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李愔说到这里,语气停顿了一下,这才又开口道:“对了,金属货币迟早都要被淘汰的,以后咱们的发展方向,还是要向纸币这种信用货币发展,虽然现在推行纸币还不太可行,不过你也要督促银行开展一些支票交易方面的业务,为以后的纸币发行做好准备!”
惜君跟着李愔也学了不少的东西,比如关于银行方向面,李愔就将自己所知的,与银行和金融有关的知识全都教给对方,虽然李愔懂的也不多,甚至好多知道的东西他也不太理解,不过这些并不成系统的知识在惜君听来,却极具启发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惜君算是唯一一个可以和李愔讨论银行业务的人了。
只见惜君听后也是点了点头道:“夫君说的极是,纸币肯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不过就像夫君以前说的,发行纸币必须要有本位币,但无论是金本位还是银本位,都需要巨量的黄金或白银储备,所以夫君你还是要快点找到金银矿才行。”
话转了一圈,最后还是转到金银储备上来,李愔对此也颇为无奈,看来自己在入侵南洋各岛的同时,也要注意搜集一些金银矿的信息了,可惜他虽然知道南洋产金银,但具体在哪个地方就不清楚了,否则早就派人先把有金银矿的地方占了。
和惜君又聊了会银行方面的事,然后就让她去休息了,毕竟也跑了一上午了,自然早就累了。不过在惜君离开的时候,李愔却将她身后的冯漱玉留下来了,结果惜君对李愔露出一个警告的微笑,然后这才回到房中休息。
对于惜君笑容背后的警告,李愔也颇觉得委屈,天地良心,他真的对冯漱玉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自从将对方带回王府后,就惹得文心和惜君她们的猜疑,而惜君之所以把冯漱玉带在身边,除了想多个帮手外,也有防止李愔偷吃的意思在内。
误会就误会吧,反正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李愔在心中为自己打气道。
“漱玉,上次你哥哥已经拿出千贯为你赎身,你为何不跟他回去?”李愔让冯漱玉坐下后,这才开口问道。
上次在台湾迎接吕万的船队,事后冯石介立刻提出为妹妹赎身,并将一千贯交给李愔,对此李愔也遵守诺言,恢复了冯漱玉的自由身,但是冯漱玉却不愿离开王府,而是选择继续留下来,无论冯石介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得尊重妹妹的选择。对此李愔也有些奇怪,只是一直等到今天,才有机会找冯漱玉询问。
听到李愔的问话,冯漱玉的娇嫩的容颜上泛起一丝顽皮的微笑,眨了眨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道:“殿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哦,真话怎么讲,假话又怎么讲?”李愔忽然感觉这丫头变开朗了许多,甚至神情中还有种商场女强人的感觉,看来这段时间她跟着惜君学了不少东西,连性格都随之发生了些改变,这让李愔感觉对方有趣多了。
只见冯漱玉再次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面色却有些微红的道:“假话就是小女子喜欢殿下,所以不舍得离开殿下。”
李愔听到这里一愣,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明知道是开玩笑,而且对方也说了是假话,却还是让李愔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冯漱玉却好像根本没察觉到什么异样,依然笑嘻嘻的接着道:“至于真话吗,那就是漱玉喜欢现在的生活,不想跟着兄长回去,然后天天呆在家里,等到年龄到了,就要听从兄长的安排,嫁人生子过完一生,我想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说到最后几句时,冯漱玉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郑重,看得出来,她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说的都是真心话。这让李愔在惊讶的同时,又对冯漱玉的这种独立精神感到十分的敬佩,他实在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已经有了女权意识,虽然还很初级,但却已经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要为自己做主,不依附男人而生,在大唐这种年代,能生出这种思想的女人,可谓是少之又少,也正是如此,才越发的让人感到敬佩。
