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7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2763

  翌日上午十点,冯一平在纽约公司会议室,接受了包括明报在内的四家报纸的联合采访。
  这样的机会,这四家报纸都非常重视。
  冯一平的脱口秀首秀,是美国甚至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奥普拉脱口秀,他在美国接受报纸的第一次专访,按理说轮不到他们这四家头上,不说是美国影响力排名前三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来做,就冲冯一平这一阵子的这么多动作,至少得由华尔街日报来做。
  所以他们这一次,齐刷刷的派出了在纽约的总编辑,这样的采访,这样的待遇,冯一平可以说是第一人。
  四个总编,外加摄像和其它助理,加起来近二十人,以及一些设备器材,把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的。
  没有美眉,四个总编辑,一水的中老年爷们。
  “你好冯先生,很高兴得到这个机会。”世界日报的总编辑,抢先用一口台普跟他打招呼。
  “我也很荣幸能跟几位总编见面,老实说,我有些受宠若惊。”在这样的场合,冯一平总是很谦逊。
  “冯先生你完全当得起,”星岛日报的总编辑,是年纪最大的一位,“国内的年轻人,能在美国有这么大的成就,真是让我们欣慰又自豪的一件事。”
  “您过奖了,叫我一平就好。”
  老编辑还不放手,“卓远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
  “您认识包先生?”
  “呵呵,香港就那么一块弹丸之地,离港前,和他多有接触,”老先生笑着说,“本来以为他已经颐养天年,没曾想,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享誉世界的期刊总编,真是叫人艳羡。”
  “之前联系的时候,他一直对冯先生多有推崇,现在一看,果不其然,”他拍着冯一平的手,对周围的人说,“短短几年,冯先生就成功的创办了一份世界级的期刊,真是让我们这些自诩为媒体人的家伙,相形见拙。”
  “您客气,前沿杂志的成功,起主要作用的是包总。”
  排在第三位的中年人抢上来握住冯一平的手,“和冯先生在其它方面的成就相比,他在媒体界的这些成就,也有些相形见拙,不值一提。”
  “你好冯先生,我是王鹤年,来自侨报。”
  这是最亲近国内的一家报纸,“很高兴认识你,王总编。”
  或许和创始人金大大有关系,明报的那位最儒雅,说的也最简洁,“很高兴认识你冯先生。”
  对明报,冯一平的观感有些复杂,对金大大,那自是极爱的,但是,因为明报针对的主要群体是知识分子,而香港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是以世界公民自诩的,而这些世界公民,肯定是受西方的文化影响最大。
  所以,冯一平有时看到明报上的一些文章,感觉非常的理解无能。
  大部分内地老百姓支持的事情,他们却往往会按西方的观念来解读,按照西方宣传的“普世观念”来解读,所以不少时候,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往往和内地的主流意识大相径庭。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觉得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他们标榜着以中立公正的立场,旁征博引,云山雾罩的分析一大通,最后非常专业冷静,不带一丝情感的得出一个结论:一加一的结果,其实可能是负数。
  看了那些文章之后,会感觉那些文章,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一些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该争议地区的归属问题上,我们不持立场,我们支持双方和平协商解决该争议。”
  但与此同时,已经通过其它管道,把他们“不持立场”的那一“争议地区”,明确纳入了美国的协防范围。
  就是看似非常公正客观中立,但实际上,不管是屁股还是脑袋,早就是偏得不能再偏,歪的不能再歪。
  当然,这样的文章,在明报里也不是多数,而且,金大大也说过,“报纸是老板的私器,不是公众的公器。”
  作为一家公司,报纸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给股东带来回报,有时就难免要迎合自己的用户。
  ……
  “那我就托大叫你一平咯,”星岛日报的老总编笑着说,“一平,纽约的两处中国城,你都去过吗?”
  “曼哈顿的,之前去过,昨天去了法拉盛,感觉非常亲切。”冯一平笑着说。
  “那你对唐人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冯一平想了想,“总体印象,我感觉是比国内还中国。”
  “哈哈哈。”大家都点头,不过,世界日报的总编觉得有些不对,这好像已经开始了采访,首先不是应该由他发问吗?
  “冯先生,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你目前可以说是世界年轻人里最成功的代表,同为华人,我们很骄傲。”
  “那么,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持续提高,是不是会在很多领域,跟台港形成竞争?在未来,是不是会抢走原本很多属于台港地区年轻人的机会?”
