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364

  等吃完饭后,柳承下午也不出摊了,拦了辆马车赶到基隆刺史衙门,新成立的教育院就在刺史衙门对面,是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前放着一个不小的公告牌,上面写着招聘老师的一系列要求和待遇。
  柳承来到教育院后,站在公告牌前看了许久,终于确定这件事的真实性后,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不禁激动起来。
  当柳承进到教育院后,立刻有人上前询问,当他告诉对方自己是来应聘老师时,结果对方立刻变得十分热情。其实柳承不知道的是,台湾教育系统要搭建起来,需要大量的老师,这些都需要从社会上招聘,但是因为台湾的读书人实在稀缺,所以来应聘的人并不多,所以教育院上上下下对来应聘的读书人都是十分重视。
  招聘老师是在一个大会议室里,柳承来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两个人在面试了,不过这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其中一个面带市侩,全身上下都带着股精打细算的味道,看样子很可能是个账房先生。第二个年纪稍大一点,身穿青布长袍,长相古拙清瘦,一看就知道是个读书人。
  柳承看到来应聘的人不多,心中也松了口气,虽然他对自己有信心,但却也不希望有太多的竞争对手。
  因为现在才刚到中午,面试的官员还没有来,所以他们三个来应试的人就相互介绍了一下,然后聊了起来。这让柳承从对话中得知,那个精明的中年人名叫计连,的确如他猜想的那样是个做账房先生的,这次是来应聘算学老师的,至于另外那个年纪大些的读书人,他名叫许清,是个私塾先生,这次则是来应聘语文老师。
  “对了,柳兄你是来应聘什么老师的?”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后,许清也开口问道。
  “这个……”柳承听后也是一愣,他听到消息后就急冲冲地跑来,直到刚才看到外面的告示牌时,才知道老师也是分类别的,不过他当时只顾着高兴了,根本没来得及想这个问题,因此一时倒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那个计连是个精明无比的人,看到柳承的脸色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再加上他也是个热心人,因此立刻开口劝说道:“要我说啊,柳兄最好是做语文老师!”
  “哦,这是为何?”柳承有些不解地问道。
  “嘿嘿,柳兄有所不知,据我得到的内幕消息,咱们台湾这次需要大量的老师,但是台湾人少,而像兄弟你和许兄这样的正统读书人,更是少之又少,而这次招聘最多的是算学和语文老师,其中算学老师让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充一下数就行了,但是教语文的却非你们这样的正统读书人才行,所以现在语文老师紧缺,只要能应聘上的,待遇什么的暂且不说,但你任教的地方却是随便挑,哪怕是留在基隆也不是什么难事,哪里像我们,上头让我们去哪就得去哪。”
  计连说到这里,摇着头连连叹息。好像是对算学老师的命运不满似的。而柳承也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这种弯弯绕,旁边的何清更是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来应聘语文老师还真对了,若是能留在基隆的话,他倒是可以将老家的家人都接来住。
  就在三人正在闲聊的时候,面试的官员终于来了,当下按先后让三人分别进来面试。因为现在招收都是最基础的小学老师,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太难的东西,只要问一下对方的籍贯、年龄、工作经历等,然后再问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只要不是太差,就可以应聘上。
  计连做帐房多年,应聘个算学老师还是简单之极。而许清本来就是私塾先生,这更让考官十分兴奋,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有教育经验的人,所以几乎没怎么问,直接就让过了。至于柳承,他把自己之前几次到长安应试的讲出来后,立刻让几个考官都对他刮目相看,毕竟这年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长安应试的,首先必须要经过州县的考试,然后经过刺史的推荐才能去,而柳承既然能几次参加长安科考,这就足以说明他的才学。