看到李愔呆愣愣的盯着自己不说话,冯漱玉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她与李愔初识时,也十分敬畏对方的身份,但是经过后来的相处,才发现这位齐王殿下是个十分容易相处的人,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可以和他说,而且对方也很尊重自己的生活,并不会过多的干涉。也正是因为如此,冯漱玉将李愔当成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什么事都不会瞒着他,偶尔也会与对方开些小玩笑。
李愔的目光虽然盯着冯漱玉,脑子里想到的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以前他还真没有太注意,但是今天从眼前的冯漱玉,以及另外一个熟人身上,他却终于发现,横在自己面前的问题又多了一个。
第四百五十一章
女权的苏醒
工商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其中有许多工作都是面向女人的,比如纺织厂、食品厂、被服厂等等,这些工厂里一开始只是招收最底层的女工,但是随着工厂的发展,女工中的一些突出人物开始被工厂主看中,被提拔起来帮着管理工厂,另外用女人管理女人也要比男人管理女人方便得多,而且还不用担心闹出什么丑闻,所以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出现一批女性管理者。
不过无论是女工还是高一级的女性管理者,她们都有自己的经济来源,而且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力资源越发显得珍贵,工厂主为了留住工人,将工资是一提再提,哪怕是女工比男工的工资低一些,但经过几次涨工资后,一名女工的工资也足以养活自己和儿女,初步实现了经济独立的地位。
一般来说,经济地位都是与社会地位相对等的,哪怕是历史上中原王朝实行抑商的政策,腰缠万贯的大商人还是比那些吃不上饭的贫民要优越的多。对于组成人类社会的男人和女人来说,也是同样如此。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她们在家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男人的附庸,而是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哪怕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家庭破裂,她们也有活下去的资本。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变化,使得一些女子的观念也随之而改变,这点对于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未婚女子而言,变化尤其大。比如一些女子已经不再被动地等待着嫁人,而是开始主动为自己积累一些嫁人的资本,在嫁人前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这点在那些贫家女子和商家女子的身上尤为突出。
其实说起女子能做的事业,还真的不在少数,比如贫家女子可以进工厂,然后表现优异做上工作轻松的管事,甚至积累一定的钱后,还可以自己开个小工厂,虽然发大财的机会不多,但却也能做到衣食无忧。而商家女子则更方便,借助家里的资源开几个店铺还是十分简单的。
有了这些资本,她们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在嫁过去后,有正当说话的本钱,不受夫家的欺负。当然了,也有少数一些才能卓著的女子将自己的事业做的极大,甚至比大部分的男人做的还出色,不过这样的女子一般都已经将事业放在了第一位,至于嫁人成家的事,却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这点一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李愔没有给一帆和袁天罡、李淳风三人测过智商,但据初步估计,绝对都是在一百八以上的超级天才,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三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不过这种成就对于一个还未满十八岁的少女来说,却并不一定是好事。
本来一帆被袁天罡断定为夭折之命,肯定活不过十八岁。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也根本没想过要嫁人,一直做着自己最喜欢的科研工作,不但设计了蒸汽机,而且还接连设计了火车和蒸汽船,现在担任着科学院的院长,帮着李愔培养十分关键的科学人才。
但是也不知道是幸与不幸?她在遇到李愔之后,也和其他人一样,被改变了命格,夭折之相已经消失,反而变成了福寿双全、贵不可言之相。本来这是件好事,但是一帆的父亲赵复在知道后,就一直想要给女儿说门亲事,可惜一帆却根本没想过嫁人,她有自己的事业要做,而且她也不想做那种天天呆在家里的贵夫人。结果赵复说服不了一帆,最后都求到李愔头了,可惜李愔对这种家务事也帮不上忙。
