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364

  “再探!”周龙听后一挥手道,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所以关于对方的情报是一刻都不能落下。
  “诺!”探马接令而去。不过这个探马刚离开,第二个探马立刻就到了,而随着这些探马的汇报,战场上一条条的信息全都汇聚到周龙手中,整个战场上的情况几乎全都在他心中演化。
  部落联盟的三十万大军没有全都上阵,周龙的十二万大军也是一样,甚至相比较而言,周龙只能拿出一半的力量,这其中包括两万倭军在左、两万三韩军队在右,一万草原骑兵居中做为主力,本来吕宋的地形并不适合骑兵冲击,所以草原人这次来并没有带战马,不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周龙又特意运来一万多匹战马,让草原人发挥他们的最强战力。另外所有火器部队也全都上阵,火炮阵地就在大军的左翼,另外那一千火枪兵也同样在左翼。
  相比周龙这边的军阵森严,对面的二十万联盟军队就显得十分松散了,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阵形,这二十万人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左侧的是他加联盟的军队,而右侧的则是伊禄联盟,而且在两个联盟军的内部,也是根据部落的不同,彼此之间分成数十个小队伍,一般来说是人数多的在前,人数少的在后。
  对于这些联盟军的松散,周龙却并不觉得吃惊,因为他早就从矮黑人那里了解过,吕宋岛上打仗时的情形。因为这里都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所以部落之间虽然争斗频繁,但却还没有进化成真正的战争,他们这些部落的战争形式简单来说,还处于那种打群架的层次,别说是正规的大唐军队了,就是倭国这些附属军,也可以轻松应对,当然前提必须是面对面的平原战,而不是在热带丛林中的战争。
  也正是明白这一点,周龙才会在之前的接触战时,向对方处处示弱,以骄对方之心,然后又大张旗鼓的带大军出现在这个平原上,结果对方果然上当,竟然将所有军队集结起来,准备在这里与他们一决死战。
  想到之前自己所费的心机,周龙的嘴角也不禁露出几分得意的微笑。而这时虎力上前道:“将军,大军已经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进攻了?”
  看着一脸嗜血的虎力,周龙却是笑了笑道:“的确可以进攻了,不过打头阵的却不是虎将军。”周龙说到这里,脸色一整命令道,“传本将军令,炮兵准备,开炮!”
  随着周龙的一声令下,站在高处的令官立刻挥动令旗,向左翼的炮兵阵地发号施令,而早已经等不及的炮兵指挥官看到这边的命令,立刻高吼一声道:“预备~,点火!”
  指挥官的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后面的炮兵立刻用手中的火把点燃引线,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排炎热的弹丸从炮口飞出。联盟军与炮兵之间相距还不到两里,刚好在火炮的射程之内,再加上二十万的军队集结在一起,哪怕是闭着眼也能打中目标。
  部落联军的统领者分别为两个联盟的族长,他们其实也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以前与其他部落争斗时,一般几千人的战斗就不错了,只有到了灭族之战时,才会出动数万人的军队。不过这次却不一样,他们要面对的是那些外来者的军队,通过以前的奴隶交易他们知道,对方不但装备精良,而且经验丰富,比如人家一个十几人捕奴小队,就能灭掉一个上百人的部落,更别说这些正规军了。
  也正是知道这些,两个联盟虽然在人数上是对方的数倍,却都没敢主动进攻。另外他们还存了一层心思,那就是希望另一个部落联盟先进攻,然后与对面的外来者打个你死我活,最好是打个两败俱伤,到时他们说不定有能力将自己和盟友和敌人全都灭了,然后占据整个吕宋。
  不过就在两个部落联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时,周龙命令下的火炮已经开火,当炙热的弹丸像一条条黑色闪电般射进联盟军中时,许多倒霉的士卒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十几斤重的铁弹打成了碎肉,运气好点的被炮弹擦了一下,结果也是骨断筋折,而这些人一开始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伤,直到好一会儿,这才感觉到身上的剧痛,顿时战场上一片哀号,哭爹叫娘之声不绝于耳。
