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2763

  就是被第六题卡了一会,前面的第一部分的十道选择题,他做的很快。
  第二部分是文言文阅读,这个也算他的强项,六道题,也没花他多少时间。
  第三部分还是阅读,是科技文阅读,共有四道小题,冯一平觉得它主要考查的是归纳和分析文中的要点,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对他这样在商场上打滚了十多年,善于听话听音,从别人一大堆的废话里听出来这单生意不能成交的最大问题不是价格,而是他想要一个爱疯和爱派,这写在纸上的几百字的短文,怎么难得住他?
  第四部分,居然还是阅读,看来今年的高考,侧重于能力的考查,知识性的内容倒减少了,可惜我背的那么多书哦。
  第五大部分只有三小题,主要是考表达能力,冯一平的临场表达,可能不太出色,但是书面上的推敲,还真难不住他。
  比如,第二道题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的一次关于调价的新闻发布会,拟一条不超过22字的新闻,这对发习惯了微博,浏览网上的新闻只看标题的网络时代的人来说,这还算个事吗?
  这题完了,就剩最后的一道作文,冯一平又哀叹了一次他辛苦背的那么多书,他发现,这次的高考语文,只要是综合能力好的学生,完全没看过高中三年的语文课本,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来。
  不过作文让他挺高兴的,因为居然只有一道题,而且文体不限(除诗歌),虽然作文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有些烧脑的内容为范围。
  冯一平看了看时间,刚到十点钟,决定好好想想,该写什么文体的好。
  其实,对看了不少网文的他来说,选择有很多,比如可以选科幻,这样发挥的余地太大,想像一下,如果你掌握了这样的独门技术,然后开一家这样的专门医院,那你想想,是多么美妙的钱景。
  还有,写成异能也可以,你机缘巧合之下,可以移植各色人等的记忆,那学习考试什么的,还算是事吗?
  当然,也可以从担忧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这玩意,出彩不容易,也不太讨喜。
  ……
  选择多了,反而让冯一平有些踌躇,不过,他也没踌躇一会,但凡是这样的考试,要想该怎么做,才能不引起争议的拿个高分,前辈们已经替他做好了榜样。
  比如,封建时代科举的时候,士子们会研究主考官的习性,打听他的喜好,同时还会关注最高统治者,皇帝大大的意图,然后综合写出一篇文章出来。
  不管什么时候,文章要让人认可,不挑出错来,政治正确始终是前提,不见商业最发达的美国,最天马行空的电影行业的奥斯卡颁奖,其实也讲究政治正确吗?
  考试不是为了成名,是为了拿高分,容易有争议的科幻题材还是放一边吧,冯一平选择了他擅长的散文,从生命入题,从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写到人类情感与科技发展等,融思、史、诗于一体,结果一下写多了,接近一千两百字。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在草稿纸上,精炼了一番,之前写那本小说,花了他很长时间,但是好处也大大的,比如现在,他留下来的这一段段文字,文字优美又精光内敛,行文平淡安然又自具威势,他自己觉得,这应该是一篇不会引起争议的佳作了吧!
  前面的监考老师看着他脸上的笑,有些诧异,这个苦孩子,不会有什么事吧?
  当然没事,估计老师们都想不到一个考生在这样的时候,还会自恋!
  等把作文工整的誊写完,足足还剩下四十分钟的时间,冯一平认认真真的从头到尾,细细的检查了三遍后,还有十多分钟,那就发会呆吧!
  铃声一响,守在外面的家长们也骚动起来,不少家长趴在学校的铁艺栅栏上,向从考场出来的孩子伸着手,妈妈们围上去一阵嘘寒问暖,“累不累,渴不渴?”当然最好多半得加一句,“怎么样?”
  看着冯一平笑着出来,冯玉萱揉了揉脖子,“小舅,我现在就回去,下午就不来了。”她知道,下午的政治,对弟弟更不是问题。
  上了车,黄静萍关切问,“怎么样?”
  “发挥的挺好!”冯一平笑着,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第一百一十一章
当头一棒
  今天的考试,不少人都很顺利,估计晚上睡觉的时候,那些乐观的人都已经在想着,国内一流的名校正在向他们招手吧。
  今天一天,确实很轻松,下午的政治考试,对冯一平来说,也是没有一点悬念,他背的书,终于还是派上了用场,包括简答题,也没有一点遗漏,按理说,就算得不了满分,最多也就丢一两分而已。
  为了让晚上能休息好,家里第一次开了空调,黄静萍把头枕在冯一平肩上,跟他一起看着新闻,“那到了首都我做什么?”
