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763

  冯一平展开这几张来之不易的纸一看,咦,很熟悉!因为段落中有很明显好些括号,括号里面写着“作者删去多少多少字”,不过一时想不起是什么,再一看开头,他就明白过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本小说中的几页,小说主人公是庄之蝶,这几页的女主人公是柳月,写庄之蝶喂柳月吃梅李的事。
  呵呵,冯一平明白了,为什么女生们这几天这么团结,还这么神秘,这几张纸落到他手里,她们为什么要拼命抢回去。原来是把一本《废都》拆开成几页几页的,大家交换着看啊。
  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温红再也呆不住,狠狠的一跺脚,跑回了座位。
  冯一平一时也有些进退两难,没想到秘密是这个,他一时真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为什么要那么好奇呢?
  他再回到教室,女同学可没有刚才那么凶,一个个的都装作没看到他。他也装作刚才根本就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回到座位,温红脸有些红,狠狠的瞪着她。冯一平轻飘飘的把那几张纸丢给她,“生什么气?好东西就该分享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还这样藏着掖着,我小学就看过的。”
  那些竖着耳朵听这边动静的女同学,见冯一平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都放下心来。羞恼肯定还是有,但她们最担心的事看来不会发生,她们最担心如果冯一平向老师打小报告,那麻烦就大了去。
  温红把那几张纸一把塞进抽屉,“冯一平,你好讨厌!”
  冯一平迅速转移话题,“唉,你这样可是近乎向我撒桥了啊!”
  温红用冯一平曾经说过的话反击他,“冯一平,你可真爱自作多情!”
  我去,好像还有点押韵。
  这件事好像就是一个由头,接下来,各种各样的小说频繁出现在班里。
  隔天晚上,冯一平在寝室里就看到几个人抢一本小说。什么小说呢,最终体育委员仗着人高马大,抢到了手,冯一平过去看了一眼,原来是正宗的黄色手抄本!这个以后完全绝迹的东西,现在在男生中很抢手。
  晚上他发现,不止一个同学在熄灯后,还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小说。
  过了几天,可能《废都》看完了,温红又换上了言情小说。这个时候,以琼瑶为代表的台湾言情小说在女孩子中间很受欢迎。套路都差不多,基本都是把灰姑娘的故事换个大时代,或者把《西厢记》加入各种现代元素,当然,有个规律,不少小说都学琼瑶,都以悲剧结尾。
  对这些小说,冯一平有印象的不是那些富家少爷和贫家美女的各种纠葛,他印象深的是,这些大多都是盗版的小说里,所写的那些富少,都开着“平治房车”。一个个有钱少爷都开“平治房车”,他顿时觉得这车肯定很高大上。但什么是平治?什么是房车?怎么我们国内就听不到呢?听这名字,难道又是他娘的鬼子造的高档汽车。
  他后来才明白,所谓平治房车,就是国内所说的奔驰轿车,但他们偏不说是奔驰轿车,就坚持说是平治房车。
  我们总是容易显摆各种优越性,与此同时,就产生了各种歧视,这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歧视。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因为港台来投资的多,沿海一带发财的也多,所以很有一阵子,有不少人,不管是不是港台的,一开口就是港台腔,以为一口的港台腔,自己立马就脱离一般普通群众,很高大上,很有钱很土豪的样子。
  这种歧视,要到下个世纪初才反转过来,内地有钱了,港台的纷纷学普通话。
  一直以来,对于这样的言情小说,冯一平是一点兴趣都欠奉的,男生嘛,喜欢的当然是武侠小说。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屌丝,突然一番奇遇,学得绝世武功,娶了个白富美的侠女娘子,然后一起仗剑行走江湖,该出手时就出手,踏尽世间不平事——比如旁边冯文放在数学课本下面的《射雕英雄传》。
  班上流传的武侠小说,不但有金庸大大的,还有梁羽生的,古龙的,总之,传统武侠小说三大家,后来被称为“武侠三剑客”的作品,都有。
  还有柳残阳,卧龙生,温瑞安,诸葛青云,云中岳……也不知道这些书都从哪冒出来的。
  总之这一阵子,大家在课堂上面看小说很普遍,连一向刻苦用功的黄静萍也不例外,英语课上,冯一平就看见她在课本下面还压着一本书,趁老师不注意就看几眼。
  一直也很用功的张秋玲上课的时候倒是没看小说,课外就光明正大的拿着《红楼梦》在看。冯一平固执的认为,张秋玲现在看《红楼梦》,绝对和他当初第一次看《红楼梦》的目的是一样的,除了一些诗词,主要是挑其中的某些情节来看,至于是什么情节,呵呵,你懂的!
