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364

  “哈哈哈~”没想到武王的话却引得金庚信一阵大笑,紧接着他脸色一变,声音低沉的对着百济文武吼道,“你们太天真了,那齐王李愔自从与金胜曼联姻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将新罗和百济当成了囊中之物,现在新罗已经尽入他手,那么接下来就轮到百济了,无论有没有我们这件事,他都会对你们动手,可笑你们竟然还妄想用我们的性命来换取苟活,实在让人感到不齿!”
  金庚信如此狂妄的表现,自然引得不少新罗臣子再次呵斥,不过却也有不少人沉思下来,毕竟他们也都不傻,对李愔的野心也有一些察觉。而年老的武王也和王子义慈对视一眼,然后两人同时沉默下来。
  看到百济文武大臣的表现,特别是武王父子的表情时,金庚信心中大定,再次加了把劲道:“武王殿下,我知道以您的英明,肯定早就看穿了李愔的野心,只不过心中抱着万一的希望,想用我们来拖延这场战争的到来,不过在这里我可以断言,哪怕百济把我们交出去,最后依然无法阻止这场战争!”
  “没……没错,这次李愔是铁了心要灭掉我们两国,我听说现在我国的男子都快被他们抓光了,而百济肯定也难逃李愔的毒手!”正在这时,刚才还吓的全身发抖的金春秋也强打精神为自己争辩道,为些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将大唐在新罗境内的招工与捕奴混为一谈。
  其实百济的武王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当初正是他周旋于前隋与高句丽之间,借他们之手将新罗打的大败,而且还夺得不少新罗的城池,现在虽然年老,而且身体也不好,但脑子却还清楚,知道李愔此次从大唐来到新罗,绝对不会仅仅止步于新罗,肯定也不会放过他们百济,只不过经过一年的征战,百济的国力也早已经枯竭,实在无力应对李愔的攻击,所以才想将金庚信两人交出去,希望可以借此拖延一下时间。
  “父王,也许金将军说得不错,那李愔的野心决不止新罗,现在与其将金将军交出去,还不如我们两方联合,以金将军之能,说不定能帮我们百济拖住一部分唐军的攻击。”正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子义慈忽然站起来开口道。
  其实从一开始,义慈就不太赞成将金庚信两人交出去,只不过朝中文武有不少人提议,这才让他不得不保持沉默。另外在上次灭高句丽时,他就在平壤城下见过李愔,以他的了解,这位大唐的皇子绝对是个人雄,小小一个新罗肯定无法满足他的胃口,甚至他还隐隐觉得,这次不但他们百济难保,恐怕连海外的倭国都无法独善其身。
  听到王子义慈如此明确的表态,朝中的文武也都是议论纷纷,对于李愔备战这件事,已经把他们吓的慌了手脚,而且他们也明白,以百济现在的国力,根本无力抵挡李愔的兵锋,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不顾一切的想要阻止这次战争的爆发,哪怕有一丝的希望都不想放过,可是现在却被金庚信毫不留情地给戳破。
  而殿上的武王听到儿子的话后,一时间也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起头用昏花的老眼看了看金庚信两人,然后开口道:“金庚信,我可以暂时不把你们交出去,不过你们两人就暂时住在王宫里吧,至于你手下的那三千花道郎,还希望你能下道命令,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呆着,千万不要惹事!”
  听到武王要将他们软禁,金庚信和金春秋总算松了口气,毕竟没有自由总比没有命要强的多,至于约束花道郎的事,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他们现在的生死全都在百济人手中,一切自然都得小心行事。
  让人将金庚信两人带下去后,殿上的百济君臣并没有散去,反而所有人都是相对而坐,却是没有一个人说话,在这各沉默之中,使得大殿上的气氛都有些诡异。
  最终,还是年老的武王开口打破了沉默道:“各位,大家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对于这次李愔的进攻,我们百济可有何防卫之法?”
  可惜对于武王的这个问题,下面的百济群臣却都是低下了头,自家的情况他们自然都知道,百济的国力比之新罗还要弱一些,两国打了这么长时间,使得百济国内已经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不但粮食不够吃,而且各地的暴乱不断,若是再不解决目前这种情况,恐怕根本不用那位齐王殿下发兵,他们自己就得先崩溃了。
  看到所有人都不说话,武王也不禁有些生气,当下怒声道:“现在我国正处于内忧外困之局,各位都是我百济的国之重臣,难道就没人有一点救国办法吗?”