本来李愔以为一帆只是个特例,可是没想到今天连冯漱玉也有这方面的苗头,虽然她不像一帆那样事业有成,但是却也不想像其他女子那样嫁人生子过一生,而是准备呆在惜君身边,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当然了,这可能是因为冯漱玉没有在大唐长大,受到的女子教育较少,另外前段时间她又遭逢大变,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更是差点被当成女奴卖掉,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她对社会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所以才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呆在惜君身边无疑是个极好的上升通道,所以她才拒绝了兄长带她走,打定主意要在惜君身边干出一番事业来。
明白了冯漱玉的想法后,李愔对此也十分理解,毕竟他来自后世,那时男女平等虽然还没有真正实现,但是这种思想却也已经深入到人心之中,哪怕是身为男人的李愔,虽然在某些方面并不赞同,但却也可以理解。
冯漱玉虽然相信李愔,但却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有些离经叛道,可是让她意外的是,李愔听后不但没有反对,反而还出言鼓励了她几句,并且还告诉她,好好在惜君那里干,而且也不要忘了学东西,若是有什么困难的话,尽管来找他。
听到李愔意外的鼓励,这让冯漱玉是感激不尽,当下又兴奋的和李愔聊起这段时间在惜君身边的所见所闻,看她的样子,简直就和后世那种刚入职场的小女生没什么两样,而李愔则只能充当一个称职倾听者,时不时的还要微笑着插上两句表示自己的存在,这也能够刺激讲述的人更加兴奋。
只不过李愔却也在考虑,随着女子地位的提高,这势必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虽然现在这个问题还不算什么,但总有一天会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看来自己应该好好想一想,该如何化解这个问题了。
听冯漱玉讲了一下午的职场历险记,李愔感觉精神也好了许多,肚子也感觉饿了,晚饭时也不觉的多吃了半碗,然后美美的睡了一觉后,整个人的精神终于回复过来。而李承乾和李恪也都恢复的差不多了,所以到了第二天早餐后,李愔就跟着他们两人参观了一下上海城。
上次李愔来上海时,整个城市才刚刚建了个基础,好多地方都还只是一片杂乱的大工地,若不是川流不息的人流的话,恐怕还真没什么可看的。
不过这次李愔却明显的感觉到了上海的变化,其中最直接的印象就是上海整洁多了,不像上次来时那样,因施工的原因,导致整个城市灰尘满天飞。现在上海的街道十分整洁,每段路都有专门的奴隶负责打扫,而且街道两边还栽种着一些移来的树木,只是太大的树木没办法运输,所以都是些小树,相信再过几年的话,应该就可以长成可乘凉的大树了。
在上海城中参观了一圈,李愔看到的都是这种整齐的街道,刚开始正好是上班时间,所以街道上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穿着灰色工作服的工人,也有神色悠闲的船员,他们都是在上海暂停一下,所以船员们也都被船主放假,来城中游玩的,大部分都钻到码头那边满是异国女奴的妓院里了,出来的这些也都是刚从妓院里出来,现在正养精蓄锐,所以一个比一个悠闲。
上海城的规划李愔也参与了,而且还是主要的设计者,他将上海分成数个区,每个小区内又都分为住宅区和商业区,而在上海城的城郊,则是一片片的工业区,因为上海背靠苏杭,这里是有名的丝绸产区,上海这里也不例外,不少人看中了上海的位置,在这里投资建厂,专门生产丝绸,另外还有不少食品厂、被服厂等。
而在临海的那一带,则是造船厂的天下,另外钢铁厂、木材厂等与造船厂相配套的工厂也建在这里。上海这边的造船厂也都是新建的,不过上海这个港口城市发展极快,不少造船厂商都十分看好这里,所以这里的造船厂一个个都像是一夜之间就起来了似的,大部分也都已经开始接订单造船了。
登州那里有个专门的船城,那里全都是造船厂,李愔也没去那里,所以造船厂早就看厌了,因此今天也只是在这些船厂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就来到了上海最繁忙的码头上,也是上次李愔和李恪喝酒的孙氏酒楼所在的码头。
借着码头上庞大的人流,孙氏夫妇的酒楼生意十分火爆,不过当他们看到李愔和李恪时,立刻到楼上安排了个雅间,然后亲自上酒上菜,招呼的十分殷勤。因为都是老熟人了,所以李愔也没有他们夫妇客气,另外还特意询问了一下他们的生意情况,对此孙氏夫妇也一一做了回答。
在上海闲逛了一天,总的来说上海城的现状还是十分不错的,特别是上次遇到的治安问题,这次再见时已经大为改善,街道和码头上经常有巡街的衙役经过,街头上的混混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却也没人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的欺负商贩。
