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2763

  大约一节课的演讲结束以后,参会人员主动站起来鼓掌,这个年轻小伙子,果然有一套,说的确实在理,而且,也很有礼貌,演讲的全程,他一直没坐,始终是站着,让台下那些普遍比冯一平大的听众,顿生好感。
  在这些普遍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中间,冯一平表现得很谦逊,交换名片的时候,一直是用双手——那怕有很多人,不论是公司规模,还是个人资产,都不如自己,场面上,就讲究这些。
  他这么做,效果自然是不错,他这次的演讲稿,后来被好多没有到现场的协会会员讨要。
  而且,结束没多久,机会就找上门来,他接到那天在场的羊城一个老板的电话,对方了解了嘉盛的产业布局后,想商量他名下的几家酒店,和怡佳快捷酒店合作的可能性。
第四十八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上)
  得到消息的徐斌,兴冲冲的带着一帮人赶到首都,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厚厚的一本特许经营条例,这东西,从他们到美国考察后回来,已经完善了好多次,却始终还没派上用场。
  也是,在怡佳还没有多大名气的时候,指望别人加盟,这个难度挺大。
  现在好了,终于有机会可以实践。
  不过,正式会谈的时候,只有徐斌能上场,因为对方来的只有两个人,这边总不好一大群人围过去。
  黄冠福,五十来岁,不是羊城那边常见的精瘦的体格,中等个子,有些胖,好在肚子并不是太突出,不过,眼圈黑得厉害。
  跟在他后面的是他女儿,三十出头的样子,个子同样不高,打扮精致,给人整体感觉很柔很面的感觉。
  呵呵,也许是她的连圆团团的,皮肤又白净,冯一平才会冒出“很面”这样一个词来吧。
  “冯总您好!”看到冯一平带着人等在楼下,黄冠福挺高兴,隔着老远就伸出手来。
  按说,是他主动找上门,冯一平等在办公室就可以。
  但是,冯一平草根惯了,没那些讲究,并不觉得端坐在办公室,等人上门求见,是一件很满足虚荣心的事。
  也是受爸妈的影响吧,远来是客,自己也就从办公室走几步进电梯,然后再走到门口,拢共也没几步路,却让人先有一个好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小看冯一平走的这几步路,好多人,奋斗多年,为的不就是让人多走几步来见自己吗?
  果然,虽然上次在中民协也就一面之缘,但冯一平今天的作派,让黄冠福很高兴。
  冯一平妥妥的年少成名,却还能这样谦逊,给他的这个印象,就非常不错。
  一一做了介绍,冯一平知道,黄老板的女儿,大名黄玉瑾,一直是老黄的左膀右臂。
  说起来,冯一平最喜欢听的,就是两广的女孩子说普通话,怎么说呢,声音绵软,节奏又很慢,又总是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转折起来,就像是他喜欢听的蒙藏类的民歌一样,很新鲜。
  冯一平记得当初刚到羊城,和下面中间商联系的时候,和店里的那些女孩子通电话,莫名其妙的总会想到棉花糖上。
  而说川普的女孩子,虽然大多漂亮,但总是很泼辣彪悍,而江沪一带,虽然说是吴侬软语,但那节奏快了点,不够柔和。
  不过,既然是老爸的左膀右臂,那她肯定不会是如外表这般柔弱,内里应该还是一个有决断力的女人,冯一平给她下了个评价。
  “冯总,金总,徐总,今天冒昧叨扰的原因,想必你们也清楚,在羊城,我名下目前有四家宾馆,软硬件都还不错,生意也还行,不过,在了解了贵公司的怡佳之后,我觉得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所以,我就想了解一下,你我两家,在酒店这一块,能不能建立一些合作,其它的不说,冯总您的眼光,我是佩服的!”一上来,黄冠福就开门见山的表明了来意。
  “谢谢黄总的厚爱,也感谢您看得起我们怡佳,我们怡佳,原计划在明年初,开始在南方布点,您现在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再好不过。”冯一平笑着说。
  “两位黄总,这是我们怡佳除直营之外的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特许加盟,一种是租赁经营,你们可以了解一下。”徐斌把两个文件夹递到那两父女手中。
  对黄家父女这样身在羊城的老江湖来说,两种模式都很好理解,黄玉谨还在细看那些条款——别小看这些,里面可是蕴含了不少东西。
  而黄冠福就只翻了几下,“贵公司在深圳有一家工厂,几位想必都去过羊城吧,我们那可是个好地方,各种会议一个接一个,比如现在这一阵子,因为秋交会的举办,市里那真是一房难求。”
  “对,每年两次的广交会我们都有参加,所以黄总您这两天,生意应该很好吧!”