  这轮火炮才仅仅是个开始,而且五十门大炮也没有全部开炮,而是分成了两轮,在第一轮炮击结束后,第二轮炮击也立刻开始,虽然实心弹的杀伤力有限,一枚炮弹运气好的话也不最多杀伤数人,但是这种心理上的威慑力就太大了,毕竟这些吕宋土人根本就想不到,竟然还有这种从天而降的武器,而且杀人的方式还是如此的残忍。
  两组火炮轮流发射,造成一种火炮连绵不绝的声势,而这也让对方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部落联盟军本来就是些散乱的土人,根本没有什么纪律性可言,所以几轮炮击之后,这二十万大军已经乱作一团。
  “草原骑兵,冲!”随着虎力的一声令下,一万草原骑兵在他的带领下,如一支黑色的洪流一般。另外左右两翼的倭国人和三韩人也开始向前冲,只不过很少有人发现,在倭人的队伍中,还有一支手持火枪的特殊部队。
  吕宋岛上并没有马,刚才联盟军中的土人在看到草原骑兵时,也都是十分惊讶,同时对这种未知的生物感到有些恐惧,而这也是他们之前不敢率先发动攻击的原因之一。现在他们被火炮打的乱成一团,又看到对方的军队骑着这种庞大的动物冲过来,这让他们更加恐惧,哪怕是那些没有受到炮击的队伍,也开始发生混乱。
  骑兵的速度最快,不到两里的距离,几乎是几个呼吸就冲过去了,而在虎力这员猛将的带领下,一万草原骑兵发挥出他们最大战力,一个个挥舞着马刀,狞笑着冲进联盟军之中,这群杀人不眨眼的草原恶魔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仁慈,锋利的钢刀从敌人的脖子上划过,一颗颗人头冲天而起,处处都是鲜血在喷撒,将他们身上的黑色铠甲染成了暗红色。
  刚一接触,联盟军队就被虎力的草原骑兵冲开一条口子,然后这万人的骑兵就像是一支锋利的长箭一般,从阵前杀到阵后,然后所有骑兵兜了个圈子,又返身杀了过来。结果这些根本没有对付骑兵经验的土人丝毫没有阻拦的办法,只能任由这些骑兵将他们的军队冲的不成样子。
  不过让两位联盟族长感到幸运的是,在与对方的军队接触后,刚才那种吼声如雷的武器终于停止了,这让他们都不禁松了口气,毕竟他们两人也在火炮的打击范围内,谁也不知道那种铁疙瘩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现在炮击停止,这才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
  不过两位族长显然高兴得太早了,骑兵所造成的混乱比炮击还要大的比,毕竟无论火炮再怎么犀利,却也受到数量的限制,覆盖面也不大,很多队伍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骑兵却不一样了,他们每欠冲击,最少都会带来上千人的伤亡。
  另外周龙左右两翼的军队也开始与联盟军接战,虽然倭国军和三韩军比不上李愔的直属汉人部队,但经过换装和周龙等人的训练的后,战斗力也是大为提升,至少对付这种毫无纪律性的南洋土著还是十分容易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龙的五万军队对上二十万的部落联盟军,竟然出现一边倒的屠杀。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让周龙感到意外,他早就知道这些土著没有什么纪律性,若是一鼓作气打顺风仗还行,但若是刚一开始就被打掉气势,那么接下来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也正是抓住对方的这个弱点,周龙才用火炮震慑敌人,然后又用草原骑兵冲击,结果当两翼的军队与对方接触时,联盟军几乎已经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甚至还有不少人开始逃跑。
  面对这种情况,两个联盟的族长也知道不妙,立刻命令各个部落的头人约束士卒,同时还让自己的直属卫队以武力驱使一些部落向前冲,争取能阻挡一下对方的攻势。
  不过他们的努力很快就成为了徒劳,因为隐藏在倭人军队中的火枪队终于开火了,一排排的火枪轮流射击,每次都有上百土人中弹倒地。而土人士卒对于这种会喷烟的武器,也是大为恐惧,纷纷逃避火枪的射击,所以火枪队冲到哪里,哪里的土人就开始四散逃窜。
  看到这块一边倒的战争,一直在后方指挥的周龙却十分不满的嘟囔一声:“没想到这里的土人这么弱,早知道如此的话,老子就不用做这么多准备了!”
