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2763

  “那非常好了已经,”丁强说,“就是题目不难,考到一百二十分也不错,何况是这样难度的题目呢?”
  黄静萍这下是真的开心了,“真的啊!你怎么不早说?”
  “你也没问我啊!”
  冯玉萱给爸妈打了电话,汇报了她知道的情况,“那一平考的怎么样你知道吗?”冯振昌很急切的问。
  “我不清楚,但我估计,应该也不太理想,你们也知道,数学是他最弱的一门,要不我去家里问问他?”冯玉萱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忧心忡忡的,打心眼里替弟弟着急。
  虽然她对弟弟有些意见,但还是衷心的想他能考个好成绩出来,她清楚的很,从上小学开始,弟弟就一直很用功,从来没有松懈过,她呢,读书的时候,真没有弟弟一半努力,要是努力了十几年,结果却考砸了,她也会替弟弟惋惜。
  “这个时候问他这个干什么?一点帮助都没有,等等吧,明天下午,他就可以到学校去估分,今天还是不要影响他,还有两门呢。”四叔专门找熟人问了,现在冯振昌他们对这些流程和注意事项也是门清。
  “你也回省里吧,接下来的两科,对他都不是问题。”冯振昌对冯玉萱说。
  “那行,我明天下午再来找他。”现在面馆全部由她负责,各种事情真不少。
  中午饭黄静萍早做好了,一回家菜就上桌,清蒸小黄鱼,白灼虾,尖椒牛柳,韭黄炒鸡蛋,老鸭汤,很丰盛。
  “你今天是英雄,是功臣,一定要多吃点!”黄静萍把虾剥好,蘸上调料,送到他嘴边,这个待遇蛮爽的。
  之后的两门考试,都波澜不惊,英语和历史,就一个特点,题量大。
  英语的选择和完形填空,加起来一共95道题,最后还要参照图片,以李华的名义,给一个曾经参观过学校的老外,写封信,介绍学校的变化,词数在一百个左右,这道题三十分,冯一平觉得这就是送分题,他已经写过几封英文信,何况这个还是类似看图作文的形式。
  历史也一样,题量不小,但对熟背课本的他来说,难度真不大,就是倒数第二道的论述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他答的不是很爽快,不是不知道怎么答,只是答的时候,想起那一段的历史,让他很难过。
  最后的那一道,对一般的学生可能也有点难,但是他是个伪德粉,看过不少纪录片,玩过不少相关的游戏,对那些历史算得上熟悉,13分的题,他估计,至少也能拿个十分吧!
  随着9号上午的一声铃响,一切都结束了,不管考得怎么样,结果如何,这些苦命的孩子终于算是解脱了,有些考得不理想的,明年可能还会回炉重造,但是现在,大家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一个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子轻松。
  然而,猛然卸掉了重压,随之而来的就是如潮水一般涌来的疲惫,冯一平上车拿到手机就先给爸妈打了电话,冯振昌估计也等着呢,“一平,考完了?数学怎么样,听说这一次的题特别难。”
  “我还可以,其它的也不错,我就跟你们说一声,下午我打算好好睡一觉,明天再去学校估分。”
  “好,这半年你是很辛苦,你好好睡,我给你姐和小舅他们打电话,叫他们不要打扰你。”
  挂了电话,冯一平就给肖志杰他们打过去,他们刚好在上楼,肖志杰接电话的时候,也是哈欠连天的,都说下午不管三七二十一,好好睡上一觉,有什么事都明天再说。
  中午只吃了一碗汤泡饭,冯一平连牙都没刷,直接朝床上倒,黄静萍过来给他盖空调被,结果被冯一平一把搂在怀里,“等等,桌上还没收拾呢。”
  “管它呢,迟点再说。”冯一平调整了一下姿势,把头搁在黄静萍头顶,不一会,就传出轻微的鼾声来。
  其实这一阵子,黄静萍也并不比他轻松多少。
  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比如首要任务就是换着花样的给他做好吃的,让他营养跟的上,在炎热的夏天,因为好多人都胃口不振,所以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了照顾他,黄静萍自己也有事要忙,她已经报名参加了下半年就要举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要抽时间学习,也要看专业书籍。