  就这样,他们三个来面试的人全都通过了,不过这还不算完,在他们通过面试后,主考的官员告诉他们,接下来将有一个为期三个月的紧急培训,主要是教授他们在教学的内容,以及在教学时遇到问题应如何处理等等。
  本来柳承还在担心自己没有教学的经验,担心会教不好孩子,现在听说要培训才能上任,这才总算松了口气,相信只要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再加上自己的才学,肯定能在台湾的教育系统大展拳脚。
第四百七十七章
兵发吕宋
  “每月四钱,而且还有带薪的寒暑假,各种节日福利也十分丰厚,另外还有学院准备的房子居住,若是工作满五年,还能分一套院子。啧啧,这种好工作若是放在后世的,肯定比公务员还要抢手!”李愔看着拟定的教师待遇,禁不住连连赞叹道。
  为了吸引一些读书人加入教育系统,谢纯和花广可是下了大力气了,光是开出的这份待遇就足以让不少人心动。不过也幸好李愔在背后大力支持,否则光是这么大的花费,崔巍就不会同意。
  虽然花钱是多了点,但是只要能将教育系统搭建起来,这一切在李愔看来都是值得的,况且教师身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责,自然要有相应的报酬。不过现在因为条件所限,所以教师的来源很广,而且本身的品德素质也无法保证,不过现在主要还是将学校建起来,所以暂时只能这样了,等以后人才多了,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也不迟。
  另外让李愔十分高兴的是,这么高的福利待遇也没白费,不少大唐的读书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开始纷纷赶来任教,其实李愔也知道,最吸引这些人恐怕是那个可以入仕的条件,毕竟一来教书育人说出去好听也有面子,二来也有升迁的通道,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热切。
  不过这也正是李愔希望看到的,无论这些人是冲着什么来的,但最主要的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台湾的教育系统终于搭建起来了,就在几个月后,基隆城中有几座刚刚建好的小学正式开始招生,同时台南等几个城市也陆续有小学建成,而且这些小学全都使用统一的教材,并且由统一培训过的教师任教,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相信当第一批学生走上社会后,所有人都会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涵义。
  而就在李愔为了教化台湾百姓付出巨大努力时,他还派出去另外一支队伍去‘教化’异族,只不过这支队伍中并没有文质彬彬的教师,反而全都是手执武器的凶恶之徒,他们从各地乘船出发,而目的地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吕宋的马尼拉。
  六月的马尼拉正是风暴肆虐的时节,若是放在以前,这座港口中的船只会比平时少掉一半,整个马尼拉也会进入一个经济萧条期,毕竟没有哪个商人会冒着风暴翻船的风险出海。
  不过今年的六月却十分异常,港口中的船只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平时还要多出两三成,港口上更是繁忙无比,无数物资从船上卸下来,然后运到马尼拉的仓库中储存,另外每天还有无数的商人赶到这里,他们挥舞着金币和银币,为的就是想在马尼拉城找到住的地方。
  而在这些货船和商人到达之后,一支支的运兵船队也终于赶到马尼拉,只不过当这些军队从船上下来时,军队中的士卒却全都面带敬畏的打量着这座马尼拉城,而当城中的人看到这些士卒时,脸上也都露出不屑的神色,因为这些军队没有一支是齐王府的嫡系部队,换句话说,全都是新罗人、倭人和草原人。
  这些军队前脚赶到马尼拉,一直呆在林邑的燕北后脚也赶到这里。燕北本来早就该到马尼拉了,不过他在半路上时,接到李愔的命令,让他回台湾一趟,结果见到李愔他才知道,李愔觉得光用异族军队不放心,所以就又拨了三千人的汉人军队,其中包括刚完成训练的一千火枪兵和五百炮兵。
  当初火枪和火炮在倭国战场上大放光彩,等到战争结束后,李愔立刻加大火器的生产量,另外还将原来的火枪兵和火炮兵提升为教官,组成火器培训营,现在已经培训了五千火枪兵和一千五百人的火炮兵,本来这些火器兵都是送到倭国镇压叛乱的,不过这次为了吕宋的事,李愔硬是抽出了一部分交给燕北。
  其实随着李愔推行汉化政策之后,倭国那里的统治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叛乱的情况已经很少发生了,所以若是李愔愿意的话,可以抽出更多的火器部队交给燕北,不过李愔也知道,吕宋那边气候多雨,而且还十分潮湿,以现在的火器部队若是到了那里,恐怕没多大的用武之地,所以就只抽调了一千人的火枪队和五百人的火炮兵。