  武王的怒斥,却只是让更多的人低下了头,依然没有人敢出来搭腔,最后还是王子义慈开口道:“父王,为今之计,恐怕只有再次向倭国求援,借他们之力,来抵挡李愔的兵锋了。”
  “王子不可!”义慈的话刚出口,立刻引来一位大臣的反对,只见其义正词严的说道,“倭国之人残暴狠毒,上次借来的一万倭人,虽然帮我们打下几座新罗城池,可是现在却全都被他们屠戮一空,根本没有任何的价值,反而还激起了新罗军民的同仇敌忾之气,使得我们对新罗的作战更加困难,而且现在倭人盘踞在那几座城中,根本不肯离开,显然是想占为己有,如此狼子野心之辈,若是再将其引来,恐怕会未伤敌先伤已!”
  这位大臣的话,立刻引得不少人的附和,上次他们无奈之下请来一万倭军,可没想到这些倭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但新罗人对其十分愤恨,连百济人也对这些倭人十分不喜,都想把这些倭人尽快赶回来。
  看到自己的提议引得如此多的反对,义慈也是连连苦笑,同时心中对倭人的坏名声也感到有些无奈,而殿上的武王这时却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封奏折道:“你们都看看吧,我们就算是想请倭人派兵,恐怕也来不及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封锁对马海峡
  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上,一支中等规模的船队正自西向东而行,船队中的船只虽然不少,但是船却都不大,而且看这些船的造型,与大唐的船只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相比较而言,这些小海船建造的也更加简陋,若是让魏黑子那样的造船大师见到的话,肯定会不屑的冷哼一声,反问一句这也叫船?
  在这支简陋船队的最前方,是一船与其他船只完全不同的船,不但体积要大上数倍,而且造型也更加优美坚固,有见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只船是大唐建造的福船,而在这只福船的甲板上,一个身着淡青色冠服的矮小身影站在那里,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这是倭国派往百济的一支船队,只不过他们已经到达了百济,现在正在回倭国的途中,船上装的都是派往百济那一万军队的战利品。船头上站着的人名叫苏我起中,是倭国政权实际掌控者,苏我家族的一员。
  “苏我大人,我们当初能平安的通过这条海峡,现在自然也能平安的回去,大人您不要太担心了!”看着苏我起中担心的样子,旁边一位家臣开口安慰道。
  不过苏我起中听后却还是叹了口气道:“但愿如此吧,不过儋罗和对马全都已经落入到大唐的手中,而且还驻扎有大量的战船,若是他们想要封锁海峡的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苏我起中的话中充满了忧虑,在他们去百济之时,大唐还仅仅只是控制了一个儋罗,可是在他们准备在回国时,却听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对马岛也被大唐占据,如此一来,倭国与百济之间的对马海峡已经落入到大唐之手,再加上现在大唐的齐王李愔正在积极备战,随时都可能与百济发生战争,而他们倭国做为百济的同盟,很可能会遭到大唐战舰的攻击。
  想到大唐那恐怖的实力,苏我起中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们倭国孤悬海外,国内总有一种自大的情绪,甚至对于强大的中原王朝,都不怎么放在眼里,最多也只是把对方当成一个平等的国家对待,当初还是大隋时,他们在对大隋的国书上就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内容,从字面上将自己国主与中原皇帝提到了同一地位。
  不过苏我起中却是个明白人,当初也曾到中原游学,知道倭国与大唐之间巨大的差距,甚至别说是大唐的大军了,哪怕是现在大唐皇帝的一个儿子,也就是那位齐王殿下发兵,恐怕联合他们倭国和百济的所有兵力都很难阻挡。
  “船!有大船!”
