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9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2/2763

  “伦道夫,我向你道歉,”跟以往一样,哈斯廷斯主动道歉,“上午在公司,我不够冷静。”
  “可是伦道夫,你也知道我的个性,现在你也清楚我最近承受的压力,”哈斯廷斯叹了一口气,“我真的是压力太大。”
  “不瞒你说,我甚至觉得,现在的情形,跟2000年是很像,你能理解吗?”
  “我理解。”伦道夫闷声答了一句。
  “2000年,呵呵,我们都觉得撑不下去,我甚至都主动找上百事达,找上安蒂奥科,诚恳的让他们用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代价收购我们。”
  “但是,有了你的支持,我们最后闯过了那道关,而且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对不对?”
  “伦道夫,现在又是那样的情形,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你站在我身后,帮我整合公司和董事会的力量,相信我,和那次危机一样,和01年ipo受阻时一样,我们最终同样能够安然度过,并且取得更大的成功,把那些觊觎我们的公司,远远的抛在身后。”哈斯廷斯忍不住手舞足蹈的说。
  然而,伦道夫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说,“好吧。”
  他抱着手坐在那里,一口接一口的喝着啤酒,哈斯廷斯的话都说完了好久,他还是没表态。
  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哈斯廷斯脸色变了一下,做得离伦道夫近了一些,“相信我伦道夫,以前可以,这一次,我们同样一定能行。”
  但伦道夫还是没说话。
  良久,就在客厅里的气氛接近冰点的时候,伦道夫终于开口了,“哈斯廷斯,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现在明明有更好的路可以走,有更好的计划可以马上实施,我们为什么不欢迎,为什么还要大家冥思苦想的找应对的办法?”
  “为公司考虑,同时也是为我们考虑,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他看着哈斯廷斯问。
  “伦道夫,你看来还是想接受那位冯先生的并购,可是,你就真的明白他的想法吗?”哈斯廷斯恼极,却还是耐着性子做伦道夫的工作。
  “我相信就和他收购硬币之星一样,他主要是为了把公司做好。”伦道夫说。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哈斯廷斯忍不住甩手站了起来,“那就不是我们的奈飞,就不是按照我们的想法发展的奈飞。”
  他马上意识到这话有些不对,跟着说,“伦道夫,你清楚我们还有多少想法要实现,如果真被收购,那还有机会实现我们的想法吗?”
  “我无所谓,只要对公司好就好。”伦道夫回答道。
  哈斯廷斯一时都有摔东西的冲动,然而,这毕竟是别人家的客厅。
  “你再好好想想吧,”他深吸了一口气,“明天我们另找个地方再谈。”
  伦道夫家里还有孩子,他不想闹得跟上午在公司一样。
  “我就是这个想法!”伦道夫说。
  于是,哈斯廷斯出门的时候,关门忍不住重了些。
  “哈斯廷斯呢?”伦道夫老婆闻声出来。
  “走吧,我们吃,”伦道夫看着老婆担忧的眼神,安慰她,“放心吧,没事。”
  他其实清楚的知道,这次,是真的有事。
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之喜
  虽然距纽约只有600公里,但加拿大蒙特利尔,此时已经是一番冰天雪地的景象。
  这座城市,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每年平均降雪量,高达2.14米,如果这还没有什么概念,那么只要做个比较,大家一定会印象深刻,它的这个平均降雪量,比莫斯科还大。
  严寒的天气,导致人们在市中心修建起了庞大的地下城,面积高达400万平方米,里面各种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又被称为第二个蒙特利尔。
  此时,呆在温暖如春的机场里,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本来会觉得有些优越感的布坎南却有点不习惯。
  这座机场叫蒙特利尔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国际机场,尔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自然是一个人的名字。
  加拿大曾经的经济首都,也是它第二大城市的主要机场,能用他的名字冠名,那他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这位也确实不简单,出生于蒙特利尔的他,在1968年4月,登上加拿大总理的宝座,并在一直呆到1984年,整整16年!