  燕北带着三千人的汉人军队登陆马尼拉后,这次参与对吕宋作战的部队就全都到了,不过燕北并不负责指挥军队作战,他本来也没那个本事,这次作战是由周龙为主帅,虎力为副帅,所有军队都归他们两人统率。
  之所以让周龙为帅,而不是让苏定方和薛仁贵,这主要是吕宋这边的环境所致,这里气候炎热,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热带丛林,在这里面打仗可比在平原或山地上打仗困难的多,而且除了要面对敌人外,还要面对丛林中的各种危险,若是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将领带队,估计一万人的军队扔到丛林里,没到与敌人开战就得先损失一半。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李愔才让周龙和虎力带队,若是不是陆青现在执掌着海军走不开,他还真想让陆青客串一下陆军将军。当初他们三个在台湾时,就没少带着人与当地的土人打仗,台湾那里的天气虽然比不是吕宋炎热,但却也有些相近,所以他们在这种热带丛林中的作战经验也十分丰富。
  周龙和虎力是随那些异族军队一起来的,这次为了一举平定吕宋,李愔一共调集了两万倭人,两万三韩军队,以及一万草原人军队。本来李愔调集了两万草原人,不过周龙对此却提出异议,最后李愔听从他的建议,将一万草原人调到了林邑。
  吕宋是个大岛,五万人军队的自然不够,而且周龙也没打算让他们做主力,真正的主力是他从林邑调来的五万林邑大军,这些林邑人本来是调到倭国的,但却被周龙截了下来,因为在他看来,草原人和倭人、三韩人都生活在北方,对南方的丛林战并不适应,反而林邑那边的气候与吕宋相似,所以他才建议李愔,减少了草原人军队的数量,同时将林邑军队全都调到了吕宋。
  对于这种合理的建议,李愔自然不会反对,况且他也已经将平定吕宋的事交给周龙,所以这些事本来就是周龙的份内之事。
  周龙和燕北他们全都到达吕宋后,并没有急着抢占吕宋,反而是将所有军队都驻扎在马尼拉城外,然后由周龙和虎力亲自监督,十万大军进行紧急适应训练,另外他们还找到一些对吕宋丛林十分熟悉的人进入军队,担任暂时性的教官,向士卒们讲解在丛林中要注意的地方和各种禁忌。
  说起来这些军队全都是异族人,李愔和周龙他们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不过现在李愔推行汉化政策,对这些异族也要用一些怀柔的手段,所以现在并不适合让这些异族军队大量伤亡,再加上若是伤亡过多的话,齐王府也要拿出大笔的钱财用作抚恤。也正是因为如此,接到指示的周龙才会如此做这些准备工作。
  另外现在的吕宋正处于雨季,不但雨水多,而且天气炎热异常,根本不适合开战,只有等到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二月之间,吕宋的雨水才会变得比较少,而且气温也会降低一些,那时才是进攻的好时机。
  现在才六月份,也就是说,周龙的大军至少要在马尼拉呆上四个月,当然了,这四个月的时间也不是白养他们,而是需要让他们适应当地的气候,而且时不时地要带他们到丛林中进行适应性训练。
  本来李愔发兵吕宋就没怎么隐瞒,再加上李愔是以工商业起家,属地中的商人个个都是神通广大,所以他们事先就已经知道了李愔要发兵吕宋的事。另外还有不少聪明人推算出,大军肯定会在干季动手,而这中间的几个月肯定会在马尼拉驻留。
  也正是猜到这一点,台湾等地的商人们全都疯了似的向吕宋运送货物,哪怕是在风大雨大的六月份,往来吕宋的船只也没有断过。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军队的钱是最好挣的,十万人的大军驻扎在马尼拉,那每天消耗的粮草物资就不是个小数目,所以他们才会积极,提前将各种物资都准备好了,到时就等着军队上门采购就行了。
  对于这种情况,军方其实也是乐享其成,因为相比军方的后勤运输,这些商人运送的速度更加快捷,而且成本也比军方的运输系统要低的多,唯一需要的就是拿钱购买就是了。
  当然了,这些商人运来的都是一些并不太重要的物资,至于像武器、铠甲之类的东西,还是需要由军队的后勤系统提供的。
  周龙和虎力将军队训练的事情安排完后,立刻找到燕北,因为他们需要吕宋岛上面的详细情报,特别是现在岛上的三大部落联盟,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只不过他们在看到燕北向他们提供的情报时,却发现一个意外之喜。
第四百七十八章
矮黑联盟
  他加联盟、伊禄联盟、矮黑联盟,这是现在吕宋岛上仅存的三大部落联盟,以前的洛美联盟、齐沙联盟等四个部落联盟全都被这三大联盟灭掉了。不过现在这三大联盟也是实力大损,再加上三个部落之间相互提防,生怕另外两个部落联合起来灭掉自己,所以谁也不敢率先行动,这使得三大联盟之间竟然出现了一段十分诡异的平静。