第一百零八章
就这样把你征服
  这个问题的问的还真是!不过,冯一平也能理解,世界日报的老读者,就是那些人,他问的这个问题,应该是替那些人问的。
  “首先,从我个人而言,我向来不推崇类似你死我活之类的观点,我认为那是非常过时的观念,现在的这个世界,包容性极强,容得下你,容得下我,也容得下他。”
  “而且,如果把那些老观念延展一下,有时候,你的竞争对手全死了,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能活,活得很好,更大的可能是,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你。”
  “同时,如果你了解过我的经历,你会发现,我向来没做在一些已经非常热门成熟的领域发展,去抢比人的饭碗的事。”
  “即使我们进入了酒店和零售这样的传统行业,我们注重的,也是快捷酒店和便利店这些原本的从业者并不注重的业态。”
  “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在我们大规模投入的带动下,国内不管是快捷酒店还是便利店,这两年整体发展的都很迅速。”
  “可以说,我们不但没有抢原本的那个蛋糕,还主动帮着把那个蛋糕做大了。”
  这些话,是冯一平随随便便的靠在椅子上,以跟下属开会安排工作一样的口吻说的。
  他是觉得,既然这个问题问的就不够端庄大气,那自己也没必要客客气气的。
  “呵呵,确实如此,一平你这也是在践行你的蓝海战略。”星岛日报的郑老主编笑着插了一句。
  “您过奖了。”冯一平说。
  “但事情就是这样,包括我们涉足传媒业,同样没有在香港本地跟大家争那个本来就不够分的蛋糕,我们瞄准的,是全球市场。”
  “虽然不敢居功,但不得不说,前沿杂志,抬升了香港整个传媒业的总体水平。”
  “抢别人饭碗的事,我们是不干的,也没必要,做那样事,肯定是投入高回报低。”
  “而且说实话,一些人护得紧紧的饭碗,我们还不一定看得上,世界范围内的贸易额,每年都在大幅增长,有的是机会。”
  “四位总编应该也清楚,现在和十年前比,多出了多少新行业,对吧!”
  “同样,我和我的公司,不会进入一些现在很热的行业,我们希望进入的,是十年后社会和公众很需要的行业,是十年后会很热的行业。”
  一直低着头做记录的世界日报总编抬起头,“言下之意,就是你和你的公司,能看清十年后的发展趋势?”
  “我们是有研究未来的走向,当然,我们不保证我们的看法是正确的,”其实当然是正确的,冯一平心说,“但是,我们定下来的方向,就是我们公司将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不管对错。”
  “我们不能保证自己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能保证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不会犯错误。”
  “再继续回到你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地区间的竞争,在未来,竞争是属于年轻人的,而不是局限于哪些地区。”
  “另外,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本来就有一些问题,什么叫属于自己的机会?”
  “几位应该同样清楚,在这个全球联动的时代,我们都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连大陆农民农作物的价格,都受到美国这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何况其他的行业?”
  “我们更应该担心的,不是属于自己的机会和蛋糕被人抢走,而是自己的机会和蛋糕,所有的人都不屑一顾,那才是最糟糕的,那意味着你从事的行业,行将被淘汰。”
  “就比如报纸,如果我们感觉不到竞争,长时间没有新鲜血液进入这一行业,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纸媒已经走到了尽头。”
  世界日报的总编辑,老脸有些微红,跟冯一平回答的相比,他的问题,确实太小家子气,不过,他还是认真的在做记录,至少冯一平把这个问题说得很透彻,那些持这样担心的人,应该会有个一个新的认识。
  “说得好,”星岛日报的郑老竖起一个大拇指,“一平,相比你在国内那样的条件下做出的成绩,你在国外的这些同龄人的成就,就远不能跟你比,对于他们,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
  他这个问题比较传统,一个成功人士,被问到最多的,可能就是类似的寄语。
  不过,以他的年纪来说,问这样关心下一代问题,倒也很合适。
  “我不认为我所做的事,就比国外的同胞中的同龄人成功,只要能够尽到一个男人的责任,上照顾好父母,中间让妻子幸福,下养育好孩子,我认为那就是成功的。”
  “如果真有什么话要说,那我想说的是,国内现在发展很快,机会很多,大家如果有时间,不妨回去走走看看,说不定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我没有问题,小王,轮到你了。”
  “一平,大家对你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内地首富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侨胞的王主编笑着问。
  “老实说,我也有点想不明白,从一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想的就只是在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能顺带着让周围乡亲的日子也能好些起来。”
  “出于这个考虑,最开始我们走出农村,选的就是大家都能做的小生意。”
  “那时我的父母,推着自己改装的三轮车,把我们的一些出产,加工过后,比如把我老家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板栗,加工成糖炒板栗,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叫卖,之后,很快带动了十几家人一起做这个生意。”
  “后来赚了点钱,就租个铺面开面馆,同样是带着周围的人一起开,再之后,我们开便利店,让家里的其它出产有销售渠道的同时,也能解决老家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我居然就成了首富,我真的也挺迷糊的。”
  冯一平这样的表态,把会议室里的人都给逗乐了。
  虽然大家知道,他的成功,他的首富之路,自然不是这么稀里糊涂的,但是,一个谦逊的人,总是比一个个性张扬的人,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好感。
  那些摄影师们,拍摄的时候,更用心起来,这么好的小伙子,一定得怕好看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