  隔壁美国的总统们,看着他在位的时间,一定都不停的流口水。
  后来,他经常被称之为老特鲁多,这个老,就像老布什的老一样。
  老特鲁多的儿子,也不是个简单的货色,也是在后来把冯一平现在正想拉关系的哈珀掀下台,自己成功当上总理的小特鲁多,被称之为世界最帅的总理那个就是。
  当然,让布坎南不习惯的不是这个。
  从老特鲁多的名字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法裔。
  所以让布坎南不习惯的是,这个北美第十五大城市的机场里,它的语言,竟然是法语。
  这个又是蒙特利尔另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法国殖民时期的“新法兰西”的中心,到现在,这座城市里超过6成的人使用法语,所以法语是这座城市的官方语言。
  因而,这座人口逾300万的城市,也是世界上除巴黎之外,第二大法语城市。
  语言,是文化的表征,这里说的是法语,奉行的自然是法国文化,浪漫的同时,多半是有些散漫的,所以目前蒙特利尔,是NEXTDOOR进展最慢的一个地方。
  十点多,他终于看到康明斯和艾米莉亚从通道出来,“快,这边。”
  不知道是哪个环节的问题,总之,航班是有些延误,不管是浪漫还是散漫,约好的见面时间总不能错过。
  “我外围做了一些调查,帝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手里持有的奈飞的股票,是有些不太重视的意思,也就是不那么看好奈飞,但是,对它还是有些期望。”
  “只要不重视就好,”康明斯说,“其它的都好说,就是我们眼光很好的冯老板,要收购他们的股票,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自己手里的股票肯定是个好东西。”
  这两天,他们马不停蹄的拜访了好几家奈飞的机构股东,反应都跟新泽西州公共养老基金的杜德利差不多,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出手的机会还是比较大,只是,因为冯一平眼光的原因,他们的报价一般都比较高。
  “冯大概也想不到,他的好名声,反倒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阻力吧。”艾米莉亚说。
  “你们的那套说法我觉得很棒,”布坎南说,“能打消他们很多的疑虑。”
  “对了康明斯,今天之后,我也回硅谷,可能还有些事需要你协助。”
  “我也听说了,是,这样的事,自然也少不了我们的老板。”
  虽然具体行程保密,但是总理要访问的事,新闻里都报道过,他们都已经知道。
  “以冯现在的条件,还需要这样的资源啊?”艾米莉亚问。
  “需要,自然需要,”那两位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越多越好。”
  东西方的商人,不约而同的对这样的事情都很看重,但是原因可能还是有些不同。
  对国内的商人,特别是民企来说,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意味着官方的注意和一定程度上的认同。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们中的大多数,很难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随访就是一个机会,到了国外,领导人一般会顺道接见他们,至少能握握手,有些可能还会得到一张合影。
  在国内,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张合影,那就是非常硬的一项无形资产。
  有这一条,就是随访没能有什么商业上的收获,那也是非常值的一件事。
  类似美国的商人出席这样的活动,主要的自然也是寻求商业机会,但除此之外,他们也会有其他的目的。
  应该说,在美国的制度下,主要是慈善制度(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美国的一些有钱人,还真有一些改变世界的想法和举动,跟着美国总统一起出席这样的活动,那就有机会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更多的,更有力的人士。
  客观的说,这一点,我们国内的富豪,还真是跟他们有差距。
  就比如巴菲特和盖茨发起的巴比慈善晚宴,虽然不具备全球推广的条件,本身也有自身的一些考量,但是,依然会对全世界产生不小的积极影响。
  而我们国家的富豪,要做到这一步,还是有相当远的距离。
  “需要我协助些什么?”康明斯问。
  “应该会需要你联系你华尔街的那些关系。”布坎南说。
  这是金翎交代的,就是用不上,也可以做个准备。
  这个准备,自然不会是为总理出访准备的,那事还轮不到冯一平操心,关键是,呵呵,他也操心不上。
  这个准备,是为了国内随访的那些企业而做的。
  包括这次来的那些国企,他们在美国的影响,都不可能有冯一平这么大。
  哪怕是国内很早就到美国来发展的那些银行,因为自身业务的限制,在相关方面的影响力,也不可能有冯一平的NEXTDOOR这么广泛。
  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安排华尔街的一些人,跟国内这次随访的企业见见面,认识一下,聊个几分钟。
  别小看这几分钟,只要能留下联系方式,那以后这个关系就可以维护。
  这样做,也算是嘉盛给国内的企业卖个好,顺道,也小小的展示一下实力。
  对冯一平这样特别怕麻烦事的人来说,这样袒露自己实力的事情,以后应该要多做。
  让人感觉到差距,熄了一些不该有的小心思,总比将来发生冲突的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