第六十一章
小说风潮(下)
  这些天,校外小店的手电筒和电池卖的很快,这也就意味着,晚上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小说的同学越来越多,然后,白天上午上课就打瞌睡的同学也逐渐增多。
  冯一平有些替大家担心,这样下去,真不是办法,但是,他又不知道怎么做好。
  讲道理?不要仗着你成绩好,老师喜欢,你就可以教训人。而且这个时候,很多同学是听不进去道理的,虽然他们心中都明白,上课课外,整天看小说,这样做不对,可是就是控制不了。
  就像后来网络普及以后,从小学到大学,不少学生都翘课去上网,通宵去上网,甚至因为上网把学费生活费都花光,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去抢劫!
  好些人提到这些现象都一直摇头,批评这些孩子太没有自控力,说自己当初是怎么怎么抵制这些诱惑的。
  但冯一平扪心自问,换做自己当年小学初中的时候,学校附近遍布网吧,他会不会逃课整天整宿在网吧上网玩游戏呢?他再三自问,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事他肯定也会做。
  就像现在班上这么多人看小说一样,他原来也是这样,通宵达旦的看武侠小说。也曾经打着借来的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神雕侠侣》,只不过,在看到小龙女被尹志平侮辱之后,他气得再也看不下去,直到中专的时候,没书可看,才把这一套又租回来看了个完整。
  作为过来人,他深深的明白,讲道理没用,因为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那究竟怎么才能帮一帮同学们呢?冯一平一时还真想不到好办法。
  虽然肖志杰和王昌宁两个人,对这些小说一直没兴趣,但是现在班上的这种学习氛围,明显的影响到了他们。
  皇天不负有心人,过两天,机会终于来了。
  语文课上学了报告文学,班主任王玉敏给大家留下作业,也写一篇报告文学。冯文很愁,报告文学,不好瞎编啊,写些什么好呢?
  冯一平马上舌灿莲花,让他写班上同学看各种小说的事,一来,作文完成的很快,而且是真事,更符合报告文学的主旨。二来,这样的报告文学一写,班主任看了肯定会采取行动,间接的帮助了同学们,让大家再把心思都放到学习上。第三,帮了老师这么大的忙,王老师肯定会对他有个好印象。
  冯文听了,觉得有理,不过还是有些犹豫,担心同学们会找他麻烦。冯一平让他放一百二十个心,收发都经过他的手,作文交上去,也只有王老师批改,其它人不可能知道的。
  他问冯文,“你觉得是王老师肯定喜欢你好,还是同学们可能会埋怨你好?”
  冯文听了,不再犹豫,星期天返校的时候,交上来的作文,写的就是班上同学看小说的事,写的还很详细,哪个同学看什么书,都写得一清二楚。
  晚上自习前,冯一平把收到的作文送到王玉敏家。他估摸着晚上可能会有行动,结果没有,周一早自习,也没有,直到周一下午。
  下午第一节课,就是语文,王玉敏提前来到教室,等人全都到齐后,按文索骥,一个挨一个的,从同学们的桌子里搜出一本本小说来,放在讲台上,好大的几摞。
  这一次没收很彻底,连那些把课本的封页撕下来,再天衣无缝的黏在小说封面上的,也都被翻了出来。被翻出来的时候,那几个同学还满脸的不相信!都这么隐蔽,怎么会?
  呵呵,只怪冯文的报告文学写的太详细。
  这一次的作文,要是评分的话,估计王玉敏会把冯文的评为第一等。
  班上好几个一向刻苦用功的居然也在其中,这让她发了狠,足足教训了大家大半节课,最后抛出撒手锏,从现在开始,不论课内课外,一班的教室寝室里,不允许出现一本小说,抓到一个,不管是谁,一律叫家长来学校领人!