  就在苏我起中沉思之时,忽然听到身边有人惊恐的喊道。而当他抬起头来时,却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正有一群如乌云般的大船向他们这边压来。本来他脚下的这艘福船就是在大唐订购的,算是国内少有的大船,可是和正在冲过来的大船相比,他这艘船却要小上两倍不止。
  看到冲过来的这支大船队,苏我起中心头一寒,在这片海域,能够造出如此庞大的战船的,除了大唐再无别人,而且看对方的样子,正是冲他们来的。
  “大人,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准备反抗?”苏我起中身边的一位家将抽出仿制的唐刀,一脸决然的开口道。
  苏我起中听后却是一脸苦笑,他们这支船队的规模虽然不小,但大部分都是运输的各种战利品,船上的武装人员并不多,而且这是在海上,打起来最主要是看双方战船的性能,而看看对方那些巨舰,别说战斗了,光是撞都能把他们撞到海底。
  “放弃抵抗,我们倭国与大唐毕竟还没有交战,想必他们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苏我起中无奈的吩咐道。这时他已经看清对方来的船只,几乎清一色全都是大型战船,上面的巨弩和投石机全都准备完毕,若是他们敢反抗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全军覆没。
  船上的倭国武士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是看到对面船上那手臂粗的巨型弩箭时,也感觉心中发寒,一个个将武器全都放回原处,然后站直身子怒视着压过来的巨船。苏我起中站在船头,仰起头看向行驶过来的一艘巨舰,艘船明显比其他战船要大一些,桅杆上飘扬着一面巨大的旗子,上面写着一个‘齐’字,显然这正是那位大唐齐王殿下的战船。
  到来的大唐战船显然没把这支倭国的船队当做威胁,最前方的帅船几乎都快与苏我起中的福船撞到一起才停了下来,然后一个年青的将领走到船头,探出身子向下观看,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用有些懒洋洋的声音道:“你们是从百济归来的倭国船队?”
  看着对方傲慢的样子,不少倭国武士都是心头火起,刚想出口呵斥,却被苏我起中制止,只见他上前躬身一礼道:“启禀将军,我们正是倭国的船队,不知将军为何阻拦我等?”
  听到对方承认,长相粗犷的将军眼睛一亮,笑眯眯的开口道:“奉齐王府陆将军令,你们跟我走一趟吧!”
  苏我起中听到对方果然是冲自己来的,心中立刻一惊,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道:“将军,这里并不是大唐的海域,而且我们都是天皇陛下派往百济的使者,若是将军扣留我们的话,恐怕会引起两国邦交之争!”
  苏我起中的话软中带硬,点明自己的身份,希望对方会有所顾及。不过眼前这位粗犷的大唐将军显然也不是个善茬,苏我起中的话刚一说完,对方的脸色立刻一变,厉声吼道:“大胆,撮尔小国竟敢妄自称皇,简直不把我大唐放在眼中,来人,全都给我抓起来!”
  粗犷将军的话音刚落,就见他身边的女墙上涌出一排排的弓箭手,寒光闪烁的箭尖全都冲着下面的倭国船只,这让倭国船上的人员立刻一片大乱,毕竟船上的人员大部分都只是普通的船工,根本没见过这种阵势。
  而苏我起中也没想到对方说翻脸就翻脸,自己这边还没有任何的准备,就已经全都被对方制住。而且对方显然是早有准备,上面的弓箭手一出现,立刻就从对方的船上抛下一条条钩索,然后身着轻甲的跳帮手就顺着绳索跳到自己一方的船上,眨眼之间就已经控制住了自己这条船。
  而这时后面的大唐战船也开始行动,如一群恶狼般把他们的船队给围了起来,期间有几艘船想要逃跑,可是对方的船虽大,但是速度却比他们的小船还要快,所以很快就追了上去,然后如乌云压城一般,将倭国的小船给压到了海水里,更有甚者,有些唐军的战船还用巨弩和投石机攻击小船,眨眼间就有几艘逃跑的船被砸成碎片。面对这种结果,所有倭国船只都放弃了逃跑的打算,乖乖着跟着这支大唐的船队前行。
  粗犷将军名叫朱冲,也就是当初跟在陆青身边去儋罗的那个年轻将军,这次是他第一次带领大军单独行动,自然是十分兴奋,只不过让他遗憾的是,这些倭国人的小船太没有挑战性了,几下就让对方变得十分老实,让他学到的海战经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将苏我起中船上的人全都绑起来关到自己的战船上之后,朱冲兴致勃勃的冲到对方的船上。其实他们早就盯上了这支船队,知道苏我起中是到百济运输战利品回国,所以才特意拦截他们,想要得到这笔意外之财。
  “这……这就是他娘的战利品?”冲到船舱里的朱冲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景象,打死他都没有想到,这些倭国人竟然什么都抢,所谓的战利品除了几箱金银和铜钱还能看过眼外,其他的竟然是一堆堆的衣物、粮食、佛像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连做饭用的铁锅都有,这些东西乱糟糟的堆在一起,看上去简直像个垃圾堆一般。
  “将军,这倭国人是不是穷疯了,怎么连这东西也抢?”随着朱冲的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大唐士卒从一堆衣服里用手指捏起一件衣物,这是个红色的小肚兜,不过才两个巴掌大小,看起来应该是给小孩子穿的,不过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是,这个肚兜上竟然有一团暗红色的血迹。
  看着这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朱冲也是相当的无语,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让人去其他船上查看,结果发现情况还不如他们所在这艘福船呢,除了少量的金银和铜钱外,另外也就是一些饰品值点钱,至于其他的衣服、粮食之类的,根本值不了几个钱。
  “他娘的真晦气,看来传言果然不虚,倭国还真是个穷的叮噹响的小国,真不知道殿下怎么会看中那里?估计打下来也是个赔钱货。”朱冲一脸不满的咕哝道。
  不过无论朱冲再怎么不满,这支倭国船队也不可能放回去,他的战船夹着这支船队,乘风破浪开始向新打下来的对马岛驶去。而在同一时间,大唐封锁对马海峡的消息也正式宣布出去!
