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7/2763

  “但最后,我们都知道,冯总原来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但被你截胡。
  “我们当然也为您的成功而高兴,但芯片产业,不是一般的产业,这事关国家安全,产业兴衰,作为一家在芯片领域有一定基础的公司,我们非常希望在这件事上,能尽到自己的职责……”
  “杨总,”冯一平打断了他,“我们的时间都很宝贵,你就直说吧,你们计划怎么做?”
  直说?我是想直说的,但不包装一下怎么行?
  大家都是讲究人。
  “我们的地方政府,也非常希望大力发展芯片行业,因此对我们也非常支持……”
  这次是金翎打断了他,“杨总,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很多,还有很多贵宾没有发言,所以,你能直奔主题吗?”
  杨刚的脖子梗了一下,这么不讲究?
  我参加过很多重大的会议,和很多领导开过会,可也没有过这样的待遇,就你们的时间宝贵?
  那我们呢?昨天生生被你们从上午晾到晚上!
  但他看到冯一平转头和身边的周星宇说了一句什么,马上说道,“好的。”
  “我们的问题是,从专业的角度看,想短期内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难度很大。”
  前排的洪院长对他这样的说法嗤之以鼻,难度很大?还短期内?
  能要点脸吗?
  要是这么容易,我们这个去年由国家成立,动员了全国超过200家多院所和单位,集结了超过2万名科研人员的专项,不是早就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因此,我们希望,嘉盛能在相关技术上,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冯一平身子后靠,双手抱胸,“嗯,你们希望……”他停顿了一下,你们是谁啊就希望!
  连杨刚那边都有人想笑,但杨刚对此同样一点都不在意,这算得了什么?
  “能再具体一些吗?”冯一平继续问。
  “既然我们没能全盘收购奇梦达,那么,我们希望能收购奇梦达在国内的研究所,我们都知道,因为奇梦达在国内设立研究所的时间比较短,论规模和成果,国内的研究所,是奇梦达全球所有5家研究所中,实力最弱的一处。”
  “把这家研究所转让给我们,并不会影响被嘉盛收购后的奇梦达的发展,而我们江天,有信心参考这家研究所的一些成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芯片来。”
  说出了自己的意图,他一下子觉得轻松了不少。
  他看到,冯一平依然没什么表情,但他们那边的有些人,已经流露出“果然如此”,以及不怎么样掩饰的嫌弃的神情来——那位金总就是这样,眼里满是嫌弃。
  他看向自己这边的人,做人得讲信用,现在可到了应该帮我说话的时候。
  可别把我当草民一样忽悠。
  他来回扫视了两遍,终于有人开口,“冯总,既然转让这家研究所,整体对你们影响不大,但却能对江天提供极大的帮助,好像也不是不能考虑?”
  “芯片产业,确实事关重大,如果嘉盛做出这样小小的让步,能让我们在这个产业上,多出一条路来,好像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有一家作为备份,也确实很有必要。”
  “参与的公司多了,也更有利于做大市场。”
  “鉴于江天也曾经积极的洽购奇梦达,现在只希望能得到一家研究所,还是研究所中实力最弱的那一处,好像也能理解。”……
  一直在打酱油的那些人,此时都算是有了些契约精神,多多少少的都开口为杨刚说话。
  总体的,就一个意思,江天提出这样的要求,也算是事出有因,他们毕竟也差点就成功的收购了奇梦达,而拿出那家研究所,并不会对奇梦达的整体实力造成多大影响,但那家研究所,对江天,对我们的芯片产业,却意义重大。
  有些话,没人明说,但冯一平他们感觉得出来,那就是,这样事关重大的产业,有机会让国家队入场,还是会让人比较放心。
  杨刚此时觉得,自家这些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关键时候,他们总算是履行了承诺,“冯总,对奇梦达在国内研究所的资产价值,我们进行了大致的评估,应该在1亿元上下,我们,愿意出价1.5亿。”
  “或者,我们的出价,始终会是第三方评估机构股价的1.5倍。”
  怎么样,我够大方吧!
  他看向冯一平,为他撑腰的那些人也看向冯一平,金翎他们也看向冯一平。
  冯一平拿起一支笔放在手上转着,“杨总,看起来,你对内存行业确实很了解,决心也很大,同时,信心也很足。”
  好像,有门?杨总马上说,“是的,江天把这当成了我们的使命。”
  “很好,”冯一平点头,“你觉得,你只需要奇梦达的一家研究所,就能在存储芯片领域取得成功。”
  杨刚一时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难道你还能给我更多,比如说,两家?不可能吧,“是的,我们确信会如此。”
  “那么,”冯一平轻声说,“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有5家研究所,拥有整套核心技术,甚至可以说,在这个行业里,在相关技术上一直保持领先的奇梦达,会倒闭?”
