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0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0/2763

  “什么?”
  “他们建议我们接手德隆在罗布泊那个不毛之地的钾肥项目。”
  “钾肥项目?”金翎看唐万里提供的资料时,对那个项目是一扫而过。
  “对,钾肥,他们对那个项目有很全面的了解,那是亚洲最大的钾盐矿床,构造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探明钾盐工业储量2.99亿吨,经测算,保守估计,它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超过5000亿元。”
  “我们是世界上钾盐使用的第二大国,但国内矿产分布的现状又是多氮、贫磷、缺钾,磷将将可以自给,而钾的自给率只有30%,今年,估计国内钾肥缺口将达600万-700万吨,每年要花费上亿美元进口钾肥,而目前国内市场上,钾肥每吨净利润约为1500元人民币。”
  “净利润?”
  “啧,对,净利润。”冯一平也不由得动心了,和这个一比,那些玩煤的老板,完全不是个啊。
  一年就是生产100万吨,那也就有整整15个亿的纯利。
  而且这玩意还会一直不愁销路,多好!
  金翎眼睛马上亮了一下,“谈吗?”
  “还没说完呢,如果拿下这个,再去拿下一家磷矿,有钾、有磷后,氮肥企业‘杀价’可得,之后顺势进军复合和复混肥,这个链条打通,那我们就将成为国内甚至全球化肥行业的领先者。”
  “谈吧!”金翎她已经有些摩拳擦掌的意思,大有冯一平一点头,她现在就主动去德隆大厦的意思。
  冯一平看了她一眼,“还没完呢。”
  他轻轻的翻过那一页,“前提是,你能从当地有军职的地方政府,也就是指挥枪的生产建设兵团手里把这块肉抢下来,嗯,还要加上一直心有不甘,现在更是虎视眈眈的国投。”
  “哦。”金翎一下子蔫吧了下来。
  是啊,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轮得到他们。
  “嗯,关于金融,”冯一平一目十行的看完,“你也可以把那些心思歇了。”
  “原来相关机构早就采取了措施,看来,有些人是在坐等德隆垮台,所以啊,至少在国内目前的大形势下,那些靠金融成功扩张的民企,最终也将死在金融上。”
  金翎有些小不爽。
  “好消息是,我一直在让睿远吸纳相关银行的股票,你放心,我保证,以后一定能让你加入一家知名银行的董事会。”
  他相信,随着谷歌成功上市,随着自己在美国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壮大,跟华尔街的关系越来越好,后来的那些银行在境外上市,肯定会先找自己私募。
  金翎笑了一下,“那他们其它的那些产业呢?”
  冯一平摇了摇头,“都差不多,好多公司在留着哈喇子等着呢。”
  金翎叹了口气,“那算了,为这些跟他们抢,犯不着,只是,可惜啊。”
  对啊,冯一平也真的是觉得可惜。
  如果德隆是在韩国,没准真能成为三星那样的财阀,因为韩国政府,对大企业非常支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那么牛的三星。
  “也不是没有,德隆旗下的酒店,哦,都在他们起家的地方,一家三星,一家四星,当然,这家四星的他们肯定不会卖,那是他们原来的总部,是门面。”
  受到他的提示,金翎眼睛又亮了起来,“对,还有他们的德隆大厦。”
  不知不觉的,她也已经赞成冯一平的不介入方针。
  事物总是两面的,德隆的劫难,就是有些人的盛筵,对现在的嘉盛来说,没必要一次性得罪这么多人。
  “哎,你好意思现在跟他们谈买德隆大厦的事?”
  “对。”金翎不好意思的笑了,人家还没倒呢,你就准备抄家。
  至于以后,冯一平摇了摇头,德隆大厦的归属,他恰好知道,这也是他决定不介入的一条主要理由。
  在06年,在拍卖会上,只花了两分钟,德隆大厦被以起拍价拍卖给了现场唯一举牌的公司,而该公司的大股东,是大厦所在地的财政局。
第三百九十六章
无奈的惋惜
  报告上接下来的一些情况,倒是让冯一平稍安心了些,原来在转让德隆股份方面,那几兄弟并不只找了他。
  当然,让他稍微有点成就感的是,在国内,德隆只找了他。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和多家外国财团接触,得到的资料表明,谈得最深入的,是汤姆逊财团,也就是让TCL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受挫的那家法国财团。
  情报部的工作做得不错,居然都打听出来,德隆和汤姆逊谈判的条件是:10亿美元,受让德隆系44%的股份,资金在6到8个月内到位。
  其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定,这笔资金中的一半,可以用来偿还现欠债务。
  这自然不是德隆给他的条件太高,恰恰相反,唐家老大给他的条件足够好,等于是还没怎么谈呢,就差不多把底线告诉了他。
  这也说明,他们确实已经拖不起了。
  知道这事,也让冯一平感觉好受了些。
  如果德隆只找了他一家,但他就这样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绝,心里多少会有些歉疚,现在这样挺好,自己并不是德隆唯一的救命稻草,除开自己,他们还有其它的选择。
  想想其实也挺正常,这样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德隆想来也不会再一棵树上吊死,至于他们为什么找那么多外国财团,现在倒也很好理解。
  他们肯定非常清楚面临的情况,所以,找外国财团介入,也是想让有些人吃相不要太难看,或者是提醒他们,现在还不用要太着急。
  毕竟,知名的外国财团在国内投资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就直接跟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投资环境有关。
  早这样可能关系到国家在国际上招商引资的大事面前,相信那些在等着的,也不好太过分。
  冯一平奇怪的是,这样看起来会不错的一个路子,怎么后来也没走通呢?
