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177





陶宗旺










郑天寿










段景住










单廷圭










郁保四










丁得孙










王定六




郝思文
扈三娘
魏定国
孙二娘
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一十员:
正将五员:










偏将五员:










杭州六和寺坐化正将一员:
鲁智深
折臂不愿恩赐,六和寺出家正将一员:


旧在京,回还蓟州出家正将一员:
公孙胜
不愿恩赐,于路辞去正偏将四员:
正将二员:




偏将二员:




旧留在京师,并取回医士,见在京偏将五员:
安道全
皇甫端
金大坚




见在朝觐正偏将佐二十七员
(64)

正将一十二员:


卢俊义





荣  柴



呼延灼



宗  李

阮小七
偏将一十五员:




























顾大嫂
宣和五年九月
日,先锋使臣宋江、副先锋臣卢俊义等谨上表。”
上皇览表,嗟叹不已,乃曰:“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见存,又辞去了四个,真乃十去其八矣!”随降圣旨,将这已殁于王事者,正将偏将,各授名爵。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如有子孙者,就令赴京,照名承袭官爵;如无子孙者,敕赐立庙,所在享祭。惟有张顺显灵有功,敕封金华将军。僧人鲁智深擒获方腊有功,善终坐化于大刹,加封义烈昭暨禅师。武松对敌有功,伤残折臂,见于六和寺出家,封赠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已故女将二人,扈三娘加封花阳郡夫人,孙二娘加封旌德郡君。见在朝觐,除先锋使另封外,正将十员,各授武节将军
(65)
,诸州统制;偏将十五员,各授武奕郎,诸路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女将一员顾大嫂,封授东源县君。
先锋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副先锋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军师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
(66)

关胜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呼延灼授御营兵马指挥使
(67)

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
柴进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
李应授中山府郓州都统制。
朱仝授保定府都统制。
戴宗授兖州府都统制。
李逵授镇江润州都统制。
阮小七授盖天军都统制。
上皇敕命各各正偏将佐,封官授职,谢恩听命,给付赏赐。偏将一十五员,各赐金银三百两,彩段五表里。正将一十员,各赐金银五百两,彩段八表里。先锋使宋江、卢俊义,各赐金银一千两,锦段十表里,御花袍一套,名马一匹。宋江等谢恩毕,又奏睦州乌龙大王,二次显灵,护国保民,救护军将,以全德胜。上皇准奏,圣敕加封忠靖灵德普祐孚惠龙王。御笔改睦州为严州,歙州为徽州,因是方腊造反之地,各带反文字体。清溪县改为淳安县,帮源洞凿开为山岛。敕委本州官库内支钱起建乌龙大王庙,御赐牌额,至今古迹尚存。江南但是方腊残破去处,被害人民,普免差徭三年。
当日,宋江等各各谢恩已了,天子命设太平筵宴,庆贺功臣。文武百官,九卿四相
(68)
,同登御宴。但见:
屏开孔雀,褥绣芙蓉。黄金殿上开筵,白玉阶前设宴。朱红台上,摆列着百味珍馐;龙凤桌围,设放着金银器皿。玻璃碗内,供献上熊掌驼蹄;琥珀杯中,满斟下瑶池玉液。珊瑚碟四时异果,玛瑙盘凤髓龙肝
(69)
。教坊司搬演新文杂剧,承应院摆列舞女歌姬
(70)
。光禄寺进呈御酒,帝王开颜;鸿胪寺报名赏宴,臣宰欢忭。大官署宰马敲牛,供筵赐饭;珍馐署推装果品,美味时新。往来进酒,无非是紫衣陪臣;上下传杯,尽都是锦衣内侍。太平设宴,显皇上不负功臣;得胜回朝,是武将赤心报国。画鼓振敲欢宴美,教坊齐贺太平歌。
上皇设宴,庆贺太平。御筵已毕,众将谢恩。
宋江又奏:“臣部下自梁山泊受招安,军卒亡过大半。尚有愿还家者,乞陛下圣恩优恤!”天子准奏,降敕:如愿为军者,赐钱一百贯,绢十匹,于龙猛、虎威二营收操
(71)
,月支俸粮养赡;如不愿者,赐钱二百贯,绢十匹,各令回乡,为民当差。
宋江又奏:“臣生居郓城县,获罪以来,自不敢还乡。乞圣上宽恩给假,回乡拜扫,省视亲族,却还楚州之任。未敢擅便,乞请圣旨。”上皇闻奏大喜,再赐钱十万贯,作还乡之资。当日,饮宴席终,谢恩已罢,辞驾出朝。
次日,中书省作太平筵宴,管待众将。第三日,枢密院又设宴庆贺太平。其张招讨,刘都督,童枢密,从、耿二参谋,王、赵二大将,朝廷自升重爵,不在此本话内。太乙院题本
(72)
,奏请圣旨,将方腊于东京市曹上凌迟处死,剐了三日示众。有诗为证:
宋江重赏升官日,方腊当刑受剐时。
善恶到头终有报
(73)
,只争来早与来迟。
再说宋江奏请了圣旨,给假回乡省亲。当部下军将,愿为军者,报名送发龙猛、虎威二营收操,关给赏赐,马军守备。愿为民者,关请银两,各各还乡,为民当差。部下偏将,亦各请受恩赐,听除管军管民,护境为官,关领诰命,各人赴任,与国安民。
宋江分派已了,与众暂别。自引兄弟宋清,带领随行军健一二百人,挑担御物行李衣装赏赐,离了东京,望山东进发。宋江、宋清在马上衣锦还乡,回归故里,离了京师,于路无话。自来到山东郓城县宋家村,乡中故旧,父老亲戚,都来迎接。
宋江回到庄上,不期宋太公已死,灵柩尚存。宋江、宋清痛哭伤感,不胜哀戚。家眷庄客,都来拜见宋江。庄院田产家私什物,宋太公存日,整置得齐备,亦如旧时。宋江在庄上修设好事,请僧命道,修建功果,荐拔亡过父母宗亲。州县官僚,探望不绝。择日选时,亲扶太公灵柩,高原安葬。是日,本州官员,亲邻父老,宾朋眷属,尽来送葬已了。不在话下。
宋江思念玄女娘娘,愿心未酬,将钱五万贯,命工匠人等,重建九天玄女娘娘庙宇,两廊山门,妆饰圣像,彩画两庑,俱已完备。不觉在乡日久,诚恐上皇见责,选日除了孝服,又做了几日道场。次后设一大会,请当村乡尊父老,饮宴酌杯,以叙间别之情。次日,亲戚亦皆置筵庆贺,以会故旧之心。不在话下。宋江将庄院交割与次弟,宋清虽受官爵,只在乡中务农,奉祀宗亲香火。将多馀钱帛,散惠下民。把闲话都打叠起。有诗为证:
衣锦还乡实可夸,承恩又复入京华
(74)