  本来这三大联盟的背后都有一支或几支捕奴队为他们提供武器和物资,而他们则需要用战俘或岛上的物产来交换,不过就在前段时间的七大部落联盟混战之时,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联盟因为常年战争,大量的壮年男子或战死或被俘,这使得联盟内部的人口已经大量减少,甚至一些部落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
  对于这种情况,三大部落联盟不得不中止与捕奴队的战俘交易,转而将这些战俘转变成本部落的劳力,以弥补联盟中劳力不足。不过这样一来,他们就得罪了背后的捕奴队,毕竟捕奴队本来就是为了奴隶而来,现在奴隶全都被这些部落留下来了,那他们自然只能喝西北风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有与捕奴相关的商人对这场战争都十分支持,毕竟他们都是吃这口饭的,现在吕宋岛上的土人竟然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要承受他们的怒火。再加上李愔又需要吕宋这块土地,所以发兵吕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不过周龙和虎力在向燕北等人了解三大部落联盟时,却发现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在这三大联盟中的矮黑联盟,与另外两个联盟有着巨大的矛盾,而且矮黑联盟也并没有断绝与捕奴队之间的奴隶贸易,现在马尼拉运出的奴隶都是矮黑部落提供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主要是在这三大部落联盟中,矮黑联盟与另外两个部落联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加联盟和伊禄联盟的土人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吕宋土人,而是从马来半岛上迁移过来的,可以称之为马来人,而矮黑联盟则主要是矮黑人,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些矮黑人长的是又矮又黑,他们才是吕宋岛真正的土著。
  自从马来人在几百年前迁到吕宋之后,就与当地的矮黑人冲突不断,而矮黑人虽然凶悍,但个子矮小,在体力方面天生就吃着亏,再加上马来人的文明层次要比他们高一些,会制造锋利的武器,所以矮黑人一直被马来人压着打,现在只能退守在岛上的热带丛林之中。
  矮黑人虽然在体力上不如马来人,但他们却是天生的丛林战士,所以借着热带丛林的优势,倒也能守住自己的地盘,另外马来人的人口虽然不少,但他们之前占下的地盘也不小了,已经足够他们发展几百年了,所以对矮黑人的攻击也慢慢的松懈下来。
  本来若是没有意外的话,马来人在几百年后才会慢慢地将矮黑人的生存空间抢占过去,而到了那时,矮黑人也将成为吕宋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不过当捕奴协会的人来到马尼拉后,各个捕奴队开始挑拔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矛盾,马来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各个部落之间矛盾重重,经常也爆发战争,而捕奴队的挑拔更是火上浇油,导致吕宋岛上战火连天。
  在这种情况下,矮黑人自然也不能幸免,幸好他们有马来人这个强敌,再加上又处于弱势,所以内部也算比较团结,因此就组成了一个矮黑部落联盟,再加上他们在热带丛林中又占着优势,所以倒比其他的部落联盟更加强盛,只是因为种族不同,矮黑联盟经常受到其他联盟的主动攻击,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还击,最后竟然成了仅存的三大部落联盟之一。
  矮黑人与马来人不同,他们与对方是生死的仇敌,在战争中抓捕的战俘根本不能留在部落里,否则只能会部落内部增加不安定的因素,所以他们与捕奴队之间的奴隶贸易一直没有中断,而且这些矮黑人对捕奴队倒是十分亲善,一直与马尼拉城保持着十分亲密的关系。
  听完吕宋岛上的情况,特别是关于矮黑人的情况后,周龙十分兴奋地道:“燕刺史,那些矮黑人倒是个不错的突破口,您看能不能努力一下,将这些矮黑人争取过来,最后能让他们加入到我们的军队,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少一个强敌,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个不小的助力!”