第四百八十章
采儿回京
  吕宋的前期战役十分顺利,周龙设计将两个敌对的联盟引到平原上决战,虽然面对数倍之敌,但却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不但战场上的二十万土人联军被杀的大败,而且周龙还派出五万林邑人和一万五千的矮黑人军队,紧跟在这些败兵的身后猛杀,结果这些败兵哪怕是逃到热带丛林里,却也逃不过身后敌人的追杀。
  经此一役,他加联盟和伊禄联盟的三十万大军伤亡过半,剩下的也都跟着头人逃回自己的部落,任凭两个联盟的族长再怎么召唤,他们也不愿意再出兵。
  不过这却给了周龙各个击破的机会,他休整了部队之后,立刻再次分兵数路,开始从西向东扫荡两大联盟的内的部落,不过这些部落大部分都有丛林的阻隔,所以这次参与扫荡的部队是以林邑军队和矮黑人为主。
  本来两大联盟的主力已灭,剩下的都是些残兵败将,扫荡起来也应该很简单才对,不过很快周龙他们才发现,原来战争才刚刚开始,当他们向丛林中的部落发兵时,面对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土人,而是热带丛林中的恶劣环境。
  说起来周龙已经对吕宋的恶劣环境做了很多准备,甚至还让十二万大军在马尼拉训练了四五个月,但等到真正的进入丛林里作战时,他才发现以前的准备还远远不够。
  比如在平原决战的第六天,一支矮黑人和倭国组成的联合军队奉命追杀一支五千人的部落联军,当时周龙派出去的是两千人,其中矮黑人和倭人各一千。本来对方都只是溃军,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只要是追上对方行就行了,可是等到半个月后这支追杀的军队从丛林里出来时,一千人的矮黑人只损失了百人左右,可同样是一千人的倭人却刚好相反,只有一百多人能走出丛林,而且个个都是一身的伤病,哪怕是治好了也没办法在军中呆了。
  对于这种结果,周龙也是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也有些庆幸,能将吕宋当地的矮黑人收服,否则只凭倭人、草原人这些北方来的军队,恐怕根本打不下吕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林邑人对丛林战也十分适应,在追杀敌人的过程中,他们的伤亡率仅比矮黑人高一点。至于倭人和三韩人,他们的适应性也不错,至少在丛林里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之前冲垮部落联军的草原骑兵就不行了,他们对吕宋这边的气候十分不适应,非战斗减员很严重。
  也正是吕宋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使得周龙的手中的军队伤亡很大,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非战斗减员,这让周龙不得不又从林邑那里调来了一批军队,另外也增加了一些矮黑军队的数量,然后将他们编成丛林军,专门负责清理丛林中的部落。
  虽然伤亡很大,不过吕宋岛还是一步步的落入周龙大军的手中,他加联盟和伊禄联盟虽然几次想要重新组织起反抗的力量,但可惜之前他们已经被周龙杀破了胆,连本联盟内部的一些部落都不再听他们的命令,再加上他们的世仇矮黑人也不断的从明暗两面打击他们,所以两大联盟的地盘很快被清理了一遍。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高兴的就是来自各地的捕奴商,两大部落联盟的覆灭,使得奴隶来源大大增加,所以这段时间的奴隶商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只要有战斗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些人挥舞着手中的银币,从军队手中换取自己需要的奴隶,而军队也十分愿意增加一个收入点,所以对这些奴隶商人也是尽量的提供方便。
  远在台湾的李愔在接到这个消息时,对此也是十分高兴,不但派人前去犒赏三军,另外还给燕北写了信,让他尽量将捕奴协会的事放一放,尽量去考究一下吕宋的地形,将一些适合开发的地方都列出来,同时做好准备,为日后的移民打下一个基础。
  “表哥,我要走了,你一定要记得去长安看我啊!”偌大的齐王号上,身穿绿色长裙的采儿满脸泪水,一手抱着还不到一岁的南洋,一手拉着快三岁的澳洲,另外已经五岁的丑丑却抱着采儿的腿,小脸上也是哭的稀里哗啦。
  “放心吧,表哥有空一定会回去看你的,另外外祖母她的身体不太好,以后就要采儿你多费心了!”李愔也有些不舍的道,在他的身边,文心和惜君等几女全都来给采儿送行。
  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七年三月,去年出生的南洋也已经十个月了,正是最可爱的时候,不过就在这时,萧皇后却提出要带采儿回长安,本来李愔还想劝她留下的,不过萧皇后却说了一个让李愔根本无法拒绝的理由。