到了第三天早上,李愔终于要离开上海了,这次他回到登州后,就要推行大唐的币制改革了,虽然这次发行的新币很少,而且也只是作为一种辅币在使用,但这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开端,所以李愔要亲自操作。
第四百五十二章
发行银币
“都给我快点,再晚银行可就关门了!”钱二催促着两个推车的伙计,一脸焦急地吼道。车上是今天卖货所得的铜钱,加在一起正好一百五十贯,足有好几百斤,这么多的铜钱放在家里可不安全,所以钱二才这么心急火燎的运到银行存起来。
钱二是长安城中一个很普通的商人,做的生意不大也不小,不过在生意场上提起钱二,却有不少人都认识他,这主要是因为钱二虽然是个小商人,但他却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堂兄钱柜,号称是长安城十大富豪之一,而且与代表齐王府的王子豪相交莫逆,可谓是商场上的一大巨头,别人看在钱柜的面子上,自然都会对钱二刮目相看。
而钱二对于自己那位堂兄,也是十分的感激,本来他与钱柜虽然是堂兄弟,但却已经出了五服,所以在并不算太亲密。况且他小时候家中贫穷,连饭都吃不饱,后来还是钱柜看他可怜,就安排他到自己店中做了个伙计,后来等钱二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就扶持他自己经商,可以说正是钱柜对钱二的帮助,才让他能有今天。做的生意虽然算不上大,但却也能吃穿不愁,甚至还将两个弟弟送去读书,现在也小有所成,其中一个去了台湾做小吏,另一个则在上海做税官,也都算是有了个出身。
钱柜做的是棉布生意,都是从幽州那边的纺织基地进的货,加上运费也比关中的纺织厂便宜一些,然后他再转手卖给走西域的胡商,在中间赚个差价。本来棉布的生意利润极大,不过他本钱不大,一次也就百余贯的出货量,发不了大财但也饿不死人。
本来一百多贯的交易直接到银行划帐就行了,但是对方却是个老古董,根本没把钱存在银行,而是直接让人用马车拉来了,结果等钱二费时费力的让人点清时,太阳都快落山了,而银行那边也快要下班了,若是不抓紧的话,那只能把这些铜钱送回家里了,虽然钱是个好东西,但是放这么多钱在身边,却不是个好主意,至少对于钱二来说,让他守着这么多钱肯定会睡不着。
两个伙计也都是十分卖力,刚才老板已经许诺过了,只要能把钱存到银行,他们这个月的就有一贯的奖金可拿,所以两人都把吃奶的力气使出来,咬着牙拼命向前推。正是有了这两个伙计的卖力,他们终于在银行下班前赶到,然后由银行的人给铜钱称重,因为每个铜钱的重量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做个除法,就能得出铜钱的数量。
等到一百五十贯的铜钱点清之后,钱二拿出自己的银行存折和官府开的户籍,让银行将今天的一百五十贯加上。整个过程十分繁琐,而且这批钱过几天还要提出来一部分,因为又到给伙计们发工钱的日子了,另外他的货栈也要翻修一下,这些可都需要不少钱。
想到发工钱那天还得跑一趟银行,然后办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后,再叫两个伙计来拉钱,钱二就不由得有些头痛,虽然他也知道,银行的存钱与取钱的手续之所以如此繁琐,主要就是为了安全考虑,但是每次来银行时,他却还是会为此报怨。
其实对于银行这个新生事物,钱二这样的商人还是很满意的,比如他们两个都有银行帐户的人交易,就可以直接到银行来,然后将钱划到对方的帐户上就行了,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带着大堆的铜钱交易。另外银行的出现,也让他们不必将钱存放在家中,只要将钱存进银行,然后将存折拿回去就行了,要取的时候,则需要带着存折、户籍和存钱时设定的密码,密码只有本人和银行知道,只有对上密码才能取到钱。
一开始的时候,钱二对银行还有些不太信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他又从堂兄钱柜那里得知,银行的大股东正是齐王殿下。这更让他放下心来,开始将钱慢慢的都存入银行,甚至在生意上也喜欢来银行交易,毕竟对他来说,再也不用拖着装满铜钱的袋子满街跑了,只是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存取钱的手续都太麻烦了。
等到银行里的人将今天的钱加到自己的存折上后,钱二这才放下心,小心的将存折和户籍放在怀里,正准备要离开。不过就在这时,那位为他办理手续的年轻人忽然拉住他笑道:“钱掌柜,我看你经常来银行存钱取钱的,每次都要花上好长时间,刚好我们银行要推出一种新业务,十分适合你这种情况,要不要试一试?”
拉住钱二的年轻人名叫刘书,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银行的老员工人,钱二每次来办理业务,都是这个刘书接待的,两人的私交也不错,所以彼此之间也就少了些顾忌。
听到刘书的话,钱二却是翻了个白眼道:“刘兄弟,你不会是又想向我推销你们那种不记名钱票吧,那种东西的最低面值都在百贯,我那个小生意可用不上那么大面值的东西,况且你也知道,不记名的钱票虽然很好,但有些古板的人却根本不收,所以像我这种人根本用不上!”