  冯一平高考结束,卸下了千斤重担,她也轻松了一半,现在,听着冯一平有节奏的呼噜声,她也觉得一阵倦意袭来,他轻轻的把冯一平的手从身下拿开,免得压着,然后偎在他身旁,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一会也进入了梦乡。
  所以,很快家里就安静下来,只有两道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和客厅里空调的沙沙声。
第一百一十三章
估分
  星期六的上午,冯一平神清气爽的来到学校,今天依旧有不少家长,孩子们的任务,在考完后也就告一段落,剩下的好多事都要家长来操心。
  考的好的还好说,考的不好的,就要想着去哪找个复读班,或者是马上去找各招生办想想办法,能读个大专也好,现在的大专文凭,还不像后来那么不值钱。
  各班的教室里,都放着几套标准答案,每一套前面,都围着一圈人,同学们自己拿笔记下自己每一道题的得分,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少数几个同学,一直懒得去答案前看,怕是不想面对吧。
  冯一平被陈老师直接带到了办公室,就半天不见,师生间的态度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一路上的遇到的老师们,看着他们这些应届的毕业生,没谁还故作严肃的摆着架子,从现在开始,这些学生已经不受他们管辖,况且,从法律上来看,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
  陈老师和冯一平说话,很自然的带着商量的语气,他同时也很期待,理科那边的几个尖子生,昨天晚上就完成了估分,结果都不太理想,也不是不太理想,从个人来看,还行,但是,离省状元,还有不少的差距,而冯一平,是学校冲击文科状元的头号种子选手。
  大前天到现在的事,冯一平记得很清楚,花十多分钟对完了语文,前面的基本没错,当然,一些填空题,并没有一字不能改的标准答案,但所有的要点,他都答上了,顶天也就给他扣个一两分,他又花了十多分钟,把作文默写了一遍,陈老师一看,觉得相当不错,“我觉得,作文也可以得满分!”
  冯一平听了虽然高兴,但是觉得自己语文老师的这话,可能不太客观,陈老师看出来了,拿着那张纸,“我去找其它老师看看!”那样子,比冯一平本人还兴奋。
  冯一平把英语对完,再按考试时的情形,把那封英文信写完,陈老师就火急火燎的拿着那张纸回来了,“你看!”
  冯一平一看,上面是一些老师简短的评语,后面是他们的评价,大多“甲上”,只有两个老师是“甲”,陈老师高兴的说,“不说满分,至少也得在55分左右吧!我们再放宽一些,你的语文至少在140分。”
  “英语也好了。”冯一平把英语的答案递给他。
  “填空题错了一道,短文改错也错了一道,加起来要减2.5分,这个英文信我还真看不大懂,不过他分值是30分,我们就也扣掉7.5分,那就是英语也能得个140左右,政治呢?”省状元大有希望啊。
  政治对下来,前面的都没错,顶多也就扣5分吧,140-145。
  数学问题比较大,因为考试时没时间检查,填空题也错了一道,估分在115左右。
  最后是历史,基本没错,几道论述题的要点都答了出来,顶多也让扣掉10分吧,那就是也在140左右。
  “最低685?”陈老师叫了起来,这样的分数,省里的文科状元那是妥妥的到手了。
  “估670吧。”冯一平把阅卷老师朝最严格里算。
  “那也没问题啊,去年的状元还不到640呢。”陈老师都有些坐不住,冯一平也很高兴,这几年的苦也算没白吃,也不枉他休学的那一年还拿着各科的课本死啃。
  “恭喜啊一平,这下你的期望,八九没跑。”冯一平也觉得如此,不过习惯性的谦虚一句,“人外有人,说不定省里有比我发挥的还出色的呢。”
  “就今年这难度,特别是数学,我看很难。”陈老师说的很有把握。
  五科,加起来冯一平明着错的只有37.5分,他们两个估的分,都已经翻倍减了,要是今年文科的学生,有数学能考个140分以上的,那没准冯一平还真危险,可就今年这数学的难度,怎么可能?让理科的种子选手去考文科的数学,也拿不了这分数。
  “走,去拍照吧,再过半个月,成绩就会下来,到时老师给你庆功!”