  “呵呵,是还不错,不过和你们不能比,我上怡佳网站了解了一下,就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你们已经开出了二十多家分店,而且平均入住率都在90%以上,真不容易!”黄冠福又夸了一句。
  “其实,只要运用我们的管理,我们的经验,再加上我们的免费预订电话和网上预订系统,以及客户俱乐部的经营,达到这个入住率并不是很难,”徐斌尽职的介绍和推销道,“集团对我们的要求,是要到95%以上,我们也相信,努努力,还是能做到的。”
  怡佳开分店,最难的,就是找到一些地段好,周围配套全的物业,如果黄冠福的那四家宾馆,地段都不错,不管是特许经营还是租赁经营,那真是给他们开发南方市场,开了个好头。
  “是,这也是我找上你们的原因,还是那句话,就冲冯总的眼光,我就相信。”黄冠福说,“不过,一年开这么多店,你们的资金没问题?”
  “目前还很充裕。”冯一平笑着说。
  “我们目前全是靠自有资金在运作,连贷款都没有,而且,还有三家店,我们把产权都买了下来。”徐斌为了说明公司的实力,补充了一句。
  “哦,买下来,那还真是大手笔,果然实力雄厚,”黄冠福竖起大拇指,“冯总真不简单。”
  他好像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租赁的话,目前是什么样的标准?”
  “目前在首都的这一家店,因为地段好,我们付的租金也是最高的,每天每平米近1块。”这些问题,都由徐斌回答。
  “那付款方式呢?”
  “签约后,就会付保证金,但是按行规,租金,要等签约期满一年时,再一次性拨付,而且签约后,要有半年的装修时间,就说那半年是不收租金的。”
  徐斌干脆坐过去,翻到那些条款,只给黄冠福看。
  “哦,拿租金,得要一年半的时间。”黄冠福点了点头。
  “所以,黄总您如果有兴趣,我个人建议,特许经营还是不错的,你可以看看相关的流程和费用,真的是一件双赢的事。”徐斌依旧卖力的建议。
  已经浏览过那些资料的黄玉谨说,“成为你们的加盟店以后,经理也一定要由你们委派?”
  “是的,不过这是为我们的共同利益考虑,我们的分店经理,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而且我认为,这对小黄总您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用再操心那些琐碎的事。”徐斌解释了一下,他以为黄玉谨是担心这样一来,自己就没有实权。
  “这些我相信你们,玉瑾虽然很有经验,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你们派来的那些经理,肯定更称职,”黄冠福打断了他们的话题,“我女儿,她同时还在帮我打理另外的生意。”
  哦,那就好,就怕黄玉谨是一个喜欢抓权的。
  “不过,”黄冠福沉吟了一下,说出了一句让大家意外的话,“那你们有没有考虑,再购买一些产权呢,说真的,我那四家店,有两家地段真很好。”
  这个转折真的挺大的,难不成黄冠福一开始就打的是买宾馆的主意?徐斌觉得很受伤,准备这么多,就盼着有人加盟,难道又用不上?
  “这个,黄总,一般来说,我们的直营店,都是采取租赁的模式,您也知道,我们怡佳是要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都布点,虽然资金还算充裕,但也不可能每家店都买下来,那投入的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也扩张不起来。”冯一平解释了一句。
  “冯总,你知道吗,我是特别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注意到你在香港发行的杂志。”黄冠福又来一个大转折。
第四十九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下)
  这话同样说得很突兀,让冯一平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听语气,应该是对《前沿》杂志比较推崇的样子,就笑着说了一句,“黄总见笑了,不过我的这本杂志,明年初,就可以在内地正式出版。”
  这是他这些天也一直在做的工作之一,商务印书馆在其中出力很大,帮他引荐了不少人,不过,要等程序跑下来,盖章盖完,至少也得到明年初或者明年上半年。
  黄冠福重重的拍了一下椅子扶手,“唉,要是今年初就同时在内地出版就好啦!”