  燕北听后也是笑道:“英雄所见略同,燕某也觉得那些矮黑人可以利用一下,所以早就派人去与对方联系了,说起来也算巧了,据说这段时间,另外两个马来人的部落正准备结盟,打算一起对付矮黑人,而矮黑人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正在这个当口,我们派去的人立刻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现在我们正在和矮黑人谈,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与矮黑人达成一致。”
  听到燕北的话,周龙和虎力相视而笑,他们手中有十万大军,现在又有矮黑人这支内应,到时灭掉另外两个部落联盟还不是易如反掌?至于那些矮黑人,若是能安抚就安抚,若是对方不识像的话,那可就不要怪他们过河拆桥了!
  燕北派去与矮黑人联络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而且随他一起回来的,还有矮黑人的族长和几位长者,其中那个族长的名字十分拗口,音译过来叫沙米,据介绍才四十岁,但是在燕北他们看来,这位沙米族长最少也得六十岁。
  矮黑个子矮小,比如那位沙米族长,就足足比燕北矮了一头半,另外几个长老比沙米还要矮,看起来个顶个的像猴子,体重也绝对没有超过百斤的,就冲着他们这种身材,就知道肯定不是马来人的对手。
  矮黑人一直被马来人的欺负,现在虽然是三大部落联盟,但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很可能会成为另外两大联盟的下一个目标,所以那位沙米族长对于燕北送来的橄榄枝十分重视,这点可以从他亲自跑来面谈就能看出来。
  哪怕是在一千年后,矮黑人还是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现在的这些矮黑人更加没什么见识,燕北只是略施小计,然后又许诺对方,战后会给矮黑人单独划出一块土地,让他们在吕宋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且还能与汉人做交易,从而换取大量的布匹、粮食和铁器等。
  这些条件对于矮黑人来说,已经让他们十分欣喜了,再加上马来给他们的压力,所以他们很快就与燕北达成一致,将部落联盟投入到台湾政府的名下,同时接受马尼拉官府的领导,成为李愔手下的一个部族。
  有了矮黑人的加盟,周龙和虎力的练兵就更加容易了。矮黑人没有什么正规的军队,他们实行的还都是全民皆兵制度,哪怕是个女人,也都是可以上战场的,不过周龙却将矮黑人之中的青壮男人挑出来,然后编成一支矮黑军,人数只有一万五千人。
  不过千万不要小看这一万五千人的矮黑军队,他们天生就是丛林中的战士,再加上周龙用正规的练兵之法训练过后,又将他们的武器都换成便于丛林作战的特制钢刀,甚至还有三千人的弩兵,人手一把短弩,最适合伏击之用。
  另外有了这支矮黑人,周龙他们也终于可以将军队拉到热带丛林里训练了,有了这些矮黑人做向导,周龙手下的十万大军轮流开到丛林里训练,虽然有不少人因为受不了炎热而生病,但毕竟只是少数,而且最大的杀手痢疾也已经能治好,所以最后因病死伤的人也并不多。
  周龙带着近十二万大军在马尼拉训练了五个月,然后在十一月份的时候,终于开始对他加联盟和伊禄联盟发动攻击。面对这种强大的攻势,他加联盟和伊禄联盟也联合起来,将所有的青壮男女全都组织起来,加在一起将近有三十万大军,这已经是两个联盟所有能拿起武器的总人口,若是能将他们击败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吕宋之战就没什么悬念了。
  面对三倍之敌,周龙却显得十分轻松,因为他知道,别看对方有三十万人,但这三十万人中有男有女,有些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有,只靠着最简单的木棒来战斗,这对于他的十二万大军而言,根本没有任何的威胁。
  贞观十六年十二月,在经过数十次的小规模交锋,在交锋之中,周龙故意示弱,使得对方连赢数阵,这让两个联盟中的马来人得意忘形,以为对方根本没什么了不起。
  而也就在这时,周龙故意将大军的行踪透露给对方,结果两大部落联盟立刻集结大军,在马尼拉西北方向的平原上截住周龙的大军,决战一触即发!不过这次周龙却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一直被他雪藏的火器部队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边倒的战争
  马尼拉西北方向的平原上,半人高的杂草已经被踩平,形成一片天然的战场,而在这片战场的两端,两支庞大无比的军队也都已经做好准备,随时都可以开战。
  “将军,对方虽然号称三十万,但是因为战场有限,所以面前对方只将最精锐的二十万列了出来,而在后方五里,还有十万老弱之兵!”一个探马小校飞身来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