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6/2763

  紧接着他看了看报告下面的那些品牌,自己答道,“那当然是有。”
  当然有,因为这份报告上,国内叫得出来的奶粉品牌,差不多是一网打尽。
  区别不过是合格数量,以及含量的多寡而已。
  “对不起,”省长招手示意秘书,“通知质监局……”
  交代的时候,他还忍不住批评了一句,“他们都干什么吃的?”
  尽管有冯一平亲手交上来的报告,这样的事,自然还是要责成相关的职能部门,再做出检验后,他们才好采取行动。
  “一平,你别介意。”省长解释道。
  “我理解,这是大事,马虎不得。”冯一平说。
  “这样的事,”书记抖着那份报告,“为什么我们都会不知道?”
  “他们的公关能力很强,”冯一平说,“相关的事例,网上早就有反馈,但一般都是发帖没多久,就被删掉。”
  “我还听说,其中的很多,还是由发帖人自己删除,因为他们得到了不错的补偿。”
  “这会有什么后果?”省长问。
  “肾结石,以及,致死。”冯一平说。
  “啪,”桌子又被拍了一下,“我们的质监部门……”
  “其实,早就有人在质监总局的网站上反馈过这个问题,但不是被屏蔽,就是没有回应。”冯一平说。
  “但这在很多人中间,并不是新闻,我就是在去医院看一个生孩子的同事时,知道了这事。”
  他其实是忘了,真忘了。
  他原本记得的,因为他早就反映过导致出现大头娃娃的假奶粉事件。
  主要是今年的大事太多,而其中的一些,又格外沉重,和让人觉得无力。
  领导们看了一眼报告上的名单,很快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其中不少公司,不但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企业负责人,还都算是体制中人,因而这些公司就能具有一般公司所不具有的能量……
  到了他们这个层级,一些套路,一想就知道。
  可气的是,在这样重大的问题面前,那些人首先想的,并不是如何解决,而依然是如何掩盖。
  “一平,你显然已经有了调查,这,影响有多大?”
  “应该,以十万计。”冯一平沉声道。
  “简直是……”“简直是……”领导们说不出话来。
  ……
  “你放心回去,”他们亲自把冯一平送到楼下,“拿到报告后,我们第一时间向上头反映。”
  “最迟不会超过今晚。”
  “谢谢,给领导添麻烦了。”冯一平和他们握手告别。
  知道这件事的,不止省里的两位,金翎爸爸那边,也在今天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本来想,如果反应不及时,自己干脆直接陈书高层,现在看起来,应该用不着。
  这一次,他也没有动用媒体的关系,因为这样的事,会让媒体也觉得无力。
  在调查的过程中,冯一平都听到过,其实已经有媒体向相关厂家致电,但那边斩钉截铁的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相关的症状和他们的产品有关。
  冯一平觉得,如果有记者还坚持追踪相关问题,接下来,搞不好真会被上门抄水表。
  尤其是,他觉得,既然自己有这样的渠道和能力,那么,像今天这样的会面,会比媒体上的报道,更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
  ……
  看着冯一平的车走远,两位领导几乎同时说,“我这就打电话。”
  虽然要拿到相关的报告,还是需要时间,但他们相信,在小事上都那么严谨的冯一平,绝不会在这样的大事上马虎。
  何况,他的公司,和这件事完全没有利益冲突。
  而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让高层越早知道越好。
  “好,我这就通知晚上召开相关的会议。”
  一旦省里的质监局拿出了相应的报告,那自然相应的有很多工作需要部署。
  ……
  在车上,梅义良放下了心,“这下,肯定很快就会解决。”
  这一点,冯一平相信。
  梅义良又问,“网上的那些事……”
  冯一平摇头,“就让他们说吧。”
第五百零二章
意见
  娱乐节目停播,打开电视,全都是看上一会就会让人忍不住眼泪的新闻,搜救队伍依然日以继夜的奋斗在现场,但难受的是,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听到的好消息已经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现实……
  但无数人,依然对此抱着希望。
  而新闻播报中的相关数字,还是在无情的上升……这是一个让无数国人痛彻心扉的5月。
  几乎都没等官方呼吁,大批大批的人,纷纷第一次找到当地的红会等机构,以及到银行询问相关的账户,自发的捐款。
  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企业家、明星……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抱着存钱罐、坐着轮椅的老人拿着养老金、捡垃圾的从贴身的衣兜里拿出钱塞进捐款箱的时候,另一只手还提着蛇皮袋子……
  不少原本对相关机构的德行持保留态度的人,这次都没有任何犹豫,不管条件如何,都献出了自己有生以来,从数字来说,最大的一次的爱心。
  这些日子,所有人,都希望着通过这样的方式,为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带去慰藉,都希望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分担他们的苦痛。
  而在各门户网站上,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的捐款,一直也在刷新着。
  虽说在这样的事上,多少都是心意,捐或者不捐,其实也是自由,但既然有了数字,难免就有了比较。
  自从某知名大佬“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我认为我们捐200万是合适的”的言论,广受批评之后,有人把矛头转到了冯一平身上。
  其实,嘉盛,以及电商集团的捐款,目前在民企里都排第一,各2000万。
  冯一平以个人名义捐的1亿,也不少,但就架不住有人比。
  已经被他超过的华人首富,也捐了1亿,甚至连在国内捐了那么多楼的邵老先生也捐了1亿,作为一个大部分企业都在内地的多年的国内首富,以及华人的几届首富,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少?
  毕竟相关排行榜上你的资产,折合人民币,早就超过千亿之巨。
  几天后,有人在网上披露,冯一平在美国的公司,不算对其它慈善项目的捐赠,这些年单向旧金山警察局的捐款,就接近100万美元,如果按汇率算,再加上通胀,折算成人民币,至少也近1000万,所以,在国内这样的大事面前,你的两家集团,每家只捐2000万,是不是也有点少?
  虽然大多数网民对这样的言论不感兴趣,因为这么些年下来,他们相信冯一平的人品,冯一平公司这次行动的积极,也被大家看在眼里,毕竟,嘉盛集团一位副总裁第一时间带着车队赶到了现场,目前还在那里坚持。
  但依然有不少人在两家集团的官网,以及相关公司的网站下留言,有人更是直接问道,“你们会追加捐赠的,对吧!”
  ……
  五里坳。
  镇政府里,新任负责人苏明峰走进黄承忠的办公室,脸色不是太好看,“黄镇长,这样怕是不行啊!”
  因为上任时间不长,苏县长还带着以前的习气,还是以前的做派,怎么说呢,还是有些端着,还没有达到他的两位前任那样的水平。
  “苏县长,快请坐。”黄承忠站了起来。
  苏明峰自顾自的坐下,“黄镇长,这样不行,这样我们去县里开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说?”
  “其它镇一个个的报我们镇捐了多少多少,平均每个人捐了多少,而我们就两手一摊,这个,我们镇,不知道捐了多少?”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对一个村委会有很大的意见,按他的意思,那样不听从组织安排的村委会,从负责人到小组长,就该撸个干净。
  但那个村委会的负责人,姓冯,正是冯一平的三叔。
  正是他们率先表态,安排的事,他们没办法做,因为,在这项工作安排下来以前,冯家冲就有不少人去找了红会,去银行问捐款帐号。
  我们总不能再拿着袋子上门,让他们再来一次,或者,把他们相关的票据收上来吧。
  也是受冯家冲的影响,周边的几个村也一样,早早的就有了行动,无一例外,很少有人找到村委,通过村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6/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