  杨刚都差点叫出来,为什么话风说换就换?
  而冯一平这个问题,也让那些为杨刚撑腰的人沉思起来,是啊,奇梦达有那么牛的技术,但现在却不得不卖身,那么,你们竟然觉得,只需要拥有他们的一小部分技术,就能取得成功?
  奇梦达的那群人,都那么弱?
  是你们过低的低估了奇梦达,还是过高的高估了自己?
  “这个。”猝不及防之下,杨刚一时还真回答不上这个问题。
第七百六十章
纸上谈兵
  但杨刚当然也不是草包,这些天,也逼着自己看了一些搜集来的资料,再说,对他这样久经会议的人来说,就是什么都不了解的问题,他照样能洋洋洒洒的说出一二三四五六七点来,所以他很快就开口,“任何一家像奇梦达这样的行业领先公司的破产,原因都会很复杂。”
  这样的说法,可以说非常万金油,随便一家公司破产,都可以这样说。
  不过,问问题的可是冯一平,这个问题又关系到他的愿望能不能达成,因此当然得拿出一些干货来,“大环境的变化,对奇梦达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存储行业,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全行业亏损,而次贷危机导致的需求下降,更是雪上加霜。”
  “成本方面不占优势,也是奇梦达在这场行业危机中,首先支持不住的主要原因。”
  “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他们在欧美的分支机构负担的高额人工成本,也包括奇梦达此前坚持使用沟槽式的工艺,而带来的生产成本的提高。”
  “我们还认为,奇梦达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对亚洲市场的重视不够。”
  “这个重视不够,不仅表现在他们在亚洲最大市场,中国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够。”
  他已经找到了一些感觉,就像平常坐在台上发言一样,目光四顾,“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市场,但他们的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而不是中国。”
  “他们对亚洲市场的重视不够,还表现在他们在维护代工厂的关系方面,因为自身产力不够,他们在生产上,很大部分也都必须依靠对岸的工厂代工。”
  “但无论是最开始的茂德,还是后来的南亚,华邦,合作得都不顺畅,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产量。”
  冯一平忍不住也点了点头,能看到这一点,说明这位杨总,真还不是一点功课都没做。
  冯一平的点头,让杨总很受激励,“奇梦达的失败,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教训,我们相信,只要嘉盛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小小的帮助,我们就能研发出具有完美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存芯片。”
  “而后,借助国内优质但相对低价的人力资源来量产,再深耕国内市场,我们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保障相关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彻底的解除国外对我们的制约。”
  马上有人鼓掌。
  杨刚谦虚的朝大家致意,笑着坐下,他感觉,自己发挥得挺不错。
  冯一平也觉得,虽然他的讲话,还是很有些新八股的特征,比如在最后结尾时,就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总是会拔高一下,但干货,总算是有一点,不过……
  “洪院长。”他又看向最开始找上的那位。
  听到冯一平又叫他,洪院长心里一颤,“冯总您说。”
  他心里有些忐忑,总是叫我,难道他看出什么来了?
  我应该掩藏得很好,没有表现出来吧。
  是的,之前杨刚觉得,洪院长是拿着他们的钱,办他自己的事,其实还真有几分道理。
  洪院长此行,确实有他的小九九,或者说,杨刚的企图,让他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既然你江天都可以这样做,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向冯一平提同样的要求?
  但他还有些拿不准冯一平的态度,所以目前并没有表露出来一丝一毫这方面的意思。
  但冯一平一次又一次的找上他,还是让他有些紧张。
  “作为国家集成电路专项的技术总师,你认为,如果利用,哦,”他看了杨刚一眼,“用刚才杨总的话说,是参考。”
  洪院长马上非常配合的露出了鄙视的神情,还参考,说得好像你们在这方面本来就很牛一样。
  杨刚……我忍。
  年轻人,有时候说话有些阴阳怪气的,我们难道还好意思和他计较?
  “那么,在不计投入的情况下,最快多长时间以后,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芯片来?”
  洪院长也是无奈,这个问题,你问我干什么?不是更应该问杨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