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364

  “六哥,你办的好事!”脸上还带着病容的李贞一把抓住李愔的领子,一脸愤怒的吼道。
  李贞因病搬到李愔的船上,经过崔梦雪的诊治后,病情总算有了好转,不过武媚娘在李愔身边的事也终于被他发现了。事实上李愔怀疑是武媚娘故意让李贞见到她,因为那天李贞在甲板上散步,捡到武媚娘弄丢的一块玉佩,而这块玉佩李贞在武媚娘身上见过,所以这才起了疑心,结果船上的空间就这么大,他又刻意寻找,与武媚娘相见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武媚娘故意这么做的理由,李愔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李贞知道武媚娘在自己身边后,那么长安的杨氏和武美娘迟早也会知道,武媚娘估计是想通过这种办法,向母亲杨氏和小妹报一下平安,毕竟她们母女在长安无依无靠的,杨氏又遭到‘丧女’之痛,上次李愔回长安时,因为怕消息泄露,并没有将媚娘还活着的消息告诉杨氏,这也让武媚娘时常担心母亲的身体。
  母女之情乃天伦,虽然武媚娘可能耍了点小手段,不过李愔也不会因为这点而怪罪她,毕竟绑架人家的女儿已经对不起杨氏了,若是因为丧女而让杨氏有个什么意外的话,那就更加大错特错了,而且日后还可能让武媚娘对自己产生心结,也正是出于以上的考虑,李愔才将李贞和武媚娘的见面当成一次意外,根本没有深纠。
  “八弟不要太生气,你的病还没好,千万别因这件再伤了元气!”对于李贞的怒火,李愔却自知理亏,一边扶着李贞不让他摔倒,一边好言相劝道。
  “我……我不生气?”李贞气的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指着李愔怒吼道,“六哥你知不知道,自从你绑架小姨母后,所有人都认为小姨母已经死了,为此杨夫人是茶饭不思,连美娘也大病了一场,要不是有孙太医妙手回春,估计现在连人都没了?”
  李贞的话一出口,不但李愔吓得一跳,旁边的武媚娘更是脸色一白,急忙跑过来抓住李贞的手臂问道:“八弟,母亲和美娘现在还好吧?都是我不孝,才让母亲和小妹担惊受怕,若是有个万一的话,我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
  武媚娘说到这里,眼泪也止不住流了出来。不过李贞听到武媚娘对自己的称呼却是一愣,有些奇怪的喃喃自语道:“八弟?小姨母你……”
  看到李贞注意到自己和李愔之间的关系,武媚娘也有禁有些娇羞地低下头,而李愔则是尴尬的呵呵傻笑。这下李贞就算再傻,也知道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当下心中怒火更盛,再次高声怒吼道:“六哥啊六哥,没想到你还真是色胆包天,连我的小姨母你也……”
  李贞指着李愔就是一串怒骂。其实也难怪他生气,当初李愔可是让人在他面前把武媚娘绑走的,这件事不但让武美娘生了一场大病,而且也让李贞感到一种深深的自责,认为都是自己无能,所以才让武媚娘被人绑走。也正是有这种想法,李贞这两年在面对武美娘时,都会都有一种愧疚感,甚至这已经影响到他和小美娘的感情。
  “八弟,快放开夫君,当初他绑架我虽然也有错,但总归也帮你出了口气,想想李佑现在凄惨的样子,难道你就不觉得解气吗?”说起来还是武媚娘厉害,一下子就点到了李贞的软肋上。的确,他最讨厌的就是李佑,这点他和李愔都是站在同一战线上,因此一想到李愔绑架武媚娘栽赃李佑的事,立刻让他的怒火降了下来。
  看到这招有用,李愔也趁机说道:“八弟你快放开我,我也是为你考虑啊,当时我马上就要去登州了,而且肯定长时间无法回长安,可是李佑却与我不同,他随时都可以从蜀地回去,若是在他趁我不在的时候,再想出什么办法对付你,那我可就真的帮不上忙了,所以最后无奈之下,才想出这么一个下下之策,只是让媚娘一家受委屈了!”
