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64

  “殿下,这水泥真是一件奇物,谁能想到,只是用几样常见的材料煅烧后,竟然能将碎石和沙子粘合起来,而且坚硬无比,就算比不上大理石,估计也相差无几。”白清用手指敲着水泥板,一脸赞叹地说道。
  “嗯,坚不坚硬,还要试过才知道,去拿把大铁锤来!”李愔可不会被这水泥板的表象迷惑,他相信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知道水泥板是不是坚固?很简单,用铁锤砸几下就知道了。
  不一会的功夫,一个工匠就拿来一把大锤,锤头足足有半个西瓜大小,李愔拿过来试试了,感觉还行,然后抡起来狠狠地砸到水泥板上。
  “呯~”随着一声闷响,李愔只感觉双手震的发麻,手臂也是隐隐作痛,再看被砸的水泥板,却只是飞出几片碎屑,砸出一个浅浅的凹痕而已。
  “嘶~,竟然如此坚固!”周围的匠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同声赞叹道。
  李愔接着又砸了几下,最后震的自己双臂都没有知觉了,这才停了下来,水泥板上虽然留下被砸的痕迹,但对于厚达半尺水泥板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呵呵,质量不错!”李愔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块水泥板的质量,几乎和后世通用水泥制成的板子也差不了多少,当然这主要是匠人们把材料打磨的都很细,从煅烧到之后的硬化都十分用心,如果以后要大规模生产的话,没有后世机械的帮助,估计质量会下降一些,但也足够满足大唐现阶段的需要了。
  “这全都是大人指挥有方,才能制出水泥这种奇物!”白清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拍李愔马屁的机会,看李愔如此高兴,立刻凑趣上来奉承道。
  “哈哈哈~,我只是动动嘴,若没有白清你和众位匠人的帮助,哪里能造的出水泥?你们都在这里等着,我现在就去请父皇来一观,并顺便帮大家请功!”李愔笑着拍了拍白清的肩膀夸赞道。
  白清和身后的匠人听了李愔的话,个个高兴的脸都快笑出花了,白清本想还谦虚几句,李愔却已经转身准备离开,不过他刚走到门口,忽然又转身对白清说道:“别忘了把宇文兄请来,这里的功劳也有他一份。”
  白清心中一惊,立刻答应一声,看着李愔离开后,他立刻小跑着去请宇文护,同时心中也在庆幸,若不是李愔提醒,他还真忘了请宇文护,宇文护可是白清的顶头上司,而且他们这些人也都是宇文护挑选的,所以论功劳当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第三十六章
巧遇牛人
  李愔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太极殿,现在天刚刚亮,正是李世民上朝的时候,到了太极殿后,李愔本想直接闯进去,却被守门的千牛卫拦了下来,领头的中郎将是个精悍干瘦的中年人,无论李愔怎么说,就是黑着脸死活不让进,李愔没办法,只能让人先进去禀报,自己在外面等李世民召见。
  估计里面正在议什么重要的事,禀报的人一直没见出来。李愔在外面等的无聊,和那个千牛卫中郎将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李愔忽然发现对方有点意思,面对自己这个亲王竟然毫无惧色,又看他面生,于是开口问道:“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启禀殿下,末将乃千牛卫中郎将苏定方,若是殿下不满,可去大将军那里告某一状!”苏定方硬邦邦的说道,他以为李愔对自己拦着他不让进殿的事心生怨恨,想问清楚自己的姓名,以便日后报复,所以才会如此回答。
  “呵呵,苏将军误会了……”李愔看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笑着开口解释,但忽然间脑子中灵光闪现,‘苏定方’这三个字如同彗星般从脑海中划过,让他一下子想起了一个初唐大名鼎鼎的人物,李愔一激动,上前抓住对方的双手问道:“苏定方?可是那个率两百骑,马踏颉利可汗大营的苏定方?”
  苏定方也是一愣,没想到李愔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而且竟然还知道自己最得意的那一战,当下脸色转为缓和说道:“启禀殿下,正是末将。”
  “哎呀~,失敬失敬,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定方兄,不知定方兄家住哪里,改日小弟一定登门拜访?”李愔一幅挖到宝的表情,十分亲热的和苏定方套近乎。
  这位苏定方可不简单,别看现在只是一个小小中郎将,可是在李治登基后,苏定方这颗明珠终于洗脱沙尘,开始大放异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其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的非凡战绩,而且更让人惊叹的事,那时的苏定方竟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以花甲之年还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了。当然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一个和他经历十分相似的牛人,也是在六十岁后开始发迹,不过那人是文官出身,现在估计还在做小史。
  “呃~,殿下……”苏定方被李愔的热情搞的浑身不自在,张着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同时心中也有些愧疚,人家梁王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种小心眼,刚才那点事更是没放在心上,现在竟然还要亲自登门拜访,这让苏定方心中有些莫名的感动。
  “殿下,陛下召见,请殿下进殿!”正在这时,刚才进去禀报的小黄门从殿中出来,向李愔施了一礼说道,刚好给苏定方解了围。
  “真不凑巧!”李愔低声咕哝了一声,他还想借这个机会与苏定方多拉拉关系呢,可现在却不是好时机,只能转头对苏定方说道:“定方兄,今日我还有要事在身,既然已经知道你在千牛卫任职,来日定来与你把酒言欢!”