第三百二十五章
偷袭泗沘城
  大唐贞观十四年一月,准备充足的李愔终于从新罗对百济发起了进攻,两万五千唐军再加上数万新罗仆从军,越过两国的边境,如猛虎一般扑向百济各城。而面对唐军如此凶猛的攻击,早已经国力疲惫的百济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挡之力,军队也是一败再败,很快就丢失了大量了土地,眼看就有亡国之危。
  而在这种情况下,驻扎在百济境内的那一万倭国援军再次被派上战场,可惜这支残暴的军队却没能延续上次的光荣,先是被唐军用火药与骑兵冲散了队伍,然后又被新罗仆从军包围,新罗人对这些烧杀抢掠的倭国军队早就恨之入骨,所以在包围这支倭国军队后,所有新罗人都像是发疯了一般,见到倭国人就杀,最后这一万军队终于被复仇的新罗人屠戮一空。
  当这个消息传到倭国之后,在李愔封锁对马海峡后一直选择隐忍的倭国绝对忍不住了,权倾倭国的苏我家族召集大军,准备正式介入李愔与百济的这场战争,不过这却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打破李愔对海峡的封锁,只可惜这件事的难度太大了,倭国低劣的造船技术使得他们在海上根本无法与大唐的海军相对抗。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自从倭国统一之后,他们国内有许多人无法清醒的认识自己与大唐的差距,所以在多方面的作用之下,倭国最后还是组织起一支四万人的水军,一千多条战船,准备以数量取胜,毕竟以他们得到的消息,封锁海峡的大唐海军才一万多人,以多欺少之下,他们未尝没有取胜的可能。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四万多人的倭国水军直扑对马和儋罗时,却忽然间发现,这两座岛屿竟然全都是空的,原来驻扎在这里的大唐海军竟然消失不见了。这个结果让倭国人精神一振,认为这是大唐怯战的表现,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倭国国内时,更是引得无数倭国贵族狂欢,同时更加坚定了他们倭国已经有了和大唐相抗衡的实力。
  大唐的避战让倭国人精神振奋,不过倭国水军统帅上市田冿却并没有放松警惕,也没有急着运输军队到百济,而是四处寻找大唐舰队的踪迹,想先把大唐海军消灭之后,去除这个海上隐患再运兵不迟。
  百济国都泗沘城,这座城市依坐落于锦江流域的下流,西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也正是因为如此,泗沘城也是一座比较重要的港口城市,不少海船会在锦江出海口处的停靠,清理一下船底的各种附属物。
  只不过因为李愔与百济之间的这场战争,使得大唐到百济的航线一下子清冷起来,泗沘城更是受到影响,茫茫的外海上极少再见到舰队到来,最多也就是沿海的一些渔民的小船会在海上飘泊,辛苦一天就为挣下一天的口粮。
  就在泗沘城西南方向的外海,离港口百里有一座荒岛,因为这座岛上没水没植被,所以来往的商船极少在这里停靠,最多只有船只在附近出问题了,才会有人把船拖过来检查一下,而现在随着这条商路的冷清,这座无名荒岛就更加没有人来了。
  不过今天的这座无名荒岛上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些人都乘着庞大的海船,载着无数大唐士卒来到这座岛上,然后开始大战前的最后休整。这些人自然就是消失多时的大唐海军,只不过除了陆青那一万五千人外,却又多了一万人的军队。
  “将军,咱们这次不战而退,想想都让人感到窝囊!”荒岛岸边的一座帐篷里,一位长相粗犷的年轻将领狠狠的一拍大腿,脸色十分不甘地低吼道。这人正是上次带人抢了倭国舰队的朱冲,看他如此恼火的样子,显然对这次的避战十分不满。
  而看着这个火气十足的年轻人,坐在主位上的陆青却是十分平静的品了口茶,然后笑呵呵的道:“朱冲,一时的避退算得了什么,只要这次的计划成功,咱们就立刻杀回去,到时候让那些倭人知道,到底谁才是大海上的霸主?”