戴宗指点迷途破,身退名全遍海涯。
再说宋江在乡中住了数月,辞别乡老故旧,再回东京来,与众弟兄相见。众人亦各自搬取老小家眷,回京住的,有往任所去的;亦有夫主兄弟殁于王事的,朝廷已自颁降恩赐金帛,令归乡里,优恤其家。宋江自到东京,每日给散三军。诸将已亡过者,家眷老小,发遣回乡,都已完足。朝前听命,辞别省院诸官,收拾赴任。
只见神行太保戴宗,来相探宋江,坐间说出一席话来。有分教:宋公明生为郓城县英雄,死作蓼儿洼土地
(75)
。只教名标史记几千年,事载丹书百万载。正是:凛凛清风生庙宇,堂堂遗像在凌烟
(76)

毕竟戴宗对宋江说出甚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
(1)
 坐化——佛教徒端坐如生,安然逝去,谓“坐化”。
(2)
 衣锦还乡——是升官发财富贵以后,穿着考究回到故乡,带有向家乡人自夸之意。
(3)
 禅机——佛教禅宗僧人谈禅说法时,用含有深刻喻意、机要秘理的言辞诗句或某种暗示,使人能够触机领悟其隐语的深意,发人猛省,故名“禅机”。
(4)
 心灰——此乃佛教语。心中的尘埃。比喻世俗杂念早已为死灰,极言内心之清静。
(5)
 三竺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山飞来峰东南,其上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寺院,合称三天竺,省称三竺。
归去来——犹言回去,以暗示死亡。
(6)
 一鼓——即击一次鼓。引申谓一举,一战,速战速胜之意。
(7)
 细马——犹谓驯服的骏马。
拣——挑选。山东方言。
(8)
 血刃——刀口上有血。比喻杀戮。
(9)
 细人——此指年轻的侍女。
(10)
 金帛——黄金和丝绸,喻指贵重钱财。
(11)
 《续资治通鉴》卷四十三确有宣和三年四月,童贯与王禀等分兵四周包围帮源洞之记载,真真假假构成小说家之创作。
(12)
 宋鉴——有《宋元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此不知具体指何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