  “殿下客气了,末将到时一定恭候殿下,现在还是正事要紧。”苏定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他和李愔只是初次相见,却没想到李愔如此热情,这让他一时间搞不清头脑,正盼着李愔能快点离开,他也能有时间理一理。
  李愔向苏定方一抱拳,这才转身进入大殿。殿中文武群臣都在,文官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为首,武将则以李靖为首,本来还有一个李孝恭与李靖同列为武将之首,但为了避嫌,李孝恭早早闲赋在家,几乎从来没有上过朝。
  “儿臣李愔,参见父皇!”李愔在文武群臣疑惑的目光下,快步走上前去道。
  “呵呵,朕还是第一次见六郎起的这么早,看你满面红光的样子,估计是那个水泥已经完成了吧?”李世民也一直关注着水泥的事呢,刚才听到李愔求见,他算算日子,刚好和李愔估计的时间差不多,立刻就猜到了他的来意。
  “父皇英明,现在水泥板已经制成,刚才儿臣用大铁锤砸了几个,震的双臂发麻也只是留下几个浅印子。”被自己的老爹开玩笑,让李愔感觉一阵温馨,不过他也没忘正事,立刻将之前自己试验的事讲了出来。
  “好!刚好列位臣工都在,大家随朕一起去看一看!”李世民都等了好几天了,现在一听水泥已经试验成功,当下就坐不住了,站起来就想马上去看。
  “陛下,朝堂之上政务要紧,现在正在商议剑南修路之事,怎可中途被一些不相干的事打断?”正在这时,老顽固孔颖达站出来劝阻道,上次李愔进献水泥时,他并不在场,再加上李愔做水泥的事又没有大肆宣扬,所以孔颖达并不知道水泥是做什么用的。
  李愔一听,心中暗叫真巧,没想到今天朝堂上竟然也在商议修路的事,自己还真是好运气。
  李世民却是一笑道:“孔卿误会了,水泥可不是什么不相干的事物,此物朕有大用,到时你一见便知。”说完也不理孔颖达,跟着李愔急匆匆地赶向将作监,孔颖达无奈,只能跟着文武百官一起跟在后面。
  一行人乱糟糟的赶到水泥作坊,把白清这个九品小官吓的两眼发直,人家大部分穿的都是绯袍,甚至还有不少穿紫袍的,自己这个穿绿袍的在人堆里一站,怎么看怎么扎眼。
  “微臣宇文护,恭迎圣驾!”幸好这时宇文护已经来了,所以倒不用白清这个九品小官出面。宇文护虽然是从三品,也算是朝廷大员,他这个将作监大匠职位特殊,并不像一般的朝臣那样要天天上朝,只是偶尔用到将作监时,李世民才会召见他。
  “爱卿平身!”李世民刚一进院子,就看到了那块立着的水泥板,让宇文护起来后,他径直走到水泥板前转了几圈,并且还伸手摸了摸,这水泥板看起来和石头差不多,但摸起来却比一般的石头粗糙的多。
  李愔向白清一招手,白清立刻会意,从放水泥的库房里提出一桶水泥粉交给李愔,李愔提着水泥上前说道:“父皇请看,这就是煅烧好的水泥,除了颜色外,看起来和面粉一样,用的时候只要将水调和倒入模具,阴干之后就能成为坚固无比的水泥板,当然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都要加与一些碎石和沙子,只要比例合适并且搅拌均匀,凝结之后的强度并不会降低。”
  李愔指着水泥侃侃而谈,房玄龄等人虽然早就知道水泥的事,但今天亲眼看到实物后,仍然感到十分的惊异,而孔颖达等人虽然迂腐,但这时也明白过来了,根据李愔介绍的水泥特性,他们也能猜出来肯定有修路大有关系,只不过让他们奇怪的是,如此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让李愔这个不受重视的皇子来负责?
