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2/2763

  所有楼价不怕炒的高,总会有人接盘(结果回归的那一年,亚洲金融危机抢先上演,内地没多少人去接盘,那些打着如意算盘的,也可以说是很悲催了……)。
  但香港也不是人人都有钱,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很多港人开始外溢,他们流出地的首选,是离香港最近,也是最像香港的地方:深圳特区,也就是关内。
  举例说说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当时,香港龙珠花园10000元/平,而深圳关内,只有2000!
  还有比这更白菜价的吗?
  这带来了深圳房地产第一波行情,然后,到了我们都知道的03年。
  03年,受非典影响,深圳地产受到重创。
  为了卖楼,当时的中介公司采取了很多方法,通用的方式是负首付。
  举例说明,关外一套90平左右的三房,一共22万,但你最后能贷出了27万,多出的5万是装修款。
  就是买这么一套房子,你出个几千块的定金意思一下就成,剩下的钱银行都给你拿。
  非典的余波,影响久远,直到去年,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03年之前,关内的均价能达到4000,06年的时候,也只在6000+,但去年,受股市暴涨,以及奥运,以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缘故,关内均价直接到了12500,而最高价已经飙到了17500元!
  一年之内跳涨了超过50%!
  在本地起家,此时已经功成名就,但后来上娱乐版更多的地产界王大佬很良心的说,“老百姓已经买不起房了。”
  还说房价再涨就会出事,并提出了拐点论,还让自己的公司率先在全国降价——结果他成了众矢之的,政府不喜欢他,同行不喜欢他,那些有房的和炒房的,也不喜欢他。
  在民间对此还不确定的时候,去年7月份,首都大学的经济学家徐滇庆,在报纸上放话:深圳房价肯定要涨,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犹如大江东去,绝对不是谁呼唤来的。
  他还承诺,“如果明年(08年7月11日)深圳的房价比现在低一分钱,我一定报纸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的市民道歉。”
  他的这番话,随即引起了民间经济学家牛刀的注意,并爆发了一场徐牛大战……
  现在,那位徐教授此时的处境,已经和后来被扔鞋的任大炮差不多,几乎就是众矢之的。
  因为从去年8月份起,深圳的房价就出现了变化,那个月,很多二期工程开盘,相比一期,居然没有上涨!
  等到了去年年底,房市差不多和股市是一起狂跌……
  到现在,很多小区的房价,都已经接近腰斩,直接打折50%的豪宅,也不少见。
  冯一平大概记得,那些还没倒闭或者跑路的地产中介,很快就会喊出“关外4988元/平方米起”、“关内7380元/平方米起”的话来(现在看起来,真像是做梦)。
  媒体报道了很多因为二期或者三期四期工程,房价大幅下跌,而引发业主打砸售楼处的新闻。
  虽然媒体没有报道,但是断供的,已经有很多。
  肖志杰就举了个例子,“公司一个老员工,去年7月交了16万的首付,买了一套70平的两房,当时房价1万1,现在还不到7000,他想断供了。”
  “因为这套房子现在还不值50万,但如果继续供,他还要还给银行100多万,还不如不要。”
  “现在的负资产,到5年10年后,一定会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公司同事这样的事,能劝就劝劝。”冯一平说。
  他能想象,现在断供的这些人,几年后心里那种泣血的痛……
  他想了一下,或许,到年底,可以在这儿,多为未来的员工储备一些公寓?
  他忍不住想了一下,如果把李睿远在英国进账的那些,全投到这儿置业,未来,自己能发成什么样?
  不过,那也太招人恨了些。
  所有,那个想法先不说,但是,自己的一些公司,可不能错过这样的时机,这也是他今天来的原因,周新宇下午会赶到,到时徐斌也会从羊城赶过来,他将给这两位便利店和快捷酒店的负责人开个会。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算
  土豪金的嘉盛大厦里,周新宇跟忝为半个地主的徐斌还没说几句话,冯一平就脚下生风的走进来,跟在后面的金翎,还在手机上忙碌着,应该是在写邮件。
  “周总辛苦。”冯一平和中年帅哥握了一下手。
  “一点都不辛苦,”周新宇说,“听冯总你的声音就知道,这次又一定是有好事。”
  “哈哈没错,”冯一平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着站到落地窗前,指着外面说,“你们看。”
  看?
  外面阳光很明媚,天空很晴朗,城市很漂亮,但周新宇却有些疑惑,不可能大老远的让我专程过来,就是为了看这样的风景吧,所以他试探着说了一句,“城市?”
  “对,城市!”冯一平在他肩头重重的拍了一下,“这将是我们的城市!”
