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763

  其实长江除了有些辽阔之外,很是浑浊,江水也带着很重的腥味,谈不上很美,但是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发自内心的会觉得很亲切。
  客车沿江行驶,又过了两个多小时,太远都快下山了,这也是江上风景最美的一刻,就在这时,终于看到了一座长江大桥,还有桥那边的高楼和江边电厂高高的烟囱,省城,终于到了!
第七十一章
初到省城
  过了长江大桥,就算是进市区了,人声、车声、音乐声……扑面而来。
  冯一平贪婪的看着车窗外,行色匆匆的路人、拥挤的自行车潮、一辆接一辆驶过的汽车、拥堵的十字路口、“滴滴”作响的红绿灯、灯火通明的高楼、灯火通明的商店……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里面熟悉而现代的味道,不容易啊,总算又见到了久违的大城市!
  第一印象,这个时候的省城,就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大农村。
  放眼望去,高楼不多,可以通畅无阻的从这边望到老远的那边。老远的那边,在夕阳掩映下,也是成片的灰黄主色调的老房子,中间夹杂着很多绿树。
  但是这个大农村,正焕发着浓浓的生机,洋溢着勃勃向上的朝气。特别是沿江的一带,原来的村庄和农田上,工地一个接一个,塔吊一部挨一部。
  班车在一个路口等红灯,冯一平这一侧,一个老旧的小区看来正在拆迁,靠马路的这一边拉起了绿色的网布,里面是拆迁中的残垣断壁。
  到车站的路上,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毕竟是省会,路上也可以用“车流”来形容。自行车不必说,摩托车这个时候还能广明正大的在主路上风驰电掣。路上行驶的汽车,棱角比较分明,不像后来一水的流线型。
  后来统称的“老三样”,路上跑的不少,不过它们此时可一点都不老,青春正茂着呢。其它的车,进口的大牌子居多,冯一平略略看了看,欧洲的奔驰宝马奥迪标志,美国的林肯凯迪拉克雪佛兰,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一个不落。
  冯一平虽然是个车迷,不过,现在的车型,他认识的真不多。刚超过去的那虎头虎脑的奔驰,看标示,是S600,就不知道是第几代。那边那辆红色的宝马,四个大圆眼睛很有神,就是中间的双肾那么小,两个加起来还没有后来一个大,这是几系呢?那辆挂黑牌的,差不多有六米长,白色的凯迪拉克,他就更不知道是什么型号。至于那辆蓝色的雪佛兰商务车,子弹头的造型很现代很犀利,他也叫不上名字。
  马路两边,商店也是一家接一家,不少都换上了大幅的玻璃墙,门头上也不像以前一样,一色的印刷体店名,现在不少也换上了各式灯箱。
  长途车站前的这条路,非常热闹。
  两边挤满了人,路中间大客车一辆接一辆,开一会,就得停下来等一会。路两边全是饭馆和旅馆,正是生意好的时候,进出的人都不少。
  旁边的这家店里,周华健正轻快的唱着《花心》,隔壁店里,张学友深情的唱着《吻别》,另一家店里,李春波弹着吉他唱辫子粗又长的《小芳》,还有一家店,杨钰莹柔柔的唱着,《让我轻轻的告诉你》……
  这些后来难得听到的歌,此时正如火如荼的流行着。
  冯一平出神的看着这一切,没有留意到,随着班车频繁的走走停停,旁边的梅秋萍脸色越来越差。
  进了站,又倒了好几次车,班车终于停在指定的位置上。当车门被气阀推开的时候,梅秋萍再也忍不住,顾不上儿子和带的东西,捂着嘴从后门跑下去,对着一个垃圾桶就吐了起来。
  冯一平看着她苍白的脸,看着旁边一个妈妈拉着孩子,捂着鼻子一脸嫌弃的走过,有些难过。
  梅秋萍可不会这么多愁善感,她在垃圾桶边又站了一阵,等不再恶心了,擦了擦嘴,跑上车来,自己扛起两个蛇皮袋,让冯一平拿着一大一小两个包,高兴的对儿子说,“走,去我们住的地方!”