  李贞虽然脾气急躁,但也不傻,李愔的鬼话根本骗不了他,所以听完之后,只见李贞冷哼一声道:“是嘛?六哥既然为小弟着想,那为什么小姨母会叫我八弟?”
  “啊~?这个……意外,纯粹是意外!”李愔脸皮厚如城墙,虽然脸上做出一副尴尬的表情,但脸皮却是连红都没红,反正武媚娘都已经是他的人了,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武媚娘看到李愔无赖的样子,也不禁有些好笑,不过她更担心母亲和小妹的情况,拉着李贞询问起来。李贞看到两人既然已经生米做成熟饭,心中也有些无奈,不过仔细想想也不错,六哥娶了武媚娘,那他就可以娶美娘,这样在辈分上也能说的通,总比让小姨母进宫给老爹做才人要好一些。
  想到这里,李贞心中终于平复下来,开始回答武媚娘的问话。现在武媚娘的母亲杨氏和小妹美娘都住在李贞府上,虽然在得知武媚娘被绑架的事大受打击,不过因为李贞的悉心照顾,所以倒还生活的不错,只是偶尔想起武媚娘时,还会为此伤心流泪。
  听到母亲和小妹生活还好,武媚娘也不仅松了口气,只是想到与她们一别两年,还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这让武媚娘不禁悲从中来,眼泪也开始流个不停。看到这里,李愔也是心中愧疚,将媚娘揽在怀里,一边给她擦泪一边轻声安慰。
  看到两人这么旁若无人的亲热模样,李贞也不禁白了李愔一眼,心想早早知道小姨母在这里,那自己就应该把美娘也带来,这样她们姐妹团聚,自己也能借机和美娘增进感情。
  好不容易让武媚娘停止哭泣,然后又拉着李贞嘱咐了好多的话,内容无非也就是让李贞回长安后,一定要好好照顾母亲和小妹,至于她在李愔这里的消息,可以透露给杨氏,但却不能告诉美娘,毕竟她年小口风不紧,万一泄露出去的话,那可是一件大麻烦。对此李贞也知道轻重,所以全都一一答应。
  交待完这些之后,武媚娘借口说自己想一个人呆一会,然后把李愔和李贞两兄弟都赶了出去,只不过当她关上房门之后,脸上的悲伤慢慢褪去,转而换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色。
  只见武媚娘轻轻地走到床边的梳妆台前,看了看镜中那个如花的美貌少妇,忽而幽幽地叹了口气,然后用低不可察的声音自语道:“武媚娘啊武媚娘,难道你真的是一个阴险的女人吗?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竟然在夫君面前也要耍弄心计,难道你就不觉得累吗?”
  武媚娘对着镜的中自己问出两个问题后,却忽然垂头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忽然抬起头来,眼角却已经多了两颗晶莹的泪水,只是目光却越加坚定,语气沉重的缓缓说道:“我此生已属夫君,无论为媵还是为妾,我武媚娘都认了,可是我们武家姐妹一定要出人头地,小妹,二姐一定帮你坐上王妃之位!”