  其实朱冲也知道,这次避战并不是因为他们怕了那些倭人的小船,其实恰恰相反,他们海军上下根本没把那四万多倭人放在眼里,可是用兵之道虚实相合,为了更快的结束这场与百济的战争,也为了避免在战争中出现大的伤亡,所以他们不惜饶一个大圈子,把百济和倭国都算计进去。
  “唉,好吧,就让那些倭人再嚣张几天,到时老子一定要用船把他们给撞的落花流水!”朱冲捏着拳头,鼓着腮帮子恨恨地说道。
  “哈哈哈~,朱将军又沉不住气了吗?”就在朱冲的话音刚落,帐外一个爽朗的笑声传来,紧接着帐篷被人挑开,一个身材精悍的中年人和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大汉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一看到这两个人,朱冲立刻站起来抱拳道:“苏将军、仁贵兄,你们那一万人安置好了吗?”
  进来的正是苏定方和薛仁贵,这次李愔派他们来,正是要完成一个斩首计划。虽然在与百济的正面交锋中,大唐军队几乎可以说是无人可挡,但是李愔却还是不满足这样的攻取进度,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计划,他将苏定方与薛仁贵派到平壤城,再次向张俭借了一万精兵,然后由陆青的海军送到泗沘,一举攻占百济的首都,以便能提前结束这场战争。
  而在另一方面,陆青的海军也可以避开与倭国水军的硬拼,估计当他们攻打泗沘的消息一传出去,早就生出骄意的倭国水军立刻就会赶来,到时陆青他们以逸待劳,一举解决倭国这批最大的海上力量,相信经过此战之后,倭国就会像是一头斩断了所有手脚的废人,到时还不是任由李愔去揉捏。
  苏定方听到朱冲的话,和薛仁贵坐下来这才开口道:“放心吧,这一万士卒以前都乘船作战的经验,所以身体状况都很不错,今天在这里休息半夜,然后咱们连夜启程,争取能在清晨赶到泗沘城,到时候可以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苏定方是李愔当初的老部下,资历比陆青和朱冲都要老,再加上又是个难得的将才,所以几人之中以他为首,只不过他和薛仁贵主要掌管一万人的步兵,陆青和朱冲则是水军将领。
  “苏将军放心,泗沘的海域情况我们都已经摸的十分清楚,再加上有指南针等工具,所以就算是在夜间航行,也不必担心迷失方向,明天清晨肯定可以到达泗沘!”这时陆青也笑呵呵的保证道。
  有了陆青的保证,苏定方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旁边的薛仁贵道:“仁贵,你是这次的攻打泗沘的前锋,若是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现在提出来,我会帮你想办法解决,否则若是到了战争上的话,那就一切都晚了。”
  其实对于薛仁贵这个副手,苏定方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在军校里的表现不错,也算是个难得的将才,但是对方却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没有上过战场,本来以苏定方这种沙场老将,是绝对不会将前锋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薛仁贵的,但是在来之前,李愔却亲自指定薛仁贵为此战的前锋,所以苏定方也不得不遵从。
  不过薛仁贵虽然年轻,但是经过在军校学习的这一年,气度却更加的沉稳,听完苏定方的话后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将军,泗沘城虽然临海,但是它的主城却离海岸还有一些距离,若是我们从港口处登陆的话,恐怕冲到主城下时,对方早就做好了准备,不过幸好泗沘还临着锦江,所以末将以为,是不是可以用船沿着锦江而上,把我们送到泗沘城下,这时再发动猛攻,必然可以起到奇兵之效!”
  听到薛仁贵的这个建议,苏定方也觉得可行,不过这却还要征求一下陆青的意见,毕竟那里的水域还是人家比较熟,能不能用船沿江而上就要看陆青的了。
  而陆青听后沉思了片刻,立刻也点了点头道:“薛将军这个计划可行,锦江这条水道可以让小船通行,到时我们可以兵分两路,先是以我们海军吸引对方的目光,然后派速度最快的车船载着薛将军进入锦江,等到我们将泗沘城的水军击溃后,苏将军就可以率着大军去援助薛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