后提到,上面的几个国家的影响力都只限于海岸地区,对于金洲的内陆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其实说起来金洲的确是一个落后之地,内陆地区还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划分成一个个区域,与吕宋那边的形式差不多,而海岸地区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这才使得这些地区比内陆要发达的多,而且也有国家的形成,所以对于金洲来说,真正的精华地区全都在海岸附近。
  “好,不错,杨十你们夫妇辛苦了!”站在书房外的李愔听完柳氏的介绍后,当下拍着手走进书房中道,看向杨九三人的目光中也满是赞赏之意。
  “参见殿下!”杨九没想到李愔会在这个时候进来,而且听他话中的意思,应该是早就到了,因此立刻躬身施礼道。
  “不必多礼!”李愔向三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站起来,然后又走到武媚娘的身边,把正要施礼的媚娘拉起来道,“媚娘,当初把你掳来,也许是我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事,否则让我到哪找这么好的情报主管?”
  当初绑架武媚娘就是杨十和杨九动的手,所以他们听后,脸上都露出一种古怪的笑容。而武媚娘也没想到李愔会当着几个属下的面夸她,而且还说的如此肉麻,这让她的粉面微红,有些娇羞地道:“谢夫君夸奖!”
  李愔拉着武媚娘坐下,然后又让杨九三人也坐下回话。他之所以让武媚娘将情报重点放在马来半岛和金洲,其实主要是为了这两地中间的马六甲海峡。
  自从中原地区开始与海外交易开始,马六甲海峡就成为了海上的交通要道,波斯、天竺、甚至连罗马的商人都不远万里来到东方,通过马六甲到达中原王朝的海岸,从那里购买丝绸、瓷器等商品,然后再冒着风险回到故土,以这些精美的商品牟取暴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