  武媚娘的确是故意让李贞知道自己在李愔身边的,只不过她这么做的动机却并不像李愔想的那么简单,而是几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其中也有李愔所想的那样,想让母亲杨氏知道自己还活着,不过这只是一个次要原因。
  武媚娘暴露自己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冲着李贞去的,确切地说,她是冲着李贞和小妹美娘去的。李贞已经十三岁了,马上就要十四岁,也就是说,他很快就要到婚配的年纪了。虽然李贞几乎没有坐上皇位的希望,但却也是几个重要的皇子之一,他母亲燕妃出身名门,特别是燕氏一族紧跟着李愔的脚步,几乎把持着南方六召及吐蕃之间的所有商路,可以说是有财有人又有势。
  也正因为如此,李贞的婚事自然让不少人都上了心。而且以李贞的身份,他的婚姻注定要带上政治联姻的色彩。
  武氏姐妹虽然是应国公的嫡女,但即便是武媚娘的父亲还在时,应国公府的地位也不怎么高,更别说现在已经没落了,再加上杨氏和武美娘又是被武氏兄弟赶了出来,可以说除了一个身份外,几乎一无所有。因此无论李贞有多么喜欢武美娘,可是想要娶她为王妃却也是难上加难。说句不好听的,甚至连李贞心里可能也会嫌弃武美娘的身份。
  也正是因此如此,武媚娘才故意让李贞知道自己和李愔在一起,而且还是李愔最亲近的女人之一,以李愔恐怖的影响力,她这一出现,立刻就会给小妹美娘身上增加无数的筹码。特别是在刚才与李贞的谈话中,她有意无意的还向李贞透露,自己负责齐王府的情报工作。
  即是李愔的女人,又身负如此重要的职责,如此可见武媚娘对李愔的重要性,有这么一个姐姐在,远在长安的小美娘就不再是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再加上李贞和美娘的感情,这也就更增加了美娘做为王妃之位的可能性,这才是武媚娘这么做的真正原因。
  武媚娘的算计几乎天衣无缝,甚至李愔也没想到她会有这么深的意图。只不过武媚娘毕竟是人而不是冰冷的机器,她也有自己的感情,想到为此连夫君也一起算计,这让她心中也有些自责和愧疚。
第二百三十三章
华亭野店
  李愔的船队一路南下,很快就到达了苏州地界的外海。就在船队里的人都以为李愔要沿着长安入海口进入长江河道,然后登陆上岸进入苏州城时,却没想到李愔竟然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意外的举动,那就是将船停在了长江出海口南岸。
  李愔停靠的地方其实也属于苏州境内,确切地说,这里应该属于苏州治下的华亭县。提起华亭这个名字,估计后世人知道的不多,但若是把华亭这块地方在后世的名字叫出来,估计所有人都是耳熟能详,哪怕没有来过这里,但肯定也能说出一两样这个地方的特色来,而这个名字就叫上海。
  在后世一提起上海这个名字,大部分的第一反应就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做为世界上著名的金融和时尚之都,这里汇聚着无数人的梦想,无数年轻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上海,想要在这里做出一番出人头地的事业,只不过有人成功就有人失败,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几乎每天都上演着悲、欢、离、合的人生喜剧,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演员与观众之分,所有人都舞台上的一员。
  上面提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上海,而在李愔所处的公元七世纪,上海这片土地大部分都是一片荒芜,甚至连上海这个名字都还没有出现,而这里统一属于苏州府下的华亭县,李愔的船队就是停靠在这里。
  船队停靠的地方是一个极其简陋的码头,甚至船队里的大船根本就无法靠岸,所以李愔他们只能乘着小船在码头靠岸,然后徒步上岸。可能是为了防备海上风暴的侵袭,所以华亭县城离海岸有二十多里,而他们所在的码头只是县中渔民用来出海捕鱼的码头,自然无法让大船停靠。
  李愔乘着小船第一个上了岸,然后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一下码头上的环境。只见码头两边的沙滩上,有十几艘破渔船底朝天摆放着,一群渔家女子本来边说边笑的补网,只是忽然看到船队的大船,又看到李愔他们这些衣着光鲜的贵人上岸,都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一个个站在那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六哥,你带我们来这个岛不拉屎的地方,不会就是为了看这些渔家女子补网吧?”李贞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这次也跟着李愔上了岸,只是他站在码头左右前后都看了几遍,除了沙滩上的渔妇外,还真没什么可看的东西。
  “去去去~,小孩子懂什么?”李愔白了李贞一眼,这次上岸的只有他们四兄弟一些护卫,燕北他们都还留在船上,因为本来李愔也没打算在这里呆多长时间。
  只见李愔抬头看了看,发现不远处有个简陋的草棚子,棚子边挂着一个块破布,勉强可以看清上面写着一个‘酒’字,看来应该是个最低等的乡村野店。看到那个小店,李愔脸上立刻一喜,当下指着那里说道:“三哥、七弟,那里有个小酒馆,咱们到里面休息片刻,我已经派人去县城通知当地的官员前来,一会有些事情要问问他。”
  李恪和李恽也都不知道李愔在搞什么鬼,船上的给养十分充足,按说根本不用靠岸,只法这李愔执意在来,他们也拦不住,而且听王安说,李愔好像还在这里准备了什么大礼要给李恪,可是看看这里的情形,李恪实在看不出李愔的大礼在哪里?
