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1/2763

  “省机场已经几次登门,我们累计未付的费用,已经逼近3000万。”
  “中航油那边,逼近2000万。”
  “我们拖欠的民航建设基金,也逼近1000万。”
  “航空公司包括机组和地勤,以及总部工作人员,这1300多人的工资,无论如何,在月底要按时发。”
  “重中之重的,是通用航空租赁那边的700万美元的租赁费用,下个月15号前,必须到位。”
  “CBD那边,这个月不说,下个月加起来,至少至少,得支付相关方1个亿以上……”
  刘继善大略的数了数,就数出了急需解决的资金,超出3个亿。
  如果不是看刘继忠脸色难看得要死,他又要埋怨,去年年底不该又租赁了3架飞机。
  “我们自己能解决多少?”刘继忠问,“一切以航空公司为重,一切以员工工资为重。”
  如果连员工工资都不能按时支付,那么他们面临的困境,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
  尤其是对航空公司来说,如果连员工工资都不能支付,那还有可能会影响到飞行安全。
  “想想办法,也就是餐厅那边的流水,能解决航空公司的工资。”刘继善说。
  至于其它的地方,现在是想抽钱,都抽不出来,因为,早就抽干了。
  比如旅游公司的一些资产,不但能抵押的都抵押了,而且还有好些是重复抵押。
  “想办法撑过去这一个多月就好,”刘继忠依然很有信心,“接下来,我会把精力都放在首都,我相信,最迟下个月底,监管机构就能批准高盛对我们的投资。”
  “有他们承诺的1.3亿美元,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其实在去年,刘继忠就把目光,投向了国际投行,他这么做的一个原因,是他希望自己的航空公司,能尽快上市。
  当然最根本的,是因为他的航空公司在国内,确实没办法从银行那里融资。
  也不全是因为银行对民企融资的要求高,而是刘继忠已经几次得罪了几大行的省分行,再想借钱,别说门了,连窗户都没有。
  当然,所谓的高盛投资,一如既往的是说得好听。
  高盛那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对赌。
  如果不能按时IPO,刘继忠就将彻底的失去东城航空的控制权。
  但对现在的他来说,能有个赌的机会,就已经不错。
  和高盛的条件谈得差不多,但因为他们是航空公司,在外资投资方面,相关部门卡得比较紧。
  好在该疏通的关系,刘继忠都疏通得差不多。
  “CBD那边的销售?”他又问道。
  这是目前他们能产生大进项的唯一来源。
  说起这个,刘继善又是一肚子的气,“原来的一房多卖,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没多少人买。”
  “原来的那些事,不是解决了吗?”刘继忠对这样的事,是一点歉意都没有。
  “这些家伙是不是傻,现在房价涨得这么快,我们的地段这么好,配套这么好,真的就是买到就是赚到,他们为什么不买?”他倒是怒了。
  为什么,楼盘的名声被你折腾臭了呗,刘继善心说。
  但刘继忠也知道,这样发牢骚,也于事无补。
  他焦躁的在书房内转了几圈,还拿出藏起来的雪茄抽了几口,最后看着院子里那几株没有一朵花,连叶子看起来也无精打采的樱花一眼,做出了一个决定。
  “你马上安排下去,我们在所有的报纸上,在省台和市台上打广告,那边的商品房,由9000直降到7000,我就不信还没人来买。”
  刘继善又急了,“7000?算上所有的费用,我们哪还能有多少钱赚?”
  “我们现在急需的,是现金,现金啊大哥。”刘继忠说。
  不过,让利2000,他也是心痛的。
  “我们就限定一下,20天的时间,上限是500套。”
  “降1000行不行?”刘继善和他商量。
  “既然要做,就把影响做出来,就2000!”刘继忠铁了心,“你马上亲自去办。”
第四百五十三章
好得让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机会
  深圳,冯一平看着张秋玲在她妈妈的搀扶下,托着肚子,有些骄傲的走过来,笑着站起来,先跟她妈,张校长夫人问好,再看着她说,“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快打住,”张秋玲马上说,“我先提醒你一下,你现在可不能气我。”
  “怎么会呢?”冯一平马上说。
  等她妈妈起身去张罗着拿好吃的,他悄悄说让张秋玲高兴的话,“你一点都没胖,真的,比静萍当初好多了。”
  这话很有效果,张秋玲马上说,“这么多年,第一次听你这么夸奖我,虽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是,哈哈哈,我还是高兴。”
  “我为什么很少夸奖你,原因你还不知道吗?”冯一平指着也在一边笑的肖志杰,“你是他看中的,他是我兄弟,而我们男人之间有句话……”
  在张秋玲还没有再次笑开之前,他又笑着站起来,“师娘,这么多好吃的啊。”
  “一平,你快坐,别这么客气。”张秋玲妈妈忙说道。
  旁边的肖志杰,早就非常有眼力见的把她手里的那两大盘削好的水果接下来。
  冯一平敢肯定,在他亲妈面前,他绝不会这么有眼力见,这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内外有别了。
  问了黄静萍和孩子几句,张妈妈马上把话头转到他们三个头上,“你们三个,真是难得,志杰和昌宁,亏得是你……”
  冯一平打断了她的话,“师娘,”他搂着肖志杰和王长宁,“我们之间,不说这个。”
  “是,”肖志杰嘴里正塞着水果呢,这时叉起一大块苹果塞进冯一平嘴里,“我们不说这个。”
  因为有些话,说出来真就显得轻了。
  张秋玲笑着看着他们三个,笑道,“真受不了你们这样子。”
  “于莲,我们上去吧,让他们三个单独呆一会。”
  “那我可不保证一定还给你啊。”冯一平说。
  “顺手带走吧,看着就烦。”张秋玲挥了挥手。
  肖志杰这时真的想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脾气好像又大了。”王长宁看着她们的背影,悄悄的说。
  “别羡慕,你也快了,”肖志杰说道,“现在顺着她点,等到孩子生下来,哼!”
  “那时得更顺着她点。”冯一平和王昌宁异口同声的说。
  “你们两个损友啊,”肖志杰无可奈何的指着他们,“人生本就如此多坚,我还遇上了你们两个。”
  他笑着站起来,“出去走走?”
  “好啊。”冯一平站起来的时候,还顺手端起一盘瓜果,真是一点都不见外的吃不了端着走。
  他们此时在香蜜湖的别墅区里,之所以从高层公寓搬到这里,主要也是减少让张秋玲受到刺激的可能。
  今年的深圳,说起来,真的挺不平静。
  先是股市跌跌不休,看起来完全没有因为奥运一天天的临近,而有起色的样子。
  但雪上加霜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也进入了下行通道,而且跌势看起来比股市还要凶猛。
  这两样加在一起……市区的一些高楼,马上纷纷的加强了安保设施,尽管如此,还是防不住那些看淡一切的人。
  “股市……”王昌宁摇摇头,“楼市,一平你怎么看?”
  “准备钱,”冯一平低声说,“到年底,这么说吧,那些地段好的,以及原本档次高的,能买50套,就绝不买49套。”
  “这么说,你赞成徐教授的观点?”肖志杰问。
  他说的这个徐教授,是此时深圳人都在关注的一个赌局的一方当事人。
  去年的时候,深圳的房价经历了一番暴涨……或者,我们可以把时间线拉得再长一点。
  深圳的房价,可以说和香港是息息相关。
  在回归之前,大概从1995年开始,香港楼市开始了一波暴涨,大批港人拼命地炒楼,因为他们都知道,香港必将成为内地富人的抢滩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