  李愔将李世民等人引到一个刚搅拌好的水泥池边说道:“父皇请看,这就是加碎石和沙子搅拌而成的水泥,等到阴干之后,就成了这些坚硬无比的水泥板。”李愔说着又指挥匠人,将地上有几块也差不多干了的水泥板挖了出来。
  “这水泥的确奇妙,谁能想到这面粉似的东西,加水和沙石之后,竟然变的像石头一样。”李世民手里抓着一把水泥粉末,一脸赞叹地说道。
  李愔看李世民情绪高昂,于是把地上的大铁锤拿起来笑道:“父皇,可有兴趣砸两锤,试一试这水泥板的硬度?”
  “哈哈~,好,今天就让朕也活动一下筋骨,想当年朕也是勇冠三军,双膀一绞,最少也有数百斤的力气?”李世民看儿子如此凑趣,当下也是兴致大起,接过铁锤试了试,然后抡起来狠狠地砸在石板上。
  “呯~”李世民的力量虽比未成年的李愔大的多,可惜对上半尺厚的水泥板也是无用,除了飞溅的碎片多了些,印子也深一点外,水泥板根本没什么大的损坏。
  “咦~,这东西不光看着像石头,甚至硬度也不比真正的石头差。”李世民也是十分的惊讶,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面粉一下样的东西,加了水和沙石之后,竟然真变成如石头一般坚硬?
  “陛下,老臣也有些手痒,让老夫也试试看!”最喜欢凑热闹的程咬金看这水泥板如此神奇,也忍不住想亲手试试,他是大唐有名的勇将,功劳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如果只论力量,他可比李世民要强的多了。
  “好,知节你也来试试。”李世民也想看看这水泥板到底有多硬,于是立刻答应。
  程咬金没用李世民手里的那柄铁锤,而是让匠人又给他找了一个最大号的锤子,光锤头就足有西瓜大小,锤柄则有成年人的手臂粗细,一般人还真拎不动它,真不知道这么大的锤子以前是干什么用的?
  “呸~呸~”程咬金向两只手上吐了口唾沫,这才缓缓地将锤子抡到头顶,然后在周围文武百官的注目下,用尽全身的力量砸了下去。
  “轰~”李愔只听得一声巨响,就好像是有颗炸弹在耳边爆炸一般,将脑子震的‘嗡嗡’作响,同是水泥的碎片飞溅,有不少离的近的人躲闪不及,反应快的用宽大的袖子挡住脸,反应慢的则被水泥碎片脸上生疼,脾气差的直接就当场开骂,可惜程咬金脸皮厚的很,根本没把众人的怒骂放在心上。
  等到灰尘散去,再看被程咬金砸的石板,众人惊讶的发现,那柄超大号铁锤的锤头竟然嵌到了水泥板里,水泥板的表面以锤头为中心,向内陷下一个大坑,不过即便是这样,水泥板依然没有碎裂,这可比不少石头都要坚硬了。
  “陛下,此物有大用,若是用来修筑城池,不仅快捷方便,而且比砖石所建还要坚固数倍,真乃上天赐于我大唐的一大利器!”从开始就一直默默看李愔表演的李靖,这时忽然站出来说道,军神就是军神,李愔还没有说,他就已经看到了水泥的军事价值。
  李世民听后眼睛一亮,他本以为这水泥只是用来筑路的,但经李靖这么一提醒,水泥应该还有其他重要的用途,李愔这浑小子真是长大了,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惊喜。
  “陛下,若是用此物筑路,那么剑南便再无交通之苦,即便有事,大军朝发夕至,可一举荡平祸乱,若是能将全国道路都换成水泥路,到时交通发达货运流畅,百业也随之繁荣,我大唐也能更加兴盛,因此臣请陛下恩准,就算花上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也一定要将水泥路修建起来。”房玄龄不愧是大唐的文官之首,眼光之长远,非它人所能及,一下子就看到交通的重要性。
  听到李靖和房玄龄的话后,下面的文武百官也都是议论纷纷,赞叹的有之,沉吟不决的有之,但不管态度如何,他们也都知道,这水泥绝对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殿下,老臣有一事想要请教一下?”就在这时,一个李愔最不喜欢听到的声音向他问道。
第三十七章
修路的深层原因
  “哦?长孙大人请讲!”虽然很讨厌这个阴人,但李愔却不得不接下对方的问话。李世民和文武官员也都看向两人。
  “这水泥的确神妙,但不知造价几何?”长孙无忌微微一笑,一下子就问到了关键。刚才还在兴奋的李世民等人也都冷静下来,一脸紧张地看向李愔,这水泥好是好,可好东西一般都是很贵的,如果水泥的造价过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愔微微一笑,作为一个后世人,哪会不知道货物性价比的重要性,虽然他不了解水泥的材料和人工费用,但白清这个主事人却一清二楚,所以李愔向白清一招手,然后说道:“长孙大人问的好,水泥的烧制方法虽然是我提供的,但具体操作却是由白署丞来做的,所以还是由他向大家介绍一下。”孔颖达等人听到水泥竟然是李愔发明的,心中都是迟疑不定,怪不得这件事由李愔来负责。