  这个,周新宇是再怎么猜,也跟不上老板的思路了,徐斌也是一脸懵,这是虾米意思?
  金翎无声的对着窗外的蓝天翻了个大白眼,男人啊,就是喜欢说这样的宣示主权的话,或者说,就是喜欢吹牛。
  “徐斌你应该有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新闻,老周你也应该留意到了啊,你对房价这么关心。”冯一平不太明确的解释了一句。
  但听他这么一说,那两位马上反应过来,“这边的房价降得这么凶,所以冯总你的意思是……”
  “对,我们就是要趁现在房价低迷的时候,尽量把这座城市里,适合开便利店,适合开快捷酒店的所有物业,全都拿下来。”
  “不管是关内还是关外,中心区还是郊区,现房或者是期房……”
  冯一平握了一下拳头,“我们就是要趁这次机会,牢牢的奠定我们的便利和快捷酒店,在这里发展的先机。”
  “我也不是要求你们马上在这里开出多少家店,我只是希望,未来我们的竞争对手,想新开便利店,相中一处,抱歉,那早被有佳买了下来,再一处,依然很抱歉……”
  “快捷酒店也是一样,呀,这栋楼不错,抱歉,你们晚了,那早就被怡佳收入囊中,再一处,房东还是怡佳……”
  “呵呵,想想就觉得特爽!”
  “怎么样,这样一来,是不是相当于这就是我们的城市?”
  他这个想法,马上让周新宇和徐斌也激情澎湃起来,如果真能做到冯一平所说的那样,那么,眼前的这座城市,这座国内发展得最快的城市,有佳和怡佳,确实将成为所在行业的霸主。
  那这座依然在蓬勃成长的城市,真就如同冯一平所说的,会成为“我们的城市!”
  但兴奋是兴奋,澎湃是澎湃,问题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未来房价还会上涨吗?
  有没有可能会继续跌?
  考虑到冯一平的设想是那么大,从投资的角度说,别说跌,就是不涨,或者是微涨,算起来那都是亏的。
  就像刘继忠,此时看着原油一直在往上涨,也有过操作一把原油期货的念头,但考虑再三,最后依然作罢一样,对冯一平来说,那些无比确定的事,在其它人看来,依然迷雾重重,让人完全把握不住脉搏。
  就客观的说,深圳房价从去年到现在的大跌,着实有些让人不理解。
  虽然次贷危机,确实是一个主要因素,但其它城市,却没有创下深圳这么大的跌幅。
  就说隔壁的羊城,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是都有些松动,郊区也确实象征性的意思了一下下,跌了一丢丢,但主城区,跌?只不过是相对涨得慢了点而已。
  “冯总,你也支持徐教授的观点?”徐斌也说到了上午肖志杰提到的那起打赌。
  “我认为,放在5年10后看,徐教授的观点,还真就是正确的。”冯一平说。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想,这边房价如果比羊城还低,那无疑非常值得入手,不仅对公司是如此,对你们个人也是如此,”他说,“尤其是那些原本四五万,现在两万出头的高端物业,你们都可以考虑投资。”
  “我没意见。”周新宇马上说。
  冯一平既然都建议他们个人投资,那对房价未来的走势,一定会有绝对的把握。
  “只是,现在每天开店的速度,平均下来,依然接近50家,资金方面,相比一平你的目标,我们可能还是会有比较大的缺口。”
  “那就从银行融资,”冯一平说,“那些银行不是天天追在你屁股后面,想让你借钱吗?那就借,一百亿,两百亿,三百亿……甚至更多,我们都可以考虑。”
  周新宇点头,“这自然是一个渠道,只是现在的银根有些紧,估计不会像原来那么容易。”
  冯一平摆摆手,“资金方面,没关系。”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选址团队,把工作重心放到这边来,确定了大致目标之后,还差多少钱,报上来就好。”
  现在的冯一平,就是有这样的底气。
  “冯总,怡佳这边,可能会更麻烦。”徐斌有些苦恼。
  在选址方面,怡佳快捷酒店,可比有佳便利,要难得多。
  毕竟对便利店来说,几十平到几百平都可以,而快捷酒店,那最好是一栋楼,至少,也得有超过100间客房的地盘。
  这些客房,又一定得集中在一起,肯定不好是中间夹着一层或者多层另有他用的大楼。
  如果这个大家都在抢着抛售的时候出手,自然能物色到很多合适的楼宇。
  问题是,怡佳快捷酒店,毕竟是在美上市的公司,而快捷酒店,又正是一种轻物业的业态。
  投资者,尤其是美国的投资者,更是秉持这样的观念,如果披露出相关的消息,那一定会有很多人抛售怡佳的股票,这自然会导致怡佳股价的下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