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9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9/2763

  参加工作到现在,虽然积蓄依然只有六位数,但800万这样的数字,对现在的方颖芝来说,至少不是可望而不可的数字。
  “他们的模式,简单得很,说白了,就是用金融杠杆来以小搏大。”德隆模式,也是不少人想仿效的模式,对这个,冯一平两辈子都研究过。
  “比如:先掌握一家上市的壳公司,装入优质资产,大幅抬高股价,然后通过公开市场融资或者通过(大大升值了的)股票质押贷款的方法圈来大量现金,有了现金就可以控制更多上市公司,收购装入更多优质资产。”
  “每循环一次,控制的资金就可以成倍放大,几个循环下来,便能达到以一博十甚至以一博百的效果。”
  “怎么听起来,跟阿基米德撬动地球似的。”方颖芝说。
  “对,他们都用了杠杆。”冯一平说。
  “从有关报道看,德隆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介入了多方面的操作,据推测应该运用了多种杠杆手法,惟有如此,德隆才能以800万起家,短短十来年中,打造出一个净资产几十亿,直接控制资产400亿、间接控制1200多亿的庞大帝国。”
  “真厉害,”方颖芝问,“可为什么他们现在遇上了难关?”
  他就喜欢看冯一平这样侃侃而谈。
  “坐庄,也是需要投入的,”冯一平说,“他自己下属的上市公司,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老三股,为了让股价抬高,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是,这股价炒上去以后,不管大市如何,就一定不能跌下来,因为他们可是以这高额的股价为基准,在多个金融机构融资来着。”
  “股价一跌,他们就要跟着另外提供抵押物,但是他们旗下的公司之间,各种担保关系错综复杂,想找出新的抵押物,实在太难。”
  “但人算不如天算,啤酒花事件引爆担保圈,牵连着XJ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往下挫,其它人还好,他们老三股的价格降不得,只能硬着头皮护盘,高价往里收以维持高价……”
  “我估计现在啊,他们手里可能攥着老三股大部分的股份,这老三股加起来,市值可不少,填这个窟窿,就得花巨资。”
  “填这个窟窿的钱,是他们在外面花了很高的代价融来的,志毅应该知道,德隆系下属的那些金融机构,应该到处以高额回报来找资金。”
  “对,我听蔡磊说,德隆旗下一家信托公司经常给他打电话,现在许诺的回报,都到了22%,我都心动了,是不是要给他们一笔钱。”高志毅说。
  “你幸好没投,不然你会发现,你让他们委托投资的这些钱,多半会变成老三股的股票,而且是老三股的高价股票。”
  连方颖芝也摇头,“22%的回报,怎么可能?他们怎么会这么做,肯定会亏的嘛。”
  “这倒不是不能理解,有时从企业全局考虑,亏一点,其实关系也不大,让企业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只要企业在,亏了的钱,还有机会赚回来,只是,外面的报道对德隆各种不看好,我是担心,他们允诺的这么高的回报,估计也拉不到多少资金。”
  “还有,他们的摊子铺得太大,整合了那么多产业,要整合一个产业,至少也要投入50亿以上,而且这都属于长期投资,”冯一平摇了摇头,“这又得投入多少资金?”
  “还有由此而来的十几条资金链,一条缺几亿,加起来就是几十亿的窟窿,说实话,我这样算算,都替他们揪心,实业的回报有限,老三股的股票,差不多都握在自己手里,想炒都没办法炒,哪里来钱呢?”
  “我听说了一个消息,”金翎说,“就在不久前,他们向证监会打报告,希望将湘火炬和合金股份合并。”
  “哦,这倒是个办法,这样一来,又能拉高一次股价,他们也可以借机高位出手套现一部分。”
  “可是证监会马上否决了他们的提议。”
  “呵呵,也在情理之中,”冯一平说,“他们又不是国企,怎么可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得到证监会的支持,况且,因为以前那些狂妄而不加掩饰的做法,证监会好像也不应该放他们一马。”
  “那这么说,他们一定会垮?”高志毅问。
  他神情同样有些沉重,毕竟是一家这么知名的公司,如果也说垮就垮,那对所有的商人,都会是一个震动。
  “我不确定,但是,我能猜到他们垮台的征兆,正常来说,他们话里巨量资金持有的老三股股票,还不能抛,一抛,股价必然下降,股价一降,就连带着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哪一天他们抛售老三股的股票,那怕就是崩溃的前夕。”
  “所以,你其实对唐家的提议,一点都不感兴趣,对吗?”金翎问。
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终决定
  “《天龙八部》里,鸠摩智提出用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的功法,来换六脉神剑,枯荣大师全然不为所动,连自家祖传的功夫都学不好,得到少林寺的功法再多,再精妙,又有何用?”
  听他突然往武侠小说上扯,几个人都停住了筷子,听他说完,自是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对啊,德隆是很厉害,他们整合的那些产业,是很有前途,但是自家在做的这些事,在外人看来,哪一样,又不是前途无量呢?
  只有金翎嗔了他一眼,“搞得就和老马上身一样。”
  “好吧,那我换个说法,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一个炒瓜子的,因为做出来的场面太大,赚的钱太多,就几次惊动中央领导;我还知道一家公司,只做锡纸,就专门为这个做配套,”他指了指桌上的绿箭口香糖,“这不起眼吧,但是那家公司一年的产值,就轻轻松松好几亿。”
  “一个瓜子,一个锡纸,都是小项目,做专了,做精了,都有那么大的市场,我们现在也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公司,涉足的哪一个领域不是前途远大?再去收购一些不相关的产业,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你这是狡辩,”金翎马上说,“如果你同意,我们只是投资德隆,要是省事,其实只要派人加入他们董事会就好,又不用我们自己经营,德隆的执行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哪会影响我们自己的项目?”