  白清激动的腿都在打哆嗦,颤颤巍巍走到场中,向李世民和百官行礼道:“将作监署丞白清,拜见吾皇万岁,参见各位大人。”
  “快快平身,这水泥造价几何?”李世民有些急切地问道。
  “启禀陛下,这水泥用到的材料都很普通,价格也都很便宜,只是煅烧时很费木炭,耗费都在燃料上。”说这里时,白清用手指了一下那块立着的水泥板道,“如这块水泥板,用到的水泥再加上沙石,造价大概在十五文左右。”
  “十五文?”李世民眉头一皱,这个价格可不低啊,要知道现在的粮价也不过五文钱一斗,如果要修一条从长安到洛阳的水泥大道,大概估算一下,最少也要四五百万贯!而大唐一年的税收才有多少,修几条水泥路就全都没了。
  “父皇,白署丞说的只是现在的造价,如果以后大规模烧制水泥的话,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儿臣估计绝对不会超过十文,而且随着以后工艺的改进,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李愔上前一步保证道,他的话也立刻得到了白清的赞同。
  “若是能瘵价格压到十文之下,我大唐就算是拼着亏空,也要将道路修建起来,这可是保我大唐万世永存的圣举啊!”房玄龄一听,再也忍不住了,无比激动的站出来说道。
  听房玄龄这么一说,不少目光长远的官员也纷纷赞同,上前请李世民下旨,由工部负责扩大水泥的生产。有些性格谨慎的大臣也没有反对,只是提出可以先试修几条路看看效果,如果可行的话,再大肆修建也不迟。
  李世民也很为难,国库里本来就不是很富裕,他心里又一直想找机会征伐高句丽,吐蕃那边也不太平,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大战,大唐虽然家大业大,但处处都要用到钱。他又何尝看不到道路的重要性?可要是大唐拼着几年的亏空修路,到时可就什么事都做不了了,而且大唐对外也要采取守势,这对于一个野心极强的帝王来说,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思量了好长时间,李世民也没下定决心,最后只是说道:“水泥是一定要扩大生产的,道路也一定要修,不过这个花费还是太大,容朕考虑几天再说吧!”
  李世民说完之后直接就散了朝,这次也没叫什么人留下,径直乘御驾回宫了。下面的文武官员也都散了,不过有些好奇心重的人还不舍得走,围着水泥作坊想看看水泥的生产过程,可是出于保密的原因,都被李愔出面请了出去。
  一般官员倒也好办,李愔上前一说人家也就出去了,有些甚至根本不用李愔亲自去请,听说水泥作坊要保密,立刻很自觉的出去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眼色,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人竟然不是程咬金那种泼货,而是一个身着紫服的三品文官。
  李愔从刚开始就注意到这个人了,而且他与对方也认识,只是碍于情面,他不好意思上去赶人。本以为凭这个人的身份,看到自己在这边赶人,会很自觉的离开的,但没想到的是,直到其他官员都离开了水泥作坊,这个人还是笑眯眯的站在那里。
  李愔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去,一躬到地这才说道:“小侄参见房伯父!”别看李愔贵为皇子,但房玄龄却是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老人,私下里李世民都是和他们平辈论交,所以只要不是正式场合,李愔对房玄龄这些老臣都是以长辈称呼。
  “呵呵,六郞是来赶老夫出去的?”房玄龄一笑道。
  李愔却在心中腹诽,既然你都知道,那为什么还如此不知趣?可是这些也只不过能在心里想想,他可不敢当面说出来。
  “房伯父言重了,这里对别人来说当然是保密的,可对您老人家当然用不着。”李愔口不对心的笑道。
  “行了,梁王殿下就不要在我面前耍你那些小花招了。”李愔的那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的过他这个官场老狐狸的双眼?他之所以留在这里,当然是有事要找他,李愔也隐隐约约猜到了这一点。
  房玄龄斟酌了一下,然后又说道。“梁王殿下对修路之事如何看?”
  李愔却是一愣,没想到房玄龄留下来就是问修路的事,这可和水泥不是一个性质,水泥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新东西,他献上去只有功而没有过,但修路就不同了,这可是关系到大唐根基的政事,他这个皇子没有李世民的允许,是不能妄议朝政的。房玄龄在朝堂上打滚这么多年,不会连这个也不清楚,那么他这么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