  母子两个,大包小包的,从人潮中挤出车站,从站前的人行横道走到另一边,再朝前走上一段,在公交站台后停下。
  高峰期已过,这时候车的人不多。
  梅秋萍低头在地上找了块干净的地方,把肩上的两个袋子放到地上,再把冯一平手上的两个包接过来放在上面,“饿了吧,忍一忍,就快到了。”
  等了一会,梅秋萍带着他上了一辆蓝白相间的电车,电车中部顶上,两根受电杆就像两根翘起来的辫子。
  车上的人也不多,“朝后走啊!”,看到他们上车,司机就说。
  梅秋萍带着他,小心的穿过中间的过道,直接到了最后一排,把东西都放在地上。
  挂着军绿挂包的大妈过来售票,她用脚踢了踢地上的袋子,“你这么多行李,要多收一个人的票知道吧!”
  梅秋萍估计以前没少试过讲价,现在知道讲也没用,从口袋里掏出钱买了三张票。
  坐下来用袖子擦了把汗,梅秋萍对冯一平说,“我们要坐八站,再换一辆车,坐七站路就到了,你爸这会肯定把饭做好了。”
  “没事的妈,我不饿。”冯一平拧开罐头瓶盖,给妈妈喝水。
  刚开了三站,在出站不远的地方,车突然停了,售票的大妈熟练的从小桌板底下拿出扫帚,边走边骂,“二修厂那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家伙,修了这么多次,还是没修好,今天一定要投诉,不让他们扣掉一个月奖金,这些家伙不知道厉害!”
  她走到受电杆下方,打开旁边的车窗,上身都钻出去,用扫帚朝上捅了几下,冯一平看到火花四溅,然后随着一声响,车跟着慢慢开动。
  呵呵,这样的事,估计她没少干。
  下了这辆电车,又上了另一辆公交,等他们终于在出租屋附近的车站下车时,已经八点多,梅秋萍抖擞精神,把两个袋子扛到肩上,对冯一平说,“前面那条巷子就是了,马上就到。”
  一进巷子,就是浓浓的生活气息,小孩闹,大人吵的。一个女人正好出门倒刷锅水,看见梅秋萍,热情的打招呼,“哦,梅大姐你回来了,这是你儿子?这么大了!”
  梅秋萍费力的从袋子下面转过头跟她说话,“是,上初中了,你这是刚吃完饭?”
  “恩,”那女的提着锅在门边喊,“老冯,你老婆儿子来了,还不快出来接?”
  这个人冯一平算是看透了,热情的不得了,但都是假模假式的,有这会功夫,你不会过来帮着接一个袋子下去?
  前面不远处,穿着一件白汗衫的冯振昌从屋里跑出来,“回来了?”
  他从梅秋萍肩上接下袋子,这时看到了后面的冯一平,哪怕冯振昌对孩子一向都是冷言冷面的,见到半年没见的儿子,这时也开心的笑了起来,“一平也来了?”
  梅秋萍把冯一平拿的两个包接到自己手上,“先回屋再说,又累又饿的!”
第七十二章
流动摊贩
  “这么重?怎么不给义良打电话让我们去接?”冯振昌把两个袋子放到墙角。
  “义良那边接电话也麻烦,总是他师傅先接,再说这一路都是坐车,我拿的动。”梅秋萍坐下来,咕咚咕咚喝了半茶缸水,“你吃了是吧,饭还有没有剩?饿死了吧一平?”