  不过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李恪他们猜不出李愔的想法,只得任凭李愔安排,所以只得跟着李愔来到前面的酒馆。其实与其说这里是酒馆,还不如说是一个三个通风的草棚子,唯一不通风的那面墙边,则摆放着一个木板搭成的长案,案上摆放着几个粗瓷盆,盆里盛放着咸鱼、豆干之类的下酒菜。
  在长案的后面,站着这个酒馆的主人,其中一个头发花白老头子正爬在案上打瞌睡,另外一个则是个十四五岁的渔家少女,模样长的倒也周正,只是皮肤黝黑粗糙,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出海打鱼的人,看这两人的年纪,估计很可能是爷孙俩。
  李愔他们的到来,立刻惊动了正在打瞌睡的老头子,而当这个睡眼蒙眬的老头看到自己的小店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时,立刻精神一振,以和他年龄不相符的敏捷从柜台上窜出来,一脸谄笑的对李愔等人说道:“各位贵人光临小店,实在让小老儿这里蓬荜生辉,各位客官快请上坐!”
  老头一边招呼李愔他们,一边将桌凳连擦了几遍。老头虽然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开了这么多年的店,也能分辨出一些客人的身份。李愔和李恪四兄弟都是身穿华服,旁边又有数十护卫,这种人自然是非富即贵,无论如何都得罪不起,因此他才会如此殷勤。
  等到李愔四人落坐之后,柜台后的那个少女立刻提着水壶出来,将四个粗瓷大碗摆放在李愔他们面前,然后给每人倒了碗白水,而这时旁边的老头又开口问道:“四位贵人,小店虽然简陋,不过还是有些海味可以入口,不知四位想吃些什么?”
  李恪和李恽、李贞看这店里如此粗陋,因此根本没有任何胃口,至于面前的水更是动也没动,而李愔看这店里虽然简陋,但用具却也干净,因此端起大碗喝了口水,这才开口笑道:“老丈,我们都是从海上来的,因此海味都已经吃的腻了,你这里若有青菜之类的,倒是可以上来一些!”
  老头听到李愔他们来自海上,当下也是一惊,伸长脖子向店外的海面上看了看,这下总算看到李愔的那些大船,当下心中更是惊骇,脸上也更加恭敬,不过当听到李愔想吃青菜时,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道:“启禀贵人,小店本小利薄,现在也才二月间,实在没什么青菜可食,只有些豆干、鸡蛋之类的小食。”
  “咦?你这老头怎么睁眼说瞎话,若是没有青菜,那盆里是什么?”李贞本来并不关心吃什么,毕竟在他看来,这小店实在是又脏又破,根本提不起胃口,不过听到老头的话时,眼角无意间扫过柜台上的一盆东西,这才开口说道。
  顺着李贞的手指,李愔他们扭头看去,结果看到的却是一盆蒸菜,里面绿油油的菜叶挂着白面,而且看上去才刚蒸好不久,上面还不停地冒着热气。
  “启禀贵人,这是小老儿的孙女早晨挖的野菜,都是些粗粝之物,各位身娇体贵的,哪里能吃这些东西?”老头急忙解释道。
  “野菜?”李愔听后眼睛一亮,吃多了山珍海味,让他还的确有些怀念野菜的滋味,况且在前世时,野菜可是比正经的蔬菜还要贵,甚至连各大酒店也有各色制作精美的野菜佳肴,想想那种味道都让人流口水。
  “老丈,你就把那野菜给我们上一大份,然后再上些豆干之类的小菜,至于鱼就免了,在船上早就吃够了!”李愔当下吩咐道,与李恪他们不同,他对这些乡间野味倒是充满了兴趣,虽然自己上岸是另有它事,但在谈正事之前,倒也不妨先品尝一下这乡间的美食。
  老头一听李愔执意要吃,自然不敢再多说,转身让孙女准备了。而李恪则这时也有些不耐地问道:“六郎,你千里迢迢跑来这里,不会就是想品尝一下华亭的野菜吧?”