  诚然,哪怕汤姆逊的这10亿美元,都给德隆还债,也不一定够用,但是,这个时候,不管是汤姆逊,还是冯一平对德隆的投资,关钱的事,但又不止关钱的事,象征意义很大。
  在报纸上各路砖家评论德隆究竟能撑多少天的时候,突然,国际知名的财团给德隆投资,这肯定能给德隆的很多用户和债权人信心,他们有了信心,就不会去逼债,不会去争着把放在德隆那里的资金抽回来,那德隆没准能缓过劲来。
  但是,最后这事为什么没成呢?
  “你看吧。”冯一平把那份报告递给金翎,连小巧的密码箱也一起推了过去。
  在他的设想中,这个知道的人并不多的情报室,最后要演变成一家智库,首要的,当然是为自己和嘉盛服务,但同时,也能为其它机构提供有偿咨询。
  金翎马上接了过去,挂在前沿杂志下的情报室和李睿远的投资公司,是唯二的两家冯一平自己掌控的公司,对她只有通报的义务,不会具体汇报。
  所以她看得比较仔细。
  看了一会就叹了口气,“这钾盐矿,果然是不用惦记。”
  只要是关于矿的事,那就没有简单的。
  罗布泊钾盐属于巴州,而它的实际经营地点在哈密。
  开采巴州的矿,在哈密经营,相关税收上缴哈密了,这样巴州政府肯定不高兴,为了两全,德隆与巴州政府共同成立了巴州矿业,并以巴州矿业为控股。
  项目启动时,罗布泊钾盐公司股本金是7025万元,其中巴州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3600万元出资占股51.25%,哈密金矿以现金1500万元出资占21.35%,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700万元出资,占9.96%。
  这样的股权设立,本来就是平衡地方利益的结果。
  所以嘉盛想接手,首先要征得两地政府的同意,德隆现在是这么个情况,地方政府的话语权自然会加大。
  尤其是现在的钾盐矿,可不是当初的不毛之地,生产基地已经竣工,硫酸钾生产的全部工艺流程已打通并成熟,并且已经成功试生产了几万吨,余下的事就是扩大产能和配套了。
  地方政府也不傻,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怀里的是个金娃娃,想摘桃子,没那么容易。
  嘉盛这个时候接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估计都少不了趁火打劫,进而是贱价购买国家优质矿产的嫌疑。
  何况还有本来就一直在旁边觊觎的国投。
  “要说这国投也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当初他们也看中了,愣是让德隆抢了先。”金翎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
  “不论是前期的调研还是后期决策,国企的效率,你还不清楚吗?”
  “你说,要是让唐家兄弟这样的人去掌管国企,会不会早就出了更多世界一流的公司?”
  “哪有那么简单,他们这是为自己干,所以才那么卖力,等他们到了国企,赚的再多,或者亏的再大,都不是自己的钱,他们会像现在这么拼命?”
  “我看,说不定还不如现在的这帮人。”
  金翎很是沉默了一会。
  毕竟,她自己也有在国企工作的经验。
  之后,她翻得很快,末了把那份报告合起来,“啪”一声塞到箱子里,“你说得对,他们在金融方面的公司,也不用惦记,国内还没这样的气候。”
  报告上提到的资料表明,别说德隆想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申请未被证监会批准,对南京某信托公司的控股计划也被亮起红灯,自从2002年春,他们又间接收购了某家商业银行之后,相关部门马上决定,在德隆的帐号或者与它相关的帐号上的资金出入,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必须在人民银行备案。
  这样做,也别说企业的商业秘密或者隐私什么的,说得不客气点,这妥妥的是嫌疑犯的待遇。
  更别提非典期间,银监会、证监会和财政部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大张旗鼓的对德隆进行了调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