  “没有。”冯一平也在靠窗的桌子那坐下。
  屋子里摆的满满当当的,靠墙都是些袋子,中间有个架子,架子上摆着一副小石磨,旁边停着辆三轮车,现在上面还放着两口大锅,就是这张桌子上,现在也放着一个大盆,里面是还没和好的面。
  “我晚上就吃的是剩饭,还有两个包子,你们先垫一垫,我去买些熟食回来。”
  “不用不用,这个时候去买,也没什么好东西,先煮饭,这个包里还有昨天在爸那称的猪肉,已经煮过的,上面就撒了些盐,现在就炒了吧,很快的。”
  梅秋萍和冯一平就着一碟剩菜吃包子,冯振昌忙着洗米煮饭,把肉从包里拿出来,洗干净然后加辣椒炒,业务熟练的很!
  所以说,还是生活最能改变人。
  冯振昌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不要说做饭,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帮着洗洗碗,那也是有次数的。平常压根就不靠近灶台,饭里吃到一粒沙子就要埋怨个半天,要是一不小心,炒的菜咸淡不合适,那你就等着他的数落吧。
  以前的他,和眼前这个忙碌着的身影一比,真是判若两人啊。
  他们两个也真是都饿了,饭还没好,就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夹炒好的菜吃,等饭好的时候,菜已经干掉三分之一。
  冯振昌端着茶缸子,翘着脚坐在凳子上,看着他们两个狼吞虎咽,“你说你,总要省这么几块钱,上车前不会多买些吃的东西啊?”
  “怎么没买,但你又不是知道,我坐车的时候能吃进东西吗?”
  吃完了饭,冯一平收拾桌子,冯振昌接着和面,梅秋萍去里屋收捡,把上铺的东西都拿下来,给冯一平把床铺整理好。
  最后,又要挑出十几斤板栗,一个个洗干净,再在头上剪个小口子,这也是他们后来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了一个开口,吃的时候好剥。
  等到事情都搞利落,已经快十一点。
  因为不知道冯一平来,没有准备席子,他直接睡在床单上,有些热,而且不远的地方,总有火车哐哐哐的过,有些吵,但他今天确实很累,听着爸妈说这两天的生意,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早上,天只蒙蒙亮的时候,冯一平就被吵醒了。昏黄的灯光,从门缝里透进来,他听到父母在外间压低了声音说话。
  他抹黑爬下床,揉着眼睛打开门,开到妈妈正在包包子,爸爸用石磨磨着豆浆。
  “哦,把你吵醒了?回去再睡会吧,在学校也没起这么早。”梅秋萍手上的活不停,看着他说。
  “不了,醒了就不睡不着,我也来包包子吧!”
  “那好的,炉子上有热水,你先去洗脸刷牙。”
  但是,他费劲的包了一个咸菜包子之后,就决定和冯振昌换,他包的那个包子,极具个人特色,就不好拿出去买,只能自己吃。
  石磨对冯一平没什么难度,冯振昌手把手的教他磨了几圈,他就学会了,只不过磨一会手就有些酸,要两只手轮换着来。
  他又注意到,冯振昌去包包子前,又去洗了手,哪怕他是磨豆浆,手原本就很干净。
  看来他们现在对卫生很上心,有些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天不热的时候,包包子和磨豆浆都可以晚上就做好,早上一煮一蒸就好,早上能多睡会,现在这个天不行,晚上都做好了,到早上说不定就会变馊。”梅秋萍边包包子边和冯一平说。
  包子包好了,一个个放到蒸笼里,夹在炉子上大火蒸。
  豆浆也磨好了,冯一平帮着冯振昌用纱布把豆浆过滤,等包子蒸好后,再放到炉子上大火煮开,煮开后,要放在旁边晾,等放到温温的时候,在用一个小舀子和一个铝漏斗,灌到塑料袋里,然后把袋口系紧。
  总之,等一切搞定,他们急急忙忙的吃完早饭的时候,推着三轮车出门的时候,已经七点多。
  冯振昌在骑着三轮车走在前面,冯一平他们跟在后面推。
  这些天过去,他们这一路也有些熟客,看他们的三轮车,就出来买包子豆浆,少数几个老人家,见到跟在一边的冯一平,还问了几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