  “哈哈哈哈~,三哥,若是这里的野菜真的合我的胃口,那我们回来之时,小弟倒真的还会再跑来吃上一次,不过华亭县可是三哥你的地盘,所以这顿饭就由你请了!”李愔听后大笑道,顺便还把饭钱算到李恪的头上。
  看到李愔无赖的样子,李恽和李贞都是捂嘴偷笑,而李恪更是哭笑不得,指着李愔无奈地道:“六郎,你就不要再卖关子,咱们都已经上岸了,还是把你的目的全都讲出来吧!”
  “嘿嘿,三哥你别着急,等去找华亭县官员的人来了再说,咱们还是先吃点东西再说!”李愔却一点也不显得着急。
  “为什么非要等当地的官员来了才行,正如你刚才说的,这里属于苏州,也就是我的地盘,有什么事和我说不也一样吗?”李恪有些不解地问道。他这两年虽然一直在长安,但身上还有一个苏州刺史的官职,只是与李愔不同,他这个刺史并不管事,真正坐镇苏州的则是苏州别驾,也就是像赵复那样的官员。
  没想到李愔听后,目光却是瞟了李恪一眼,似笑非笑的开口道:“三哥,咱们兄弟之间我就不绕圈子了,苏州虽然是你的地盘,但你可知苏州及下属的几个县分别有多少百姓,这些百姓又以何为生,苏州周边又有哪些资源,又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发展当地经济?”
  李愔一连串的问话,将李恪问的是哑口无言,他这个苏州刺史只是个名义,根本没有来上任过,对苏州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自然无法回答李愔问出的这些问题。
  看到李恪的样子,李愔却是笑着拍了拍自己这位三哥的肩膀,然后说道:“三哥,你以前可不是个好刺史,明明治下有这么一块宝地,却一直没有注意到,今天小弟就送给你一个大大的聚宝盆!”