钱二口中的不记名钱票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纸币,这种钱票无论是谁拿着,都可以从银行兑换到相应的铜钱,而且这种纸币的面值很大,所以只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流动。所以银行虽然推出这项业务已经近一年了,但用的人却不多。
不过刘书听后却是大笑道:“钱掌柜误会了,我自然知道你用不着不记名钱票,不过这次银行推出的业务却是你用的着的。”
刘书说着,十分神秘的走到银行的柜台后面,然后拿出一个小盒子,当他将盒子打开时,钱二这才看到,在这个小盒子的底部,放着一枚十分特殊的钱币,这枚钱币看起来和普通的开元通宝一样,但却是银白色,而且表面也比一般的铜钱光滑细致,看上去十分的漂亮。
看到这枚奇怪的钱币,刘书不禁有些疑惑地看了刘书一眼,然后在对方示意的眼神中,伸手将钱币拿起来仔细观看,结果当这枚钱币一入手,他就感觉出这是枚银钱,以前他在跟着堂兄钱柜时,曾做过一段首饰店的伙计,各种的首饰只要一入手,立刻就能摸出它的质地。
刘书这时也开口介绍道:“钱掌柜,这是我们银行准备发行的银币,别看它的样子和铜币一样,不过币值却比铜钱高多了,我们银行以信用保证,一枚银币可以当一贯钱,而且只要有人手持银币,随时都可以换出一贯铜钱!”
钱二是聪明人,听到刘书的介绍立刻就明白了。这种银币其实和那种不记名的钱票差不多,只不过这是用本身就比较贵重的白银所制,远不是那种只是一张纸的钱票所比,而且银币的价值也比较低,一枚只当一贯钱,这也比钱票要容易让人接受。再加上一枚银币比一贯铜钱而言,不但方便携带,而且目标也小的多,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另外钱二还想到,若是自己将手中的铜钱换成银币的话,那么哪怕是一百贯,最后也不过才一百枚银币,加在一起也才不过一斤多重,这点钱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给伙计发工钱的时候,也可以用银币来代替,可以很就发完了,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到银行取一箱子的铜钱,然后又数又算,发个工钱都要花上一个多时辰。
想到这些之后,钱二的眼睛大亮,当下急不可耐的问道:“刘书,你这里有多少银币,我想换一些!”
刘书对钱二的情况十分清楚,因此早就知道他会心动,不过他却只能十分抱歉的道:“钱掌柜,这个不好意思,这种银币暂时还没有真正发行,这枚给你看的也只是样品,若是你真的想换一些银币的话,那只能等到银币发行那天再来,而且也要尽早来,因为据我所知,这一批发行的银币并不多,若是来晚的话,那可就换不到了!”
听到银币还没有发行,钱二不禁有些失望,不过他能提前知道这个消息就已经很满足了,当下又问了刘书具体的发行时间,结果刘书告诉他,在四天之后,长安的大唐银行总部就会开始发行这种银币,等到那天他早点来就是了。
得到具体的消息,钱二对刘书也十分感激,当下谢过对方之后,这才带着伙计离开。等到第四天一大早,他就派了个伙计来排队,结果没想到的是,尽管他已经让伙计天没亮就来了,但却还是排出好长的队伍,对此刘书也是无能为力。
好不容易轮到钱二时,结果银行的银币已经被换的差不多了,最后他把所有存款都换成了银币。本来他也没打算换这么多,可是他他还从发行银币的人员口中得知一个消息,也正是这个消息,让他改变主意,将手中的存款全都换成了银币。
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回铸币权
银币发行之前,长安大唐银行总部就已经和各大商行、协会事先打好招呼,让他们知道银币的实用价值,而且只要有人用银币与他们做任何交易时,都不许拒绝收取。否则将会受到银行的制裁。
说起来大唐银行已经不是当初刚起步时的模样,现在的银行通过吸引存款,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各个商行和协会都与银行有业务上的往来,大宗货物的交易也都要依靠银行来完成,而且有时还要向银行贷款,所以一般来说,极少有人愿意得罪银行,因此银币发行一事他们也都是全力配合。
钱二也正是从发放银币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这种刚发行的银币具有极强的流通性,至少各大商行和协会都已经认可了这种银币。这个消息让他十分兴奋,结合之前刘书告诉他的,第一批发行的银币并不多,所以他可以断定,这种使用方便、流通性强,而且数量还十分稀少的银币只要一发行,肯定会升值,所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小赚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