  当初李愔第一次见到采儿时,那才是贞观十二年,而现在已经贞观十七年了,采儿也已经从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十五岁的花季少女。而且采儿遗传了她们杨家女子的美貌基因,才十五岁就已经有倾城之色,哪怕是与文心相比,也不会逊色多少。
  看着亲孙女一天天的长大,而萧皇后的身体却一天天的衰老下去,甚至在去年还生了场大病,若不是梦雪及时诊治的话,那情况很可能会变得极为糟糕。本来萧皇后一生坎坷,早就看透了生死,不过她却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给采儿订一个门当户对的亲事。
  虽然大隋已经灭亡了,但采儿的身份却依然尊贵无比,别的不说,光是杨妃这个亲姑姑,就能让采儿成为大唐第一等的豪门女子,更别说还有李恪和李愔这两个能力出众的表哥了,所以采儿的婚事绝对大意不得,而能配的上采儿的男子,自然也只能在长安找。
  听到萧皇后说的这个原因,李愔自然也不能阻止,甚至若不是他现在事情太多的话,恐怕会再回一趟长安,然后将采儿的婚事定下来再说,毕竟再怎么说采儿也是自己的表妹,而且舅父杨暕也为自己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所以采儿的婚事他自然也想多操一下心。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李愔现在手中的事实在太多了,移民要持续好几年,林邑那边也还不稳定,台湾的发展也离不开他,再加上又新征服了吕宋,虽然各处都有专人负责,但却也需要李愔坐镇台湾,把持着大局不出偏差。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只能让萧皇后和采儿独自离开了。至于当初与萧皇后在一起的南阳公主,她却不在台湾,当初南阳公主随母亲萧皇后一起在泗沘住了一段时间,结果很喜欢那里的宗教气息,所以就决定在那里长住,最后李愔干脆在泗沘建了所道观,供南阳公主修行之用。
  采儿从小就乖巧聪明,与文心、惜君等几个嫂子的关系都不错,另外丑丑和澳洲这两个小家伙也很喜欢这位表姑姑,可以说一直是采儿的跟屁虫,这次知道姑姑要离开,自然是十分不舍,丑丑更是抱着采儿的腿,哭着不让她离开。
  不过再怎么不舍,萧皇后和采儿还是要离开的,最后李愔抱着丑丑,文心和媚娘将自己的儿子也抱过来,然后站在基隆的码头上为采儿送行,只是离别时的那种悲伤的气氛,连李愔都禁不住叹息了几声,同时眼睛也有些红红的。
  虽然刚才李愔说会去长安看采儿,但是他却知道,自己现在可以说已经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王国,虽然因为他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使得他这个王国与大唐之间联系紧密,但是却已经不能再随意的进出大唐了,这点从他将家搬出登州时,他就已经想明白了。
  另外还有一点,萧皇后已经八十多岁了,这几年虽然一直呆在他这里,受到十分周密的照顾,但是萧皇后的确太老了,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这次分别之后,恐怕他们祖孙两人将再无见面之日了。
  想到这些年与萧皇后相处的日子,又想起当初与对方初见时,萧皇后对自己的喜爱与照顾,这让李愔也不禁感到有些黯然,不过他同时也打定主意,日后若是萧皇后真的走到那一天的话,自己这个外孙无论如何也要回长安参加她的葬礼。
  就在李愔将萧皇后和采儿送上船的时候,他在吕宋的动作也终于传回了大唐。一开始这个消息还只在权贵中传播,慢慢的通过报纸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得知这一消息。不过对于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一来吕宋实在太远,二来对于李愔这几年开疆拓土的事,他们已经听的太多了,所以大家都有些麻木了。
  不过当长安西郊的一个长身青年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兴奋的一拳打在桌子上,然后站起来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最后这才恨声说道:“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怎可困守于区区长安?”
第四百八十一章
军校中的皇子
  “杀!杀!杀!”长安西郊的军校中,一队学员正在进行武技训练,一个个面目黝黑的学员手持着沉重的钢刀,这种刀重八斤,除了没有开刃外,与军中的用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武技的练习其实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比如像现在这些学员,他们需要每天挥刀两百次,而且用力与姿势不能有分毫差错,否则旁边的教官上来就会一鞭子抽下去。