第二百三十四章
谢县令
  听到李愔说自己不是个好刺史,李恪脸上也是一红,不过他也没有否认,因为事实的确如此,自从担任苏州刺史后,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苏州。而接下来李愔又说他守着宝贝却不自知,这让精神一振,对于自己亲弟弟的本事,他可是真心佩服的。
  “六哥,难道三哥这里埋藏有什么宝藏不成,或者这地下有什么没有人知道的矿产?”李贞一听也来了兴趣,满脸急切地问道。他年龄太小,前两年李愔大搞工商业时,李贞根本没能赶上,所以他越王府里的产业并不多,眼看着三哥和六哥府里都是日进斗金,他自然是眼红的厉害,这次之所以吵着要跟李愔出来,除了想开开眼界外,最主要的也是想给府中增加一些产业,因此一听李愔说脚下的地方是个聚宝盆,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切~,小孩子懂什么,宝藏和矿产再怎么值钱,可也有用完的一天,哪里能比得上财源滚滚的聚宝盆?”李愔轻拍了一下李贞的脑袋,一副大哥教训小弟的模样。李贞现在满脑袋都是聚宝盆的样子,丝毫没在意李愔的教训。
  “六弟,你快给为兄讲讲,这个聚宝盆到底是什么?”李恪这时也忍不住了,一脸焦急的开口问道。甚至连一向老实的李恽,目光中也露出热切的目光。
  “嘿嘿,三哥别着急啊,等一会人来了咱们再说!”李愔却是笑呵呵的卖关子,而这时刚好店家老头和孙女把菜送上来了,菜不多,一共四菜加一盆,分别是盐水煮豆、盐水豆干、盐水煮蛋,最后一个终于不是用盐水煮的东西了,而是一盘凉调海菜。至于那中间的那个粗瓷盆里,则是李愔点名要的蒸野菜,同时那个渔家少女还给每人面前放上一碟蒜泥。
  “哈哈~,在船上吃了好几天的罐头,今天总算是见到绿色了,三哥你们快尝尝了,虽然只是乡野小菜,但也别有一番风味!”李愔说着也不客气,抄起筷子每样都尝了尝味道。
  四个小菜的做的一般,还不如前世李愔吃的街头小吃,不过那盘蒸野菜的确不错,现在正是野菜正嫩的时候,而且蒸菜的人显然很有经验,菜与面粉的比例刚好,蒸的时候又加了麻油,使得在野菜的清香之中又带着股勾人的麻油香气,的确让人有胃口大开的感觉。
  李恪和李恽、李贞看小店粗陋,本来是不想动筷子的,但架不住李愔一再邀请,他们也就勉为其难的尝了尝蒸野菜,可能是平日里吃多了山珍海味,也可能是这几天在船上吃腻了罐头,今天忽然尝到这清淡的蒸野菜,这让他们都感觉十分的新奇,因此也就不再计较小店的环境,和李愔争抢起来。
  李愔才刚吃了几口,忽然发现盆中的野菜已经不多了,旁边的几样小菜味道实在不怎么样,他也懒的下筷,于是干脆扔下筷子,与站在旁边的店家老头闲聊道:“刚才来的匆忙,不知老丈你如何称呼,今年高寿啊?”
  老头一听李愔问起自己,当下有些诚惶诚恐的答道:“启禀贵人,小老儿姓孙,周围的人都叫我孙老头,今年刚好六十有五!”
  李愔一听笑着问道:“原来是孙老丈,我看此地比较偏僻,而且又没有什么行人,你把店开在这里,怎么会有生意?”
  “呵呵,贵人有所不知,这里平时的确没什么人,不过每天傍晚时,外出打渔的人都会回来,县里收鱼的贩子也会赶过来,那时候刚好是饭点,所以无论是买鱼的还是卖鱼的,大部分都会在小店吃上点东西,收获不错的时候,还会有人喝上几杯,小店主要就是靠他们养活!”孙老头笑呵呵的回道。
  李愔听后点了点头,难怪这店里的吃食做的如此粗陋,原来都是给那些下苦人吃的,他们身上也没几个钱,自然吃不起太贵的东西。接下来李愔又随口问了一下华亭县的情况,孙老头毕竟是开店之人,店里人来人往的,各方面的消息都知道一些,因此倒让李愔打听到一些有用的情况。
  华亭县在苏州的东北方向,这个县占地面积倒不小,不但包括了后世的上海,而且还将后世的昆山也包括在内。只不过与后世那种繁华无比的国际大都市不同,现在的华亭县却相当的贫困,县中的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临苏州较近的西南方向,主要是以务农为生,而少部分沿海、沿江地区,则是主要以打鱼为生,比如李愔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小小的渔业码头。
  本来李愔还想具体了解一下华亭县的人口、土地等情况,可惜眼前的孙老头只是一个乡野村夫,对这些问题实在是答不上来。幸好正在这时,小店外的黄土小路上,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方一个身穿红色官服的人骑在马上,前边是两个王府的护卫开路,正在疾速向这边赶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