  “你说呢?继续读书也行,你接着去读语言,工作也可以,金翎下个月就要带着一批人去启动北边分店网络的铺设,你要不到总部做个会计?或者是,我计划多按揭几套房子,你就悠闲自在的当个包租婆,每月就管着挨家挨户的收租?”
  “什么包租婆啊,难听死了!”黄静萍对这个称呼很不感冒。
  港台的一些称呼,刚进内地的时候,确实有点水土不服,之前冯一平还在市里的晚报上,看到一个专栏作家写了一篇文章,说港台电视剧里“老公”这个称呼,叫他很到胃口。
  “可是,我想当个包租公啊!”冯一平逗她,“不过,有一件事优先,你得抓紧考个驾照,不然首都那么大,很不方便。”
  “难学吗?”她好像对这些机械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以你的IQ,学个一年半载的,总能通过吧。”
  要说这玩意,还真是看人,冯一平后来有个朋友,真的折腾了差不多一年,才拿到驾照,他的这段光辉历史,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连他家里的人也不坐他的车。
  第二天上午,冯一平依然是八点到的学校旁边的停车场,在车上还坐了十多分钟,八点半准时进的考场。
  老实说,数学,冯一平还是有点最担心,不仅因为数学是他的短板,更因为它是历年考高中最不稳定的一科,那些出题老师时不时就会调皮捣蛋一次,冯一平昨天晚上就想,中考的时候,我们那一届数学是历来最难的,现在高考,按理说不会也来这么一回吧,要真这样的话,我一定去买彩票。
  然后,试卷刚发下来的那五分钟,他就觉得,高考过后,真可以去买彩票了,他奶奶个腿儿的!
  做了这么多卷子,从前面的几道题大概就可以判断出一份试卷的难度,综合前面几道题来看,这次数学的难度,肯定得在9以上,冯一平小小的感慨了一下,要是没有休学一年就好,那就不会又一次倒霉的碰上难度这么大的试卷。
  他是个很善良的人,由己及人,他现在最担心的是那些复读生,又辛苦一年,偏偏悲催的遇上这种高难度的卷子,搞不好今年考的还不如去年呢。
  这些选择题难度虽然都不太大,但是除了第一道之外,每一道题都要演算,语文选择题他在第六道卡了一会,数学则是在第十三道卡了一会,这一道应该是选择题里最难的一道。
  填空题份额较少,只有四道,而且出题的老师终于良心发现,第一题基本上就是一道送分题,剩下的三道,就都是高难度。
  第三大部分的解答题,就没有一个容易的,特别是倒数第二道,关于轧辊的那道题,估计后来还出现在不少99届高考同学的梦里,你说特别难吗,也没有,代数里就有过类似的题,不过教材里说的是一种电信产品平均每次讲价的百分率,这里考的是带钢减薄,其实立意相同,但是形式不同,当然,难度也比书上的那道高。
  这道题综合了等比数列,对数,不等式计算等知识,冯一平足足用了二十多分钟,才有了答案,他一边演算的时候,一边用不太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出这道题的老师,不会是在那十年运动的时候,被下放到钢厂了吧,总之,这道题绝对成功的让大多数考生对冷轧机产生了厌恶心理。
  最后一道题,当然也不会容易,是一道考察大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题目,他只勉强做出了轨迹方程,余下的还没做完,铃声就响了,你妹啊!
  他所在的这个考场,大部分人都和他一样,没有一个人像昨天的考试那样轻松,都还在抓紧写,也有一些停了笔,那九成九不是发挥的好,而肯定是放弃了的。
  等在外面的家长们,这一次没有等到孩子们的笑脸,冯一平还没走到门口呢,就听到那哭声一片,很凄惨的,有些哭得嘶声裂肺,当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的肯定是女生,但是看着那些在妈妈怀里抽泣的难姐难妹,一旁的难兄难也难免心有戚戚焉,有不少也眼圈红红的。
  这也怪不得他们,昨天还觉得清华北大在向自己招手,今天就被来了当都一棒,这个fell,倍儿不爽。
  特别是对那些心高气傲的孩子来说,辛辛苦苦,熬了十几年,总想着一准要给爸妈,给老师,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临了却是这样的非常差强人意,他们怎么接受得了?