  这个手段很狠,现在还没有家长会,家长们来学校的机会不多,一旦是因为这个原因把他们请到学校,那被抓到的同学的下场,就可想而知,反正肯定不那么美妙。
  这还不算,王玉敏还宣布,被抓到的同学,可以检举那些没被抓到的,只要检举两个,那他这一关算是过了。这条虎狼之计一出,算是彻底绝了好多人的侥幸之心。
  不仅如此,王老师应该是挨个通知了一班的任课老师,从这周开始,老师上课的时候,看到可疑的情况,就下来翻同学们放在课桌上的课本,看下面是不是有夹带,或者课本本身就是伪造的。
  王老师本人更用心,不管是谁的课,她时不时的会溜到两边的窗子那里观察,看是不是还有同学死性不改。
  讲道理没用,但老师的强力手段很对症。多管齐下之后,看小说的情况立马得到了遏制,虽然不至于杜绝,但是再看的也是极少数,而且极隐蔽,影响不大。
  冯文间接告密的这件事,最后还是流传开来,不少同学知道了有找他理论的,还有气不过的想和他动手。冯文不是个有气节的,没过多久,就把冯一平给卖了,说这其实是冯一平的意思,但没有人信,冯文最后只好找王老师为他做主。
  有王老师替他做靠山,同学们当然只能鸣金收兵,不满和愤怒,都只能乖乖的埋在心里。不过,冯文最近一阵子人缘不好,被同学们孤立,那是一定的。
  只有肖志杰相信冯文说的,见了冯一平,学着《地道战》里的汤司令,对他竖着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冯一平把这当作真心实意的夸奖,毫不客气的受了,队友,有时候就是拿来卖的嘛,特别是冯文这样的队友,这次把他买了,他还很高兴!
  王昌宁却在旁边纠正说,“不,应该说是阴,实在是阴!连带着我们班,就这个星期,每个人的课桌都被搜过两遍。”
  不管他们怎么说,冯一平还是很高兴。事情按自己想的做成了,得罪人的还不是自己,被推出去的人受到了老师的赏识,也感觉挺美的,同学们不过被没收了一些小说,又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皆大欢喜的结果,有什么不好?
第六十二章
艰难回家路
  今年的雨水特别足,从6月下旬开始,每天都下。多数时候是阵雨,来的急去的也快,有些不是,淅淅沥沥的,下个半天。
  下雨归下雨,热还照旧热,河里的水涨了,也不好去河里洗澡,地上的那些坑坑洼洼里,都是积水,路也泥泞得一塌糊涂。
  教室和寝室都是瓦房,教室还好,每年翻检的比较勤。寝室就麻烦,每间寝室都有地方漏雨,原来摆的整齐的床,现在是东一张西一张的,不过估计谁家里都经历过漏雨的事,年轻的孩子,心也都大,这些事都不放在心上,反而觉得,床换了一个地方,又有些新奇的感觉。
  看着天气有些反常,学校也不敢大意,几个领导开了个会,在附近找了几个人,趁大家白天上课的工夫,把寝室统统翻检一次,房前屋后的沟道也都疏通了一遍。
  这个决定很及时,外面找的师傅刚走,端午节前后的那几天,大雨就一直下个不停。
  雨下成这样,冯一平对家里的房子也不放心,还是回去一趟看看的好,于是星期六的下午,他这个学期第一次回家。
  这次回家不容易。
  学校前面的这条河,水已经涨的很深,变得宽阔的河面,目测有近两百米,简易木桥和枯水的时候露出的河滩,全被淹没在水下。
  好在对面林家湾的村民,每天都从这走,村里从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的七个人,在河边等了一会,才等到一个林家湾的村民也过河。
  看着他脱掉长裤,大家学着他把长裤脱掉,也好在村里的七个人都是男孩子,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只穿内裤,一手举着书包和裤子,七个人跟在他身后下水。冯宏兵走在最前面,冯海涛在最后压阵,冯一平他们被夹在中间。
  林家湾的那个村民,走的也不快,但也没有停下来等他们。在这个时候的农村,几个孩子这样过河,对大人来说,也没什么不放心的,用后来流行的话说,“那都不是事”。
  虽说这一段已经是水浅的地段,但平均水深也都没过了膝盖,最深的地方,已经到了大腿根,河水一冲,一个个都东倒西歪的,他们是手牵着手才过去。
  大家反而都挺兴奋的,过河后在岸边晾了一会,说说笑笑的,等身上干了些,穿上长裤后,继续往家走。
  再翻过一座山,到第二条河边时,真正的考验这才开始。
  这条河不宽,也就二十多米,就他们经常过的这一段河道分两截,上下之间,有个一米多的落差。
  上面的一段河道,是整块的石板,这么多年,被河水冲刷的光滑的很,上面连一粒沙都留不住,春夏的时候,这些石板上还会长青苔,一个不小心踩到了,很容易滑倒。
  上面这一段的末尾,就像是一道天然的石堤,比下面一截高出一米多来。石堤下面,正接近中间的地方,有个直径约三米的圆潭,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就这么一米多高的落差,流下来的河水是滴不出这么大,这么深一个潭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