  这是怎么回事?冯一平看了看金翎,她也不明白。
  好在黄玉谨及时说明了原因,“我哥哥在美国留学,这两年一直在炒股票,去年专程回来了几次,后来,我们把家里的好多资产,包括四家宾馆,向银行抵押贷款,都投到了纳斯达克上,后来的事情……您也清楚,所以我爸爸在前几天看到您那本杂志三月刊的时候,就一个劲的叹气。”
  “只要所买股票的公司没倒闭,还是可能有翻盘那一天的。”冯一平顺着安慰了一句。
  但现实可能是,就是他们及时的看到了那本三月刊,怕是轻易也不会改变主意,可能还觉得好笑吧。
  “冒昧的问一句,您那四家宾馆有多大面积?”金翎第一参与谈话。
  “建筑面积最小的2300,两家3000多,最大的一家4000多。”黄玉谨说。
  “不过,楼层都比较高,每家宾馆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知道他们关心的是什么,黄玉谨补充了一句。
  即使占地面积小,加起来建筑面积就是1万多平方,那怎么算,老黄同志也是资产上亿的主,怎么还这么冒险?看来他儿子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人。
  以这么多房产去贷款,那数额也不会小,冯一平其实更想问的是,“亲,那么多钱你们是怎么转移到国外的?有渠道吗,有联系方式吗,下个月我也要用钱,越多越好啊!”
  “本来,我另外还有一家手表公司,我最早就是从香港运手表进来销售,后来干脆自己办了家工厂,主要外销,客户遍及世界各地,效益也可以。但是,这两年,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我们想着加大内销的力度,同时提高一下档次,就从瑞士定做机芯,做中档的机械表,你看看,就是这个,”黄冠福把手上的手表摘下来给他们看,“当然和几位手上的不能比,不过我们平均定价也就一千出头,算得上是一分钱一分货。”
  这方面,冯一平其实是个外行,看不出什么来,不过当然得说,“确实物超所值。”
  但老实说吧,现在1000多块的国产表,真算不上便宜。
  “就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对销售不利,所以我们去年花大价钱,请了一位明星代言,在地方电视台投入了很多广告。”
  听他这么一说,冯一平还真有点印象,好像回省城的时候,在电视上晃过一眼。
  “不过,内销就是启动比较慢,在手表厂投入那么多升级,这边买的那些股票又都变成了废纸,银行还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老实说,现在对我而言,真是个坎。也有不少人看中了我手里的这几家宾馆,谈过后才知道,他们买过去,却不是开酒店,听说想改成娱乐城,我这个年纪,有些念旧,不希望起家的这些地方,另作他用,最好还是酒店。我今天来,是有些病急乱投医,但我是真的看好怡佳这种模式,也看好冯总你这个人,所以我有个意见,希望冯总您能考虑一下。”
  “您说。”
  “我最大的那家宾馆,离火车站很近,地段真的很稀缺,如果可以,我想冯总您是不是也能把产权买下来,如果那家宾馆出售给贵公司,还我银行的贷款也绰绰有余,同时,贵公司在南方最黄金的地段,也有一个非常完美的桥头堡,我也相信,在贵公司的手上,那家宾馆肯定会比在我手上经营的要好,我觉得只是一件双赢的事。另外,我另外的三家宾馆,也希望能加入怡佳的特许经营体系。”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黄家父女俩,紧紧的盯着冯一平。
  看冯一平和金翎脸色有些凝重,徐斌不想冷场,“黄总,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对特许经营是有要求的,比如希望加入我们特许经营的酒店,面积要在3000至6000平方之间,您那2300的那一家,并不满足我们的条件。”
  这是行内对经济型快捷酒店物业的标准,面积小于3000的,算下来,平均成本太高,而大于6000的,风险太大。
  “那没关系,剩下满足条件的两家总可以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