  在这些学员的最后一排的左首第一位,是一个身材高瘦的青年,这个青年看起来与周围的学员并没有什么两样,身上穿着灰扑扑的训练服,皮肤也被晒的黝黑,满脸都是坚毅之色。不过若是李愔看到这个人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个青年学员正是李愔的八弟李贞。
  前几年李治被封为太子,而李世民却担心李治的性子太过软弱,后来听取李愔的意见,就在军校中开办了一个少年班,让李贞、李恽两兄弟,以及一帮长安的勋贵子弟进入少年班,陪着李治学习各种军事技能。
  对于这种安排,李贞是欣喜若狂,他本来就喜欢骑马打猎,对军事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再加上受李愔的影响,他也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所以他在进入军校之后,自然是加倍努力,并且很快从少年班进入正规的军校学员中,与普通学员一起,进行更加艰苦,也更加残酷的军事训练中。
  今年李贞已经十七岁了,他也在军校中学习了这三年时间。说起来他的确不愧是李世民的儿子,在军事上的天赋极高,在同一级的学员中,每次考核都能拿到前几名,这不但让李靖这些老将十分惊讶,甚至连李世民也对自己这个儿子感到十分意外。
  不过今天训练中的李贞却好像有些心不在焉,开始挥刀时还能跟上节奏,但是慢慢地就出现一丝偏差,速度比别人慢上那么几分。这自然逃不过教官的眼睛,只见那位满脸大胡子的教官快步上前,手中的鞭子搂头盖脸就抽了下来。
  对于这种惩罚,李贞根本不敢闪躲,同时他也不会闪躲,结果被这一鞭子抽中肩膀,结果李贞只感觉肩头上火辣辣的疼,同时装箱手臂都是麻的,不过他却不敢有任何怨言,而且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依然一刀接一刀的向前劈出。
  看到李贞的表现,大胡子教官冷哼一声,提着鞭子继续监督。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自己打的这位学员却是大唐的皇子。其实不但教官不知道,与李贞相处数年的学员也很少有人知道李贞的真正身份,甚至本来就认识李贞的人,在军校里认出他也不敢乱说他的身份,因为这是李世民亲自下的命令,让李贞隐姓瞒名在军校里学习,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和其他学员一样,受到平等的对待,同时学到一身真正的本领。
  挨了一鞭子后,李贞终于不敢再分心,开始认真的进行枯燥的训练,一直到了一个时辰后,这场训练才算是完成。说起来李贞这期的学员都是来军校近三年的老学员了,但这一场训练下来,个个却还是累的满头大汗,不过却没人敢坐下,反而开始小幅度的活动,将疲倦的身体活动开了之后,这才开始慢慢的坐下休息。
  “燕八,一起去吃饭吧!”李贞也活动了几下,这时一伙与他交好的学员向他打招呼道。李贞在军校里自然不会用自己的本名,甚至连姓都换成了母姓,他的母亲正是燕北的亲姑母,所以他与燕北是关系很亲密的表兄弟。至于名字则用了他在皇子中的排行,反正军校里的学员有许多都是出自贫苦人家,名字也没什么讲究。
  李贞训练了一上午也刚好饿了,而且平时他也与这几个交好的学员一起吃饭,所以听后立刻跑过去笑道:“好,今天好像是初六,正是食堂做炖羊肉的日子,咱们可得好好吃一顿!”
  “哈哈哈哈,你小子就知道吃,刚才我看你挨了大胡子一鞭,是不是就想着吃羊肉了?”其中一个学员取笑道。
  “你这个吃货还敢说我,上次是谁偷偷地把一支羊腿带进军校,然后被教官发现揍了一顿的?”李贞也毫不客气的反击道,同时手上也不老实,开始与对方来一场拳脚友谊赛,而对方也不示弱,两人边打边向食堂那边移动,而其他几人也都对这种情况早已经司空见惯,因此不但不拦着,反而还起哄加油。
  一帮人打打闹闹的来到食堂,不过就在李贞正要和同伴们进去时,忽然看到在食堂的门口有个熟悉的身影,这让李贞立刻和同伴说了一声,让他们先进去,然后走到那人身边道:“七哥,你站在大门口干什么呢?”
  站在食堂门口的正是李恽,当初他和李贞一样,也是军校少年班的成员,本来当初他都十六岁了,按说是不用再去什么少年班的,不过李世民觉得李恽的性子比李治还要软弱,所以就特别点名让他也去,结果李恽就成了少年军校班年纪最大的一个学员。
  “呵呵,我还能干什么啊,当然是找你有事。”李恽微笑着说道,接着搂过李贞的肩膀,然后边向食堂里面走边道,“走,咱们打份饭边吃边聊!”
  等李贞进到食堂才发现,今天食堂中吃饭的人比平时少了许多,甚至打饭都不用排队,很快两人就打好自己的饭,然后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来,而这时李贞才问道:“七哥,今天的人怎么这么少啊?”
  “嗨,步兵科又出去拉练了,另外你们骑兵科即将毕业的几个班也去进行生存训练了,所以今天咱们军校的人少了一小半,这才会空出这么多的位子。”李恽吃了口米饭随口答道。
  李恽在少年军校班表现的也不错,不过他学的方向与李贞不同,主修的是参谋科,主要是负责帮作战主官整理战斗信息,并向主官提出自己的作战意见,甚至还要负责向下级布置作战任务等。这倒是十分适合李恽,毕竟以他的性子,也根本没勇气拿起刀与敌人拼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