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9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3/2763

  “没问题。”康明斯答应得很爽快,就没说什么为什么不让冯一平联系的话。
  冯一平跟华尔街一些大佬的关系,确实比较不错,但是,不能事事都让老板做,他约不来的,冯一平再打电话,那才最妥当。
  “到了,”布坎南指着前面的那栋办公楼说,“希望这次,我们能有好结果。”
  “第一次接触,不明确拒绝,就是个好结果。”康明斯说。
  然而情况好像比他们想象的要乐观些,他们要见的卢克先生竟然亲自到楼下迎接,“欢迎三位联袂来访。”卢克热情的把他们朝楼上迎。
  “我们对贵公司和那位冯先生,可是闻名已久。”
  “谢谢。”康明斯说。
  “虽然这个提议有些唐突,但是,我还是想问问几位的意见。”
  刚进入办公室,寒暄了几句,卢克突然说。
  看来他这么热情,原因多半要落在这个提议上。
  “相信卢克先生的这个提议,一定会对我们很有帮助。”康明斯绵里藏针的说。
  “我是这么认为。”卢克自然听得出他的意思,没帮助的提议就不要说。
  “在这次会面结束之后,我们银行的同事,希望能跟三位有个会面的机会。”
  银行的同事?这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背靠的自然是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这是一家迄今为止,成立了已近140年的银行。
  目前,它已经发展成为北美地区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上个世界90年代,就已经跻身世界50大银行之一,也早就涉及到了证券、购并、重组、保险等业务。
  以后就算是用不上,但跟一家这么有实力的银行建立联系,自然也不无益处。
  康明斯是想得更远,那么,有没有可能用他们银行的钱,来收购他们手里奈飞的股票呢?
  好像也不是不能运作的事,至少他们主动伸出橄榄枝,应该就有合作的考虑。
  “我们非常乐意。”康明斯说。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不错,他们持有的奈飞股票如果有意向出售,真不见得反对这样的做法。
  卖股票,他们可以赚一次,购买股票的这笔资金,如果是贷款,那就能再赚一次,一桩生意如果能赚两次,还顺道能跟NEXTDOOR这样非常有前景的公司搭上关系,其实也就顺道跟冯一平有份的其它公司,比如谷歌搭上了关系,那也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对康明斯他们来说,这也是好事,有这样的考虑在,他们有理由对这次洽购股票的事,持更乐观的态度,说不定对方更想做成这样的生意。
  另一方面,这样的大手笔收购之前嘛,资金自然是准备得越充实越好。
  这真是意外之喜。
  于是,双方脸上的笑容都更真实了一些,“卢克先生,想必你也清楚这次我的来意,关于奈飞……”
  ……
  旧金山的一家西餐厅里,明天即将回国的9位记者聚在长桌边,兴冲冲的讨论着这几天的见闻和收获,到这时,包括那六位报纸记者在内,他们早就没什么忐忑。
  之前的那篇专访,虽然没能引起什么反响,但那也无所谓,他们这几天写出来的稿子,绝对是国内同行中,关于硅谷报道里,质量最高的一批,而且后来者还真容易做得比他们更好。
  “来了。”李志雄小声说。
  餐厅外,停下了好几辆车,冯一平从中间那辆黄色的悍马上下来,在门口稍微等了等,身边马上汇聚了一大堆人马。
  姚记者看到冯一平被一群人围着走进来,忍不住说了句,“果然是冯一平,吃餐饭都这么大的动静。”
  李志雄辨别了一下,“都是他公司的高管,这应该是顺道来次聚餐性质的晚餐吧。”
  姚记者看了一下,冯一平和身边的人,这会好像依然在谈工作,又来了一句,“果然是冯一平,吃餐饭都还要谈工作。”
  “不愧是名记。”李志雄又来了一句。
  李志雄猜得没错,因为要为他们送行,冯一平顺道来了次聚餐,把特斯拉的那几位也拉了过来。
  也是刚刚赶到的康明斯和布坎南,跟他汇报了今天上午会谈的结果,虽然没有敲定,但却是这几天接触的机构大股东里面,谈得最好的一个。
  至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橄榄枝,“这家银行,实力很强?”