  “好吧好吧,”冯一平举起手来,“我是有你说的那么点意思,嗯,我是想让大家知道,好多时候,繁花渐欲迷人眼,你今天可能觉得,这个方向挺不错,明天又会发现,哟,那个项目也真挺好……到后来,德隆就是最好的例子啊同志们。”
  “金总,understand?”
  一家公司不管实力如何强到天际,总是有上限,所以到后来,对高层来说,取舍很重要。
  如果不懂得取舍,那就不只是贪多嚼不烂的问题,而是可能会连原本的主业都会受到牵连,或者最后干脆像德隆一样,扩张无度,导致出师还未捷,却可能身先死。
  “你说的有道理。”金翎郑重的点了点头。
  但转眼就说起了另一件事,“我突然想起另一件事来,一个人,喜欢一个女明星,那还算是好事,要是喜欢所有漂亮的女明星,而且都还想把她们一股脑给抱到家里去,那就是取死之道。”
  大家都笑了起来,“谁会这么狂?”高志杰笑着问。
  金翎笑而不答,却有意无意的看了冯一平一眼,见他正在低头认真的对付一块排骨,两只筷子好像都不够用,大有要上手的趋势。
  刚刚还语重心长,谆谆教诲的冯一平,在她说起这话的时候,就悄悄低下了头,没办法啊,人家说得好有道理,他只能无言以对。
  我就知道,绝不能在女人面前说这样的话,我那天怎么偏偏就说了出来呢?
  他现在有个深深的担忧,这个梗,金翎怕是会一直提起来。
  唉,出言不慎啊!
  方颖芝觉得金翎语有所指的样子,但一想,不会啊,一平他对明星,好像从来不感兴趣,不然,去年那位知名花旦那么明显的勾搭,他怎么会置之不理,完全不为所动?
  她却不知道,她这位年轻的老板,不但要把公司国际化,他对女明星的品位同样也很国际化,他向来就看不起那些只会挑窝边草下手的港台富豪,意淫的全是那些胖瘦得宜,又有万种风情的欧洲和好莱坞女明星。
  至于怎么个胖瘦得宜,哪些地方该胖,哪些地方该瘦,嘿嘿,你懂得!
  但此时的方颖芝也觉得可惜,学会计的,难免总是看重数字,“这样送上门来的机会,我们就这样回绝了,真的好可惜的感觉。”
  “我们看看香港那边会做出什么样的报告来。”
  冯一平把这个看似不起眼,实则很重要的情报收集和分析机构放在香港,自然有他的考虑。
  一是以香港国际金融业的地位,在信息搜集,尤其是国外的信息搜集上,比在内地方便,有优势,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信息的获取上,香港还是要比内地容易。
  其次,他也有些其它的考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话确实是没错的,有时候,有些事,真的在外面才能看得更清楚。
  “不管最终我们介不介入,我希望,总部能组织所有的高管,认真的思考我们能从这件事里吸取那些经验和教训,当然,目前来看,他们能留给大家的,怕也只能是教训。”
  这话自然又是一次否定。
  “可是,他们参股的那么多银行。”金翎主要不舍的,是这个。
  作为哈佛商学院毕业的MBA,金翎非常明白金融机构对一个有志于有大作为的公司的作用。
  纵观美国的经济史,不管是钢铁大王卡耐基还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们整合产业的过程中,无不得到了自己控制的银行的支持。
  而德隆目前控制的这十多家金融机构,已经有了一个金融帝国的雏形。
  “不要想太多,”冯一平提醒她,“我会很高兴成为一些银行的股东,但是,也仅就如此了。”
  德隆落到今天的地步,和银行趁他上楼抽梯不无关系,当然,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德隆咎由自取,他们太高调。
  虽然他们可能是为了多吸收资金,不得不高调,但是,在国内,有两个领域,绝不可能出现民营资本背景的“帝国”。
  一个,是宣传领域,一个,就是金融领域。
  至于前者,很好理解,在国内,达不成这样的目标。
  总有些人YY,如果自己拥有了一家社交媒体,该有多么牛,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上面发布对自己有利的消息,想怎么攻击跟自己不对付的人,就怎么攻击,这样的人,这样的想法,那真是图样图森破。
  至于后者,冯一平同样很清楚。
  后来实力那么牛,每天过手的资金近千亿的老马,不过是在银行业撕开了一个小口子,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不少在使用了他家的服务后,吃方便面时可以加上一个茶叶蛋的人,没高兴多久,额外的茶叶蛋又吃不起,监管机构,完全站在国有大银行那一边,几纸通知下来,那么牛的老马也只能束手。
  加上现在的德隆,他们在金融业的一些运作,本来就有瑕疵,即便没有瑕疵,那在相关机构和国有大银行眼中,德隆的那些家伙,妥妥的绝对是“站在门口的野蛮人。”
  如果实力比德隆系更强的冯一平接手德隆在金融领域的那些公司,那怕更是会让那些银行马上紧张起来,相信相关的反制措施,会更强有力。
  再不谦虚,再有自信,冯一平也能清楚的认识到,现在的自己,不论是在实力上,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还不能跟后来那会的老马相提并论,所以,金翎的遗憾,那也只能是遗憾了。
  其实对这一块,冯一平也是老不舍了,那可是银行,玩钱的银行,后来也难有机会进入的银行,但是,又能咋个样呢?
  ……
  也许是早有准备,情报室的相关报告,在第二天下午,就送抵了冯一平的案头。
  这会金翎倒不着急看了,不过,看着冯一平慢条斯理的,一页一页的慢慢翻,她又有些按耐不住,“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你绝对想不到他们建议我们最应该接手的是什么生意。”冯一平使坏,不把那报告给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