  “您这话说反了,肯定是学生摆宴感谢您啊!”在去拍毕业照的路上,师生两个好像已经把状元纳入了怀中一样。
  操场上已经有班级在拍照,市一中99届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也围着搬出来的凳子,聚在一块,不管刚刚过去的考试发挥的怎么样,以一班的水平,发挥得再不好的同学,一般的二本应该没问题,所以好多人这个时候都在聊着自己的志愿,聊着听说很爽的大学生生活。
  没有什么离别的愁绪,因为班上的同学,百分之九十都是住在市里,往来都方便,不像冯一平初中的时候,大家虽然说是一个乡的,但是你家在这个山沟,他家在那个山头,等闲碰不到一起。
  今天最大牌的明星是校领导们,每个班都拉着他们合影,冯一平他们班,把正副校长和几个主任全请来了,再加上所有的任课老师,前面结实的坐了一排,冯一平因为个子高,本来被分到了最后一排,站在凳子上,陈老师不满意,把他拉倒第二排的最左边,调整了一阵,随着摄影师按下快门,冯一平的高中生涯,被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和陈老师道了别,没出校门,手机就响了起来,不用说,肯定是心急的爸妈打来的,冯一平现在也不用躲躲藏藏的,当着那一众同学和老师的面,掏出手机一看,果然是爸爸,“爸,已经对了,在650分左右。”他又减了20分。
  冯振昌好像握着电话,在跟旁边的人说着什么,“四叔他们打听到,去年的省状元还不到640,那就是你这成绩,也有可能拿状元?”梅秋萍的话插了进来。
  “现在说这个还早,23号成绩就会出来,不过,你们可以放心了,我上首都的那两家大学没问题。”
  反而是冯振昌他们现在不满意,一省的状元就在眼跟前,儿子能拿到吗?他们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黄静萍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接连在冯一平头上脸上亲了好几口,“你真棒!”
  “好啦,准备一下,我们过两天就去南方。”
  好好休息一两天也够了,23号成绩才会出来,中间这半个月的时间,他安排的很紧,要去深圳和香港处理不少事,等回来填了志愿,他们几个人,就要按计划去旅行。
第一百一十四章
视察家具厂
  要去南方,黄静萍当然很高兴,女孩子家出门要带的东西总是很多,如果有个传说中的空间装备,她们怕是会把整间房子都装进去。
  晚上,冯一平再三叫黄静萍精简,结果就她一个人的东西,还是严严实实的装了满满一箱子,而且是这也不能减,那也不能少。
  没办法,冯一平只好强行精简,除了黄静萍脸红红的拎着的那一包贴身内衣,其它的衣服只留下替换的两套,化妆品也只带了两三样,其它的零碎,一概不要,结果,连冯一平的公文包都能放进箱子里。
  黄静萍嘟着嘴,“我们出去这么多天,只带这么点东西,怎么行啊!”
  “怎么不行?这次本来就是要带你去买衣服和化妆品的,带这些干什么?”
  “那边衣服多贵啊!”
  冯一平不由分说的把箱子拉上拉链,“不要再偷偷的朝里买塞东西,而且,那边的好多东西,比在我们本地买便宜,到了你就知道。”
  12号上午,省城,机场。
  “美女,能给我们两个连在一起的位子吗?最好靠窗的,我们都是第一次坐飞机,想看看窗外的风景。”冯一平热情洋溢的笑着对办理登机手续的女孩子说。
  黄静萍站在登机箱旁,见他这样近乎卖萌的央求那个女孩子,很想笑。
  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是给他们的登机牌,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谢谢啊。”冯一平把那个唯一的登机箱办了托运,准备提前过安检,和黄静萍逛逛机场里的商店。
  过了安检,还没到他们的候机区呢,黄静萍就被窗外忙碌起降的飞机吸引了过去,任谁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都会多看两眼。
  “快,我要拍照。”还好,她只是对着窗外的飞机拍照,冯一平接过相机,不顾好多人用看乡巴佬的眼神看着他,以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为背景,给她来了一张,我们就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怎么嘀吧!
  飞机上升的时候,坐在窗旁的黄静萍很紧张,死死的抓住冯一平的手,“张开嘴巴。”冯一平见她有些反应,撕了一条口香糖给她嚼着,现在好像发糖果的航班都很少。
  等到终于进入巡航阶段以后,黄静萍坐直了身子,贪婪的看着舷窗外的蓝天和白云,以及下面在飞机上看起来很规整的田园和城市,这一路快两个小时,她就没合上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