  “很强,是加拿大的六大银行之一,今年一直是加拿大股息率最好的银行。”
  股息率高,那自然说明它经营得好。
  “那我没意见。”但他此时想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看来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加拿大的这些银行,也参与到谷歌的上市中来。
  加拿大也是老牌的富国,让加拿大的机构和民众,参与谷歌的认购,肯定是一件好事,原来谷歌ipo差点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认购不足,不得不一再调低发行价。
  冯一平自然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再发生,因为谷歌发行价高一分,他的身家就高一截。
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后的努力
  看着他沉思着走到桌前,康明斯眼疾手快的为他拉开椅子,“哦,谢谢。”冯一平这才清醒过来。
  国内的9位记者看了,心里喝了一声彩。
  他们这几天在硅谷,自然很全面的了解了冯一平公司的情况,这位康明斯先生的履历,他们都很清楚,华尔街前知名投行的高级副总,对冯一平都这么恭敬,可见冯一平在这些下属中的声望。
  “我怎么觉得他身上有一股含而不露的气势?”姚记者小声说。
  “早就有了。”好几位接道。
  “各位好,辛苦了,”冯一平走到李志雄身边坐下,“希望这几天的安排,能让各位值回票价,”他笑着说。
  “绝对值了。”大家差不多异口同声的说。
  “我想国内其它的同行,没有像我们这样深入的了解硅谷这么多知名公司,还采访到了这么多大人物,”姚记者身为唯一的女性,在这种场合,总是有优先发言权,“这真是意外之喜。”
  “所以我们要谢谢你,冯总。”李志雄他们举起酒杯。
  冯一平一向不会辜负人,这几位记者,是应公司的邀请来美国,但是之前他们的那篇专访,显然是没有达成目标,从效果看,可以说连票价都值不回。
  所以这几天在硅谷,他安排他们九位,去采访了硅谷几家知名的公司,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苹果,自然还有谷歌,还有惠普,以及思科。
  有公司出面联系,都有专人负责接待,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国内媒体到硅谷采访,受到最周全的接待。
  “叫我名字就好,”冯一平举起杯,“有收获好,不然我真担心你们这次出差会影响到考核,我也非常感谢几位远道而来,希望大家能多写出几篇让主管满意的稿子。”
  “酒呢,能多喝就多喝,不能喝就多吃菜,我是不能喝,所以不能保证你们喝好,但是一定让大家都吃好。”
  “忘了问,要带回去的礼物都买好了吗,要不要我帮忙?”
  “这冯首富,跟传说中的对记者不近人情,完全不一样啊。”那九位都想。
  “冯总,这一次随访,可以说也是在你的主场,在这期间,有没有什么好消息会披露?”李志雄问。
  这也是国内的惯例,相关部门选择随访的公司,一般都在往访国有业务,或者是有在往访国发展业务的意愿。
  而随访的企业,自然也会尽力在这个期间安排一些放的上台面的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
  比如国家的亲儿子,那些更需要领导关注的国企,尤其是如此,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准备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然而这次实在是不巧,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消息。
  “你们真是消息灵通,”冯一平笑,“不过这一次,还真没有。”
  如果真要做,那也不是没有,奈飞虽然到时应该还搞不定,但是,把已经准备好的Youtube提前上线,倒是可以做到。
  不过,在奈飞还没搞定之前,这个网站还真不好上线。
  “冯,”康明斯问了问艾米莉亚,知道他们在谈什么之后,提醒了一句,“或许IMDB可以?”
  看来类似的工作,美国这边的商人,一样做得很熟稔。
  “那个,看起来真不够份量。”那只是IMDB,如果他们投资亚马逊,那才够点份量。
  说起来,这也怪冯一平他们,对相关的消息不够关注,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经验不足。
  这样的出访事宜,安排的时间都很长,这次出访,应该在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的时候,就已经在安排,之前肯定有露出过风声。
  如果他们对这方面够敏感,那在此之前,就会有相关的预判,这次领导人出访,他有很大的几率随访,那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相关的准备,那至少下个月初,他们一定有配得上这次访问的举措。
  ……
  伦道夫下班后应邀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酒吧。
  酒吧不太起眼,洛斯加托斯小镇上也就那么几家酒吧,这家,可以说是他们俩的老地方,闲暇时,经常会来坐一坐,有时候工作累了,也会来这换换脑子。
  这家酒吧,也可以说是一个见证者,见证了他和哈斯廷斯从搭档到朋友,也见证了奈飞这一路的坎坷和成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