  孩子哭,有些妈妈也跟着掉眼泪,那场面,真的有几分凄凄惨惨戚戚,而且这样的场景,估计在不少地方都会出现,就真该把那些出题老师拉出来看看。
  学校数学教研组的镇山之宝,头发花白,已经快要退休的特级教师第一时间拿到了卷子,文理科的对比着略略看了一遍以后,他下了断言,“都难,文理科相同的题目有18道,分值站到70%,姊妹题有四道,完全不同的只有两道。”
  他只负责后面的两道解答题,落笔后感慨的说,“估计啊,这题有些中学的老师限时也完不成。”
  他这说的很客气,其实,有些学校的数学老师,拿到试卷后,掩面而走的不少,丢人啊,好几道题他们一时半会都解不出来。
  这儿的一番动静,自然惊动了附近的人,对面今天只有冯玉萱一个人在,她问一个过来买巧克力的家长,“那边怎么了?”
  “唉,数学难度太大,大部分人都发挥不好,好多孩子接受不了。”
  冯玉萱听了,就想马上给冯一平打电话,收银的小姑娘眼睛好,提醒她,“看,是不是出来了?”
  冯玉萱把望远镜调到最高倍数,看到弟弟有些疲惫的从校门走出来,还好,没有垂头丧气,只是没有昨天两科后的那么轻松,估计还过得去吧!
  “玉萱姐,你不用担心,就是大家都考的不理想,一平应该也是拔尖的。”她这话和冯一平经常说的那话意思差不多,总分一百五,大多数人都在80分一下,那你考个100,也是高分。
  冯玉萱放不下心,她知道自己弟弟的短板就是数学,所以当初才选的文科,可是,这个时候去追问,也有些不好,都成了定局,问只会让他心情不好,要是影响到下午的英语和明天的历史,更不好,等明天下午吧!
  看到这边的动静,丁强和黄静萍也在车里坐不住,迎了上来,“怎么了?很难吗?”黄静萍问。
  “和中考的一样,是近几年最难的。”他做了前五年高考的卷子,这一次无疑是最难的。
  “啊!”黄静萍叫了出来。
  冯一平之只比较了几年,只得出了这个结论,第二天,有比较了二十年高考数学试卷的报纸,就写出了这样的报道,“本届高考的数学,是自79年以来,题目最难的一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睡一场
  上午考完数学,肖志杰和王昌宁在教学楼下遇到的时候,很有一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感。
  肖志杰尤其沮丧,几门课程里面,数学是他最喜欢,也最出色的一门功课,今天的这一闷棍可把他打的不轻,最后的两道大题,他都没来得及做。
  打击一个人最狠的方式,就是在他自认为最擅长的领域,毫不留情的击败他,今天的数学考试,非常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
  回家的路上,他问王昌宁,“不知道一平考的怎么样,要不要打电话问问?”
  “比我们肯定好,但估计也不会太理想,不只是他,我想今天参考的所有人,都不会太理想,所以,要往好处想,如果别人考的好,就我们考得不好,那是考砸了,如果大家都砸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你说是不是?振作起来,还有两科,姐姐她们还都在家里等着呢,笑一笑!”
  两家的爸妈要是都来,那太隆重,也会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压力,所以都把女儿派了过来,加油鼓劲的同时,也照顾他们这几天的饮食起居。
  “对,可能和大家比,我们考的也不差!”肖志杰也知道,这个时候自怨自艾没好处。
  市里,冯一平说出那番话后,一路上,黄静萍一直强颜欢笑,“没事,题目这么难,大家肯定都发挥的不好。”
  冯一平有些小郁闷,“我气的不是这个,我想的是,我怎么就这么寸,数学是我的弱项,偏偏中考时碰到难度最大的,高考时又碰上难度最大的,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准,两次都给我遇上了。”
  “这说明你运气好啊,”丁强笑呵呵的和他说了一句,“不过,你估计能考多少分?”
  “120以上吧。”冯一平大概说了一句,前面已经做过的题,没有检查,估计会有失分,但不会太多,主要的还是后面的几道解答题,填空题他也有一道不太拿的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